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防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469发布日期:2020-09-04 14:12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防电梯轿厢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消防电梯轿厢。



背景技术:

消防电梯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当消防电梯在火灾中发生故障停止运行时,由于现有电梯轿厢的逃生口位于电梯顶部,被困人员一般较难爬到逃生口上,且即使被困人员爬到电梯轿厢底部,也较难完成逃离火灾现场,这易导致被困人员出现极大的伤害。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消防电梯的结构做出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消防电梯轿厢,该消防电梯轿厢底部设有逃生孔与逃生绳,可方便被困人员快速下降到救援高度,以降低被困人员的伤害,且其还具有可靠性高、安全性好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消防电梯轿厢,其特点在于包括轿厢本体,其中轿厢本体上设有乘坐腔室,所述乘坐腔室的腔底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中安放有保护盖,并使保护盖的底面压在安装槽的槽底上,还使保护盖的顶面与乘坐腔室的腔底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保护盖一端铰接正在安装槽的槽壁上,在位于保护盖另一端外侧的安装槽槽壁上开设有让位缺口;在位于保护盖另一端外侧的乘坐腔室腔底还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槽壁上开合有贯穿至安装槽的让位孔,所述容纳槽中设有密码锁,并使密码锁的锁舌穿过让位孔后锁定于保护盖上,所述容纳槽上铰接有遮蔽盖;所述安装槽的槽底开设有贯穿至轿厢本体的底面上的逃生孔,所述逃生孔的孔壁上开设有安放腔,所述安放腔的腔壁上设有捆绑柱,所述安放腔中还设有逃生绳,并使逃生绳一端捆绑在捆绑柱上,所述安放腔中还布置有弹性遮盖网,所述弹性遮盖网一端固定在安放腔的腔壁内侧,所述安放腔的腔口处设有定位挂钩,所述弹性遮盖网的另一端挂置在定位挂钩上,并使弹性遮盖网盖置在逃生绳上;所述乘坐腔室的腔壁开设有放置腔,所述放置腔到乘坐腔室腔底的为1.5米至1.8米,所述放置腔中设有密码条,所述密码条上具有用于打开密码锁的密码,所述放置腔的腔口上铰接有外盖。

