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87704发布日期:2020-11-20 09:42阅读:79来源:国知局
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产业的硅片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中,在机构方面来说,需要气缸顶升动作,硬件成本高,气缸响应时间长,影响产能,气缸动作过快也会震动硅片,影响硅片良率,在电气方面来说,程序控制的步骤多,使用plc点位多,相应的成本会增加,步骤增加,响应时间会变长,降低则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本装置使用凸轮连杆机构替换原有的气缸顶升机构,解决了硬件成本高,气缸响应时间长,影响产能,气缸动作过快也会震动硅片,影响硅片良率的问题,本装置还可节省原本气缸位置的点位和程序的控制,解决了程序控制的步骤多,使用plc点位多,相应的成本会增加,步骤增加,响应时间会变长,降低则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并与第一固定板垂直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板,所述两块第二固定板两侧都设置有滑轨,还包括连杆机构和设置有滑块的两块第三固定板,所述滑块在滑轨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三固定板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两侧设置有主动轮,所述连杆机构一端与主动轮偏心连接,所述连杆机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旋转连接,还包括第二皮带线和设置在第三固定板上第一皮带线,所述第一皮带线位于主动轮上部的水平一段与第二皮带线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板上设置有旋转轮,所述第一皮带线通过旋转轮与主动轮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第二固定板固定在第一固定板的方式为电焊固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连杆机构为凸轮连杆机构。

进一步的是:所述电机可使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凸轮连杆机构替换原有的气缸顶升机构,解决了硬件成本高,气缸响应时间长,影响产能,气缸动作过快也会震动硅片,影响硅片良率的问题,节省原本气缸位置的点位和程序的控制,解决了程序控制的步骤多,使用plc点位多,相应的成本会增加,步骤增加,响应时间会变长,降低则产能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示意图。

图2为第一皮带线低于第二皮带线状态示意图。

图3为第一皮带线与第二皮带线处于同一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4为第一皮带线高于第二皮带线状态示意图。

图5为完成一次工作第一皮带线与第二皮带线处于同一水平状态示意图。

图6为第一皮带线与第二皮带线关系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第一固定板1、第二固定板2、滑轨3、滑块4、第三固定板5、电机6、主动轮61、旋转轮62、连杆机构7、第一皮带线8、第二皮带线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到3所示,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并与第一固定板1垂直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板2,所述两块第二固定板2两侧都设置有滑轨3,还包括连杆机构7和设置有滑块4的两块第三固定板5,所述滑块4在滑轨3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三固定板5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两侧设置有主动轮61,所述连杆机构7一端与主动轮61偏心连接,所述连杆机构7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旋转连接,还包括第二皮带线9和设置在第三固定板5上第一皮带线8,所述第一皮带线8位于主动轮61上部的水平一段与第二皮带线9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板5上设置有旋转轮62,所述第一皮带线8通过旋转轮62与主动轮61连接在一起。

在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工作时,通过连杆机构7的角度旋转带动第三固定板5通过滑块4在滑轨3内上下移动,如图2所示,为设备初始状态,此时第一皮带线8低于第二皮带线9;硅片从第二皮带线9传输至指定位置后,电机6开始工作,电机6转动带动两侧的主动轮61转动,同时带动连接在主动轮61上连杆机构7动作,连杆机构7推动第三固定板5向上运动,旋转α角度后,第一皮带线8与第二皮带线9处于同一水平,此时第一皮带线8接触到硅片,如图3所示;第一皮带线8接触到硅片后,电机6继续转动,电机6转动带动两侧的主动轮61转动,同时带动连接在主动轮61上连杆机构7动作,连杆机构7推动第三固定板5继续向上运动,使得第一皮带线8高于第二皮带线9,使得硅片传输至脱离第一皮带线8,如图4所示;连杆机构7转到-α角度时,硅片刚好脱离第一皮带线8,完成一次工作,此时第一皮带线8与第二皮带线9处于同一水平,如图5所示;使用凸轮连杆机构替换原有的气缸顶升机构,解决了硬件成本高,气缸响应时间长,影响产能,气缸动作过快也会震动硅片,影响硅片良率的问题,节省原本气缸位置的点位和程序的控制,解决了程序控制的步骤多,使用plc点位多,相应的成本会增加,步骤增加,响应时间会变长,降低则产能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固定板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的方式为电焊固定,采用的电焊固定方式使得装置在工作过程中更稳定,提高工作效果。

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所述连杆机构7为凸轮连杆机构,采用的凸轮连杆机构整洁简单,工作过程连贯且稳定,故障少,寿命长,达到了提高装置的工作效率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6可使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采用的伺服电机或者步进电机精度高转速快且稳定性高,达到了提高硅片良率的效果。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固定板(1)和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上并与第一固定板(1)垂直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板(2),所述两块第二固定板(2)两侧都设置有滑轨(3),还包括连杆机构(7)和设置有滑块(4)的两块第三固定板(5),所述滑块(4)在滑轨(3)内上下滑动,所述第三固定板(5)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6)两侧设置有主动轮(61),所述连杆机构(7)一端与主动轮(61)偏心连接,所述连杆机构(7)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1)旋转连接,还包括第二皮带线(9)和设置在第三固定板(5)上第一皮带线(8),所述第一皮带线(8)位于主动轮(61)上部的水平一段与第二皮带线(9)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固定板(5)上设置有旋转轮(62),所述第一皮带线(8)通过旋转轮(62)与主动轮(61)连接在一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板(2)固定在第一固定板(1)的方式为电焊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7)为凸轮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6)可使用伺服电机或步进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产业的硅片传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硅片的直角拐弯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板和固定在第一固定板上并与第一固定板垂直设置的两块第二固定板,两块第二固定板两侧都设置有滑轨,还包括连杆机构和设置有滑块的两块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安装有电机,电机两侧设置有主动轮,连杆机构一端与主动轮连接,连杆机构另一端与第一固定板连接,还包括第二皮带线和设置在第三固定板上第一皮带线,使用凸轮连杆机构替换原有的气缸顶升机构,解决了硬件成本高,气缸响应时间长,影响产能,影响硅片良率的问题,节省原本气缸位置的点位和程序的控制,解决了程序控制的步骤多,步骤增加,响应时间会变长,降低则产能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孙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诚拓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7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