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米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99658发布日期:2020-11-13 12:2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米传输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米相关设备的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塑料米传输设备。



背景技术:

塑料米是塑料原料的俗称,塑料原料大多数形状被制作成颗粒状,颜色不加染色剂只有本色跟透明,就像大米,所以被人们称作塑料米,同时又被称作塑料颗粒。塑料米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传输以及后续定量运输和包装等作业,然而,现有的传输设备仅仅采用传送带结构对塑料米进行传输,这就使得塑料米的后续包装还需要另外对其进行称量包装,而定量包装的设备结构比较复杂,使用很不方便,这就实现了成本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料米传输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米传输设备,包括滑槽,滑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槽相对而设,一个滑槽的顶部设有第一齿条,第一齿条的一侧连接有主动齿轮,主动齿轮的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另一个滑槽的顶部设有滑条,滑条和第一齿条之间固定连接有传输板,传输板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孔,传输板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传输板的顶部设有从动齿轮,从动齿轮顶部的一侧设有传输料斗,传输板的移动方位处安装有传输带,传输带的顶部设有若干装料槽,传输带的一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靠近传输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

优选的,第一齿条和其对应的滑槽之间相滑动连接,滑条和其对应的滑槽之间也相滑动连接。

优选的,第一齿条和主动齿轮之间相啮合,主动齿轮和驱动电机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

优选的,转轴贯穿从动齿轮至其顶部,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限位挡块处于从动齿轮的顶部。

优选的,传输料斗为漏斗状结构,传输料斗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传输料斗的底部嵌合从动齿轮并和从动齿轮的底部相连通,出料孔和传输料斗的底部之间通过转轴相对称。

优选的,第二齿条的一部分处于其中一个装料槽的顶部,第二齿条和从动齿轮之间相啮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塑料米生产后传输的过程中添加定量的传输料斗结构,进而对塑料米实现定量传输,便于后续包装作业的进行,采用出料斗和从动齿轮之间的啮合,便于从动齿轮的旋转,进而实现传输料斗的旋转,将传输料斗旋转至和出料孔相对称的位置则此时传输料斗作为接料斗作用,将传输料斗旋转至底部和出料孔相叠合的位置,则便于对塑料米的出料,此结构只需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即可实现,配合红外传感器,就十分方便的实现了塑料米的定量出料以及后续运输,设计十分巧妙,配合塑料米的整个生产流程设备,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工时,给后续一系列的作业带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传输状态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传输料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滑槽;2、第一齿条;3、滑条;4、主动齿轮;5、驱动电机;6、传输板;7、出料孔;8、转轴;9、限位挡块;10、从动齿轮;11、传输料斗;12、固定板;13、第二齿条;14、装料槽;15、传输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塑料米传输设备,包括滑槽1,滑槽1设置有两个,两个滑槽1相对而设,一个滑槽1的顶部设有第一齿条2,第一齿条2的一侧连接有主动齿轮4,主动齿轮4的一侧连接有驱动电机5,另一个滑槽1的顶部设有滑条3,滑条3和第一齿条2之间固定连接有传输板6,传输板6顶部的一侧开设有出料孔7,传输板6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轴8,传输板6的顶部设有从动齿轮10,从动齿轮10顶部的一侧设有传输料斗11,传输板6的移动方位处安装有传输带15,传输带15的顶部设有若干装料槽14,传输带15的一侧设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靠近传输板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齿条13。

进一步的,第一齿条2和其对应的滑槽1之间相滑动连接,滑条3和其对应的滑槽1之间也相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齿条2和主动齿轮4之间相啮合,主动齿轮4和驱动电机5之间通过转动轴相连接。

进一步的,转轴8贯穿从动齿轮10至其顶部,转轴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挡块9,限位挡块9处于从动齿轮10的顶部。

进一步的,传输料斗11为漏斗状结构,传输料斗11内壁的顶部安装有红外线传感器,传输料斗11的底部嵌合从动齿轮10并和从动齿轮10的底部相连通,出料孔7和传输料斗11的底部之间通过转轴8相对称。

进一步的,第二齿条13的一部分处于其中一个装料槽14的顶部,第二齿条13和从动齿轮10之间相啮合。

工作原理:安装时,将滑槽1固定安装于基于现有技术的塑料米生产设备的出料斗的底部位置,使得传输料斗11处于出料斗的正下方,将传输带15安装于基于现有技术的塑料米生产设备的下一包装工位的连接处,使用时,生产后的塑料米通过出料斗进入至传输料斗11内,待到达红外传感器的定位数值时,出料斗不再传输塑料米,此时开启驱动电机5,使得主动齿轮4顺时针旋转,这样和主动齿轮4啮合的第一齿条2向着传输带15的方向移动,直至从动齿轮10接触啮合的第二齿条13,继续控制第一齿条2向着传输带15的方向移动,至从动齿轮10旋转180度后驱动电机5停止作业,此时传输料斗11也被旋转180度,传输料斗11的底部正对着出料孔7,而出料孔7的底部正对着装料槽14,传输料斗11内的塑料米即被全部输送至装料槽14内,循环上述步骤,实现塑料米的定量传输,便于后续的包装作业,值得注意的是,传输带15配合装料槽14的结构属于现有成熟技术,旨在实现对传输料斗11内定量塑料米的进一步运输,也可直接将装料槽14结构替换成基于现有技术的包装袋,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即可。

本实用新型在塑料米生产后传输的过程中添加定量的传输料斗11结构,进而对塑料米实现定量传输,便于后续包装作业的进行,采用出料斗和从动齿轮10之间的啮合,便于从动齿轮10的旋转,进而实现传输料斗11的旋转,将传输料斗11旋转至和出料孔7相对称的位置则此时传输料斗11作为接料斗作用,将传输料斗11旋转至底部和出料孔7相叠合的位置,则便于对塑料米的出料,此结构只需通过齿轮和齿条的啮合即可实现,配合红外传感器,就十分方便的实现了塑料米的定量出料以及后续运输,设计十分巧妙,配合塑料米的整个生产流程设备,提高了效率,节约了工时,给后续一系列的作业带来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