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维保的层门锁止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87267发布日期:2020-07-07 14:18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梯维保的层门锁止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维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梯维保的层门锁止结构。



背景技术:

电梯层门锁是电梯安全运行的重要部件,安装在电梯的层门装置上,起到机械和电气保护作用,保证电梯正常上下运行和电梯门水平开关门运动。

目前,在中国实用新型的公开说明书为cn201820205797.2所公开的一种电梯层门锁装置,该层门锁装置有两种锁合方式,其一为下落式锁闭,是通过驱动门刀刀片进而驱动层门锁的钩体对层门进行锁闭,随后通过钩体自身重而使钩体打开层门;其二为上抬式锁闭,通过门刀刀片拨动对层门进行打开,但是通过给层门锁的钩体加装配重物使钩体受重力影响旋转扣合对层门进行锁闭。

在内外环境的温度存在落差时,电梯井内会积有大量水汽,而在井道环境潮湿的情况下,利用重力锁闭或者利用配重块锁闭的这种结构容易因潮湿环境的侵蚀而导致层门锁结构受水汽锈蚀,进而导致层门锁结构容易错位或卡住,从而导致锁钩难以打开或闭合,进而导致电梯门难以打开或闭合,造成安全隐患,在潮湿环境下该结构可能存在隐患,降低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梯维保的层门锁止结构,能够比较容易打开或闭合电梯层门,方便维保人员的操作以及保障维保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电梯维保的层门锁止结构,包括:设置于电梯层门上的门挂板;安装在所述门挂板一端的锁钩组件;安装在电梯桥门上且贯穿过所述锁钩组件的门刀组件;以及一面固定在所述门挂板底部、另一面固定在电梯层门上的门锁底座,其中,所述锁钩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门挂板上的组合钩;安装在所述组合钩端部的触点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门挂板上、且穿过所述组合钩的转动轴,所述触点组件用于电梯层门闭合后连接使电梯作升降运动的电路,所述门刀组件包括:第一门刀刀片以及第二门刀刀片,所述组合钩非带有触点组件的端部位于所述第一门刀刀片以及所述第二门刀刀片之间,所述第一门刀刀片上固定有用于驱动所述组合钩旋转的固定条块。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电梯层门上设置门挂板,在该门挂板内安装有可以转动的锁钩组件,而电梯桥门上设置有门刀组件,门刀组件穿过锁钩组件,通过门刀组件上固定的固定条块来驱动锁钩组件,使锁钩组件转动,通过锁钩组件的转动可以对电梯层门进行锁合或者开启,当电梯层门锁合后,锁钩端的触点组件可以接通电源,驱动控制电梯升降的电机,使得电梯可以进行升降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组合钩设有所述触点组件的部分为钩体、所述钩体远离触点组件的端部设置有可拆卸式的调节块,所述钩体靠近所述调节块的端部固定有齿轮,所述调节块开设有与所述齿轮相匹配的齿槽,所述钩体以及所述调节块通过螺栓穿过所述齿轮以及所述齿槽所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将组合钩分为钩体部分以及可拆卸的调节块部分,在两者上分别设置有齿轮以及相匹配的齿槽,其一可以对钩体以及调节块的角度进行调节,其二,齿轮齿槽的啮合可以使得调节块能够固定在钩体上,不会因固定条块长期的推动导致调节块错位,使得钩体不能够被固定条块的推动所抬起导致层门闭合不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挂板设置有用于复位所述组合钩的复位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门挂板上设置有用于使组合钩复位的复位组件,利用复位组件使得组合钩能够被复位,不会因环境问题导致组合钩不能够自动复位导致错位或者卡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固定在所述组合钩上的顶块;以及固定在所述门挂板上的固定块,所述顶块与所述固定块通过复位弹簧进行弹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在门挂板以及组合钩上均设置有块体:顶块以及固定块,两个块体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进行连接,使得组合钩能够受到复位弹簧的拉力继而被复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门刀刀片上设置有槽孔,所述第二门刀刀片上设置有可进入所述槽孔的缓冲组件,其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伸缩管;以及套设在所述伸缩管上的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采用弹性缓冲设置可以使得两个门刀在靠近时能够被减速以及限位,可以保护两个门刀以及门刀之间的固定条块,使得固定条块不会因为速度快而撞击到门刀上,造成错位或者脱落,导致层门锁合结构被破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伸缩管包括: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门刀刀片的芯管;以及套设在所述芯管上与所述弹簧弹性连接的套管。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伸缩管为芯管以及套管的相互套合结构,利用弹簧套合套管,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套管外,另一端固定在第二门刀刀片上,使得伸缩管具备弹性缓冲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触点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组合钩的端部。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触点组件利用螺钉固定在组合钩的端部,可以较为牢固的随着组合钩的转动而转动,不会脱离组合钩导致触点组件不能很好的连接电梯桥门的电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所述门挂板以及所述门锁底座与电梯层门接触面贴设有橡胶片。

