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MR设备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19380发布日期:2020-06-16 23:07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一种MR设备收纳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mr设备收纳箱。



背景技术:

mr,是混合现实技术的英文缩写,是虚拟现实技术ar的进一步发展,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在新的可视化环境里物理和数字对象共存,并实时互动。

运用mr技术让人们体验虚拟与现实混合所带来的体验,可以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高效,而mr设备的目前最大的载体是用在眼镜上。

但是由于mr设备是一种新兴事物,需要有更好的收纳箱进行装纳,同时收纳箱也可以作为一个平台供mr设备进行组装和装配,因此,如何满足以上两个功能,是mr设备收纳箱的一个研发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收纳mr设备,也可以作为一个工作平台供mr设备的组装装配的mr设备收纳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mr设备收纳箱,该收纳箱包括箱主体、盖板和转动机构,所述盖板上设有提手,所述盖板盖在箱主体的开口处,所述盖板和箱主体通过转动机构进行连接;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头、活动轴和基座,所述转动头固定在盖板内侧面上,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在箱主体内,所述活动轴一端可转动连接在转动头上,另一端接触连接于基座内,所述基座为内腔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基座内腔与活动轴配合。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mr设备收纳箱,通过转动机构来将盖板进行转动,实现盖在箱主体上或者是打开,转动机构通过转动头、活动轴和基座三者的联动来实现盖板的打开与关闭,转动头固定在盖板上,活动轴可在转动头上转动,而活动轴与基座的联动是通过套在活动轴上的相对运动实现的。

当盖板盖在箱主体上时,转动头与活动轴共线,穿套在基座的中空圆柱形内腔内,当要打开盖板时,缓慢通过提手把盖板向外拉动,此时转动头与活动轴在基座内慢慢移动,直到转动头与活动轴的连接处逐渐远离基座,当盖板拉出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动盖板时,此时转动头与活动轴可以进行转动,盖板往下打开,当盖板与箱主体底部平行时,可以将盖板往箱主体的方向推进,此时转动头与活动轴的角度为直角,活动轴往箱主体内逐渐移动,盖板慢慢插入到箱主体内,由此实现盖板可盖在箱主体上,也能在打开时盖板可以作为工作平台进行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转动机构还包括限位头,所述限位头螺纹连接于活动轴上,所述限位头与转动头在活动轴上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头内侧与基座接触连接。

转动机构上设有的限位头可以避免活动轴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出基座,同时限位头螺旋连接在活动轴上,可以方便限位头的拆卸,同时也方便活动轴的组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限位头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头直径大于活动轴直径。

当限位头为圆柱形结构时,而且限位头直径大于活动轴直径,可以实现限位头的边缘完全受到基座的限位,同时也能分散限位头的受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箱主体内侧底部设有板槽,所述板槽与盖板相配合,所述盖板打开后可插入板槽内。

箱主体内侧底部设有的板槽,板槽可以供盖板的容纳,板槽与盖板的配合可以对盖板起到最基础的限位作用,当在盖板上面放置东西时,盖板不会因为重量的关系导致其末端翘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转动头上设有卡位板,所述所述卡位板平行于盖板,当盖板盖在箱主体开口处时,卡位板下端与箱主体底部接触;当盖板打开插入板槽内时,卡位板侧面与基座底部接触。

在转动头上设有的卡位板,一方面可以在盖板盖在箱主体上时,卡位板的底部与箱主体底部接触,将盖板卡在箱主体的开口上,避免盖板的脱落,另外,当盖板打开后并插入箱主体的板槽内时,卡位板的侧面与基座底部进行接触,可以起到第二重限位的作用,配合板槽所提供的基础限位,可以给盖板提供更强的支撑力,使得盖板作为工作平台的承重效果更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技术方案:

