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量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9378发布日期:2020-07-04 01:12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变量出料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设备出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量出料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食品设备加料出料技术领域,通常是人工手动拿取物料,特别是颗粒物料、粉末物料、段状物料、块状物料等,针对不同物料量,操作人员手动拿取物料存在很大误差,效率低,出错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量出料机,以实现不同物料量的精确出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变量出料机,包括:

料仓,所述料仓设置有仓口和下料口;

出料盒,所述出料盒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口对应连通的进料口,所述出料盒设置有出料口;

抽拉盒,穿插连接于所述出料盒中,所述抽拉盒上设置有抽拉槽;

抽拉板,抽拉配合连接于所述抽拉槽中,所述抽拉板的端面与所述抽拉槽之间围成存料区,通过所述抽拉板在所述抽拉槽中抽拉,改变所述存料区的体积,所述出料口沿所述抽拉盒的抽拉方向与所述进料口错开设置,通过所述抽拉盒在所述出料盒中移动,实现所述存料区与所述进料口或所述出料口单独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抽拉板相对所述抽拉盒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抽拉盒相对所述出料盒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驱动机构、液压缸驱动机构、直线电机驱动机构和齿轮齿条驱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还包括固定板,所述出料盒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第一导向结构,沿所述抽拉盒的抽拉方向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

驱动电机,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第一齿轮,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

第一齿条,沿所述抽拉盒的抽拉方向布置,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抽拉板连接,且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

第二导向结构,固定于所述第一齿条上,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导向移动配合。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平行固定于所述第一齿条上;

第三导向结构,与所述第一导向结构导向移动配合连接;

第一连接板,固定于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上,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抽拉盒连接;

电磁制动器,固定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上;

第二齿轮,与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转轴同轴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电磁制动器控制转轴抱死或转动,当驱动所述抽拉盒相对出料盒移动时,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转轴抱死,当不驱动所述抽拉盒相对出料盒移动时,所述电磁制动器的转动可转动。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抽拉板通过第二连接板连接。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所述驱动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所述第一导向结构为滑轨,所述第二导向结构为第一滑块,所述第三导向结构为第二滑块。

优选地,在上述的可变量出料机中,还包括底托,所述底托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出料盒安装于所述底托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变量出料机包括料仓、出料盒、抽拉盒和抽拉板,料仓的下料口与出料盒上的进料口连通,出料盒的出料口与进料口沿抽拉方向错开设置,抽拉盒穿插连接于出料盒中,抽拉板抽拉配合连接于抽拉盒的抽拉槽中,抽拉板的端面与抽拉槽之间围成存料区,通过所述抽拉板在所述抽拉槽中抽拉,改变所述存料区的体积,通过抽拉盒在出料盒中移动,实现存料区与进料口或出料口单独连通。

工作时,将抽拉板相对抽拉盒抽拉移动,改变存料区的体积,从而改变存料区的出料量,当抽拉盒和抽拉板整体一起在出料盒中抽拉,移动到存料区与进料口对应连通时,料仓中的物料进入存料区并填满,抽拉盒和抽拉板整体一起继续抽拉,当存料区与出料口对应连通时,存料区中的物料从出料口排出出料盒,完成出料。由于该可变量出料机的存料区的容积可根据不同的出料量进行调节,实现了可变量出料,且每次出料量的体积与存料区一致,因此,提高了不同出料量的出料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量出料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可变量出料机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可变量出料机的抽拉盒和抽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可变量出料机的出料盒、抽拉盒和抽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可变量出料机的出料盒的出料口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仓;2-抽拉盒;3-抽拉盒料仓;4-抽拉板;5-电磁制动器;6-驱动电机;7-第一连接板;8-第二连接板;9-出料盒;10-进料口;11-出料口;12-第一导向结构;13-第三导向结构;14-第二导向结构;15-第二齿条;16-第一齿条;17-第二齿轮;18-第一齿轮;19-固定板;20-底托;21-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了一种可变量出料机,实现了不同物料量的精确出料。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变量出料机,包括料仓1、出料盒9、抽拉盒2和抽拉板4。其中,料仓1设置有仓口和下料口,优选地,仓口位于料仓1的顶部,下料口位于料仓1的底部,料仓1优选为斗状结构;出料盒9优选为矩形套筒结构,轴线水平布置,出料盒9至少靠近抽拉盒2的一端敞口,远离抽拉盒2的一端可敞口或封闭,出料盒9的顶部设置有与料仓1的下料口对应连通的进料口10,出料盒9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1;抽拉盒2穿插连接于出料盒9中,抽拉盒2上设置有抽拉槽,抽拉板4抽拉配合连接于抽拉槽中,抽拉板4的靠近出料盒9的一端端面与抽拉槽之间围成存料区3,通过抽拉板4在抽拉槽中抽拉,改变存料区3的体积,出料盒9的出料口11沿抽拉盒2的抽拉方向与进料口10错开设置,即出料口11与进料口10在出料盒9的轴向上错开布置,通过抽拉盒2在出料盒9中移动,实现存料区3与进料口10或出料口11单独连通。

