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2688发布日期:2020-04-14 20:20阅读:503来源:国知局
货叉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货叉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货叉大部分为三节式,不能满足行程要求。

另一方面,现有的货叉多采用c型钢加工而成,刚度不足,伸长之后变形较大,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货叉机构,其目的是:(1)满足行程需要;(2)提高刚度,减少伸长后的变形。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货叉机构,包括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伸缩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该伸缩机构伸缩的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固定臂、第一伸缩臂、第二伸缩臂和第三伸缩臂;

所述固定臂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第一伸缩臂通过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固定臂上,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臂前后滑动;所述第二伸缩臂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一伸缩臂上,所述第三伸缩臂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二伸缩臂上;

所述第一伸缩臂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托轮、前端安装有第二托轮,第二伸缩臂的后端安装有第三托轮、前端安装有第四托轮;

所述伸缩机构还包括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三链条和第四链条;

所述第一链条一端与第三伸缩臂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三托轮后与第一伸缩臂的前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链条一端与第三伸缩臂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四托轮后与第一伸缩臂的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三链条一端与第二伸缩臂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托轮后与固定臂的后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四链条一端与第二伸缩臂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托轮后与固定臂的前端固定连接。

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臂上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左右壁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所述第一伸缩臂的底部嵌入在所述第一u型槽中且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轮相配合的滑槽;

第一伸缩臂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

所述第二伸缩臂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u型槽,第二u型槽左右壁板的内侧分别开始有用于与对应侧的第二滑轮相配合的滑槽;

所述第三伸缩臂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三u型槽,第三u型槽左右壁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三滑轮,所述第二伸缩臂的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始有用于与对应侧的第三滑轮相配合的滑槽。

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分别设置在第二u型槽的左侧和右侧;第三滑轮和第二滑轮等高设置。

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相连接,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传动;

所述固定臂上设置有齿轮组,所述第二链轮用于为齿轮组的输入齿轮提供动力;所述齿轮组包括若干同步回转、前后等高排列的输出齿轮,所述第一伸缩臂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输出齿轮相啮合的齿条。

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伸缩机构为两组,两组伸缩机构之间通过联动机构相连接以实现同步伸缩。

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联动机构为联动轴,所述第二链轮安装在联动轴上,所述联动轴与两侧伸缩机构上的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分别相连接。

作为该机构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座上安装有左右走向的立板,所述立板上还焊接有若干前后走向的螺纹杆;所述电机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相配合的通孔;每组螺纹杆上设置有两组螺母,分别位于安装板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安装板通过两组螺母与螺纹杆固定连接。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货叉为四节,伸缩距离长,可以满足较长的行程要求;(2)伸缩机构采用内置的链条实现同步伸缩,伸缩臂之间通过滑轮滑槽结构进行滑动配合,同时利用u型槽合理优化内部结构,从而使第二伸缩臂和第一伸缩臂具备了采用钢制实体型材进行加工的条件,结构紧凑,刚性好,减少了伸长后的变形量;(3)通过螺母和螺纹杆可以方便地调整链轮的中心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伸缩机构的侧视示意图之一,用于展现第一链条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图3为伸缩机构的侧视示意图之二,用于展现第二链条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图4为伸缩机构的侧视示意图之三,用于展现第三链条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图5为伸缩机构的侧视示意图之四,用于展现第四链条的位置和连接关系。

图6为伸缩机构部分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1的a部分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一种货叉机构,包括基座100和安装在基座100上的伸缩机构400,还包括用于驱动该伸缩机构400伸缩的驱动机构200。所述伸缩机构400包括固定臂401、第一伸缩臂402、第二伸缩臂403和第三伸缩臂404。

如图2至6,所述固定臂401安装在基座100上,所述第一伸缩臂402通过该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固定臂401上,在驱动机构200的驱动下相对于固定臂401前后滑动;所述第二伸缩臂40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一伸缩臂402上,所述第三伸缩臂40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二伸缩臂403上。

如图2至5,所述第一伸缩臂402的后端安装有第一托轮402-2、前端安装有第二托轮402-3,第二伸缩臂403的后端安装有第三托轮403-1、前端安装有第四托轮403-2。

