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鞋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85993发布日期:2020-09-29 09:4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鞋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智能鞋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鞋架,有部分都是镂空的,上层的鞋底灰尘容易落下到下层鞋子中,而且底层鞋子需要弯腰拾取,对于有些年纪大的人或者不方便弯腰的人拾取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智能鞋架,容易拾取鞋子,底层的鞋子也不用弯腰拾取,上层鞋底灰尘不会落到下层鞋子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鞋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外侧面的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于外壳内的履带、变频器、控制系统、鞋盒一、鞋盒二、电机,在外壳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体,在活动门体的左上角开有用于取放鞋子的窗口,在窗口的边缘设有cmos图像传感器;

履带通过四根固定于外壳内的辊筒支撑并传递运动,鞋盒一设于履带中间空旷部且粘接固定于外壳,鞋盒一设有多个,鞋盒二固定设于履带外表面且可移随履带移动,鞋盒二设有多个;

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辊筒固定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cmos图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鞋盒二底部中间固定有固定架二,固定架二两端分别设有凸起的支架,固定架二两侧分别设有锁紧架,锁紧架通过至少两根硬弹簧与鞋盒二内侧面连接,固定架二的支架与锁紧架之间通过弹簧弹力锁紧鞋子。

鞋盒二下方设有固定架一,固定架一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履带上。

所述外壳为空心长方体。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容易存取鞋子,底层的鞋子也不用弯腰拾取,适用于有些年纪大的人或者不方便弯腰的人存取鞋子,上层鞋底灰尘不会落到下层鞋子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鞋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掉活动门体及剖开部分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鞋盒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鞋盒二存放鞋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履带上方的几个鞋盒二去掉上端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人机交互界面1、窗口2、cmos图像传感器3、履带4、变频器5、控制系统6、鞋盒一7、鞋盒二8、电机9、硬弹簧10、锁紧架11、固定架一12、固定架二13、支架13-1、外壳30、活动门体30-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介绍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一种智能鞋架,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空心长方体的外壳30、设置于外壳30外侧面的人机交互界面1、设置于外壳30内的履带4、变频器5、控制系统6、鞋盒一7、鞋盒二8、电机9,在外壳30的前侧通过铰链活动连接有活动门体30-1,在活动门体30-1的左上角开有用于取放鞋子的窗口2,在窗口2的边缘设有cmos图像传感器3,cmos图像传感器3用于感应鞋盒二8内是否有鞋子以及感应目标鞋子到位。

履带4通过四根固定于外壳30内的辊筒支撑并传递运动,鞋盒一7设于履带4中间空旷部且粘接固定于外壳30,鞋盒一7设有12个,设三排四列,鞋盒一7放置不经常穿的鞋子或非当季的鞋子,鞋盒二8固定设于履带4外表面且可移随履带4移动,鞋盒二8设有12个。

电机9的输出轴与一个辊筒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变频器5的输出端与电机9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5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6的输出端连接,cmos图像传感器3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6的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界面1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6的输入端连接。

鞋盒二8底部中间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架二13,固定架二13两端分别设有凸起的支架13-1,在固定架二13两侧分别设有凸起的锁紧架11,锁紧架11通过多根硬弹簧10与鞋盒二8内侧面连接,固定架二13的支架13-1与锁紧架11之间通过弹簧弹力锁紧鞋子,防止鞋子滑落。

鞋盒二8下方设有固定架一12,固定架一12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履带4上。

本实施例人机交互界面1采用研华的工业用网络终端机及显示器tpc-1122t;控制系统6,变频器5,cmos图像传感器3型号分别是stc12c5a60s2单片机、施耐德atv630u15m3常规变频器、ov5653cmos图像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使用者在人机交互界面1面板按键处按“存”或“取”,给控制系统6信号。若为“存”,人机交互界面1发出存信号给控制系统6,控制系统6发出信号给变频器5,变频器5发信号给电机9,电机9通过辊筒滚动进而驱动履带4旋转,当空的鞋盒二8通过履带4传送至窗口2处,cmos图像传感器3拍照用于感应该鞋盒二8内是否有鞋子,当拍摄到空鞋盒照片反馈至控制系统6后,控制系统6即发出信号,电机9暂停,则空的鞋盒二8停止到窗口2位置,用户即可放入鞋子,鞋子通过硬弹簧10锁紧固定于固定架二13的支架13-1与锁紧架11之间,并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3将该双鞋子拍照记录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系统6,给出编号。

若为“取”,在人机交互界面1面板查询鞋子信息,控制系统6将已存储在鞋盒二8内的各鞋子信息及编号显示在界面面板上,只需输入所需的鞋子的编号,人机交互界面1发出取信号给控制系统6,最终信号驱动履带4旋转,当对应编号的鞋盒二8传送至窗口2处时,cmos图像传感器3拍照,若该鞋盒二8内的鞋子与控制系统6存储的信息一致,则控制系统6发出信号,该鞋盒二8停止移动,用户即可通过窗口2取出所需要的鞋子。

容易存取鞋子,底层的鞋子也不用弯腰拾取,适用于有些年纪大的人或者不方便弯腰的人存取鞋子。由于各鞋盒是分隔开的,因此上层鞋底灰尘不会落到下层鞋子上。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鞋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外侧面的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于外壳内的履带、变频器、控制系统、鞋盒一、鞋盒二、电机,在外壳的前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体,在活动门体的左上角开有用于取放鞋子的窗口,在窗口的边缘设有cmos图像传感器;

履带通过四根固定于外壳内的辊筒支撑并传递运动,鞋盒一设于履带中间空旷部且粘接固定于外壳,鞋盒一设有多个,鞋盒二固定设于履带外表面且可移随履带移动,鞋盒二设有多个;

电机的输出轴与一个辊筒固定连接,变频器的输出端与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变频器的输入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出端连接,cmos图像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界面的输出端与控制系统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鞋架,其特征在于,鞋盒二底部中间固定有固定架二,固定架二两端分别设有凸起的支架,固定架二两侧分别设有锁紧架,锁紧架通过至少两根硬弹簧与鞋盒二内侧面连接,固定架二的支架与锁紧架之间通过弹簧弹力锁紧鞋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鞋架,其特征在于,鞋盒二下方设有固定架一,固定架一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在履带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空心长方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鞋架,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外侧面的人机交互界面、设置于外壳内的履带、变频器、控制系统、鞋盒一、鞋盒二、电机,外壳前侧活动连接有活动门体,活动门体左上角开有用于取放鞋子的窗口,窗口边缘设有CMOS图像传感器;履带通过辊筒支撑并传递运动,鞋盒一设于履带中间空旷部,鞋盒二固定设于履带外表面且可移随履带移动;电机输出轴与一个辊筒固定连接,变频器输出端与电机输入端连接,变频器输入端与控制系统输出端连接,CMOS图像传感器输出端与控制系统输入端连接,人机交互界面输出端与控制系统输入端连接。本实用新型容易存取鞋子,底层的鞋子也不用弯腰拾取,适用于年纪大的人或者不方便弯腰的人存取鞋子。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扬;樊苏扬;刘栋照;王铭学;邵锦豪;王钊;胡静怡;江一松;李豪;眭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