该可变量出料机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将抽拉板4在抽拉槽中相对抽拉盒2抽拉移动,改变存料区3的体积,从而改变存料区3的出料量,存料区3的体积确定后,当抽拉盒2和抽拉板4整体一起在出料盒9中抽拉,移动到存料区3与进料口10对应连通时,料仓1中的物料进入存料区3并填满,抽拉盒2和抽拉板4整体一起反向继续抽拉,当存料区3与出料口11对应连通时,存料区3中的物料从出料口11排出出料盒9,完成出料。由于该可变量出料机的存料区3的容积可根据不同的出料量进行调节,实现了可变量出料,且每次出料量的体积与存料区3体积一致,因此,与现有的人工拿取物料相比,提高了不同出料量的出料精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变量出料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抽拉板4相对抽拉盒2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抽拉板4在抽拉盒2中的自动抽拉,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驱动机构,而是通过人工对抽拉板4进行抽拉操作,同样能够实现存料区3的体积调节,进而调节出料量。

更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可变量出料机还包括用于驱动抽拉盒2相对出料盒9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实现抽拉盒2在出料盒9中的自动抽拉,从而提高出料效率。当然,也可以不设置第二驱动机构,而是通过人工对抽拉盒2进行抽拉操作,同样能够实现出料。

作为优化,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为气缸驱动机构、液压缸驱动机构、直线电机驱动机构和齿轮齿条驱动机构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只要能够分别实现抽拉盒2和抽拉板4的抽拉驱动操作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体的第一驱动机构,可变量出料机还包括固定板19,出料盒9固定于固定板19上,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导向结构12、驱动电机6、第一齿轮18、第一齿条16和第二导向结构14。其中,第一导向结构12沿抽拉盒2的抽拉方向固定设置于固定板19上;驱动电机6固定于固定板19上;第一齿轮18与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一齿条16沿抽拉盒2的抽拉方向布置,第一齿条18与抽拉板4连接,且第一齿条16与第一齿轮18啮合;第二导向结构14固定于第一齿条16上,第二导向结构14与第一导向结构12导向移动配合,即第一齿条16通过第二导向结构14与第一导向结构12连接。

该第一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

驱动电机6的输出轴带动第一齿轮18转动,由于驱动电机6固定在固定板19上,因此,驱动电机6固定不动,第一齿轮18带动第一齿条16直线移动,第一齿条16在第一导向结构12和第二导向结构14的配合导向下,相对固定板19沿抽拉方向移动,由于第一齿条16与抽拉板4连接,因此,第一齿条16驱动抽拉板4相对抽拉盒2做抽拉运动,从而调节存料区3的体积。当抽拉板4向抽拉盒2一侧靠近移动时,存料区3的体积变小,当抽拉板4向远离抽拉盒2的一侧移动时,存料区3的体积增大。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体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齿条15、第三导向结构13、第一连接板7、电磁制动器5和第二齿轮17;其中,第二齿条15平行固定于第一齿条16上,即第二齿条15随第一齿条16一起移动;第三导向结构13与第一导向结构12导向移动配合连接;第一连接板7固定于第三导向结构13上,第一连接板7与抽拉盒2连接;电磁制动器5固定于第一连接板7上,即电磁制动器5通过第一连接板7、第三导向结构13与第一导向结构12导向移动配合连接;第二齿轮17与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同轴连接,第二齿轮17与第二齿条15啮合,电磁制动器5控制转轴抱死或转动,当驱动抽拉盒2相对出料盒9移动时,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抱死,当不驱动抽拉盒2相对出料盒9移动时,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可转动。即第二齿条15与第一连接板7之间通过电磁制动器5实现离合连接,进而实现抽拉盒2与驱动电机6的动力离合。

