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94411发布日期:2020-05-01 17:45阅读:278来源:国知局
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



背景技术:

2019年7月1日,被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措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根据规定,个人或单位未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都将面临处罚。与此同时,全国多地也陆续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根据《条例》,上海市生活垃圾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分为四大类。

其中,湿垃圾是最常见的垃圾,每个人吃饭、吃水果都会产生,在食物生产和加工中也会产生大量湿垃圾。因湿垃圾非常容易腐败、腐烂,产生让人难以忍受的气味,所以大家对待湿垃圾都是远而避之,即使是现在小区中定时定点投放的分离垃圾箱或垃圾屋,人们在投放湿垃圾时仍然会因为其臭味而产生不愉快的心情。且目前在投放湿垃圾的过程中需要人们手动将湿垃圾从袋中倾倒进湿垃圾通中,随后将袋子扔进干垃圾桶中,因湿垃圾中水分较多,在分类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导致湿垃圾中的水粘在手上,产生嫌弃的情绪。

中国专利文献:cn201710449107.8,申请日2017.06.14,专利名称为:干湿自分离垃圾箱。公开了一种干湿自分离垃圾箱,包括外箱盖和外箱体,所述外箱盖上分别设有湿桶盖和干桶盖,所述外箱体内部设有湿桶、干桶和分离装置,所述分离装置位于湿桶和干桶开口处上方,所述湿桶和干桶分别位于湿桶盖和干桶盖下方并相互对应;所述分离装置包括移动机构、翻转电机和分离斗,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移动电机、滑块、导轨ⅰ和导轨ⅱ,所述滑块分别滑动连接两侧设置在外箱体内壁的导轨ⅰ和导轨ⅱ,所述导轨ⅰ底面设有齿条,所述分离斗为“v”型状且顶部设有开口等。

中国专利文献:cn201820242914.2,申请日2018.02.11,专利名称为:一种智能干湿分类垃圾箱。公开了一种智能干湿分类垃圾箱,垃圾桶本体上端开有一个垃圾投入孔,隔板竖直设置在垃圾桶本体内将垃圾箱本体分隔为湿垃圾箱室和干垃圾箱室,挡板水平设置在垃圾箱本体内并且挡板位于隔板上侧和垃圾投入孔下侧,挡板固定设置在电机转轴上由电机转轴驱动旋转,电机固定在垃圾箱本体内,含水率检测仪固定在挡板下侧并且含水率检测仪的检测头设置在挡板上侧表面,含水率检测仪与电机控制器连接,电机控制器设置在电机上对电机正反转进行控制。

上述专利文献cn201710449107.8中的一种干湿自分离垃圾箱,通过外箱盖、外箱体和分离装置的设计,实现了垃圾污物的干湿自动分离,使用简单方便,具有较好推广和应用前景;而专利文献cn201820242914.2中的一种智能干湿分类垃圾箱,利用电机控制器设置在电机上对电机正反转进行控制,自动完成垃圾干湿分类存放,控制简单方便,实用性强。但是关于一种干湿垃圾可自动分离,干净卫生,且密封性好,可避免湿垃圾腐烂而臭气外泄的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干湿垃圾可自动分离,干净卫生,且密封性好,可避免湿垃圾腐烂而臭气外泄的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湿垃圾可自动分离,干净卫生,且密封性好,可避免湿垃圾腐烂而臭气外泄的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包括箱体和箱盖;所述的箱体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箱体前部设有一号升降门;所述的一号升降门外部设有气帘;所述的箱体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所述的箱体内侧还分别设有二号升降门、三号升降门和四号升降门;所述的二号升降门与三号升降门之间夹角为180°,三号升降门与四号升降门之间夹角为60°,二号升降门与四号升降门之间夹角为120°;所述的二号升降门、三号升降门和四号升降门通过支撑柱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所述的支撑柱上端设有环形滑轨;所述的环形滑轨利用支撑杆固定在支撑柱上端;所述的环形滑轨前部相对一号升降门的位置设有两个电动滑动杆,且两个滑动杆下方分别设有自动机械夹;所述的支撑柱上环形滑轨下方位置还设有破袋刀;所述的箱盖内侧相对箱体分隔的三个空间分别设有三个风扇;所述的箱盖与箱体顶部完全贴合;所述的二号升降门、三号升降门和四号升降门相对环形滑轨的位置,分别设有凹槽;所述的箱体底部内侧设有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三号电机、四号电机、五号电机、电源和中央控制器;所述的箱体前部还设有一号升降门开关、自动机械夹开关和两个通风孔;所述的一号升降门开关和自动机械夹开关分别设于箱体前部上下方,而两个通风孔分别设于箱体前部两侧下方。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破袋刀呈竖直结构嵌在支撑柱内部,且所述的破袋刀一端设于二号升降门与三号升降门之间,另一端设于三号升降门与四号升降门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三号电机、四号电机和五号电机与一号升降门、二号升降门、三号升降门、四号升降门和破袋刀之间分别对应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一号电机、二号电机、三号电机、四号电机和五号电机通过电源分别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两个电动滑动杆、自动机械夹以及设计箱盖内侧的三个风扇同样通过电源与中央控制器之间无线信号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两个通风孔前部均设有活性炭罐。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源为锂电池或外接电源。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