如图2至6,所述伸缩机构400还包括第一链条405、第二链条406、第三链条407和第四链条408。

如图2,所述第一链条405一端与第三伸缩臂404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三托轮403-1后与第一伸缩臂402的前端固定连接;

如图3,所述第二链条406一端与第三伸缩臂404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四托轮403-2后与第一伸缩臂402的后端固定连接;

如图4,所述第三链条407一端与第二伸缩臂403的后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二托轮402-3后与固定臂401的后端固定连接;

如图5,所述第四链条408一端与第二伸缩臂403的前端固定连接、另一端绕过第一托轮402-2后与固定臂401的前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6,所述固定臂401上部具有开口向上的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左右壁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一滑轮401-2,所述第一伸缩臂402的底部嵌入在所述第一u型槽中且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轮401-2相配合的滑槽,实现二者间的相对滑动。

第一伸缩臂402的顶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402-4;所述第二伸缩臂403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二u型槽,第二u型槽左右壁板的内侧分别开始有用于与对应侧的第二滑轮402-4相配合的滑槽,实现二者间的相对滑动。

所述第三伸缩臂404具有开口向下的第三u型槽,第三u型槽左右壁板的内侧分别安装有第三滑轮404-1,所述第二伸缩臂403的左右侧外壁上分别开始有用于与对应侧的第三滑轮404-1相配合的滑槽,从而实现二者间的相对滑动。

第三伸缩臂404采用c型钢加工,第一伸缩臂402和第二伸缩臂403采用条状的钢制型材加工而成,刚性较原来的c型钢具有明显的提升。

另一方面,所有滑轮与滑槽之间都存在0.2mm左右的间隙,同时在前后方向上布置多组滑轮,确保滑动顺畅的同时,可以大幅提高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变形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如图6,所述第一链条405和第二链条406分别设置在第二u型槽的左侧和右侧。第三链条407和第四链条408在水平方向上位于第二u型槽的两个壁板之间。第三滑轮404-1和第二滑轮402-4等高设置。该结构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

如图1和6,所述驱动机构200包括电机201、第一链轮202和第二链轮203,所述电机201的输出端与第一链轮202相连接,第一链轮202与第二链轮203之间通过传动链实现传动;

所述固定臂401上设置有齿轮组401-1,齿轮组401-1中包括输入齿轮、介轮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链轮203用于为齿轮组401-1的输入齿轮提供动力。输出齿轮有多组,前后等高排列,在输入齿轮和介轮的驱动下同步回转。所述第一伸缩臂402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输出齿轮相啮合的齿条402-1,齿条402-1同时与多个输出齿轮进行啮合。电机201通过链轮机构、齿轮组401-1驱动第一伸缩臂402前后移动。

如图1,本实施例中的伸缩机构400为两组,两组伸缩机构400之间通过联动机构300相连接以实现同步伸缩。

具体的,如图1和6,所述联动机构300为联动轴,所述第二链轮203安装在联动轴上,所述联动轴与两侧伸缩机构400上的齿轮组401-1的输入齿轮分别相连接。

如图7,所述基座100上安装有左右走向的立板101,所述立板101上还焊接有若干前后走向的螺纹杆102;所述电机201安装在安装板104上,所述安装板104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102相配合的通孔;每组螺纹杆102上设置有两组螺母103,分别位于安装板104的前侧和后侧;所述安装板104通过两组螺母103与螺纹杆102固定连接。松开两个螺母103即可调整电机201的位置,达到调整链轮中心距的目的。

如图2至5,伸缩时,第一伸缩臂402在齿轮组401-1的驱动下前后移动,此时第一托轮402-2和第二托轮402-3的位置发生变化,继而通过第四链条408或第三链条407拉动第二伸缩臂403相对于第一伸缩臂402同步移动;由于第三托轮403-1和第四托轮403-2相对于第一伸缩臂402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第一链条405或第二链条406会同时拉动第三伸缩臂404相对于第二伸缩臂403发生移动,从而实现了同步移动的伸缩。第一链条405和第二链条406为一组,第三链条407和第四链条408为一组,同组内的两个链条负责的拉动方向是相反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