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394发布日期:2020-09-04 14:11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维修人员在电梯轿厢顶部维修时不慎坠入井道,电梯的轿顶都安装了防护栏,但是传统的防护栏多采用三面围栏设计,虽然也有部分围栏考虑到上述问题,采用四面围栏设计,但是围栏上的门在开启过程中会占用很大一部分空间,不便于维修人员进出。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用以实现在对维修人员进行保护的同时方便维修人员进出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包括第一护栏、第二护栏、第三护栏和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栏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护栏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护栏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护栏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护栏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护栏第二端与所述防护门第二端连接;

所述防护门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门板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与所述第三护栏第二端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门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之间,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间隙配合且所述门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护栏抵接;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与驱动装置连接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门板在第一护栏和第三护栏之间往返运动。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防护门的门板抵接在第一护栏的第一端,门板可以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在第一护栏和第三护栏之间往返运动,实现门板的开启和关闭,占用了更小的空间。同时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均设置了控制开关,可以在门板两侧控制门板的开启和关闭,进出更加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基板;安装在所述基板下表面的驱动机;所述基板长度与所述第一挡板和所述第二挡板一致;所述基板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挡板上端连接,所述基板宽度方向上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挡板上端连接;所述驱动机与所述门板远离所述第一护栏一侧的上端连接。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驱动装置架设在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上,通过基板上设置的驱动机可以带动门板运动,实现防护门的开启或关闭。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和所述第三护栏上均设置有照明装置。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各个护栏上还设置了照明装置,在维修人员进行检修时可以为维修人员提供照明。

进一步地,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护栏、所述第二护栏和所述第三护栏上的放置槽;安装在所述放置槽中的led灯;与所述放置槽拆卸连接的透明盖板。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照明装置包括设置在各个护栏上的放置槽以及安装在放置槽中的led灯,在放置槽上还设置了可拆卸连接的透明盖板,既可以保证led灯的亮度不受影响,也方便led灯损害后进行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门还包括门板限位装置,所述门板限位装置与所述第一护栏第一端固定连接且设置在所述门板的移动方向上。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第一护栏第一端还设置了门板限位装置,用于对门板进行限位,可以使门板更加稳固。

进一步地,所述门板限位装置为与所述门板厚度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高度与所述第一护栏的高度一致。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门板限位装置选用与门板厚度相匹配的卡槽,卡槽的高度与第一护栏的高度一致,防护门关闭时,门板置于卡槽中,可以对门板更好地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靠近轿顶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所述第二挡板远离轿顶进出口处的所述轿顶边缘设置;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感应式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手动控制开关。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挡板靠近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第二挡板远离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第一控制开关选用感应式开关,第二控制开关选用手动控制开关。在维修人员需要进入轿顶进行检修时,感应开关在检测到维修人员靠近后可以自动开启防护门,维修人员进去后自动关闭;当维修人员检修完毕后,就可以按动手动开关,开启防护门,通过上述方式可以更加方便的开关防护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板上设有多个工具放置盒。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二挡板上还设置了多个工具放置盒,可以分类存放维修人员检修过程中用到的工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防护门结构示意图i;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防护门结构示意图ii;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标:10-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100-第一护栏;200-第二护栏;300-第三护栏;400-防护门;410-第一挡板;411-第一控制开关;420-第二挡板;421-第二控制开关;422-工具放置盒;430-门板;440-驱动装置;441-基板;442-驱动机;443-连接部;450-门板限位装置;500-照明装置;510-放置槽;520-led灯;530-透明盖板;600-控制器;700-供电装置;800-护栏;810-支撑柱;820-第一横杆;830-第二横杆;840-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看图1、图2、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防护门结构示意图i;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防护门结构示意图ii。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10包括第一护栏100、第二护栏200、第三护栏300和防护门400;防护门400第一端与第一护栏100第一端连接;第一护栏100第二端与第二护栏200第一端连接;第二护栏200第二端与第三护栏300第一端连接;第三护栏300第二端与防护门400第二端连接;防护门400包括第一挡板410、第二挡板420、门板430和驱动装置440;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与第三护栏300第二端固定连接且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平行设置;门板430设置在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之间,与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间隙配合且门板430的一端与第一护栏100抵接;第一挡板410上设有与驱动装置440连接的第一控制开关411;第二挡板420上设有与驱动装置440连接的第二控制开关421;驱动装置440用于驱动门板430在第一护栏100和第三护栏300之间往返运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护栏100和第三护栏300相互平行设置且长度一致,第二护栏200和防护门400相互平行设置且长度保持一致;第二护栏200分别垂直于第一护栏100和第三护栏300;防护门400分别垂直于第一护栏100和第三护栏300。第一护栏100、第二护栏200、第三护栏300为不锈钢结构,焊接在电梯轿厢顶部。为了方便拆卸,也可以在各个防护栏底部焊接一块底板,底板上开设螺孔,然后在电梯轿厢顶部开设对应的安装孔,使用螺栓对各个护栏进行固定。防护门400中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相互平行设置,选用不锈钢板或者铝合金板;同时第一挡板410的一端和第二挡板420的一端均焊接在第三挡板第二端。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的长度为第二护栏200长度的一半。驱动装置440与门板430上表面远离第一护栏100的一端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装置440包括基板441,安装在基板441下表面的驱动机442,基板441的长度与第一挡板410和第二挡板420的长度保持一致。基板441宽度方向上的第一端与第一挡板410的上端连接;基板441宽度方向上的第二端与第二挡板420上端连接。驱动机442可以选用传送带输送机,在传送带输送机上设有连接部443,门板430通过该连接部443与传送带输送机固定连接。

