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搬运的大圆机针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22306发布日期:2020-04-10 15:45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搬运的大圆机针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搬运的大圆机针筒。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纺织行业的发展也是越来越快,其中大圆机就是现在许多纺织行业都在使用,大圆机的成圈系统多,转速高、产量高、花形变化块、织物品质好、工序少、产品适应性强,因此发展很快,而在大圆机中的针筒是十分重要的,针筒的作用主要是为大圆机固定织针,以及带动织针工作,针筒分为不同的计数,所以大圆机需要根据产品的特性经常更换针筒,然而较大型的大圆机是有一定的重量的,因此在搬运的过程中要及其注意安全。

现有的,大圆机的针筒上并未设置有用于搬运大圆机针筒的结构,由于大圆机针筒的本身结构特殊,无法采用叉车及吊车辅助安装,因此是依靠人力在无辅助装置的情况下依靠手与针筒之间的摩擦力对其进行搬运。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搬运方式很容易由于手滑而发生掉落,不仅会对大圆机针筒本身造成损坏,更重要的是会砸伤工作人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搬运的大圆机针筒,其具有对针筒本体搬运安全且搬运方便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搬运的大圆机针筒,包括针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筒本体的内圈侧壁设置有卡位槽,所述针筒本体的内圈可拆卸设置有用于搬运所述针筒本体的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位于所述针筒本体内圈的机架、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架的若干卡位组件和安装在所述机架的搬运杆,所述机架设置有与所述卡位槽位置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卡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孔,所述搬运杆的相对两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所述卡位组件包括螺杆、导向环、连接螺母、轴承和驱动杆,所述导向环和所述轴承分别安装在所述安装孔的相对两孔口处,所述导向环的内圈设置有第一内螺纹,所述螺杆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轴承的内圈、另一端螺纹配合套接所述连接螺母,所述连接螺母的外圈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卡位槽的内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适配的第二内螺纹;所述驱动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螺杆靠近所述轴承的一端、另一端延伸出所述安装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将连接装置放入待搬运的针筒本体内圈中,并使安装孔的孔口与卡位槽的槽口的位置相对应,然后转动驱动杆从而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螺母向卡位槽转动,从而使连接螺母拧入到卡位槽内并与卡位槽内的第二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连接,然后通过吊机等搬运装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搬运杆相连即可对针筒本体进行搬运,此搬运过程安全且搬运方便,当搬运完毕可将连接装置拆除而不影响针筒本体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驱动所述驱动杆转动的驱动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驱动件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加方便地对驱动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安装和拆卸连接装置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设置有横截面呈四边形的安装件,所述驱动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驱动杆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的转盘,所述转盘设置有与所述安装件相适配的定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转盘的目的是为了增加手转动驱动杆的接触面积,从而能使转动驱动杆变得更加顺畅和方便;将驱动杆的一端设置为四边形且与设置在转盘的定位槽进行配合的目的是为了能使转盘进行拆卸,从而拆卸方便并不会影响到对驱动杆进行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盘远离所述连接杆的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螺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把手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加方便的对转盘进行转动,从而提高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把手靠近所述转盘的一端与所述转盘为螺纹配合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把手和装盘进行螺纹连接的目的是为了能将把手进行拆除和更换,提高了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架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通的注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注油孔的目的是为了能对螺杆与连接螺母之间进行添加润滑剂,从而使得螺杆与连接螺母之间配合地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注油孔靠近所述机架外侧的孔口处设置有橡胶盖,所述橡胶盖靠近注油孔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注油孔的内侧壁进行过盈配合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橡胶盖的目的是防止在纺织类的环境中一些线头等杂质飘入注油孔而导致注油孔内发生阻塞,不易清理,从而保证了注入润滑剂的顺畅性;将橡胶盖与注油孔的孔口进行过盈配合,从而使橡胶盖安装地更加稳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盖远离所述注油孔孔口的一侧设置有拉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拉环的目的是为了能使橡胶盖拔出更加方便,提高了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首先将连接装置放入待搬运的针筒本体内圈中,并使安装孔的孔口与卡位槽的槽口的位置相对应,然后转动驱动杆从而带动螺杆进行转动,进而带动连接螺母向卡位槽转动,从而使连接螺母拧入到卡位槽内并与卡位槽内的第二内螺纹进行螺纹配合连接,然后通过吊机等搬运装置与设置在机架上的搬运杆相连即可对针筒本体进行搬运,此搬运过程安全且搬运方便,当搬运完毕可将连接装置拆除而不影响针筒本体的正常工作;

