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拉式电动叉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12243发布日期:2020-05-29 13:07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拉式电动叉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抽拉式电动叉车。



背景技术:

叉车是工业中常用的搬运设备,常用于对码放在货物托盘上的货物进行中、短距离输送,在工厂、港口、仓储仓库、配送中心等场合广泛使用。随着物流领域的蓬勃发展,当前无人叉车正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仓库中,其主要作用是对仓库中的货架进行自动取放货,其叉体设置在车体的一侧,这种无人叉车运行起来回转半径较大,这就要求货架之间需要有较大的过道供其运动以及回转,这样会减少仓库的利用率,使得仓储货物密度减小,仓储成本变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抽拉式电动叉车,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抽拉式电动叉车,包括承载座、设于承载座的缺口以及设于缺口中的叉取部;所述叉取部包括与承载座滑动连接的运载体以及与运载体滑动连接的叉体,所述承载座设有用于驱动运载体在缺口长度方向上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运载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叉体在运载体上下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均设于承载座的链条和第一电机,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还包括均转动设置于承载座内的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均与链条啮合,所述运载体与链条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由第一电机驱动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于运载体内的油缸、设于油缸的输出端的连接杆、转动设置于连接杆一端的第二从动轮以及套设于第二从动轮外并与第二从动轮啮合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一端与叉体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从动轮后与运载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座转动设置有万向轮以及驱动轮,所述运载体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所述承载座设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承载座的电池、与电池电连接的伺服驱动器以及与伺服驱动器电连接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与驱动轮驱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座的顶部设有第一激光扫描仪,所述叉体设有第一深度相机,所述承载座设有第二深度相机,所述第一深度相机与第二深度相机的拍摄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座的一端设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所述运载体远离超声波距离传感器的一端设有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所述叉体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承载座的一端设有第二激光扫描仪以及防撞传感器,所述运载体远离第二激光扫描仪的一端设有碰撞传感器。

作为优选,所述运载体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滑轮,所述承载座设有与第二滑轮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叉体的两侧转动设置有第三滑轮,所述运载体设有与第三滑轮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主动轮同轴传动的第三从动轮以及与第三从动轮带传动的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第一电机驱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当需要叉取货物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运载体朝货物移动,从而带动叉体朝货物移动,当叉体移动到货物底部时,停止第一驱动机构,然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叉体上升,从而使得叉体可以带动货物上升,然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运载体往回运动,从而带动货物往回运动,当等货物呗运送到承载做上方时,停止第一驱动机构,然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叉体下降,使得货物可以落在承载座上,而此时叉体的整体也回到承载座的缺口中,从而减小叉车的回转半径,使得货架之间只需较小的过道供其运动以及回转,这样会增大仓库的利用率,使得仓储货物密度增加,仓储成本变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视角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将本实用新型分解后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隐藏运载体后的局部内部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载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叉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运载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分别为:1、承载座;2、运载体;3、叉体;3a、挡板;3b、叉臂;4、万向轮;5、驱动轮;6、第一滑轮;7、链条;8、第一电机;9、第一主动轮;11、油缸;12、连接杆;13、第二从动轮;14、传动带;15、电池;16、伺服驱动器;17、伺服电机;18、第一激光扫描仪;19、第一深度相机;20、第二深度相机;21、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2、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23、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24、第二激光扫描仪;25、防撞传感器;26、碰撞传感器;27、第二滑轮;28、第一滑槽;29、第三滑轮;30、第二滑槽;32、第三从动轮;33、第二主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图13所示,一种抽拉式电动叉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座1、设于承载座1的缺口以及设于缺口中的叉取部;所述叉取部包括与承载座1滑动连接的运载体2以及与运载体2滑动连接的叉体3,所述承载座1设有用于驱动运载体2在缺口长度方向上滑移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运载体2内设有用于驱动叉体3在运载体2上下滑移的第二驱动机构。