进一步地,所述捆绑柱包括竖向杆、水平杆、活动杆,所述竖向杆的下端固定在安放腔的腔底,所述水平杆的一端固定在竖向杆的上端,并使水平杆的另一端朝向安放腔的内侧,所述水平杆的另一端开设有竖向穿孔,所述活动杆活动穿置在竖向穿孔中,并使活动杆的下端压在安放腔的腔底,所述逃生绳的一端设有套装孔,并使逃生绳通过套装孔套装在竖向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保护盖是设置在安装槽中的,且保护盖压在安装槽槽底,还有保护盖的顶面与乘坐腔室的腔底在同一平面内,这样既能避免保护盖出现掉落的情况,又能保证乘坐腔室腔底的平整度,从而有助于保证消防电梯轿厢的安全性与内部形状的协调性。通过让位缺口的开设,可方便人员打开保护盖。通过密码锁的设置,可以对保护盖起到很好的锁闭作用,以防止儿童误打开保护盖,从而有助于提高消防电梯轿厢的安全性。通过遮蔽盖的设置,可以对密码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防止踩踏到密码锁,有助于保证消防电梯轿厢的可靠性。由于逃生孔位于乘坐腔室的腔底,且在逃生孔中设有逃生绳,这样被困人员能极为方便的进入到逃生孔中,并也能极为方便地通过逃生绳下降到能够得到救援的高度,从而避免被困人员遭受到过多的伤害。通过安放腔的设置,可方便逃生绳的藏纳,以避免逃生绳影响到消防电梯的正常运行,这有助于保证该消防电梯轿厢的可靠性。通过弹性遮盖网的设置,可以对逃生绳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以在电梯运行时,防止逃生绳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这有助于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且弹性遮盖网的揭开十分方便,能保证逃生绳释放的便利性。通过将放置腔开设有1.5米至1.8米的高度上,可以减少儿童拿取到密码条的几率,从而减少密码条出现丢失几率或出现儿童通过密码条上的打开保护盖的情况。通过外盖的设置,可以防止密码条出现掉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捆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逃生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消防电梯轿厢,包括轿厢本体1,其中,如图1与图2所示,所述轿厢本体1上设有乘坐腔室11,所述乘坐腔室11的腔底设有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中安放有保护盖121,并使保护盖121的底面压在安装槽12的槽底上,还使保护盖121的顶面与乘坐腔室11的腔底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保护盖121一端铰接正在安装槽12的槽壁上,在位于保护盖121另一端外侧的安装槽12槽壁上开设有让位缺口122;如图1与图2所示,在位于保护盖121另一端外侧的乘坐腔室11腔底还开设有容纳槽13,所述容纳槽13槽壁上开合有贯穿至安装槽12的让位孔131,所述容纳槽13中设有密码锁132,并使密码锁132的锁舌133穿过让位孔131后锁定于保护盖121上,所述容纳槽13上铰接有遮蔽盖134;如图1与图3所示,所述安装槽12的槽底开设有贯穿至轿厢本体1的底面上的逃生孔123,所述逃生孔123的孔壁上开设有安放腔124,所述安放腔124的腔壁上设有捆绑柱125,所述安放腔124中还设有逃生绳126,并使逃生绳126一端捆绑在捆绑柱125上,所述安放腔124中还布置有弹性遮盖网127,所述弹性遮盖网127一端固定在安放腔124的腔壁内侧,所述安放腔124的腔口处设有定位挂钩128,所述弹性遮盖网127的另一端挂置在定位挂钩128上,并使弹性遮盖网127盖置在逃生绳126上;如图1与图4所示,所述乘坐腔室11的腔壁开设有放置腔111,所述放置腔111到乘坐腔室11腔底的为1.5米至1.8米,所述放置腔111中设有密码条112,所述密码条112上具有用于打开密码锁132的密码113,所述放置腔111的腔口上铰接有外盖114。由于保护盖121是设置在安装槽12中的,且保护盖121压在安装槽12槽底,还有保护盖121的顶面与乘坐腔室11的腔底在同一平面内,这样既能避免保护盖121出现掉落的情况,又能保证乘坐腔室11腔底的平整度,从而有助于保证消防电梯轿厢的安全性与内部形状的协调性。通过让位缺口122的开设,可方便人员打开保护盖121。通过密码锁132的设置,可以对保护盖121起到很好的锁闭作用,以防止儿童误打开保护盖121,从而有助于提高消防电梯轿厢的安全性。通过遮蔽盖134的设置,可以对密码锁132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以防止踩踏到密码锁132,有助于保证消防电梯轿厢的可靠性。由于逃生孔123位于乘坐腔室11的腔底,且在逃生孔123中设有逃生绳126,这样被困人员能极为方便的进入到逃生孔123中,并也能极为方便地通过逃生绳126下降到能够得到救援的高度,从而避免被困人员遭受到过多的伤害。通过安放腔124的设置,可方便逃生绳126的藏纳,以避免逃生绳126影响到消防电梯的正常运行,这有助于保证该消防电梯轿厢的可靠性。通过弹性遮盖网127的设置,可以对逃生绳126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以在电梯运行时,防止逃生绳126出现随意移动的情况,这有助于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且弹性遮盖网127的揭开十分方便,能保证逃生绳126释放的便利性。通过将放置腔111开设有1.5米至1.8米的高度上,可以减少儿童拿取到密码条112的几率,从而减少密码条112出现丢失几率或出现儿童通过密码条112上的打开保护盖121的情况。通过外盖114的设置,可以防止密码条112出现掉落的情况。

如图2所示,所述让位缺口122还延伸至遮蔽盖134的侧壁上,从而方便遮蔽盖134的开启。

所述容纳槽13中放置有应急灯,以在电梯内缺少照明时,方便人们在密码锁132上输入密码。所述外盖114与遮蔽盖134外壁上荧光件,以在电梯内缺少照明时,方便被困人员快速找到密码条112与密码锁132,以便被困人员快速实现自救。

所述逃生绳126采用耐火逃生绳。

当消防电机轿厢停止运行,被困人员又急需下降低至能够得到救援的高度时。被困人员首先打开外盖114拿取到放置腔111中密码条112;然后打开遮蔽盖134,通过密码条112上的密码113,打开密码锁132;接着打开保护盖121;再接着揭开安放腔124中的弹性遮盖网127,将逃生绳126从逃生孔123释放下去;最后被困人员就可以通过逃生绳126逃离被困的楼层。

如图3、图5与图6所示,所述捆绑柱125包括竖向杆101、水平杆102、活动杆103,所述竖向杆101的下端固定在安放腔124的腔底,所述水平杆102的一端固定在竖向杆101的上端,并使水平杆102的另一端朝向安放腔124的内侧,所述水平杆102的另一端开设有竖向穿孔104,所述活动杆103活动穿置在竖向穿孔104中,并使活动杆103的下端压在安放腔124的腔底,所述逃生绳126的一端设有套装孔105,并使逃生绳126通过套装孔105套装在竖向杆101上。通过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助于提高逃生绳126安装、更换的便利性,并能保证逃生绳126安装定位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