2.通过设置有驱动件从而能更加方便地对驱动杆进行转动,以致使安装和拆卸连接装置更加顺畅,提高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有注油孔从而达到能对螺杆与连接螺母之间进行添加润滑剂,从而使得螺杆与连接螺母之间配合地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2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驱动件的爆炸图。

图中,1、针筒本体;11、卡位槽;111、第二内螺纹;2、连接装置;21、机架;211、安装孔;212、注油孔;213、橡胶盖;2131、限位块;2132、拉环;22、卡位组件;221、螺杆;222、导向环;2221、第一内螺纹;223、连接螺母;224、轴承;225、驱动杆;2251、安装件;23、搬运杆;24、驱动件;241、转盘;2411、定位槽;24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搬运的大圆机针筒,包括针筒本体1和连接装置2,针筒本体1的内圈侧壁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四个卡位槽11,每相邻两个卡位槽11之间的间隔相等,连接装置2包括机架21、四个卡位组件22和一根搬运杆23,机架21外形呈圆环形,机架21伸入针筒本体1的内圈,搬运杆23的相对两端固定安装在机架21内圈的侧壁,机架21的外环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安装孔211,安装孔211与机架21的内圈连通,一个安装孔211的孔口与一个卡位槽11的槽口对齐设置,每个安装孔211内均安装有一个卡位组件22。

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卡位槽11的内侧壁均设置有第二内螺纹111,卡位组件22包括螺杆221、导向环222、连接螺母223、轴承224和驱动杆225,导向环222的外环表面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11靠近卡位槽11一端的孔口处,轴承224的外环固定安装在安装孔211远离卡位槽11一侧的孔口处,螺杆221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轴承224的内圈、另一端向导向环222的方向延伸,螺杆221延伸至导向环222的内圈处,螺杆221固定在轴承224的一端与驱动杆225固定连接,驱动杆225远离螺杆221的一端延伸出安装孔211;连接螺母223的内圈设置有与螺杆221进行螺纹配合的第一内螺纹2221,连接螺母223的外圈设置有与第二内螺纹111相适配的外螺纹,因此可通过转动驱动杆225从而达到连接螺母223向卡位槽11移动,并且与卡位槽11内的第二内螺纹111相适配,从而达到了将连接装置2安装在针筒本体1的内圈,最后通过搬运杆23即可对针筒本体1进行搬运。

如图2和图4所示,机架21的外边设置有四个注油孔212,每个安装孔211的相应位置均对应有一个注油孔212,注油孔212均与相对应的安装孔211相连通,从而方便对螺杆221与连接螺母223之间的连接处进行添加润滑剂,从而使连接螺母223转动地更加顺畅;每个注油孔212远离安装孔211一端的孔口处设置有橡胶盖213,每个橡胶盖213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2131、另一侧设置有拉环2132,限位块2131与注油孔212的内侧壁进行过盈配合,从而避免了在纺织的工作环境中的线头等杂质飘入注油孔212内,从而避免了对注油孔212内造成阻塞。

如图3和图5所示,驱动杆225远离螺杆221的一端设置有横截面为四边形的安装件2251,驱动杆225远离螺杆221的一端设置有转盘241,转盘241靠近安装件2251的一端设置有与安装件2251相适配的定位槽2411,从而提高了转动驱动杆225的接触面积,从而转动驱动杆225变得更加顺畅,并且也能方便对转盘241的拆卸;转盘241远离驱动杆225的一侧设置有把手242,把手242沿转盘241的边缘设置,把手242与转盘241通过螺纹连接,从而更加方便转动转盘241,并且也能对把手242进行拆卸,提高实用性。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大圆机上的针筒本体1进行搬离大圆机或者从别处将针筒本体1搬运到大圆机上时,首先将连接螺母223缩在安装孔211内的机架21放入针筒本体1的内圈内,并使得每个安装孔211的孔口均与卡位槽11的槽口位置相对应,然后通过把手242转动转盘241,从而带动驱动杆225使得螺杆221带动连接螺母223向卡位槽11方向移动,最终将连接螺母223拧入卡位槽11内,如此操作即将连接装置2安装在针筒本体1的内环内,然后通过吊机与搬运杆23相连即可将针筒本体1进行搬运,且无需通过工作人员进行搬运即不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当将针筒本体1搬运到了相对应的位置后可通过转盘241向相反的方向转动即可使连接螺母223拧出,最终对连接装置2进行拆卸,从而不会影响到针筒本体1的正常工作。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