通过采用上述设置,使得电梯层门锁能够与电梯层门之间具有橡胶层,其一能够较好的固定电梯层门锁,其二使得电梯层门以及电梯层门锁没有直接接触,金属之间减少受水汽影响,可以降低两者固定位置的锈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易,安装方便,而且采用固定条块推动调节块的设计、以及弹性组件的设计,使得组合钩能够对电梯层门进行锁合或开启,复位功能可以使得组合钩的锁合开启功能更为可控,减少了因水汽锈蚀导致层门锁的结构被损坏时难以打开或闭合电梯层门的可能,使得该电梯层门锁结构稳定,而结构稳定的电梯层门锁可以保障维保人员以及搭乘人员的安全,提高安全性能,降低了危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层门锁止结构闭合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层门锁止结构开启状态的整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组合钩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组合钩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层门锁止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组合钩上调节块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门挂板;11、转动轴;121、钩体;122、调节块;123、齿轮;124、齿槽;13、顶块;14、固定块;15、复位弹簧;2、门锁底座;31、第一门刀刀片;311、固定条块;32、第二门刀刀片;321、弹簧;322、芯管;323、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电梯维保的层门锁止结构,如图1、2、3、4所示,包括:设置于电梯层门上的门挂板1;安装在门挂板1一端的锁钩组件;以及安装在电梯桥门上的门刀组件,该门刀组件贯穿过锁钩组件,门刀组件受电梯桥门控制,门刀组件伴随着电梯桥门的开合可以在电梯层门上作沿水平方向移动的运动,在门挂板1底部、以及位于电梯层门顶部的位置上设置有门锁底座2,门锁底座2通过螺栓固定在电梯层门上。而且门挂板1以及门锁底座2与电梯层门的接触面均贴设有橡胶片,该橡胶片的作用其一是:能够较好的固定电梯层门锁,其二是:使得电梯层门以及电梯层门锁没有直接接触,金属之间会减少受水汽影响,可以降低两者固定位置处的锈蚀概率。

其中,在本实施例中,锁钩组件包括:安装在门挂板1上的组合钩;安装在组合钩端部的触点组件;以及安装在门挂板1上、且穿过组合钩的转动轴11,转动轴11垂直安装在门挂板1上,组合钩可绕着转动轴11作转动,而触点组件是用于电梯层门闭合后,触点组件可以接通电源,驱动曳引电机转动使得电梯能够作升降运动,带动电梯作升降运动,而且触点组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组合钩的端部,使得触点组件可以比较牢固地随着组合钩的转动而转动,不会脱离组合钩从而导致触点组件不能很好的连接电路,使得电梯不能够作升降运动。

