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76083发布日期:2020-09-01 19:02阅读:94来源:国知局
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建筑施工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木工程是一切和文化、土、水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指除房屋建筑以外,为新建、改建或扩建各类工程的建筑物和相关配套设施等所进行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等各项技术工作及其完成的工程实体,在土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施工支架。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建筑施工支架不易调节高度和支撑角度,不容易适应建筑施工条件,影响支架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通过转动台在固定台上转动,调整支撑架板的支撑方向,收卷滚轮收卷提拉索,拉动升降筒上升,进而实现支撑架板上升,调整支架的支撑高度,方便调整支撑方向,适应不同角度的支撑,利用提拉索的拉动,方便调整支撑高度,方便支架的使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不方便调整支撑角度和支撑高度的调节,影响支架使用导致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底端前侧固定设置有收卷滚轮,所述固定柱顶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轮,两个滑轮与收卷滚轮之间均设置有提拉索,所述固定柱外部套设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顶端与提拉索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筒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顶部设置有转动台,所述转动台与升降筒套接设置,所述转动台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板,所述固定台一侧螺纹连接设置有压紧螺杆,所述压紧螺杆顶端活动设置有卡块,所述转动台底端面外围固定设置有齿槽,所述卡块与齿槽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底部固定设置有推动滚轮,所述固定柱由钢管制成,所述提拉索设置于固定柱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滚轮一侧固定设置有液压驱动机,所述液压驱动机输出端与收卷滚轮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表面固定开设有定位滑槽,所述升降筒内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滑块,所述定位滑槽和定位滑块数量均设置为四个,所述定位滑槽与定位滑块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顶端面固定设置支撑滚轮,所述转动台底端面开设有连接滑槽,所述支撑滚轮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支撑滚轮关于滚定管呈中心对称,所述连接滑槽呈圆形设置,所述支撑滚轮与连接滑槽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呈环形设置,所述转动台与限位挡板套接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滑槽,所述支撑架板伸出转动台,所述支撑架板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三角架,所述支撑三角架一侧固定设置有抵触滚轮,所述支撑滑槽与抵触滚轮匹配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设置固定柱作为支撑柱,利用转动台在固定台上转动,调整支撑架板的支撑方向,配合转动压紧螺栓,利用卡块与卡槽啮合,对转动台的转动状态进行固定,在支撑架板顶部放置建筑材料,利用收卷滚轮收卷提拉索,拉动升降筒上升,进而实现支撑架板上升,调整支架的支撑高度,相对于现有施工支架,方便调整支撑方向,适应不同角度的支撑,利用提拉索的拉动,方便调整支撑高度,方便支架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图1的a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图1的b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支撑架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固定台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固定柱底部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固定柱、3收卷滚轮、4滑轮、5提拉索、6升降筒、7固定台、8转动台、9支撑架板、10压紧螺杆、11卡块、12齿槽、13推动滚轮、14液压驱动电机、15定位滑槽、16定位滑块、17支撑滚轮、18连接滑槽、19限位挡板、20支撑滑槽、21支撑三角架、22抵触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说明书附图1-6,该实施例的一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柱2,所述固定柱2底端前侧固定设置有收卷滚轮3,所述固定柱2顶端两侧均固定设置有滑轮4,两个滑轮4与收卷滚轮3之间均设置有提拉索5,所述固定柱2外部套设有升降筒6,所述升降筒6顶端与提拉索5固定连接;

所述升降筒6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台7,所述固定台7顶部设置有转动台8,所述转动台8与升降筒6套接设置,所述转动台8顶部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板9,所述固定台7一侧螺纹连接设置有压紧螺杆10,所述压紧螺杆10顶端活动设置有卡块11,所述转动台8底端面外围固定设置有齿槽12,所述卡块11与齿槽12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设置有推动滚轮13,所述固定柱2由钢管制成,所述提拉索5设置于固定柱2内部,方便底座1的推动,方便确定支架的设置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收卷滚轮3一侧固定设置有液压驱动机14,所述液压驱动机14输出端与收卷滚轮3固定连接,利用液压驱动机14带动收卷滚轮3转动,对提拉索5进行收卷,方便拉动升降筒6上升。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2表面固定开设有定位滑槽15,所述升降筒6内侧固定设置有定位滑块16,所述定位滑槽15和定位滑块16数量均设置为四个,所述定位滑槽15与定位滑块16滑动连接,方便对升降筒6的升降进行运动定位,避免升降筒6自身转动,避免影响支撑角度的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7顶端面固定设置支撑滚轮17,所述转动台8底端面开设有连接滑槽18,所述支撑滚轮17数量设置为八个,八个所述支撑滚轮17关于滚定管2呈中心对称,所述连接滑槽18呈圆形设置,所述支撑滚轮17与连接滑槽18活动连接,利用支撑滚轮17在连接滑槽18中转动,减少摩擦力,方便转动台8的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台7外侧固定设置有限位挡板19,所述限位挡板19呈环形设置,所述转动台8与限位挡板19套接设置,方便转动台8的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19表面固定设置有支撑滑槽20,所述支撑架板9伸出转动台8,所述支撑架板9底部固定设置有支撑三角架21,所述支撑三角架21一侧固定设置有抵触滚轮22,所述支撑滑槽20与抵触滚轮22匹配设置,利用支撑三脚架21提高支撑稳定性,抵触滚轮22在支撑滑槽20中运动,方便限位挡板19受力,提高支撑架板9的支撑稳定性。

