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料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54536发布日期:2020-09-08 14:37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料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料传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料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采用双螺旋结构的给料方式对那些流动性较差的粉状物料进行传送,以达到快速传送和精确计量的目的。然而,现有的双螺旋采用上下排列的方式,粉料先落到上面的螺杆上再落到下面的螺杆,上面的螺杆便遮挡了下面的螺杆,使粉料落不到下面的螺杆上或使下面的螺杆上的粉料不均匀,造成上面的螺杆影响下面螺杆的粉料传送,从而影响传送的速度和计量的精度。由于粉料的流动性差、容易结团块,使落到双螺杆上的粉料不均匀,从而影响计量的精度。此外,双螺杆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撑造成转动不灵活。下料口常开容易造成传送腔内的粉料受潮和被污染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粉料传送装置,落料均匀、传送速度快、下料精度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料传送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落料机构、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所述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设于落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排列设置;

所述大螺旋传送机构包括大螺旋传送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一下料组件,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的一端穿设于第一支撑组件,另一端穿设于第一下料组件,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包括大螺旋轴和设于大螺旋轴上的大螺旋叶片;

所述小螺旋传送机构包括小螺旋传送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二下料组件,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的一端穿设于第二支撑组件,另一端穿设于第二下料组件,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包括小螺旋轴和设于小螺旋轴上的小螺旋叶片;

所述大螺旋叶片的外圆直径大于小螺旋叶片的外加直径,所述大螺旋叶片的间距大于小螺旋叶片的间距;

落料机构,用于使粉料均匀地落于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

大螺旋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粉料;

小螺旋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粉料;

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并使其灵活转动;

第一下料组件,用于收集大螺旋传送组件传送的粉料;

第二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并使其灵活转动;

第二下料组件,用于收集小螺旋传送组件传送的粉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下料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外侧壁的第一下料管和用于密封第一下料管的第一下料盖,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穿设于第一下料管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下料管上设有第一启盖机构,所述第一启盖机构用于启闭第一下料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外侧壁的第一轴承座、设于第一轴承座内的第一轴承和设于大螺旋轴上的第一拨杆,所述大螺旋轴穿设于第一轴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下料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外侧壁的第二下料管和用于密封第二下料管的第二下料盖,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穿设于第二下料管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下料管上设有第二启盖机构,所述第二启盖机构用于启闭第二下料盖。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外侧壁的第二轴承座、设于第二轴承座内的第二轴承和设于小螺旋轴上的第二拨杆,所述小螺旋轴穿设于第二轴承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落料机构包括穿设于箱体上的筛网轴和悬设于箱体内的落料筛网,所述筛网轴和落料筛网固定连接,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设于落料筛网的下方。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筛网轴上套设有伸缩套,所述伸缩套用于密封所述筛网轴与箱体之间的间隙。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落料筛网与箱体的顶部开口平行设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落料机构、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设于箱体上,能给它们很好的支撑和固定,保证它们运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传送的速度和下料的精度。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左右并排设置,即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左右并排设置,避免其中一螺旋传送组件影响另一螺旋传送组件接收和传送粉料。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互相独立地接收落料机构筛落的粉料,互不影响,保证传送的速度和下料的精度。

此外,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和下料组件。支撑组件可以支撑螺旋传送组件,使稳固地设于箱体上并且使其灵活转动。下料组件则不仅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还用于收集螺旋传送组件传送来粉料,还避免粉料受潮和被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粉料传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粉料传送装置,包括顶部开口的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落料机构、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所述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设于落料机构的下方,所述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结构相同且左右排列设置。

所述大螺旋传送机构包括大螺旋传送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一下料组件,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的一端穿设于第一支撑组件,另一端穿设于第一下料组件,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包括大螺旋轴31和设于大螺旋轴31上的大螺旋叶片32。

所述小螺旋传送机构包括小螺旋传送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和第二下料组件,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的一端穿设于第二支撑组件,另一端穿设于第二下料组件,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包括小螺旋轴71和设于小螺旋轴71上的小螺旋叶片72。

所述大螺旋叶片32的外圆直径大于小螺旋叶片72的外加直径,所述大螺旋叶片32的间距大于小螺旋叶片72的间距,所述大螺旋轴31的直径大于小螺旋轴71的直径;

落料机构,用于使粉料均匀地落于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

大螺旋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粉料。

小螺旋传送组件,用于传送粉料。

第一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并使其灵活转动。

第一下料组件,用于收集大螺旋传送组件传送的粉料。

第二支撑组件,用于支撑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并使其灵活转动。

第二下料组件,用于收集小螺旋传送组件传送的粉料。

本实用新型将落料机构、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设于箱体上,能给它们很好的支撑和固定,保证它们运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传送的速度和下料的精度。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左右并排设置,即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左右并排设置,避免其中一螺旋传送组件影响另一螺旋传送组件接收和传送粉料。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互相独立地接收落料机构筛落的粉料,互不影响,保证传送的速度和下料的精度。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下料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1外侧壁的第一下料管41和用于密封第一下料管41的第一下料盖42,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穿设于第一下料管41内。所述第一下料管接收大螺旋传送组件传送而来的粉料,粉料落到第一下料管内,同时第一下料管对大螺旋传送组件起到支撑作用。第一下料管的端面上设有第一下料盖,当需要下料时,打开第一下料盖,可将第一下料管内的粉料取出,进行称量。

