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2851发布日期:2020-07-04 01:16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升降组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



背景技术:

升降平台是一种垂直升降,室内外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专用设备,主要用于物流行业,生产流水线,地下室到楼层之间的货物举升、装卸,也可用于升降舞台、升降操作台等,产品具有结构稳固、故障率低、运行可靠、安全高效、维护简单方便。

目前市场上的升降组件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将需要运送的货物直接放置于置物板上,由于置物板上缺少防护装置,导致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易出现货物从置物板上脱落的现象,并增加工作人员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升降组件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大多将需要运送的货物直接放置于置物板上,由于置物板上缺少防护装置,导致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易出现货物从置物板上脱落的现象,并增加工作人员在货物运输过程中的风险度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包括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杆、气缸和由升降杆带动升降的置物板,所述气缸的输出轴驱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杆的一端,还包括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挤压板、伸缩部以及支撑板,所述挤压板和伸缩部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置物板,且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置物板的内壁,并与所述伸缩部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的数量为四组,并分别对应所述挤压板的四边。

优选的,所述伸缩部由护板和抬板组成,所述护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置物板,且所述护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抬板,所述抬板与所述支撑板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把手和底座,所述把手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外壁,所述气缸固定于所述底座内。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由两个交叉转动的杆体组成,两个杆体靠近所述把手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和置物板,远离所述把手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和置物板。

优选的,所述升降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升降杆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且所述气缸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转杆驱动连接于所述升降杆。

优选的,所述置物板的内部中空,并收容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挤压板和置物板。

所述置物板内部开设有多个孔洞,并分别与所述护板和挤压板相对应,且所述护板和挤压板均通过所述孔洞滑动连接于所述置物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通过设置伸缩部、置物板和挤压板,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的对货物进行运输时,工作人员便将所需要运输的货物放置于挤压板上,挤压板在受到重力之后开始下降,并以支撑板为支点,挤压伸缩部的一端,使得伸缩部的另一端从置物板的内部伸出,利用伸缩部一端的伸出对置物板上放置的货物进行防护,并在伸缩部的阻挡之下,可以避免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置物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置物板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置物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组件;11、把手;12、底座;13、转杆;14、升降杆;15、气缸;16、置物板;17、孔洞;2、调节组件;21、挤压板;22、护板;23、抬板;24、挤压弹簧;25、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辅助升降台车,包括升降组件1,升降组件1包括升降杆14、气缸15和由升降杆14带动升降的置物板16,气缸15的输出轴驱动连接于升降杆14的一端,还包括调节组件2,调节组件2包括挤压板21、伸缩部以及支撑板25,挤压板21和伸缩部的一端均滑动连接于置物板16,且支撑板25固定于置物板16的内壁,并与伸缩部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伸缩部由护板22和抬板23组成,当工作人员将货物放置在挤压板21上时,挤压板21下降并与抬板23相接触,随后,抬板23以支撑板25为支点,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将护板22顶起,并伸出置物板16外部,随后利用伸出的护板22便可对运输的货物进行阻挡,避免出现货物脱落的现象,并且,伸缩部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对用挤压板21的四边,利用四个伸缩部中护板22的同时升起,对挤压板21的四周进行阻挡,进而便可进一步的阻挡货物脱落,使得货物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于置物板16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当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升降台车进行货物的运输时,首先,工作人员便需要调节置物板16的高度,此时气缸15开始工作,并使得气缸15的输出轴进行拉伸和收缩,由于气缸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转杆13,且两个升降杆14之间通过转杆13固定连接,进入在气缸15输出轴的控制之下,便可调节交叉式升降杆14之间的交底,并使得升降杆14中两个杆体的一端分别在底座12和置物板16的底部滑动,并且底座12和置物板16的底部均设有适配升降杆14中杆体滑动的滑槽,进而在气缸15与升降杆14的控制之下,便可调节置物板16的高度,当达到合适的高度之时,工作人员便可停止气缸15的工作,随后,工作人员便可将需要运输的货物放置到挤压板21上,当放置之后,挤压板21在受到货物重力的影响下,在置物板16的内部进行滑动,并下降,进而挤压板21的下降使得其底部与相接触,且抬板23的底部与支撑板25相接触,进而在挤压板21的重力下压之下,使得抬板23的一端开始下降,同时,在支撑板25为支点的情况下,撬动抬板23的另一端上升,且抬板2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护板22,进而抬板23另一端的上升便可带动护板22开始上升,并在置物板16内部滑动,从置物板16的顶部伸出,利用护板22的伸出对挤压板21上的货物进行阻挡,可以避免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并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在运输过程中的风险程度,随后便可通过把手11控制货物的运输。

进一步的,伸缩部的数量为四组,并分别对应挤压板21的四边。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伸缩部的数量为四个,并分别对用挤压板21的四边,利用四个伸缩部中护板22的同时升起,对挤压板21的四周进行阻挡,进而便可进一步的阻挡货物脱落,使得货物能够更加稳定的放置于置物板16上。

进一步的,伸缩部由护板22和抬板23组成,护板22滑动连接于置物板16,且护板22转动连接于抬板23,抬板23与支撑板25相对应。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工作人员将货物放置在挤压板21上时,挤压板21下降并与抬板23相接触,随后,抬板23以支撑板25为支点,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将护板22顶起,并伸出置物板16外部,随后利用伸出的护板22便可对运输的货物进行阻挡,避免出现货物脱落的现象。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1还包括把手11和底座12,把手11固定于底座12的外壁,气缸15固定于底座12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底座12的设置可对升降杆14、置物板16以及置物板16上的货物进行支撑,使得货物能够得到稳定的放置,随后,当货物在放置完毕之时,工作人员便可推动把手11进行货物的运输。

进一步的,升降杆14由两个交叉转动的杆体组成,两个杆体靠近把手11的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底座12和置物板16,远离把手11的一端分别转动连接于底座12和置物板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气缸15推动杆体的一端在底座12和置物板16上进行滑动,而杆体的另一端转动并固定于底座12和置物板16上,进而通过气缸15的一端推动便可调节交叉式升降杆14之间的高度,同时调节升降杆14的垂直高度,进而便可完成对置物板16的高度调节。

进一步的,升降杆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升降杆14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13,且气缸15的输出轴通过转杆13驱动连接于升降杆14。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气缸15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于转杆13,进而气缸15输出轴的运动便会带动转杆13进行移动,进而在转杆13的的移动下,升降杆14的一端同步进行运动,并顺利的达到对升降杆14的控制。

进一步的,置物板16的内部中空,并收容有挤压弹簧24,挤压弹簧24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挤压板21和置物板16。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使用的过程中,当货物放置在挤压板21上时,挤压板21在重力的影响下开始下降,同时带动内部的挤压弹簧24开始收缩,当货物在搬离挤压板21之上后,挤压板21在使其重力的挤压之后,内部的挤压弹簧24开始拉伸复位,并带动挤压板21开始拉伸复位。

进一步的,置物板16内部开设有多个孔洞17,并分别与护板22和挤压板21相对应,且护板22和挤压板21均通过孔洞17滑动连接于置物板16。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孔洞17的设置,使得置物板16内的护板22以及挤压板21能够顺利的在置物板16上进行滑动,并使得护板22能够顺利的从置物板16的内部伸出,对运输的货物进行阻挡。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