在该实施例中,支撑架板9具体组分按照质量百分比配置如下:

碳:0.002%-0.05%,硅:0.03%-0.90%,锰:0.03%-0.23%,磷:0.001%-0.003%,硫:0.001%-0.020%,铬:12%-20%,镍:1%-8%,铝:0.001%-0.2%,氮:0.001%-0.020%,氧:0.001%-0.015%,铜:0.001%-8%,钨:0.001%-6%,钒:0.001%-0.8%,铌:0.001%-0.30%,钙:0.001%-0.10%,镁:0.001%-0.10%,硼:0.001%-0.020%,钼:2%-10%,余量为铁以及不可缺少的杂质;

对应的,在该金属材质上喷涂有涂层,该涂层含有nicr3.5wt%、cr2o36.2wt%,余量为al2o3;

其具体的熔炼工艺为:按照铸钢正常的熔炼工艺,按照配方比例将组分碳、锰、铬、镍、钒、硼、磷、硫、钼等熔化,出炉后,利用精炼炉,在全过程通入氩气搅拌的情况下,喂入硼材料,控制出站温度为1600℃;喂入纳米级别粉末的b材料,出站后,利用炉精炼;浇铸成初件;将初件表面在500℃下等温渗氮处理,首先,保温16h,采用较低的氨分解率(18%),为吸氮阶段,然后将氨分解率提高到35%,保温时间在70h,为扩散阶段,最后,为减少渗氮层的脆性,在渗氮结束前3h进行退氮处理,氨分解率提高到70%,退氮温度提高到500℃;然后在其接触面上等离子喷涂上述涂层,完成;

在该实施例中,上述支撑架板9的组分相互协同,能够起到提高支撑架板9的耐腐蚀性和耐疲劳的作用。例如,其中铬的设置大大提高了金属材质的耐腐蚀性,其中的锰元素能够大大提高疲劳性能,材料中含有锰可以使得配件均匀变形,同时可以使得裂纹在整个晶粒内部形成,而非集中于境界处,另一方面,含有锰也是裂纹扩展的阻力,当裂纹尖端扩展至含锰相时,裂纹会发生偏转,增大裂纹扩张途径,从而提高材料的断裂韧性和疲劳抗力。组分中加入的硼材料可以提高淬透性,作用机理为:硼在奥氏体境界偏聚,组分中碳、磷元素对硼提高配件的淬透性作用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多种元素的复合作用,显著提高并稳定支撑架板9的淬透性,这对于支撑架板9后续的渗氮处理关联紧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中,该支撑架板9可以采用马氏体不锈钢,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在此不再赘述,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支撑架板9设置一层防水层,用以提升整个支撑架板9的使用寿命,其中:

该支撑架板9的防水层采用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粒径为1微米~8微米的镍矿渣1份~5份、粒径为1微米~10微米的二氧化硅5份~8份、粒径为1微米~10微米的牛皮5份~8份、粒径为1微米~10微米的颜料5份~10份、氨基树脂50份~60份、过氧化二异丙苯2份~6份、松焦油2份~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2份~6份以及丙二醇丁醚1份~4份;

其制备方法是:在150℃~185℃下,将上述重量份数的镍矿渣、二氧化硅、牛皮、颜料、氨基树脂、过氧化二异丙苯、松焦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以及丙二醇丁醚混合、搅拌4小时~6小时,制得。

实施场景具体为:

本发明在使用支架时,推动底座1,推动滚轮13方便底座1的推动,方便确定支架的设置位置,调整转动台8转动,利用支撑滚轮17在连接滑槽18中转动,减少摩擦力,方便转动台8的转动,带动支撑架板9转动,调整支撑架板9伸出部分的朝向角度,再旋转压紧螺杆10,带动卡块11上升,卡块11与齿槽12啮合,对转动台8进行固定,建筑材料放置在支撑架板9上,利用支撑三脚架21提高支撑稳定性,抵触滚轮22在支撑滑槽20中运动,方便限位挡板19受力,提高支撑架板9的支撑稳定性,液压驱动机14带动收卷滚轮3转动,对提拉索5进行收卷,定位滑块16在定位滑槽15中运动,方便对升降筒6的升降进行运动定位,避免升降筒6自身转动,避免影响支撑角度的调整,拉动升降筒6上升,进而带动支撑架板9上升,调整支架的支撑高度,方便调整支撑方向,适应不同角度的支撑,方便调整支撑高度,方便支架的使用。

工作原理:

参照附图1-5,在使用支架时,推动底座1,确定支撑位置,调整转动台8转动,带动支撑架板9转动,调整支撑架板9伸出部分的朝向角度,再旋转压紧螺杆10,带动卡块11上升,卡块11与齿槽12啮合,对转动台8进行固定,建筑材料放置在支撑架板9上,收卷滚轮3对提拉索5进行收卷,拉动升降筒6上升,进而带动支撑架板9上升,调整支架的支撑高度,方便调整支撑方向,适应不同角度的支撑,方便调整支撑高度,方便支架的使用。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