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7887发布日期:2020-09-11 20:46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链条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



背景技术:

链条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牵引。用来障碍交通通道的链形物(如在街道中、河流或港湾入口处),机械上传动用的链子,在其生产加工的运输时,则需要悬挂支架进行辅助工作。

现有的链条生产悬挂支架在使用时,都是采用独立的支架,安装时需要专门的定制高度,因此周期时间长,在使用时都是通过挂钩进行移位,当链条挂上时,往往在运输时容易产生晃动导致悬挂的链条掉落,对此我们设计出一种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链条生产悬挂支架在使用时,都是采用独立的支架,安装时需要专门的定制高度,因此周期时间长,在使用时都是通过挂钩进行移位,当链条挂上时,往往在运输时容易产生晃动导致悬挂的链条掉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包括外框架,所述外框架的正面下方连接有升降机构,且升降机构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稳定机构,所述外框架内部连接有传动机构,且传动机构与外框架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所述传动机构的正面下方连接有挂钩,且挂钩与传动机构之间安装有防晃机构,所述传动机构内部包括有电机,且电机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活动轴,且第一活动杆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活动杆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轮,且第一转轮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正面下方连接有第二活动杆,且第二活动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动轴,所述第二活动杆的正面下方连接有传动轮,且传动轮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的正面下方连接有固定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转轮通过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轴与第一固定板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一转轮的横截面积与传动轮的横截面积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升降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且第一滑块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且固定杆的正面下方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且连接块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正面下方连接有承载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一滑块、第一滑槽与第一支撑杆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支撑杆关于固定杆的中轴线相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稳定机构内部包括有底盘,且底盘的正面上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且第一螺母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二螺母。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螺纹杆的中轴线与第一螺母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螺母的横截面积与第二螺母的横截面积相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定位机构内部包括有c型块,且c型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c型块的内部连接有内框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内框架通过第二螺栓与c型块构成固定结构,且c型块关于内框架的中轴线相对称。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防晃机构内部包括有第一接杆,且第一接杆的正面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接杆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二接杆,且第二接杆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第二滑块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接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二接杆通过第二滑块、第二滑槽与第三接杆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滑块通过弹簧与第三接杆构成弹性结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在升降机构的作用下,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装置进行调整高度时,则可以将电动伸缩杆的外接电源接通,则使得电动伸缩杆开始工作,从而工作人员调整电动伸缩杆的长度使得相接第二支撑杆的开始改变,从而使得外框架的高度发生改变,这样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车间的高度来调节该支架的高度,避免了以往单独定制高度的问题,加快工作效率。

2、本发明中,在稳定机构的作用下,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支架与地面进行调节水平时,则需要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拧至远离第一支撑杆处,然后将螺纹杆进行转动,使得底盘的位置改变,然后将两只底盘进行调节,使得该支架整体与地面保持水平,防止该支架在工作时倾倒的现象,保证了该支架的稳定性。

3、本发明中,在定位机构的作用下,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装置的内框架与外框架进行连接固定时,则可以将内框架对准外框架相接的c型块内部进行卡位,然后将内框架内部的螺纹槽与c型块内部开设的螺纹槽对齐,然后将第二螺栓对准槽口拧入拧紧,则使得内框架与c型块之间固定,通过设置多组c型块与内框架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了内框架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内框架的脱落。

4、本发明中,在传动机构机构的作用下,该悬挂支架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将链条进行传动,从而可以将链条进行快速换位,需要换位时,则可以将电机的外接电源接通,使得电机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轮开始转动,使得内框架内部传动链条通过第一转轮、传动轮开始转动,则使得传动链条相接的固定块移动,从而使得挂钩位置移动,这样使得挂在挂钩上的链条进行有效的移动,从而通过该支架方便人员对链条的运输。

