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8523发布日期:2020-05-20 00:5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



背景技术:

传统的收纳盒,由于无法折叠,在不使用时,由于体积较大,占用了大量的空间,使用不方便,也不方便携带;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可以折叠的收纳盒,但是这些收纳盒结构复杂,折叠较为繁琐,而且无法相互堆叠固定放置。使用时有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解决现有收纳盒结构复杂,折叠较为繁琐,而且无法相互堆叠固定放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其包括至少一个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位于四周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于盒体底部设有支撑布,盒体上端为开口;于所述第二侧板上,间隔设有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且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将第二侧板分为第一折块、第二折块和第三折块,其中,所述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设于第二折块两侧,且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折块面积的二分之一。

上述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折块面积的二分之一,是指在高度一致的情况下,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的长度之和不大于第二折块长度的二分之一。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侧板面积或第四侧板面积的二分之一。

上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侧板面积或第三侧板面积的二分之一,是指在高度一致的情况下,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长度之和,不大于第二侧板面积或第三侧板长度的二分之一。

其还包括与其配合使用,用于使用时撑开盒体的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互之间的连接处,为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端设有凸耳,于凸耳下部设有拉环。

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下端设有与所述凸耳配合的凹槽,用于多个盒体叠加时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收纳盒,在第二侧板上设置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从而能够向着折叠收纳盒一侧进行收纳,方便快捷。另外,在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设置凸耳,并在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下端设置与凸耳配合的凹槽,从而可以实现多个收纳盒的堆叠放置,且相邻两个收纳盒之间不会滑动,实用性更高,方便搬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收纳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个盒体叠加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第三侧板4.第四侧板

5.第一折痕6.第二折痕7.第一折块8.第二折块

9.第三折块10.凸耳11.拉环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其包括至少一个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位于四周的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于盒体底部设有支撑布,盒体上端为开口;于所述第二侧板2上,间隔设有第一折痕5和第二折痕6,且第一折痕5和第二折痕6将第二侧板2分为第一折块7、第二折块8和第三折块9,其中,所述第一折块7和第三折块9设于第二折块8两侧,且第一折块7和第三折块9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折块8面积的二分之一。

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3的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侧板2面积或第四侧板3面积的二分之一。

其还包括与其配合使用,用于使用时撑开盒体的底板。

所述第一侧板1、第二侧板2、第三侧板3和第四侧板4相互之间的连接处,为活动连接。

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3上端设有凸耳10,于凸耳10下部设有拉环11。

于所述第一侧板1和第三侧板3下端设有与所述凸耳10配合的凹槽12,用于多个盒体叠加时固定。

本实施例的新型折叠收纳盒,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底板位于盒体底部,当需要进行折叠时,先将底板从盒体底部取出,然后沿第一折痕5和第二折痕6,将第二折块向第四侧板方向折叠,并使第二折块的内表面与第四侧板内表面贴合,同时,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在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的作用下,相对翻转,使第一折块及第三折块的外表面与第二折块的外表面相贴合,然后,第一侧板及第三侧板的内表面与第一折块及第三折块的内表面相贴合,完成收纳盒的折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位于四周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于盒体底部设有支撑布,盒体上端为开口;于所述第二侧板上,间隔设有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且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将第二侧板分为第一折块、第二折块和第三折块,其中,所述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设于第二折块两侧,且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折块面积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的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侧板面积或第四侧板面积的二分之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与其配合使用,用于使用时撑开盒体的底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相互之间的连接处,为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上端设有凸耳,于凸耳下部设有拉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下端设有与所述凸耳配合的凹槽,用于多个盒体叠加时固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折叠收纳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一个盒体,所述盒体包括位于四周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于盒体底部设有支撑布,盒体上端为开口;于所述第二侧板上,间隔设有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且第一折痕和第二折痕将第二侧板分为第一折块、第二折块和第三折块,其中,所述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设于第二折块两侧,且第一折块和第三折块面积之和不大于第二折块面积的二分之一。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收纳盒,能够向着折叠收纳盒一侧进行收纳,方便快捷。另外,可以实现多个收纳盒的堆叠放置,且相邻两个收纳盒之间不会滑动,实用性更高,方便搬运。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朱文涛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