1、通过二号升降门、三号升降门和四号升降门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可将湿垃圾隔绝起来,避免湿垃圾腐烂臭气外泄。

2、破袋刀的设计,使得湿垃圾破袋后和装垃圾的袋子分离,垃圾袋分离后单独按干垃圾收集处理。

3、箱盖内侧风扇以及箱体前部两侧通风孔的设计,便于气体流通,避免湿垃圾腐烂而臭气外泄。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含气帘)。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前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箱盖内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上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下方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俯视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装置运行平面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装置运行示意图。

附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中央控制器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

1.箱体11.一号升降门

111.气帘112.一号升降门开关

12.二号升降门13.三号升降门

14.四号升降门15.凹槽

16.通孔2.箱盖

21.风扇3.支撑柱

4.环形滑轨41.支撑杆

42.电动滑杆43.自动机械夹

431.自动机械夹开关5.破袋刀

6.一号电机7.二号电机

8.三号电机9.四号电机

10.五号电机101.电源

102.中央控制器

实施例1

请参看附图1、2、3和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含气帘),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前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箱盖内侧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上方立体结构示意图。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所述的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包括箱体1和箱盖2;所述的箱体1呈圆柱形结构;所述的箱体1前部设有一号升降门11;所述的一号升降门11外部设有气帘111;所述的箱体1内部中心位置设有支撑柱3;所述的箱体1内侧还分别设有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和四号升降门14;所述的二号升降门12与三号升降门13之间夹角为180°,即湿垃投放区,三号升降门13与四号升降门14之间夹角为60°,即干垃圾投放区,二号升降门12与四号升降门14之间夹角为120°,即湿垃圾放置区;所述的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和四号升降门14通过支撑柱3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所述的支撑柱3上端设有环形滑轨4;所述的环形滑轨4利用支撑杆41固定在支撑柱3上端;所述的环形滑轨4前部相对一号升降门11的位置设有两个电动滑杆42,且两个电动滑杆42下方分别设有自动机械夹43;所述的支撑柱3上环形滑轨4下方位置还设有破袋刀5;所述的破袋刀5呈竖直结构嵌在支撑柱3内部,且所述的破袋刀5一端设于湿垃投放区内,另一端设于干垃圾投放区内;

所述的箱盖2内侧相对箱体1中湿垃圾放置区、湿垃投放区和干垃圾投放区分别设有三个风扇21;所述的箱盖2与箱体1顶部完全贴合;所述的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和四号升降门14相对环形滑轨4的位置,分别设有凹槽15;