具体地,传送带输送机的牵引件为金属链,连接部443焊接在该金属链上,门板430选用防火木板,连接部443为金属板,在金属板上设有螺孔,门板430上表面远离第一护栏100的一端与金属板通过螺钉进行连接。需要说明的是,门板430也可以选用金属门板(例如铝合金门板),连接部443与门板430上表面远离第一护栏100的一端焊接在一起。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10的防护门400还包括门板限位装置450,门板限位装置450与第一护栏100第一端固定连接,且门板限位装置450设置在门板430的移动方向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410靠近轿顶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第二挡板420远离轿顶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为了方便放置维修人员的维修工具,在第二挡板420上还设置了多个工具放置盒422。工具放置盒422使用不锈钢结构或者铝合金结构,焊接在第二挡板420上。

请参看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梯轿顶安全防护栏控制原理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板410靠近轿顶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第二挡板420远离轿顶进出口处的轿顶边缘设置;第一控制开关411为感应式开关,第二控制开关421为手动控制开关。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开关411可以选用红外感应开关,第二控制开关421选用按钮开关;第一控制开关411和第二控制开关421与控制器600(例如stm32单片机)连接,驱动装置440中的驱动机442与控制器600连接;控制器600与供电装置700连接;供电装置700可以选用蓄电池,也可以直接使用电梯的电源。第一控制开关411在感应到有维修人员靠近后,控制器600启动驱动机442开启防护门400的门板430,当门板430开启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例如5s、6s、7s等)时,再关闭门板430。当维修人员检修完毕时,就可以按动开关按钮开启门板430,当门板430开启时间达到预设的时间时,控制器600自动控制驱动机442关闭门板430。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门400的开启时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并不局限于上述的时间值。第一控制开关411和第二控制开关421也可以选用指纹识别器,同时也可以将控制器600与电梯调度平台连接,方便对维修人员进行监控和记录。

请参看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护栏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护栏100、第二护栏200、第三护栏300选用相同的结构,以下统称护栏800。

具体地,每个护栏800包括两根支撑柱810,分别与两根支撑柱810上端焊接在一起的的第一横杆820,设置在第一横杆820下侧的第二横杆830;第一横杆820的两端均设有与第二横杆830中部连接的加强板840。在第一横杆820上设有照明装置500,照明装置500包括放置槽510;放置槽510中安装led灯520;led灯520与控制器600连接;放置槽510上还设置了可拆卸连接的透明盖板530。具体地,透明盖板530可以选用透明塑料板;放置槽510可以设置为长方形,透明盖板530盖设在放置槽510上,在透明盖板530的四个角设有安装孔;安装时可以使用螺钉对透明盖板530进行固定。在第一控制开关411检测到维修人员靠近时,控制器600开启led灯520,为维修人员提供照明;当维修人员按动第二控制开关421出去时,控制器600关闭led灯520。通过上述方式,既可以防止灰尘进入放置槽510中,也可以在保证较好的照明效果的同时降低功耗。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