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406发布日期:2020-05-26 17:38阅读:10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机纸张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



背景技术:

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现代印刷机一般由装版、涂墨、压印、输纸(包括折叠)等机构组成。它的工作原理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如纺织品、金属板、塑胶、皮革、木板、玻璃和陶瓷)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印刷机的发明和发展,对于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用于纸张印刷的印刷机,因纸张较轻薄,使得印刷后的纸张存在运输收取较麻烦的问题,而现有吸纸结构稳定性差,无法保证纸张的稳定传输,且装置整体高度不易调节,无法适应不同出料高度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包括对接平台以及对接平台底端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座,两组所述支撑座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且支撑座的上端面两侧安装有两组支撑对接平台底端的液压支撑杆;

所述对接平台的上端面一侧构造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框架,且对接平台的上端面构造有一组送纸凸台,所述送纸凸台的两侧构造为送纸斜面,且送纸凸台的顶端构造为平面;

所述送纸凸台朝向延伸框架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配合第一送料电机安装的第一送料轴,所述第一送料轴的两端与对接平台通过滚子轴承配合,所述第一送料电机设置于对接平台的一侧,所述送纸凸台顶端的平面上设置有一组配合第二送料电机安装的第二送料轴,所述第二送料轴的两端与对接平台通过滚子轴承配合,所述第二送料电机设置于对接平台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送纸凸台的上端面设置等距设置有多组分隔立板,所述分隔立板将送纸凸台均分为多段,且多段均分的送纸凸台内均居中开设有一组横向贯穿送纸凸台的导风槽,所述导风槽内等距安装有多组导风扇。

优选的,所述导风槽朝向第一送料轴的一侧安装有一组顶端延伸出送纸凸台外的送料辊轮,所述导风槽远离第一送料轴的一侧开设有供滤网铰接的出风口。

优选的,多组所述导风槽的送料辊轮之间由一组电机轴配合,且电机轴与对接平台通过滚子轴承配合,并延伸出对接平台外与安装于对接平台一侧的辅助送料电机配合传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送料轴和第二送料轴上均设置有多组扫纸滚轮,所述扫纸滚轮为外缘面构造有刷毛的圆筒形结构,且多组扫纸滚轮均居中安装有各组由分隔立板分隔开的送纸凸台上方。

优选的,所述对接平台远离第一送料轴的一侧开设有多组供磁吸防落板吸附安装的槽,多组槽由各组分隔立板分隔,且槽内向镶嵌有磁石结构,所述磁吸防落板为l型结构的金属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对接平台由支撑座上的液压支撑杆抬升,实现不同高度设备出料结构的适应;出料后的纸张在第一送料轴上扫纸滚轮的作用下扫至送料辊轮上,并在导风扇吸力作用下贴附送料辊轮最终由送料辊轮传输至送纸凸台顶端后由第二送料轴上扫纸滚轮扫至送纸凸台远离第一送料轴一侧,并由出风口处的出风吹至磁吸防落板上,实现纸张收集,扫纸结构配合导风槽实现吸附、扫纸和吹出,过程连贯有序,保证纸张输送的稳定,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b处剖视图。

图中:1对接平台、101延伸框架、102送纸凸台、2支撑座、201液压支撑杆、3第一送料电机、301第一送料轴、4辅助送料电机、401送料辊轮、5第二送料电机、501第二送料轴、6导风槽、601出风口、7导风扇、8分隔立板、9磁吸防落板、10扫纸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包括对接平台1以及对接平台1底端对称设置的两组支撑座2,两组所述支撑座2为长方体块状结构,且支撑座2的上端面两侧安装有两组支撑对接平台1底端的液压支撑杆201(具体实施时,液压支撑杆201可选用液压泵驱动,液压支撑杆201的型号按使用者需求选用),对接平台1由支撑座2上的液压支撑杆201抬升,实现不同高度设备出料结构的适应;

所述对接平台1的上端面一侧构造有向外延伸的延伸框架101,且对接平台1的上端面构造有一组送纸凸台102,所述送纸凸台102的两侧构造为送纸斜面,且送纸凸台102的顶端构造为平面;

所述送纸凸台102朝向延伸框架101的一侧设置有一组配合第一送料电机3安装的第一送料轴301,所述第一送料轴301的两端与对接平台1通过滚子轴承配合,所述第一送料电机3设置于对接平台1的一侧,所述送纸凸台102顶端的平面上设置有一组配合第二送料电机5安装的第二送料轴501,所述第二送料轴501的两端与对接平台1通过滚子轴承配合,所述第二送料电机5设置于对接平台1的一侧(具体实施时,第一送料电机3和第二送料电机5以及辅助送料电机4均为旋转电机,其型号按使用者需求选用)。

具体的,所述送纸凸台102的上端面设置等距设置有多组分隔立板8,所述分隔立板8将送纸凸台102均分为多段,且多段均分的送纸凸台102内均居中开设有一组横向贯穿送纸凸台102的导风槽6,所述导风槽6内等距安装有多组导风扇7。

具体的,所述导风槽6朝向第一送料轴301的一侧安装有一组顶端延伸出送纸凸台102外的送料辊轮401,所述导风槽6远离第一送料轴301的一侧开设有供滤网铰接的出风口601,多组所述导风槽6的送料辊轮401之间由一组电机轴配合,且电机轴与对接平台1通过滚子轴承配合,并延伸出对接平台1外与安装于对接平台1一侧的辅助送料电机4配合传动。

具体的,所述第一送料轴301和第二送料轴501上均设置有多组扫纸滚轮10,所述扫纸滚轮10为外缘面构造有刷毛的圆筒形结构,且多组扫纸滚轮10均居中安装有各组由分隔立板8分隔开的送纸凸台102上方,出料后的纸张在第一送料轴301上扫纸滚轮10的作用下扫至送料辊轮401上,并在导风扇7吸力作用下贴附送料辊轮401最终由送料辊轮401传输至送纸凸台102顶端后由第二送料轴501上扫纸滚轮10扫至送纸凸台102远离第一送料轴301一侧,并由出风口601处的出风吹至磁吸防落板9上,实现纸张收集,扫纸结构配合导风槽6实现吸附、扫纸和吹出,适用性强。

具体的,所述对接平台1远离第一送料轴301的一侧开设有多组供磁吸防落板9吸附安装的槽,多组槽由各组分隔立板8分隔,且槽内向镶嵌有磁石结构,所述磁吸防落板9为l型结构的金属板,磁吸防落板9的磁吸构造便于拆卸,便于其上纸张的收集。

具体的,该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在工作时只需先将该收纸吸风装置整体移动至印刷机出纸位置,并调节液压支撑杆201实现对接平台1高度的改变,直至第一送料电机3所配合第一送料轴301上的扫纸滚轮10可扫到纸张,工作开启第一送料电机3、辅助送料电机4和第二送料电机5以及导风槽6内的导风扇7,当纸张由第一送料轴301扫至送纸凸台102朝向延伸框架101一侧的斜面时,导风扇7从导风槽6朝向延伸框架101一侧的引风能实现对纸张的初步吸附,并由送料辊轮401传送至送纸凸台102上方,在送纸凸台102上的第二送料轴501与各组扫纸滚轮10能将纸张扫至送纸凸台102远离延伸框架101一侧的斜面上,导风扇7从导风槽6朝向延伸框架101一侧所引的风会从出风口601处排出,将纸张向磁吸防落板9方向吹拂,使用者在纸张堆积一定量时施力拆卸磁吸防落板9并整理纸张即可,该印刷机用收纸吸风装置,结构合理,易于调节且便于纸张收集,适用性强。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