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隐形眼镜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59733发布日期:2020-11-10 11:51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隐形眼镜投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形眼镜的生产制造工艺,具体涉及一种隐形眼镜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隐形眼镜行业的蓬勃发展,隐形眼镜的生产工艺也不断地更新升级,从传统的车削成型工艺发展到后来的离心成型法和模压成型法,各大生产厂家除了选择合适的生产工艺,同时还会进行设备的升级,其目的往往是为了提高各工序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以及实现各工序之间的自动化生产。

在隐形眼镜的生产过程中,各个工序均需要用到特定的生产设备,而且根据各工序的工艺特点,所需设备的规模也大小不一。在投料工序中,如果设备过于庞大,但是所需生产的量较小时,尤其是处于研发阶段或者试生产阶段时,就容易造成设备损耗或者材料浪费。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精巧、操作方便,且投料效率高的投料装置,从而不仅能够适应研发或试生产的生产量,还能有效节省能源和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投料装置,旨在提高投料效率。

本实用新型中所称模具的下模为半球状壳体,内部凹面为工作面,所称上模为比下模凹面尺寸略小的凸球体,凸面为工作面,凹面内注入成型材料,凸球体嵌入,凸面与凹面之间的空间形成隐形眼镜,经固化成型后得到隐形眼镜。本实用新型正式针对这样的成型过程。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隐形眼镜投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注液装置,位于工作台上的吸模装置,位于工作台上的支架台3,位于工作台上的模具底座4,位于模具底座上的第一模具中转板6、第二模具中转板7;

第一模具中转板和第二模具中转板分别有m*n个模具孔;隐形眼镜下模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中转板上,隐形眼镜上模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中转板上;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m个并排的注液头11,m个注液头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板12上,位于第一升降板下面的第一升降装置13,m个磁力泵14,每个磁力泵通过出液管15与注液头相连;

所述吸模装置包括:m个并排的真空吸头21,第二升降板22,拖动第二升降板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23,拖动第二升降装置水平移动的平移装置24;所述m个并排的真空吸头安装在第二升降板上;

所述模具底座可沿y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跟随模具底座沿y方向往复移动;隐形眼镜下模放置在第一模具中转板,

投料工作过程如下:

(一)投料准备:

第一模具中转板上放满下模,第二模具中转板上放满上模;然后装置开始运行,模具底座拖动着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沿y方向移动;当第1行下模移动到注液头的正下方时,停止运行;

(二)单次投料过程:

此时注液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开始下降;当注液头伸进下模的凹槽中时,停止下降,此时m个磁力泵开始运行,将液体镜片材料注入到下模的凹槽中;

注液完成后,注液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上升到初始位置;同时,模具底座拖动着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继续沿y方向移动,当第2行下模移动到注液头的正下方时,停止运行;此时,第1行的上模正好位于真空吸头的正下方;

此时吸模装置的第二升降装置开始下降;当真空吸头吸住上模时,第二升降装置停止下降,然后携带上模开始上升,上升到初始位置;

吸模装置的平移装置拖动着第二升降装置及m个上模沿x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第1行下模的正上方时,平移装置停止移动;

第二升降装置吸附着m个上模下降,并缓慢地将上模压进相对应的下模中,完成一次投料;m个真空吸附头释放m个上模;

第二升降装置携带m个真空吸附头上升,然后沿x的反方向回到原始位置;完成一次投料;

(三)循环单次投料过程,直到n行上模和下模全部投料完毕。

优选方案一,还包括:位于平移装置上的金属感应片31,以及位于支架台上的第一感应器32、第二感应器33,第一感应器和金属感应片重合的位置正好是平移装置沿x方向移动到的目标位置,第二感应器和金属感应片重合的位置正好是平移装置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目标位置。

