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44379发布日期:2020-04-28 20:00阅读:808来源:国知局
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包装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型的缠绕膜手动绕包机。



背景技术:

在工厂中,一般会对成品进行包装,在最后的包装时,一般还会利用缠绕膜对产品进行包装,缠绕膜是一种透明的薄膜,相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都遇见过,这种膜很容易被撕下来,但是对于产品确实能起到包装的作用,现在的工厂中,一般是利用人工纯手工的将缠绕膜包围在产品表面,这种方式费时费力,而且人工用力不均匀,易导致缠绕膜的断裂。

因此本实用新型发明人,针对纯手工的使用缠绕膜的问题,旨在发明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实现一种半自动化的缠绕。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包括手柄,所述手柄的两端分别连接侧盖,所述侧盖与手柄垂直,两个所述侧盖之间设置有膜固定位和滚筒组,所述膜固定位能将缠绕膜的中心部分卡住,所述缠绕膜的自由端能缠绕在所述滚筒组上,并通过所述滚筒组将缠绕膜缠绕在产品的表面。

优选地,所述侧盖上的膜固定位呈镜像设置,且缠绕膜在所述膜固定位时能转动。保证后续缠绕的流畅性。

优选地,所述滚筒组包括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所述第一滚筒设置在第二滚筒和膜固定位之间,缠绕膜的自由端先从下方绕过所述第一滚筒的外侧,进而经过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之间的位置,从所述第一滚筒的内侧经第一滚筒的上方出来。实现了膜的拉伸,通过调整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的大小,能使薄膜产生一定的拉伸比,当然这个拉伸比最好不要超过两倍,否则将影响缠绕膜的包装效果,同时在侧盖上绘制膜的走向示意图。

优选地,所述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均设置有螺纹齿,所述螺纹齿分为左右两部分设置,且分别倾斜朝向所述第一滚筒或第二滚筒的左右两端。即左部分朝向左端,右部分朝向右端,同时控制倾斜角度,保证在第一滚筒和第二滚筒上的缠绕膜不会发生折叠。

优选地,所述螺纹齿的深度不超过3毫米,且所述螺纹齿倾斜角度不超过10度。在保证螺纹齿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对缠绕膜造成损伤,倾斜角度是以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计算。

优选地,两个所述侧盖平行,且位于所述手柄的同一侧,且从任意一个所述侧盖的侧方向看另一个所述侧盖时,能完全遮挡另一个所述侧盖。保证两个侧盖之间的缠绕膜和滚筒的平行。

优选地,所述手柄和侧盖之间通过垂直连接器可拆卸连接,且两个所述垂直连接器呈镜像设置。保证连接的紧密型和后续的维修方便。

优选地,所述手柄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所述侧盖采用聚酰胺高强度尼龙,且所述侧盖和手柄的联结采用内嵌全封闭式的结构,所述滚筒组采用非金属材质。保证轻便,方便工人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半自动的缠绕膜,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缠膜的效率,增大了工厂的收益,也可以将此装置称为智慧缠膜器,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解决了日常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膜的折叠,膜拉伸易断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缠绕膜手动绕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左视图。

图3为缠绕膜手动绕包机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

1-手柄;2-侧盖;3-膜固定位;4-滚筒组;5-垂直连接器;

41-第一滚筒;42-第二滚筒;411-螺纹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首先,缠绕膜又称打包膜,一般是有塑料制成,且呈透明,缠绕膜的中间是硬纸筒,硬纸筒外包围着膜,类似于超市购买的呈桶状的保鲜膜,在使用时,拉伸缠绕膜的自由端,膜会以硬纸筒为圆心做旋转,即可完成打包。

参见附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包括手柄1,手柄1的两端分别通过垂直连接器5可拆卸连接有侧盖2,而且侧盖2的表面与手柄1垂直,两个侧盖2之间设置有膜固定位3和滚筒组4,膜固定位3能将缠绕膜的中心部分的硬纸筒卡住,缠绕膜的自由端能缠绕在滚筒组4上,并通过滚筒组4将缠绕膜缠绕在产品的表面。

侧盖2上的膜固定位3呈镜像设置,且缠绕膜卡在膜固定位3时能转动。保证后续缠绕的流畅性,而且前述的卡住,仅仅是在防止缠绕膜不发生位置的移动,但是旋转还是可以的,而且还需要保证旋转的流畅性,这也是提高后续缠绕膜的打包速度的有力保证。

滚筒组4包括第一滚筒41和第二滚筒42,第一滚筒41设置在第二滚筒42和膜固定位3之间,缠绕膜的自由端先从下方绕过第一滚筒41的外侧,进而经过第一滚筒41和第二滚筒42之间的位置,从第一滚筒41的内侧经第一滚筒41的上方出来。另外从俯视视角看,滚筒组4与膜固定位3并不是处于同一直线的,实现了膜的拉伸,通过调整第一滚筒41和第二滚筒42的大小和间距,能使薄膜产生一定的拉伸比,当然这个拉伸比最好不要超过两倍,否则将影响缠绕膜的包装效果,同时在侧盖2上绘制膜的走向示意图,如图2所示。

如图4,第一滚筒41和第二滚筒42上均设置有螺纹齿411,螺纹齿411分为左右两部分设置,且分别倾斜朝向第一滚筒41或第二滚筒42的左右两端。即左部分朝向左端,右部分朝向右端,同时控制倾斜角度,保证在第一滚筒41和第二滚筒42上的缠绕膜不会发生折叠。

具体的参见附图4,螺纹齿411的深度不超过3毫米,且螺纹齿411倾斜角度不超过10度。在保证螺纹齿411作用的同时,又不会对缠绕膜造成损伤,倾斜角度是以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计算。

两个侧盖2平行,且位于手柄1的同一侧,且从任意一个侧盖2的侧方向看另一个侧盖2时,能完全遮挡另一个侧盖2。保证两个侧盖2之间的缠绕膜和滚筒的平行,方便缠绕膜能完全铺展开,有利于后续的打包操作。

手柄1和侧盖2之间通过垂直连接器5可拆卸连接,且两个垂直连接器5呈镜像设置。保证连接的紧密型和后续的维修方便。

手柄1采用高强度铝合金,侧盖2采用聚酰胺高强度尼龙,且侧盖2和手柄1的联结采用内嵌全封闭式的结构,滚筒组4采用非金属材质。保证轻便,方便工人的操作。

一种缠绕膜手动绕包机的有益效果是,实现了半自动的缠绕膜,节省了人工,提高了缠膜的效率,增大了工厂的收益,也可以将此装置称为智慧缠膜器,通过机械结构的设计,解决了日常应用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膜的折叠,膜拉伸易断裂的问题,而且手工直接进行缠扰时,也可能会对工人的手部造成伤害,利用此装置,能有效的彻底消除这种伤害。

基本的使用方法:人工将缠绕膜卡在膜固定位3上,然后将膜的自由端从内侧经第二滚筒42的下方,再经过第二滚筒42的外侧,从第二滚筒42和第一滚筒41的中间穿过,再由第一滚筒41的内侧,经第一滚筒41的上方,穿出第一滚筒41的外侧,将膜的自由端粘在产品上,工人通过拉伸手柄1,将缠绕膜对产品进行打包。

考虑到在不使用此装置时,在手动绕包机内加入磁铁,通过磁铁将手动绕包机吸在铁材质的货架上,防止地面的污渍污染缠绕膜,同时也方便了工人的取用。

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