所述卡位板与盖板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

卡位板与盖板之间的加强筋可以给卡位板提供更强的支撑力。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mr设备收纳箱,盖板盖在箱主体上时可以实现箱主体的密封状态,盖板打开时可以插入箱主体内,实现展开的工作台状态,由此可以实现mr设备收纳箱的两种工作使用状态,方便放置设备的同时,也可以提供一个平台供操作者组装和装配mr设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关闭状态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关闭状态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打开状态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打开状态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图5的b-b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mr设备收纳箱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所示,一种mr设备收纳箱,该收纳箱包括箱主体1、盖板2和转动机构3,所述盖板2上设有提手21,所述盖板2盖在箱主体1的开口处,所述盖板2和箱主体1通过转动机构3进行连接;所述转动机构3包括转动头31、活动轴32和基座33,所述转动头31固定在盖板2内侧面上,所述基座33固定连接在箱主体1内,所述活动轴32一端可转动连接在转动头31上,另一端接触连接于基座33内,所述基座33为内腔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基座33内腔与活动轴32配合。

上述转动机构3还包括限位头34,所述限位头34螺纹连接于活动轴32上,所述限位头34与转动头31在活动轴32上对称设置,所述限位头34内侧与基座33接触连接。

上述限位头34为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头34直径大于活动轴32直径。

上述箱主体1内侧底部设有板槽11,所述板槽11与盖板2相配合,所述盖板2打开后可插入板槽11内。

上述转动头31上设有卡位板35,所述所述卡位板35平行于盖板2,当盖板2盖在箱主体1开口处时,卡位板35下端与箱主体1底部接触;当盖板2打开插入板槽11内时,卡位板35侧面与基座33底部接触。

上述卡位板35与盖板2之间固定设有加强筋36。

采用该技术方案的mr设备收纳箱,通过转动机构3来将盖板2进行转动,实现盖在箱主体1上或者是打开,转动机构3通过转动头31、活动轴32和基座33三者的联动来实现盖板2的打开与关闭,转动头31固定在盖板2上,活动轴32可在转动头31上转动,而活动轴32与基座33的联动是通过套在活动轴32上的相对运动实现的。

当盖板2盖在箱主体1上时,转动头31与活动轴32共线,穿套在基座33的中空圆柱形内腔内,当要打开盖板2时,缓慢通过提手21把盖板2向外拉动,此时转动头31与活动轴32在基座33内慢慢移动,直到转动头31与活动轴32的连接处逐渐远离基座33,当盖板2拉出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转动盖板2时,此时转动头31与活动轴32可以进行转动,盖板2往下打开,当盖板2与箱主体1底部平行时,可以将盖板2往箱主体1的方向推进,此时转动头31与活动轴32的角度为直角,活动轴32往箱主体1内逐渐移动,盖板2慢慢插入到箱主体1内,由此实现盖板2可盖在箱主体1上,也能在打开时盖板2可以作为工作平台进行使用。

转动机构3上设有的限位头34可以避免活动轴32在前后移动的过程中脱离出基座33,同时限位头34螺旋连接在活动轴32上,可以方便限位头34的拆卸,同时也方便活动轴32的组装。

当限位头34为圆柱形结构时,而且限位头34直径大于活动轴32直径,可以实现限位头34的边缘完全受到基座33的限位,同时也能分散限位头34的受力。

箱主体1内侧底部设有的板槽11,板槽11可以供盖板2的容纳,板槽11与盖板2的配合可以对盖板2起到最基础的限位作用,当在盖板2上面放置东西时,盖板2不会因为重量的关系导致其末端翘起。

在转动头31上设有的卡位板35,一方面可以在盖板2盖在箱主体1上时,卡位板35的底部与箱主体1底部接触,将盖板2卡在箱主体1的开口上,避免盖板2的脱落,另外,当盖板2打开后并插入箱主体1的板槽11内时,卡位板35的侧面与基座33底部进行接触,可以起到第二重限位的作用,配合板槽11所提供的基础限位,可以给盖板2提供更强的支撑力,使得盖板2作为工作平台的承重效果更佳。

卡位板35与盖板2之间的加强筋36可以给卡位板35提供更强的支撑力。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上述优选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做出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被本实用新型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所覆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