优选方案二,还包括:第一伺服电机41、第二伺服电机25;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模具底座沿y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平移沿x方向往复移动。进一步地,还包括:位于第一模具中转板下方的接液槽9,用于收集压膜过程洒落的液体原料;或者,所述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上分别有4个定位孔,与模具底座上的8个定位销配合使用,将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在x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隐形眼镜投料装置结构简单、巧妙,操作方便且投料效率高,能够有效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投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3代表支架台,4代表模具底座,6代表第一模具中转板,7代表第二模具中转板,8代表工作台,9代表接液槽,11代表注液头,12代表第一升降板,13代表第一升降装置,14代表磁力泵,15代表出液管,16代表进液管,18代表支架框,21代表真空吸头,22代表第二升降板,23代表第二升降装置,24代表平移装置,25代表第二伺服电机,32代表第一金属感应器,41代表第一伺服电机。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3代表支架台,4代表模具底座,14代表磁力泵,15代表出液管,16代表进液管,17代表过线孔,18代表支架框,22代表第二升降板,23代表第二升降装置,24代表平移装置,25代表第二伺服电机,31代表金属薄片,32代表第一金属感应器,33代表第二金属感应器,41代表第一伺服电机,42a、42b、42c、42d、42e、42f、42g、42h分别代表模具底座上的定位销,43、44分别代表模具底座上的通孔。

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模具中转板结构示意图;图中,模具孔为通孔,排列为6*10,61代表模具孔,62a、62b、62c、62d分别代表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隐形眼镜投料装置,该装置包括:工作台,位于工作台上的注液装置,位于工作台上的吸模装置,位于工作台上的支架台3,位于工作台上的模具底座4,位于模具底座上的第一模具中转板6、第二模具中转板7,位于平移装置上的金属感应片31,以及位于支架台上的第一感应器32、第二感应器33,第一伺服电机41、第二伺服电机25,位于第一模具中转板下方的接液槽9;

第一模具中转板和第二模具中转板分别有6*10个模具孔;隐形眼镜下模放置在所述第一模具中转板上,隐形眼镜上模放置在所述第二模具中转板上;

所述注液装置包括:6个并排的注液头11,6个注液头固定安装在第一升降板12上,位于第一升降板下面的第一升降装置13,6个磁力泵14,每个磁力泵通过出液管15与注液头相连;

所述吸模装置包括:6个并排的真空吸头21,第二升降板22,拖动第二升降板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装置23,拖动第二升降装置水平移动的平移装置24;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平移装置沿x方向往复移动;所述6个并排的真空吸头安装在第二升降板上;金属薄片为不锈钢薄片,所述第一感应器和金属感应片重合的位置正好是平移装置沿x方向移动到的目标位置,第二感应器和金属感应片重合的位置正好是平移装置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的目标位置。

所述模具底座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下可沿y方向往复移动,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跟随模具底座沿y方向往复移动;隐形眼镜下模放置在第一模具中转板,

所述接液槽用于收集压膜过程洒落的液体原料;

所述模具底座包括对称地两部分,即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一模具中转板对应,包括:6*10个通孔42,4个定位销43a、43b、43c、43d,每个通孔均与第一模具板上的模具孔相对应,每个定位销与第一模具板上的定位孔相对应;第二部分与第二模具中转板对应,包括:6*10个通孔44,4个定位销43e、43f、43g、43h,每个通孔均与第二模具板上的模具孔相对应,每个定位销与第一模具板上的定位孔相对应;

更进一步,所述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上分别有4个定位孔,与模具底座上的8个定位销配合使用,将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在x方向、y方向上的位置固定。

投料工作过程如下:

(一)投料准备:

第一模具中转板上放满下模,第二模具中转板上放满上模;然后装置开始运行,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模具底座,进而拖动着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沿y方向移动;当第1行下模移动到注液头的正下方时,停止运行;

(二)单次投料过程:

此时注液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开始下降;当注液头伸进下模的凹槽中时,停止下降,此时6个磁力泵开始运行,将液体镜片材料注入到6个下模的凹槽中;

注液完成后,注液装置的第一升降装置上升到初始位置;同时,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模具底座,进而拖动着第一模具中转板、第二模具中转板继续沿y方向移动,当第2行下模移动到注液头的正下方时,停止运行;此时,第1行的上模正好位于真空吸头的正下方;

此时吸模装置的第二升降装置开始下降;当真空吸头吸住上模时,第二升降装置停止下降,然后携带上模开始上升,上升到初始位置;

第二伺服电机驱动平移装置,进而拖动着第二升降装置及6个上模沿x方向移动;当移动到第1行下模的正上方时,平移装置停止移动;

第二升降装置吸附着6个上模下降,并缓慢地将上模压进相对应的下模中,完成一次投料;6个真空吸附头释放6个上模;

第二升降装置携带6个真空吸附头上升,然后沿x的反方向回到原始位置;完成一次投料;

(三)循环单次投料过程,直到10行上模和下模全部投料完毕。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