当需要叉取货物时,启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驱动运载体2向前朝货物移动,从而带动叉体3朝货物移动,当叉体3移动到货物底部时,停止第一驱动机构,然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叉体3上升,从而使得叉体3可以带动货物上升,然后再次启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带动运载体2往回运动,从而带动货物往回运动,当等货物被运送到承载座1上方时,停止第一驱动机构,然后启动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驱动叉体3下降,使得货物可以落在承载座1上,而此时叉体3的整体也回到承载座1的缺口中,从而减小叉车的回转半径,使得货架之间只需较小的过道供其运动以及回转,这样会增大仓库的利用率,使得仓储货物密度增加,仓储成本变低。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均设于承载座1的链条7和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均转动设置于承载座1内的第一主动轮9和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9和第一从动轮均与链条7啮合,所述运载体2与链条7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9由第一电机8驱动转动,具体地,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与第一主动轮9同轴传动的第三从动轮32以及与第三从动轮32带传动的第二主动轮33,所述第二主动轮33与第一电机8驱动连接。当需要驱动运载体2运动时,启动第一电机8,第一电机8驱动第二主动轮33转动,第二主动轮33便会带动第三从动轮32转动,从而使得第三从动轮32可以带动第一主动轮9转动,第一主动轮9转动便可以带动链条7围绕第一主动轮9和第一从动轮转动,从而使得链条7可以带动运载体2来回移动。

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设于运载体2内的油缸11、设于油缸11的输出端的连接杆12、转动设置于连接杆12一端的第二从动轮13以及套设于第二从动轮13外并与第二从动轮13啮合的传动带14,所述传动带14的一端与叉体3连接,所述传动带14的另一端通过第二从动轮后与运载体2连接。启动油缸11,油缸11的活塞杆的上升带动第二从动轮13转动,使得传动带14与叉体3连接的一端上升,从而使得叉体3被带动上升。

所述承载座1转动设置有万向轮4以及驱动轮5,所述运载体2转动设置有第一滑轮6,所述承载座1设有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承载座1的电池15、与电池15电连接的伺服驱动器16以及与伺服驱动器16电连接的伺服电机17,所述伺服电机17与驱动轮5驱动连接。启动伺服驱动器16,伺服驱动器16控制伺服电机17运行,伺服电机17便可以驱动轮5转动,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电动叉车可以移动。

所述承载座1的顶部设有第一激光扫描仪18,所述叉体3设有第一深度相机19,所述承载座1设有第二深度相机20,所述第一深度相机19与第二深度相机20的拍摄方向相反。第一激光扫描仪18用于扫描仓库地形和环境,第一深度相机19以及第二深度相机20用于对仓库内的地形和环境进行拍摄,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电动叉车还包括plc,plc接收第一激光扫描仪18、第一深度相机19以及第二深度相机20的反馈的数据,然后便可以对仓库的地形和环境进行分析,然后便可以为抽拉式电动叉车制定高效合理的运货路线。

所述承载座1的一端设有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1,所述运载体2远离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1的一端设有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22,所述叉体3设有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23,具体地,所述叉体3包括两个挡板3a以及两个与挡板3a连接的叉臂3b,所述挡板3a与传动带14连接,所述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23设于挡板3a。超声波距离传感器21用于测量本实用新型的抽拉式电动叉车与货物或目的地的距离,当抽拉式电动叉车离货物或目的地只剩下特定的距离时,抽拉式电动叉车便会停下,从而准备上货或卸货;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22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23均用于检测前方是否存在障碍物,当前方存在障碍物时,抽拉式电动叉车后退避开障碍物,然后再使用运载体2进行上货。

所述承载座1的一端设有第二激光扫描仪24以及防撞传感器25,第二激光扫描仪24与防撞传感器25的配合作用,使得抽拉式电动叉车在货物与目的地的来回行程中,可以避开障碍物;所述运载体2远离第二激光扫描仪24的一端设有碰撞传感器26,碰撞传感器26与第一红外测距传感器22和第二红外测距传感器23的配合,使得抽拉式电动叉车在上货或者卸货时可以更精准地避开障碍物,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运载体2的两侧均转动设置有第二滑轮27,所述承载座1设有与第二滑轮27滑动连接的第一滑槽28。如此设置,使得运载体2可以与承载座1滑动连接。

所述叉体3的两侧转动设置有第三滑轮29,所述运载体2设有与第三滑轮29滑动连接的第二滑槽30。如此设置,使得叉体3可以与运载体2滑动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是指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