优选地,所述第一下料管41上设有第一启盖机构5,所述第一启盖机构5用于启闭第一下料盖42。具体的,所述第一启盖机构5包括启盖座、启盖杆和弹簧,启盖杆的设于启盖座上,可以绕启盖轴旋转,启盖杆的一端与第一下料盖连接,弹簧设于启盖轴上。利用杠杆原理,对启盖杆的另一端施加外力,启盖杆绕启盖轴旋转,从而打开第一下料盖。当撤销该外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下料盖重新合上,便于操作,保证在不下料时第一下料管的密封,从而避免粉料受潮和被污染。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1外侧壁的第一轴承座61、设于第一轴承座61内的第一轴承62和设于大螺旋轴31上的第一拨杆63,所述大螺旋轴31穿设于第一轴承62上。也就是说,所述大螺旋轴31穿设于安装在第一轴承座61的第一轴承62上。所述第一轴承为2个,分别设于第一轴承座的两端,不仅给大螺旋轴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使大螺旋轴的转动灵活。大螺旋轴伸出第一轴承座的一端设有第一拨杆,外力可转动该第一拨杆从而转动大螺旋传送组件。

所述第二下料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1外侧壁的第二下料管81和用于密封第二下料管81的第二下料盖82,所述小螺旋传送组件穿设于第二下料管81内。所述第二下料管接收小螺旋传送组件传送而来的粉料,粉料落到第二下料管内,同时第二下料管对小螺旋传送组件起到支撑作用。第二下料管的端面上设有第二下料盖,当需要下料时,打开第二下料盖,可将第二下料管内的粉料取出,进行称量。

优选地,所述第二下料管81上设有第二启盖机构9,所述第二启盖机构9用于启闭第二下料盖82。具体的,所述第二启盖机构也包括启盖座、启盖杆和弹簧,启盖杆的设于启盖座上,可以绕启盖轴旋转,启盖杆的一端与第二下料盖连接,弹簧设于启盖轴上。利用杠杆原理,对启盖杆的另一端施加外力,启盖杆绕启盖轴旋转,从而打开第二下料盖。当撤销该外力,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二下料盖重新合上,便于操作,保证在不下料时第二下料管的密封,从而避免粉料受潮和被污染。

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固设于箱体1外侧壁的第二轴承座101、设于第二轴承座101内的第二轴承和设于小螺旋轴71上的第二拨杆102,所述小螺旋轴71穿设于第二轴承上。也就是说,所述小螺旋轴71穿设于安装在第二轴承座101的第二轴承上。所述第二轴承为2个,分别设于第二轴承座101的两端,不仅给小螺旋轴起到很好的支撑作用,而且使小螺旋轴的转动灵活。小螺旋轴伸出第二轴承座的一端设有第二拨杆,外力可转动该第二拨杆从而转动小螺旋传送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因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结构相同,所以,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第一下料组件和第二下料组件、第一启盖机构和第二启盖机构均结构相同,仅是大小不同。小螺旋传送组件、第二支撑组件、第二下料组件和第二启盖机构可参见大螺旋传送组件、第一支撑组件、第一下料组件和第一启盖机构在附图中所示的结构。

如图2、3所示,所述落料机构包括穿设于箱体1上的筛网轴21和悬设于箱体1内的落料筛网22,所述筛网轴21和落料筛网22固定连接,所述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设于落料筛网22的下方。筛网轴在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来回振动,该外力可以是气缸动力。筛网轴来回振动,带动落料筛网也来回振动,使落到落料筛网上的粉料均匀地、蓬松地落到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上,使粉料不会产生空洞,不容易结成团块,保证落料的均匀,从而保证下料的精度、计量的精度。

优选地,如图2、3所示,所述筛网轴21上套设有伸缩套23,所述伸缩套23用于密封所述筛网轴21与箱体1之间的间隙。所述伸缩套为波纹状,使得筛网轴在来回振动时不损坏伸缩套。伸缩套的设置可以避免粉料从筛网轴与箱体之间的间隙跑到箱体外。

优选地,所述落料筛网22与箱体1的顶部开口平行设置。

大小螺旋传送组件的粉料传送是相互独立的,但是两者又互相配合。大小螺旋传送组件可同时运行,当和目标值接近时,大螺旋传送组件停止运行,小螺旋传送组件继续运行,以达到最终重量。如果精度要求不高,也可以只运行大螺旋传送组件。如果称量粉料很少,也可以只运行小螺旋传送组件。因而,本实用新型可达到粉料传送速度快,下料精度高的目的。

实施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落料机构、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设于箱体上,能给它们很好的支撑和固定,保证它们运作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传送的速度和下料的精度。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左右并排设置,即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左右并排设置,避免其中一螺旋传送组件影响另一螺旋传送组件接收和传送粉料。大螺旋传送组件和小螺旋传送组件互相独立地接收落料机构筛落的粉料,互不影响,保证传送的速度和下料的精度。

此外,大螺旋传送机构和小螺旋传送机构还包括支撑组件和下料组件。支撑组件可以支撑螺旋传送组件,使稳固地设于箱体上并且使其灵活转动。下料组件则不仅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而且还用于收集螺旋传送组件传送来粉料,还避免粉料受潮和被污染。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