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9446发布日期:2020-09-04 14:12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人电梯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也有台阶式,踏步板装在履带上连续运行,俗称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服务于规定楼层的固定式升降设备。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或倾斜角小于15°的刚性导轨之间。轿厢尺寸与结构形式便于乘客出入或装卸货物。习惯上不论其驱动方式如何,将电梯作为建筑物内垂直交通运输工具的总称。按速度可分低速电梯(4米/秒以下)、快速电梯4~12米/秒)和高速电梯(12米/秒以上)。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

现有技术的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在进入老年人社会后,由于种种原因在老的建筑物旁安装电梯及以后的日常费用开支阻碍了这件事的开展。

为此开发一个安全、简易、费用低廉、操作简便、维修方便的载人电梯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电梯安全性能低、结构复杂以及维护费用高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包括站立板以及竖立设置在站立板上的挡板,挡板上设置有电梯驱动机构,所述电梯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导轨、与挡板转动连接的导轮、驱动导轮转动的电机和减速机构,导轨上设置有贯穿导轨的导轮安装螺纹孔,导轮是能够与导轮安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轴,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的外径,导轮的螺纹长度大于等于一个螺距的长度,导轮上螺纹的牙两侧均设置有四个与导轮活动连接的滚动体,四个滚动体均与分布在导轮回转中心的四个方位,通过槽为v形槽,通过槽v形角度小于90°。

工作原理:将导轨固定安装在在墙体上,电机和减速机构驱动导轮转动的时候,由于导轮的外螺纹与导轨上的导轮安装螺纹孔相匹配,导轮转动的时候能够在导轨上移动,因此导轮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将挡板以及与挡板相连接的站立板相对于导轨移动,导轮转动方向不同,能够让站立板上升或者下降。同时由于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的外径,导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从导轨上掉落,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相对于传统电梯的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组成,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而本方案所相对于传统电梯来说不管是结构还是造价以及维护方便均比传统电梯更加经济,并且本电梯利用螺纹配合的方式,降低了掉落风险,传统电梯由于钢丝绳较长在检查和维护的时候费时费力,同时钢丝绳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的风险。导轮上的螺纹长度不需要大于等于一个螺距,即螺纹必须要螺旋绕过360°或者以上才能够稳定地与导轨上的螺纹孔相啮合。滚动体的设置能够降低旋转盘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降低传统噪音,提高传统灵活性和敏捷性。过槽v形角度小于90°能够保证导轮上螺纹的牙的每个侧面上的滚动体均有三个与导轨上的螺纹孔内的牙相接触,让本电梯的运行更加平稳。

进一步地,所述导轮包括动力轴,动力轴,动力轴外圆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为与安装螺纹孔相匹配的且具有螺旋线形的连续凸起结构,动力轴端面设置有贯穿动力轴的传动轴孔,导轮上设置有动力轴,动力轴穿过传动轴孔,动力轴与传动轴孔过盈配合,传动轴孔的两端均与挡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电机转轴上的主动轮以及固定套设在动力轴上的从动轮,主动轮以及从动轮均为皮带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轮直径大于主动轮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滚动体设置在旋转盘的上下两个面上。

进一步地,挡板上设置有能够防止挡板从导轨上掉落的上限位轮以及下限位轮,上限位轮设置在挡板上端,下限位轮设置在挡板的下端,导轨两侧设置有凸缘,上限位轮以及下限位轮均设置有两个,两个上限位轮相对于导轨对称,两个下限位轮相对于导轨对称,上限位轮以及下限位轮均与背离挡板的凸缘表面接触,上限位轮以及下限位轮均与挡板转动连接。上限位轮以及下限位轮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电梯的安全性能,防止挡板脱离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盘的长度为一个螺距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将导轨固定安装在在墙体上,电机和减速机构驱动导轮转动的时候,由于导轮的外螺纹与导轨上的导轮安装螺纹孔相匹配,导轮转动的时候能够在导轨上移动,因此导轮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将挡板以及与挡板相连接的站立板相对于导轨移动,导轮转动方向不同,能够让站立板上升或者下降。同时由于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的外径,导轮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从导轨上掉落,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相对于传统电梯的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组成,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而本方案所相对于传统电梯来说不管是结构还是造价以及维护方便均比传统电梯更加经济,并且本电梯利用螺纹配合的方式,降低了掉落风险,传统电梯由于钢丝绳较长在检查和维护的时候费时费力,同时钢丝绳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的风险。

2、导轮上的螺纹长度不需要大于等于一个螺距,即螺纹必须要螺旋绕过360°或者以上才能够稳定地与导轨上的螺纹孔相啮合;同时,滚动体的设置能够降低旋转盘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降低传统噪音,提高传统灵活性和敏捷性;过槽v形角度小于90°能够保证导轮(5)上螺纹的牙的每个侧面上的滚动体均有三个与导轨上的螺纹孔内的牙相接触,让本电梯的运行更加平稳。