其中,组合钩设有触点组件的部分为钩体121、钩体121远离触点组件的端部可拆卸式固定有调节块122,本实施例中,在钩体121靠近调节块122的端部固定有齿轮123,而调节块122上开设有与齿轮123相匹配的齿槽124,钩体121以及调节块122之间通过螺栓穿过齿轮123以及齿槽124所固定,其中,齿轮123以及齿槽124的结构可以对钩体121以及调节块122的角度进行调节,通过不同角度的啮合,可以改变钩体121与调节块122之间的角度,而钩体121与调节块122之间的角度在90°到180°之间(大于90°而小于180°),另外齿轮123以及齿槽124的啮合作用也可以使得调节块122能够牢固地固定在钩体121上。

在本实施例中,该门刀组件包括:第一门刀刀片31以及第二门刀刀片32,组合钩非带有触点组件的端部位于第一门刀刀片31以及第二门刀刀片32之间,在第一门刀刀片31上倾斜固定有固定条块311,固定条块311可以驱动组合钩转动,当电梯层门开启时,第一门刀刀片31会向靠近第二门刀刀片32的方向运动,固定条块311会随着第一门刀刀片31运动,进而推动组合钩上的调节块122旋转,从而带动组合钩转动,开启电梯层门锁,进而打开电梯层门。

另外,在门挂板1上设置有复位组件。弹性组件包括:固定在组合钩上的顶块13;以及固定在门挂板1上的固定块14,顶块13与固定块14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5进行弹性连接。

当电梯层门开启时,组合钩会被第一门刀刀片31上固定条块311推动调节块122而转动,复位弹簧15会随着组合钩向上的转动而拉长,当电梯层门关闭时,组合钩会因第一门刀刀片31远离第二门刀刀片32,固定条块311远离调节块122,使得组合钩受到此前拉长的复位弹簧15的拉力会慢慢复位,直到电梯层门完全关闭时,组合钩的钩体121可以扣合电梯层门锁,对电梯层门进行锁合。

此外,在第一门刀刀片31上还设置有槽孔,第二门刀刀片32上设置有可进入槽孔的缓冲组件,其中,缓冲组件包括:伸缩管;以及套设在伸缩管上的弹簧321。该伸缩管包括:端部固定在第二门刀刀片32的芯管322;以及套设在芯管322上与弹簧321弹性连接的套管323。利用缓冲组件,对门刀组件进行减速以及限位,可以保护第一门刀刀片31上的固定条块311,使得固定条块311不会因为速度快而撞击到门刀上造成错位或者脱落,导致层门锁合结构被破坏。

在本实施例中,电梯桥门控制门刀组件使得门刀组件可以作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需要打开电梯层门时,通过在第一门刀刀片31上固定有固定条块311,固定条块311随着第一门刀刀片31运动而运动,进而推动组合钩上的调节块122,使得组合钩可以绕着转动轴11而转动,从而使得组合钩上抬,打开电梯层门;在需要锁合电梯层门时,第一门刀刀片31远离第二门刀刀片32,继而固定条块311远离调节块122,在复位组件的作用下,组合钩受到复位弹簧15的拉力会慢慢复位,组合钩慢慢下落,锁合电梯层门。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中的锁合方式为下落式锁合,而本实施例的锁合方式为上抬式锁合,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电梯桥门控制门刀组件使得门刀组件可以作水平方向上的运动,在需要打开电梯层门时,通过在第一门刀刀片31上固定有固定条块311,固定条块311随着第一门刀刀片31运动而运动,进而推动组合钩上的调节块122,使得组合钩可以绕着转动轴11而转动,从而使得组合钩下落,打开电梯层门;在需要锁合电梯层门时,第一门刀刀片31远离第二门刀刀片32,继而固定条块311远离调节块122,在弹性组件的作用下,组合钩受到复位弹簧15的拉力会慢慢复位,组合钩慢慢上抬,进而锁合电梯层门。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调节块122与固定条块311的抵触面为直面状,本实施例中调节块122抵触面与固定条块311在抵触后、固定条块311的移动距离比固定条块311在弧面状的抵触面上的移动距离要短,从而可以较好地避免固定条块311与第二门刀刀片32产生碰撞,进而导致固定条块311以及第二门刀刀片32可能损坏的情况。

本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