所述的箱体1底部内侧设有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7、三号电机8、四号电机9、五号电机10、电源101和中央控制器102;所述的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7、三号电机8、四号电机9和五号电机10与一号升降门11、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四号升降门14和破袋刀5之间分别对应电连接;所述的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7、三号电机8、四号电机9和五号电机10通过电源101分别与中央控制器102电连接;所述的两个电动滑动杆43、自动机械夹44以及设计箱盖2内侧的三个风扇21同样通过电源101与中央控制器102之间无线信号连接;所述的箱体1前部还设有一号升降门开关112、自动机械夹开关431和两个通风孔16;所述的两个通风孔16前部均设有活性炭罐;所述的一号升降门开关11和自动机械夹开关431分别设于箱体1前部上下方,而两个通风孔16分别设于箱体1湿垃圾放置区和湿垃圾投放区一侧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电源101为锂电池,可更换或充电;所述的通过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和四号升降门14将箱体1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密封性好,可将湿垃圾隔绝起来,避免湿垃圾腐烂臭气外泄;所述的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和四号升降门14上凹槽15的设计,便于环形滑轨4的通过,从而便于升降门顶部与箱盖2内侧紧密贴合;所述的一号升降门11的设计便于使用者将湿垃圾固定放置在两个自动机械夹43上,从而便于后面破袋刀5的破袋分类;所述的设于箱盖2内侧的风扇21和箱体1前部的气帘111可避免湿垃圾臭气外泄;所述的设于箱体1湿垃圾放置区和湿垃圾投放区一侧下方的两个通风孔15用于气体的流通,避免湿垃圾腐烂而臭气外泄;所述的环形轨道4上的电动滑杆42和自动机械夹43与中央控制器102无线信号连接的方式,便于控制电动滑杆42的滑动以及自动机械夹43的张开;所述的两个电动滑杆42之间通过弹性连接杆相互连接,便于保持间距,避免自动机械夹43所夹持的湿垃圾袋掉落;干湿垃圾在分离的过程中无需使用者手动操作,干净卫生;所述的设于箱体前部的一号门升降开关111用于控制一号升降门11的打开与关闭,自动机械夹开关431用于控制自动机械夹43的夹持;所述的一号电机6、二号电机7、三号电机8、四号电机9、五号电机10分别通过中央控制器102控制一号升降门11、二号升降门12、三号升降门13、四号升降门14和破袋刀5的运作或关闭;所述的箱体1中部侧边和底部侧边分别设有开口(图中未示出),便于干湿垃圾的清理,以及电机、电源101和中央控制器102的充电、维修或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的运行流程为:使用者通过按下箱体1上方的一号升降门开关112,使一号升降门11工作并下降打开垃圾入口,同时箱盖2内侧上方对应的风扇21启动;将装有湿垃圾的袋子分别置于两个自动机械夹43处,通过用脚触碰箱体1下方的自动机械夹开关431,使自动机械夹43工作并固定夹持住湿垃圾袋,随后再次按下一号升降门开关112将一号升降门11上升并关闭;中央控制器102监测到一号升降门11关闭后,控制二号电机7工作并下降打开二号升降门12,同时关闭垃圾入口顶部对应的风扇21;中央控制器102同时再控制电动滑杆43滑动120°至湿垃圾投放区上方位置,同时控制二号升降门12上升并关闭,湿垃圾投放区对应箱盖2内侧的风扇21打开,并通过控制五号电机10来控制破袋刀5启动5秒,对湿垃圾袋进行纵向切割,使得湿垃圾与袋体分离;待破袋刀5结束工作后,中央控制器102继续控制电动滑杆42滑动60°至靠近三号升降门13的位置;接着,中央控制器102通过三号电机8控制三号升降门13下降打开,同时控制湿垃圾投放区上方的风扇21关闭,干垃圾投放区上方的风扇21启动;当底部连接自动机械夹43的电动滑杆42滑动到干垃圾投放区上方时,中央控制器102控制三号升降门13上升并关闭,同时控制自动机械夹42张开,使得夹持的湿垃圾袋掉落在干垃圾投放区内;中央控制器102通过四号电机9控制四号升降门14下降并打开,同时控制干垃圾投放区上方的风扇关闭,并继续控制电动滑杆42滑动90°至起始位置,同时控制四号升降门14上升并关闭;可参照附图7和附图8,其中,附图7中的0、a、b、c分别表示箱体1中,湿垃圾放置区(0)、湿垃圾投放区(a和b)、干垃圾投放区(c)。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臭自动破袋湿垃圾箱,通过二号升降门、三号升降门和四号升降门将箱体内部分隔为三个空间,可将湿垃圾隔绝起来,避免湿垃圾腐烂臭气外泄;破袋刀的设计,使得湿垃圾破袋后和装垃圾的袋子分离,垃圾袋分离后单独按干垃圾收集处理;箱盖内侧风扇以及箱体前部两侧通风孔的设计,便于气体流通,避免湿垃圾腐烂而臭气外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