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8316发布日期:2020-11-03 23:3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卷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收卷装置就是卷收一些电线、电力电缆、绳索用到的一类品种的收集装置,一般的收卷装置的总体体积较大,且收卷装置的卷收筒大多为木制及金属部件。

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仍旧存在一些缺点,如

一、现有装置在卷收电力电缆时,由于电力电缆的长度较长,安装电力电缆时比较随意,且收集时电力电缆比较杂乱,导致收卷装置卷收的电力电缆容易缠绕在一起,对下次电力电缆的使用造成了很大的使用影响,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使得下次工作时,操作人员还得依次捋顺好电力电缆,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电力电缆缠绕过度甚至会导致整捆的电力电缆的报废,而导致电力电缆无法使用,大大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二、现有装置在卷收电力电缆时,由于电力电缆都埋放在户外的地下,使得收卷装置需要在长时间在户外进行工作,由于长时间的风吹日晒,雨雪等天气会对收卷装置造成极大的危害,增加了收卷装置的磨损率,降低了收卷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严重的会造成该装置的报废。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捋顺电缆、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滚筒与第二辅助滚筒会将电力电缆捋顺,避免了电力电缆缠绕搅在一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该装置卡线,电力电缆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使得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增加了该装置的便捷性,通过设置保护板,利用了保护板表面的防腐涂料以及遮雨性,使得该装置在户外工作,雨雪天气下工作时,保护板能够防止雨雪进入收卷装置的内部,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的表面开设有槽口,所述支撑装置的顶面卡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装置的表面卡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收卷装置,所述槽口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辅助滚筒,所述收卷装置的表面开设有直槽,所述直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辅助滚筒,所述第二辅助滚筒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所述直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收集装置,所述收集装置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底端一体形成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所述收卷电机的表面粘接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左侧粘接有挡板,所述收卷装置的顶端卡接有保护板。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装置的材质为木制构件,且支撑装置的右侧一体形成有长板,所述支撑板就卡接在支撑装置右侧的长板的顶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槽口的表面光滑,且槽口与第一辅助滚筒之间为摩擦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辅助滚筒与第二辅助滚筒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辅助滚筒与第二辅助滚筒的表面光滑。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直槽的长度值为收卷装置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且直槽的顶端设置为圆弧形。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装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线,且收集装置与第二辅助滚筒的之间的缝隙为五厘米至八厘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的结构相同,且第二齿轮的齿轮牙之间的距离为三厘米。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板固定安装在收卷装置与支撑装置的顶端,且保护板的表面涂抹有一层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防腐层涂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辅助滚筒与第二辅助滚筒,使得收卷装置在卷收电力电缆时,第一辅助滚筒会将沾满泥土的电力电缆的表面进行清理,扫除了电力电缆表面的灰尘杂草以及泥巴,避免了灰尘,杂草进入到收卷装置的内部,对收卷装置的卷收工作造成了影响,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且第一辅助滚筒与第二辅助滚筒会将电力电缆捋顺,避免了电力电缆缠绕搅在一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避免了该装置卡线,电力电缆缠绕在一起的问题,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使得操作人员的工作难度降低,增加了该装置的便捷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保护板,利用了保护板表面的防腐涂料以及遮雨性,使得该装置在户外工作,雨雪天气下工作时,保护板能够防止雨雪进入收卷装置的内部,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避免了雨雪进入该装置的内部,损坏了该装置的内部零部件,且保护板又起到了遮阳的作用,降低了太阳光长时间照射对该装置的表面产生的损耗,增加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了该装置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收卷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罩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辅助滚筒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底板;2、支撑装置;3、槽口;4、第一辅助滚筒;5、支撑板;6、连接块;7、收卷装置;8、直槽;9、第二辅助滚筒;91、活动轴;10、收集装置;11、第一齿轮;12、第二齿轮;13、传动杆;14、收卷电机;15、保护罩;151、挡板;16、保护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附图1-6所示的一种电力电缆用的收卷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的表面开设有槽口3,支撑装置2的顶面卡接有支撑板5,支撑装置2的表面卡接有连接块6,连接块6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收卷装置7,槽口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一辅助滚筒4,收卷装置7的表面开设有直槽8,直槽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第二辅助滚筒9,第二辅助滚筒9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轴91,直槽8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收集装置10,收集装置10的左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齿轮11,第一齿轮11的表面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12,第二齿轮12的底端一体形成有传动杆13,传动杆1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收卷电机14,收卷电机14的表面粘接有保护罩15,保护罩15的左侧粘接有挡板151,收卷装置7的顶端卡接有保护板16。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2,直槽8的长度值为收卷装置7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且直槽8的顶端设置为圆弧形。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直槽8顶端的圆弧形,使得收集装置10能够更好的固定直槽8的内部,使得操作人员再将收集装置10固定在直槽8内的操作较便捷,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使得收集装置10与第二辅助滚筒9不易从直槽8内滑出,增加了该装置的安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3,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的结构相同,且第二齿轮12的齿轮牙之间的距离为三厘米。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第二齿轮12齿轮牙之间的间隙较小,使得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之间的固定性增加,避免了第一齿轮11与第二齿轮12之间出现打滑,滑落的问题,增加了该装置的实用性与安全性。

具体参考说明书附图5,第一辅助滚筒4与第二辅助滚筒9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辅助滚筒4与第二辅助滚筒9的表面光滑。

实施方式具体为:利用了第一辅助滚筒4与第二辅助滚筒9表面光滑,使得收集装置10在收集电缆时,电缆与第一辅助滚筒4与第二辅助滚筒9之间的摩擦力较小,降低了他们之间的损耗,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

准备阶段:首先安装好各个组件,正常启动该装置,然后操作人员将电力电缆放入收集装置10的表面。

工作阶段:首先收卷电机14开始工作,随后收卷电机14带动传动杆13转动,接着传动杆13带动第二齿轮12转动,接着第二齿轮12带动第一齿轮11转动,接着第一齿轮11带动收集装置10转动,接着收集装置10利用摩擦力将电力电缆收集缠绕在自身表面,同时,第一辅助滚筒4与第二辅助滚筒9清理电力电缆表面的灰尘与泥土,将电力电缆捋顺,方便收集装置10进行收集工作,然后保护板16对该装置的内部零件进行保护,避免了雨雪侵蚀到该装置的内部零部件。

结束阶段:首先操作人员正常关闭该装置,然后检查该装置的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性是否牢固,接着操作人员清理掉第一辅助滚筒4与第二辅助滚筒9表面的杂草与泥土,保证该装置以后工作的安全性,接着将收集好的电力电缆进行搬运、安装等下一步工作,最终该装置完成了对电力电缆的卷收工作,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