一种收纳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8756发布日期:2020-05-29 12:5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底座、升降平台和收纳箱主体;

所述升降平台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顶部,所述收纳箱主体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顶部;

所述移动底座上设有用于为所述机器人提供行进路径的路径规划模块和用于避开障碍物的避障模块;

所述收纳箱主体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箱盖通过升降装置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

所述箱盖上设有摄像头;

所述箱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横隔板,所述横隔板将所述壳体的内部空间隔设成收纳腔室和控制腔室,所述收纳腔室位于所述控制腔室的上方,所述收纳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收纳箱,所述控制腔室内设有控制模块;

所述移动底座、升降平台、路径规划模块、避障模块、摄像头和升降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箱盖外壁上的人体感应装置和/或手势传感器,所述人体感应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人体接近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手势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手势信号输入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室内还设有满载判断模块,所述满载判断模块包括设置于所述收纳箱底部的称重传感器和设置于所述收纳箱上端的红外收发装置,所述称重传感器和红外收发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边沿设有下密封圈,所述箱盖的下端边沿设有与所述下密封圈相适配的上密封圈,所述箱盖与箱体盖合时,所述上密封圈与所述下密封圈密封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的内壁固定设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安装有紫外线杀菌灯管和/或烟雾传感器,所述紫外线杀菌灯管和烟雾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控制腔室内的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无线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所述控制模块和外部智能终端的远程数据交互。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一侧设有箱门,所述箱门与所述壳体铰接,所述箱门的边沿设有密封条。

8.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腔室内设有竖隔板,所述竖隔板将所述收纳腔室隔设成外腔室和内腔室,所述外腔室内设有所述收纳箱,所述内腔室内设有所述升降装置;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升降驱动电机、丝杠、滑块和支撑筒,所述升降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横隔板上,所述丝杠和支撑筒均竖向设置,且所述丝杠的下端与所述升降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丝杠的上端从下至上插入所述支撑筒内,所述丝杠上套设有所述滑块,所述支撑筒的下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筒的上端与所述箱盖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丝杠转动时带动所述滑块在竖直方向升降。

9.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升降板、双输出电机、左丝杆、右丝杆、左移动块、右移动块、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

所述双输出电机水平安装在所述移动底座顶部,所述左丝杆和右丝杆分别对称设置在所述双输出电机两端,且分别与所述双输出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所述左丝杆和右丝杆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左移动块和右移送块分别套设在所述左丝杆和右丝杆上,所述升降板设置在所述双输出电机上方,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底部分别固定设有所述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所述左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左连接块铰接,所述左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左移动块铰接,所述右连接杆的上端与所述右连接块铰接,所述右连接杆的下端与所述右移动块铰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收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台还包括外壳,所述双输出电机、左丝杆、右丝杆、左移动块、右移动块、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均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的下端与所述移动底座的顶部连接,所述外壳的上端设有波纹伸缩帘,所述外壳的上端通过所述波纹伸缩帘与所述升降板的底面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收纳机器人,包括移动底座、升降平台和收纳箱主体;升降平台安装在移动底座顶部,收纳箱主体安装在升降平台顶部;移动底座上设有用于为机器人提供行进路径的路径规划模块和用于避开障碍物的避障模块;收纳箱主体包括箱体和箱盖,箱盖通过升降装置可升降地设置在箱体顶部;箱盖上设有摄像头;箱体包括上端开口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横隔板,横隔板将壳体的内部空间隔设成收纳腔室和控制腔室,收纳腔室位于控制腔室的上方,收纳腔室内设有至少一个收纳箱,控制腔室内设有控制模块。本实用新型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合理,方便智能,能够自主移动进行垃圾的收集,且能够自动调节收纳箱主体的高度,有效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李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住派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5.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