3、上限位轮以及下限位轮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电梯的安全性能,防止挡板脱离导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导轮的主视图;

图4是导轮的俯视图;

图5是导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1-站立板,2-上限位轮,3-导轮安装螺纹孔,4-导轨,5-导轮,6-传动轴,7-从动轮,8-支撑座,9-主动轮,10-挡板,11-下限位轮,12-电机,13-旋转盘,14-动力轴,15-传动轴孔,16-滚动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包括站立板1以及竖立设置在站立板1上的挡板10,挡板10上设置有电梯驱动机构,所述电梯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导轨4、与挡板10转动连接的导轮5、驱动导轮5转动的电机12和减速机构,导轨4上设置有贯穿导轨4的导轮安装螺纹孔3,导轮5为能够与导轮安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轴,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5的外径。

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固定套设在电机12转轴上的主动轮9以及固定套设在动力轴14上的从动轮7,主动轮9以及从动轮7均为皮带轮,主动轮9与从动轮7通过传动带连接,从动轮7直径大于主动轮9直径。

将导轨4固定安装在在墙体上,电机12和减速机构驱动导轮5转动的时候,由于导轮5的外螺纹与导轨4上的导轮安装螺纹孔3相匹配,导轮5转动的时候能够在导轨4上移动,因此导轮5在转动的时候能够将挡板10以及与挡板10相连接的站立板1相对于导轨4移动,导轮5转动方向不同,能够让站立板1上升或者下降。同时由于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5的外径,导轮5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从导轨4上掉落,提高安全性能,同时相对于传统电梯的曳引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组成,曳引系统主要由曳引钢丝绳,导向轮,反绳轮组成,曳引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输出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而本方案所相对于传统电梯来说不管是结构还是造价以及维护方便均比传统电梯更加经济,并且本电梯利用螺纹配合的方式,降低了掉落风险,传统电梯由于钢丝绳较长在检查和维护的时候费时费力,同时钢丝绳容易出现疲劳断裂的风险。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包括站立板1以及竖立设置在站立板1上的挡板10,挡板10上设置有电梯驱动机构,所述电梯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导轨4、与挡板10转动连接的导轮5、驱动导轮5转动的电机12和减速机构,导轨4上设置有贯穿导轨4的导轮安装螺纹孔3,导轮5为能够与导轮安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轴,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5的外径。

减速机构为蜗轮蜗杆减速机,电机12的转轴与减速机构的输入轴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减速机构的输出轴与导轮5固定连接,让减速机构的输出轴驱动导轮5转动。

实施例3

如图1到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螺旋升降式载人电梯,包括站立板1以及竖立设置在站立板1上的挡板10,挡板10上设置有电梯驱动机构,所述电梯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墙体上的导轨4、与挡板10转动连接的导轮5、驱动导轮5转动的电机12和减速机构,导轨4上设置有贯穿导轨4的导轮安装螺纹孔3,导轮5为能够与导轮安装螺纹孔相匹配的螺纹轴,通过槽宽度小于导轮5的外径。

所述导轮5包括动力轴14,动力轴14,动力轴14外圆上固定设置有旋转盘13,旋转盘13为与安装螺纹孔3相匹配的且具有螺旋线形的连续凸起结构,动力轴14端面设置有贯穿动力轴14的传动轴孔15,导轮5上设置有动力轴14,动力轴14穿过传动轴孔15,动力轴14与传动轴孔15过盈配合,传动轴孔15的两端均设置有与挡板10焊接的支撑座8,支撑座8上设置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外圈与支撑座8固定,滚动轴承的内圈与动力轴14过盈配合,动力轴14下端面还设置有止推轴承,止推轴承的上圈与动力轴14下端面接触,止推轴承的下圈与支撑座8固定。支撑座8连接动力轴14的一端会伸入到通过槽之后进入安装螺纹孔3内。

所述旋转盘13的上下两个面上均设置有多个能够在旋转盘13上滚动的滚动体16,所述旋转盘13的长度为一个螺距的长度,滚动体16为圆锥滚子。滚动体16的设置能够降低旋转盘13与导轨4之间的摩擦力,能够降低传统噪音,提高传统灵活性和敏捷性。

挡板10上设置有能够防止挡板10从导轨4上掉落的上限位轮2以及下限位轮11,上限位轮2设置在挡板10上端,下限位轮11设置在挡板10的下端,导轨4两侧设置有凸缘,上限位轮2以及下限位轮11均设置有两个,两个上限位轮2相对于导轨4对称,两个下限位轮11相对于导轨4对称,上限位轮2以及下限位轮11均与背离挡板10的凸缘表面接触,上限位轮2以及下限位轮11均与挡板10转动连接。上限位轮2以及下限位轮11的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电梯的安全性能,防止挡板10脱离导轨4。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