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接组合容器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75485发布日期:2020-11-03 23:3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套接组合容器盖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口密封产品领域,尤其是一种兼有内塞和外盖的组合容器盖。



背景技术:

容器的密封产品最常见的有内塞和外盖两种方式,也存在兼有内塞和外盖的组合产品。如申请人之前提出的名称为“容器密封盖组件及使用该密封盖的容器”的专利申请(申请号:2018214263504),就提出这样一种组合产品。其将内塞和外盖组合在一起的方式是,外盖的下部有一腔体,内塞上部嵌入该腔体中。要实现可靠嵌合,腔体需是小口大肚,这样的腔体存在加工难度,影响生产效率。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的套接组合容器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发明目的,采用的如下的技术方案。

套接组合容器盖,包括上方的外盖、下方的内塞,外盖有上下通孔,内塞有与外盖通孔对应的通孔或非贯通的容腔,外盖与内塞由柱形的固定盖以套接方式组合固定。外盖与固定盖以接插方式套接,内塞与固定盖以接插或注塑的方式套接。

作为优选方案,在外盖的侧面设置周向的环形槽,用于配合容器口的外沿安装固定环。固定环用于将容器盖锁紧在容器上,并可附加防伪撕拉条,起到防伪作用。

作为优选方案,外盖通孔的上口扩大形成扩口部,固定盖的上方周边有凸沿与外盖的扩口部配合。这种结构起到固定盖插入深度的定位作用,既避免插入不到位,又防止从容器向上拔出盖时,因配合不紧固定盖沿外盖通孔下滑。

作为优选方案,外盖的通孔、内塞的通孔或柱形容腔、固定盖,它们彼此套接的部分均为圆柱形。其优点是加工方便。为防止因配合不紧而相互转动,在接触面上设置相配合的凹凸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外盖的通孔、内塞的通孔或柱形容腔、固定盖,它们彼此接插的部分均为非圆柱形。其优点是不会产生相互转动。

作为优选方案,为增加固定盖与内塞接插的可靠性,防止轴向滑动,在两者的接触面设置相配合的周向凹凸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固定盖为中空结构,在其下部与内塞套接的部分有不少于两个通孔,所说的内塞以注塑方式与固定盖套接,内塞的部分材料穿过固定盖的通孔进入其中空部分。

作为优选方案,内塞使用柔性材料,其上方向外水平延展成片状环,形成外盖与容器口间的垫圈。

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外盖和固定盖可选用不同的材质,其外露部分可以设计成各种形状,附加各种装饰,方便不同容器和客户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使用状态沿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沿轴线的剖面展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含固定环的使用状态沿轴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含固定环的使用状态的外观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沿轴线的剖面展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立体展开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沿a-a方向的立体剖面示意图。

图中:1.外盖、11.扩口部、12环形槽,2.内塞、21周向凹凸结构、22.垫圈,3固定盖、31.凸沿、32.周向凹凸结构、33.通孔,4.容器口,5.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套接组合容器盖,包括上方的外盖1、下方的内塞2,外盖1有上下通孔,内塞2有与外盖通孔对应的非贯通的柱形的容腔,外盖1与内塞2由柱形的固定盖3以接插方式套接在一起。内塞2也可以用注塑的方式与固定盖套接在一起,内塞2的柱形容腔也可改为通孔。

外盖1通孔的上口扩大形成扩口部11,固定盖3的上方周边有凸沿31与外盖1的扩口部11配合。这种结构起到固定盖3插入深度的定位作用,既避免插入不到位,又防止从容器上拔出盖时因配合不紧固定盖3沿外盖1通孔下滑。

本实施例中外盖1的通孔、内塞3的柱形容腔、固定盖3,它们彼此套接的部分均为圆柱形,其优点是加工方便。作为另外的方案,外盖1的通孔、柱形容腔、固定盖3,它们彼此套接的部分均为非圆柱形,其优点是不会因结合不够紧密而产生相互转动。

本实施例中为增加固定盖1与内塞2接插的可靠性,防止轴向滑动,在两者的接触面设置相配合的周向凹凸结构21、32。

内塞2使用柔性材料,增加密封可靠性。内塞2的上方向外水平延展成片状环,形成外盖1与容器口4间的垫圈22。

外盖1的侧面设置周向的环形槽12,再结合图3和图4所示:环形槽12配合容器口4的上方的外沿安装固定环5。固定环5的截面为“匚”型,上下两个边分别向内卡入环形槽12和容器口4外沿的下方,如图3中小圆圈位置所示。固定环5用于将容器盖锁紧在容器上,并可附加防伪功能。图4示出的是一种带防伪撕拉条的固定环,用撕拉破坏的方式开启的固定环,开启后无法复原,以此起到防伪效果。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处仅在于内塞2与固定盖3的套接方式不同,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1相同。

如图5至图7,固定盖3为倒扣的圆柱杯形,在其下部壁上有周向均布的四个通孔33。固定盖插入外盖后,以注塑的方式将内塞2套接到固定盖3上。注塑过程中,内塞2的材料会通过通孔33和固定盖3的敞开口进入其内部,结果是内塞2将固定盖3内外包裹。由于内塞2的材料贯穿了固定盖3的通孔33,所以两者固定在了一起。如图7,左侧剖面通过了通孔33,内塞的材料充满了通孔(见圆圈标出的位置);右侧剖面未通过通孔33,可能清楚地看到内塞包裹着固定盖的壁。



技术特征:

1.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包括上方的外盖、下方的内塞,外盖有上下通孔,内塞有与外盖通孔对应的通孔或非贯通的容腔,外盖与内塞由柱形的固定盖以套接方式组合固定,外盖与固定盖以接插方式套接,内塞与固定盖以接插或注塑的方式套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的侧面有可安装固定环的周向的环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下部套有固定环,固定环的上边向内卡入外盖的环形槽内,固定环上有防伪撕拉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通孔的上口扩大形成扩口部,固定盖的上方周边有与外盖的扩口部配合的凸沿。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的通孔、内塞的通孔或容腔、固定盖,它们彼此套接的部分均为圆柱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与固定盖接触面、内塞与固定盖的接触面,设置有防止相对转动相互配合的凹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盖的通孔、内塞的通孔或柱形容腔、固定盖,它们彼此接插的部分均为非圆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盖和内塞套接的接触面设置有相配合的周向凹凸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盖为中空结构,在其下部与内塞套接的部分有不少于两个通孔,所述的内塞以注塑方式与固定盖套接,内塞的部分材料穿过固定盖的通孔进入其中空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塞使用柔性材料,其上方向外水平延展成片状环,形成外盖与容器口间的垫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套接组合容器盖,包括上方的外盖、下方的内塞,外盖有上下通孔,内塞有与外盖通孔对应的通孔或非贯通的容腔,外盖与内塞由固定盖以接插方式组合在一起。外盖还可设置周向的糟,配合容器口的外沿安装固定环,固定环用于将容器盖锁紧在容器上,并可附加防伪功能。本实用新型兼有盖和塞的功能,且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不同的材质和装饰的外盖和固定盖可自由组合,方便不同容器和客户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蔡灵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灵明
技术研发日:2019.12.09
技术公布日:2020.11.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