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样本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45256发布日期:2020-06-26 20:58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样本保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存装置,尤其是一种检测样本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样本保存装置是生物及医学实验及检测过程中对采样的检测样本进行低温保存,保持其采样状态及活性的装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548896u公开了一种医学样本保存盒。这种结构的样本保存装置结构简单,无法实现有效的样本低温活性保存,限制了其的适用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检测样本保存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了检测样本保存装置的适用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样本保存装置,包括外筒,所述外筒顶部通过轴活动连接有顶盖,顶盖的自由端通过卡扣与外筒边缘卡接,外筒与顶盖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连接有夹层,位于外筒内的夹层上固定有储存室,夹层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第一腔室层,第一腔室层内安装有第一内筒,第一内筒内安装有第二内筒,第一内筒与第二内筒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层,第二内筒内安装有第三内筒,第二内筒与第三内筒之间形成第三腔室层,第三内筒内安装有第四内筒,第三内筒与第四内筒之间形成第四腔室层,第四内筒内固定有储存室,顶盖上安装有液氮注入口,液氮注入口插入到第四腔室层内,顶盖上安装有排气管,排气管与第四腔室层连通,第四腔室层与排气管之间安装有单向阀。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一侧安装有观察窗,第一内筒上安装有刻度尺。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下部一侧安装有抽真空口。

作为优选,所述外筒底部分布安装有支撑腿,支撑腿底部安装有减震橡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外筒及带有锁扣的顶盖,外筒内设置有弹簧支撑的悬浮夹层结构,夹层内分为多个内筒,各内筒之间形成不同填充材料的腔室层,外筒与第一内筒之间形成的第一腔室层为真空层,以隔绝内外温度传递,第一内筒与第二内筒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层,填充蜂窝隔热板,第二内筒与第三内筒之间形成第三腔室层,填充隔热棉,第三内筒与第四内筒之间形成第四腔室层,填充液氮,悬浮结构减少了震动,防止内部低温条件下样品试管破碎,通过液氮注入口方便补充液氮,起到对内部的储存室进行持续冷却降温的作用,多层的结构减少了温度的传递,保证了液氮的冷却效果,液氮的极低温度保证了检测样本的采样状态,排气管及单向阀减少了气体交换并保证了内部液氮蒸发后维持压力平衡,观察窗及刻度尺便于观察液氮消耗情况以便及时补充,抽真空口将第一腔室层抽成真空状态,进一步减少了内外温度的传递,外筒底部安装有带减震橡胶垫的支撑腿,保证了装置放置的稳定性,保证了内部样本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的采样状态,提高了检测样本保存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夹层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外筒;2、支撑腿;3、第一弹簧;4、第一内筒;5、第一腔室层;6、第二内筒;7、第二腔室层;8、第三内筒;9、第三腔室层;10、第四内筒;11、第四腔室层;12、第一热交换片;13、热交换管;14、第二热交换片;15、储存室;16、导热硅胶套;17、单向阀;18、第二弹簧;19、观察窗;20、刻度尺;21、抽真空口;22、排气管;23、液氮注入口;24、轴;25、卡扣;26、减振橡胶垫;27、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外筒1,所述外筒1顶部通过轴24活动连接有顶盖27,顶盖27的自由端通过卡扣25与外筒1边缘卡接,防止保存装置意外打开,外筒1与顶盖27的内壁分别通过第一弹簧3和第二弹簧18连接有夹层,位于外筒1内的夹层上固定有储存室15,夹层包括位于最外侧的第一腔室层5,第一腔室层5内安装有第一内筒4,第一内筒4内安装有第二内筒6,第一内筒4与第二内筒6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层7,第二内筒6内安装有第三内筒8,第二内筒6与第三内筒8之间形成第三腔室层9,第三内筒8内安装有第四内筒10,第三内筒8与第四内筒10之间形成第四腔室层11,第四内筒10内固定有储存室15,顶盖27上安装有液氮注入口23,液氮注入口23插入到第四腔室层11内,顶盖27上安装有排气管22,排气管22与第四腔室层11连通,第四腔室层11与排气管22之间安装有单向阀17。外筒1内设置有弹簧支撑的悬浮夹层结构,夹层内分为多个内筒,各内筒之间形成不同填充材料的腔室层,外筒1与第一内筒4之间形成的第一腔室层5为真空层,以隔绝内外温度传递,第一内筒4与第二内筒6之间形成第二腔室层7,填充蜂窝隔热板,第二内筒6与第三内筒8之间形成第三腔室层9,填充隔热棉,第三内筒8与第四内筒10之间形成第四腔室层11,填充液氮,悬浮结构减少了震动,防止内部低温条件下样品试管破碎,通过液氮注入口23方便补充液氮,起到对内部的储存室进行持续冷却降温的作用,多层的结构减少了温度的传递,保证了液氮的冷却效果,液氮的极低温度保证了检测样本的采样状态,排气管22及单向阀17减少了气体交换并保证了内部液氮蒸发后维持压力平衡,外筒1一侧安装有观察窗19,第一内筒4上安装有刻度尺20。所述外筒1下部一侧安装有抽真空口21。外筒1底部分布安装有支撑腿2,支撑腿2底部安装有减震橡胶垫26。观察窗19及刻度尺20便于观察液氮消耗情况以便及时补充,抽真空口21将第一腔室层5抽成真空状态,进一步减少了内外温度的传递,外筒1底部安装有带减震橡胶垫26的支撑腿2,保证了装置放置的稳定性,保证了内部样本在低温条件下保持较好的采样状态,提高了检测样本保存装置的适用性。

另外,由于本实例使用液氮冷却,液氮蒸发会造成液氮消耗,液面降低,从而降低冷却效果。发明人针对本实例的结构,设计了专门的热传递结构,包括安装在第四腔室层11内的第一热交换片12,第一热交换片12内均匀分布安装有通入第四内筒10内的热交换管13,第四内筒10内安装有第二热交换片14,热交换管13插在第二热交换片14中,第二热交换片14缝隙中填充导热脂,第二热交换片14中均匀分布安装储存室15,储存室15外包裹安装导热硅胶套16,导热硅胶套与第二热交换片14接触,当第四腔室层11内液氮液位降低时,第一热交换片12及热交换管13和第二热交换片14传递热量,通过储存室15外侧导热硅胶套16及填充的导热脂为储存室持续降温,保证了液氮液位低时仍可对储存室15持续降温,提高了检测样本保存装置的适用性。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导热硅胶套、热交换片和热交换管等器件属于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其具体结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