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宣传单分发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3222发布日期:2020-05-26 17:1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宣传单分发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宣传单分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宣传单分发盒。



背景技术:

宣传单是目前宣传企业形象的推广之一。它能非常有效地把企业形象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好地把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展示给大众,能非常详细说明产品的功能、用途及其优点,诠译企业的文化理念,所以宣传单已经成为企业必不可少的企业形象宣传工具之一。除此之外,还能有效地提升企业形象,更好地展示企业产品和服务,说明产品的功能、用途、使用方法以及特点,现在已广泛运用于展会招商宣传,房产招商楼盘销售,学校招生,产品推介,旅游景点推广,特约加盟,推广品牌提升,宾馆酒店宣传,使用说明,上市宣传等等。

在宣传单的分发过程中,会选择固定点宣传,派发,张贴等方式。其中,固定点宣传由于其环保有效的特点被广为应用。在固定点宣传中,需要有将宣传单容纳其中并方便拿取的容纳装置,但是现有的容纳装置多为置物架,无法保证正在行进中的路人能够快捷有效的抽取宣传单,造成了客户因为取用不便所以放弃观看的现象,极大的影响了宣传效果;而且普通的置物架拿取宣传单没有保护措施,能一次性拿取多张,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放置固定在宣传点处,使大众客户可以快捷有效的抽取宣传单,并且一次仅能抽取一张的宣传单分发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宣传单分发盒,用于容纳放置宣传单,其特征在于,包括:

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为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包括底板以及分别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板和两个短侧板;其中,所述长侧板和短侧板为一体式结构,且每个长侧板和短侧板分别通过一搭扣与底板扣合连接。

导出部,所述导出部由分别相对设置的两个导滑板和两个固定板围成;其中,两导滑板的一个长边固定在长侧板的上边缘并与其长度相等,另一个长边朝向中心的斜上方延伸并最终相交固定,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且与导滑板和容纳部围成封闭式结构。

取出口,所述取出口为开设在两导滑板的相交线上长条形结构,其长度与导滑板的长度相同,宽度与宣传单的厚度一致;所述取出口的中部开设有拿取槽,所述拿取槽贯穿两导滑板设置,且当宣传单放入该宣传单分发盒时,所述拿取槽的底部低于宣传单的顶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容纳部的底板内壁上固定有推出凸起,所述推出凸起位于拿取槽的下方,所述推出凸起为圆弧面朝上设置的半圆柱体结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容纳部于其长侧板的内壁上固定有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长侧板平行,且所述挤压板与长侧板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压缩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取出口的长边上方朝向外侧固定有圆弧翻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该宣传单分发盒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该宣传单分发盒采用透明材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导滑板为弧面向内的圆弧板。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导出部和取出口,使用户在拿取宣传单时能够快捷流畅的将宣传单取出,不仅节约了时间,并且能够满足人群流动性大的宣传点上,对于行进中的人群的取用需求。

并且该分发盒一次只能抽取一张宣传单,避免了拿出多张,无法放回造成资源浪费的的情况。

同时,该分发盒整体为扁高形结构,更加能够适应在电梯、图书角、门侧等位置的安装连接,便于适应各种建筑特征,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

另外,在容纳部的底部增加有推出凸起,推出凸起的圆弧面朝上,从而使容纳部内部的宣传单高度不同,从而更加便于用户将位置最高的单张宣传单从拿取槽取出,更加的节省了时间,方便了用户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仅仅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宣传单分发盒,用于容纳放置宣传单10,包括容纳部1、导出部2和取出口3。其中,容纳部1为上方开口的箱体结构,包括底板11以及分别相对设置的两个长侧板12和两个短侧板13;其中,所述长侧板12和短侧板13为一体式结构,且每个长侧板12和短侧板13分别通过一搭扣14与底板11扣合连接。

导出部2由分别相对设置的两个导滑板21和两个固定板22围成;其中,两导滑板21的一个长边固定在长侧板12的上边缘并与其长度相等,另一个长边朝向中心的斜上方延伸并最终相交固定,所述固定板22竖直设置且与导滑板21和容纳部1围成封闭式结构。

取出口3为开设在两导滑板21的相交线上长条形结构,其长度与导滑板21的长度相同,宽度与宣传单10的厚度一致;所述取出口3的中部开设有拿取槽31,所述拿取槽31贯穿两导滑板21设置,且当宣传单10放入该宣传单分发盒时,所述拿取槽31的底部低于宣传单10的顶部。

该分发盒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打开长侧板12和短侧板13与底板11之间的搭扣14,从而将底板11卸下,接着将整沓的宣传单10从底部放入容纳部1内,重新扣合底板11固定搭扣14,此时宣传单10的顶部略突出拿取槽31的底部。最后将整个分发盒利用螺栓与宣传点宣传空间固定即可。

从而在取出宣传单10时,将手置于拿取槽31处抽取单张宣传单10,宣传单10随之向上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通过两侧的导滑板21逐渐向取出口3推进,最终从取出口3被取出。

并且,为了简化抽取宣传单10的过程,在容纳部1的底板11内壁上固定有推出凸起15,所述推出凸起15位于拿取槽31的下方,所述推出凸起15为圆弧面朝上设置的半圆柱体结构。从而使拿取槽31下方的宣传单10高度不同,在抽取时,能够轻易的拿到最靠上方的一张直接拉出即可,免去了再从多张宣传单10中抽取单张的过程。

因此利用该分发盒的导出部2和取出口3,使用户在拿取宣传单10时能够快捷流畅的将宣传单10取出,不仅节约了时间,并且能够满足人群流动性大的宣传点上,对于行进中的人群的取用需求。并且该分发盒一次只能抽取一张宣传单10,避免了拿出多张,无法放回造成资源浪费的的情况。

同时,该分发盒整体为扁高形结构,更加能够适应在电梯、图书角、门侧等位置的安装连接,便于适应各种建筑特征,不会占用额外的空间。另外,在容纳部1的底部增加有推出凸起15,推出凸起15的圆弧面朝上,从而使容纳部1内部的宣传单10高度不同,从而更加便于用户将位置最高的单张宣传单10从拿取槽31取出,更加的节省了时间,方便了用户操作。

其中,考虑到宣传单10的硬度较软,当容纳部1内的宣传单10数量较少时,无法再保持竖直状态,从而向两侧弯曲倾倒,造成无法从拿取槽31取出的情况。在容纳部1于其长侧板12的内壁上固定有挤压机构16,所述挤压机构16包括竖直设置的挤压板161,所述挤压板161与长侧板12平行,且所述挤压板161与长侧板12之间通过一水平设置的压缩弹簧162连接。

即在放置宣传单10时,把成叠的宣传单10直接放置在两块挤压板161之间,从而两侧的压缩弹簧162会对中部的宣传单10起到一个夹持的作用力,在宣传单10被抽取逐渐减少时,挤压板161也会不断的向中部运动,从而保证宣传单10一直处于竖直状态。

该处的压缩弹簧162质量较轻,作用力较小,在起到夹持作用力的同时,不会使宣传单10之间的摩擦力过大,造成抽取困难的情况。

另外,在抽取宣传单10时,一般会朝向斜上方运动,为了保证去除宣传单10的流畅性,在取出口3的长边上方朝向外侧固定有圆弧翻边32,从而利用该圆弧翻边32向斜上方导出宣传单10。同样的,导滑板21为圆弧板,方便宣传单10的导出。

该分发盒采用透明材质,能够使用户直观的看到内部宣传单10的内容,从而考虑是否需要取出详细观看。而该分发盒通过螺栓与外部连接,但不仅限于此连接方式。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些许的简单修改、变形及等同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