该第二驱动机构的工作原理是:电磁制动器5得到信号后,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抱死不转动,因此,第二齿轮17相对电磁制动器5不转动,由于第二齿轮17与第二齿条15啮合,因此,第二齿轮17与第二齿条15相对静止,而第二齿条15与第一齿条16固定,电磁制动器5通过第一连接板7与抽拉盒2连接,因此,此时的第一齿条16、第二齿条15、第二齿轮17、电磁制动器5、第一连接板7和抽拉盒2为一个整体,当驱动电机6驱动第一齿条16移动时,进而驱动第二齿条15、第二齿轮17、电磁制动器5、第一连接板7和抽拉盒2直线移动,而第一齿条16同时驱动抽拉板4直线移动,因此,抽拉盒2和抽拉板4作为一个整体一起直线移动,保证了存料区3的体积不变。电磁制动器5不得信号后,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不再抱死,转轴可以转动,因此,第二齿轮17相对电磁制动器5转动,进而使第二齿轮17相对第二齿条15啮合移动,第二齿条15的移动不再驱动电磁制动器5移动,进而驱动电机6不再驱动抽拉盒2移动,驱动电机6只能驱动抽拉板4相对抽拉盒2移动,实现了存料区3的体积变化。

可见,仅通过一个驱动电机6和电磁制动器5实现了抽拉盒2和抽拉板4的同步移动和分别移动。当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还可以设置单独的驱动电机分别驱动抽拉板4和抽拉盒2的移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齿条16与抽拉板4通过第二连接板8连接,方便第一齿条16和抽拉板2的驱动连接。

通过以上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实现了抽拉盒2和抽拉板4的自动移动,进而实现了可变量出料机的出料量调节和出料操作。具体的工作过程如下:

抽拉板4将抽拉盒2内的抽拉槽完全占满,即此时存料区3的体积为零,料仓1的下料口对准存料区3所在的位置,料仓1内的物料准备等待下落,当系统根据物料需求量发出信号后,驱动电机6转动,使抽拉板4向远离出料盒9的方向运动,与此同时,电磁制动器5不得信号,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不抱死,转轴可转动,因此,驱动电机6只驱动抽拉板4移动,而抽拉盒2不移动,当驱动电机6转过一点圈数,即抽拉板4相对抽拉盒2向后运动一定距离后,依照预定设定,此时抽拉盒2内的存料区3体积已经达到设定体积,即物料量已经达到出料要求量。料仓1内物料开始下落至抽拉盒2内的存料区3内。此时电磁制动器5得信号,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抱死不可转动,则驱动电机6同时驱动抽拉盒2和抽拉板4一体移动,继而驱动电机6反向转动,通过第一齿条16、第二齿条15、电磁制动器5、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带动抽拉盒2和抽拉板4同步同速度向出料盒9的出料口11运动,当抽拉盒2达到出料盒9的出料口11端面时,依照预定设定,存料区3与出料口11连通。此时,出料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电磁制动器5不得信号,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不抱死可转动,驱动电机6继续转动,只驱动抽拉板4向前运动,推动抽拉盒2内的存料区13内的物料向前运动,从进料口10运送至出料口11,开始出料,当抽拉板4将抽拉盒2内的存料区13内的体积完全占满时,物料出料结束,完成出料动作。另一种出料方式是,电磁制动器5得信号,电磁制动器5的转轴抱死不转动,驱动电机6继续驱动抽拉盒2和抽拉板4同步同速移动,使存料区3保持体积不变地向出料口11移动,从而使物料完全移出,完成出料动作。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21固定于固定板19上,方便驱动电机6的空间布置和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结构12为滑轨,第二导向结构14为第一滑块,第三导向结构13为第二滑块。当然,第一导向结构12还可以为丝杠,第二导向结构14和第三导向结构13为滚珠轴套,同样能够实现第一导向结构12与第二导向结构14和第三导向结构13的导向配合连接。

如图1、图2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变量出料机还包括底托20,底托20固定于固定板19上,出料盒9安装于底托20上,方便出料盒9的安装。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