5、本发明中,在防晃机构的作用下,当挂钩在移动时,难免会产生晃动,当产生晃动时,则使得第一接杆通过第二接杆向第三接杆内部移动,在第三接杆内部安装有弹簧,当弹簧受到挤压时,则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二滑块位置复原,使得第二接杆、第一接杆复位,则能够有效的减小晃动,防止挂钩上的链条脱落,保证了该支架传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定位机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稳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防晃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外框架;2、升降机构;201、第一支撑杆;202、第一滑槽;203、第一滑块;204、第二支撑杆;205、固定杆;206、连接块;207、第一螺栓;208、电动伸缩杆;209、承载板;3、稳定机构;301、底盘;302、螺纹杆;303、第一螺母;304、第二螺母;4、传动机构;401、电机;402、第一活动杆;403、第一活动轴;404、第一固定板;405、第一转轮;406、第二固定板;407、第二活动杆;408、第二活动轴;409、传动轮;410、传动链条;411、固定块;5、挂钩;6、定位机构;601、c型块;602、第二螺栓;603、内框架;7、防晃机构;701、第一接杆;702、第一连接件;703、第二接杆;704、第二滑块;705、第二滑槽;706、弹簧;707、第三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7,一种链条生产悬挂支架,包括外框架1、升降机构2、第一支撑杆201、第一滑槽202、第一滑块203、第二支撑杆204、固定杆205、连接块206、第一螺栓207、电动伸缩杆208、承载板209、稳定机构3、底盘301、螺纹杆302、第一螺母303、第二螺母304、传动机构4、电机401、第一活动杆402、第一活动轴403、第一固定板404、第一转轮405、第二固定板406、第二活动杆407、第二活动轴408、传动轮409、传动链条410、固定块411、挂钩5、定位机构6、c型块601、第二螺栓602、内框架603、防晃机构7、第一接杆701、第一连接件702、第二接杆703、第二滑块704、第二滑槽705、弹簧706和第三接杆707,外框架1的正面下方连接有升降机构2,且升降机构2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稳定机构3,外框架1内部连接有传动机构4,且传动机构4与外框架1之间安装有定位机构6,传动机构4的正面下方连接有挂钩5,且挂钩5与传动机构4之间安装有防晃机构7,传动机构4内部包括有电机401,且电机401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一活动杆402,第一活动杆402的外侧连接有第一活动轴403,且第一活动杆402的外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板404,第一活动杆402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一转轮405,且第一转轮405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406,第二固定板406的正面下方连接有第二活动杆407,且第二活动杆407的外侧安装有第二活动轴408,第二活动杆407的正面下方连接有传动轮409,且传动轮409的外侧设置有传动链条410,传动链条410的正面下方连接有固定块411,其中第一固定板404、第二固定板406与内框架603之间为一体,使得电机401、第一转轮405、传动轮409能够有效的定位,将传动链条410能够有效的定位。

进一步的,第一转轮405通过第一活动杆402、第一活动轴403与第一固定板404构成活动结构,且第一转轮405的横截面积与传动轮409的横截面积相同,其中电机401采用减速电机,能够有效的控制传动的速度。

进一步的,升降机构2内部包括有第一支撑杆201,且第一支撑杆201的内部开设有第一滑槽202,第一滑槽202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03,且第一滑块203的正面上方安装有第二支撑杆204,第二支撑杆204的外侧设置有固定杆205,且固定杆205的正面下方安装有连接块206,连接块206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207,且连接块206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电动伸缩杆208,电动伸缩杆208的正面下方连接有承载板209,其中第一支撑杆201的内部开设第一滑槽202,使得第二支撑杆204通过第一滑块203能够有效的移动,从而改变延伸的长度。

进一步的,第二支撑杆204通过第一滑块203、第一滑槽202与第一支撑杆201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支撑杆204关于固定杆205的中轴线相对称,其中第二支撑杆204与固定杆205为一体,承载板209与第一支撑杆201为一体,电动伸缩杆208的采用型号:dda。

进一步的,稳定机构3内部包括有底盘301,且底盘301的正面上方连接有螺纹杆302,螺纹杆302的外侧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303,且第一螺母303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二螺母304,其中第一支撑杆201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使得螺纹杆302能够有效的进行转动调节长度。

进一步的,螺纹杆302的中轴线与第一螺母303的中轴线相重合,且第一螺母303的横截面积与第二螺母304的横截面积相同,其中螺纹杆302通过第一螺母303、第二螺母304与第一支撑杆201之间进行有效的定位,从而防止螺纹杆302的的长度改变。

进一步的,定位机构6内部包括有c型块601,且c型块60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602,c型块601的内部连接有内框架603,其中c型块601与外框架1的内壁为一体,c型块601的内部凹槽大于内框架603的宽度,使得内框架603能够有效的放入c型块601内部进行定位。

进一步的,内框架603通过第二螺栓602与c型块601构成固定结构,且c型块601关于内框架603的中轴线相对称,其中c型块601的内部与内框架603的内部开设有螺纹槽,使得第二螺栓602能够有效的拧入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防晃机构7内部包括有第一接杆701,且第一接杆701的正面上方连接有第一连接件702,第一接杆701的正面下方安装有第二接杆703,且第二接杆703的底端连接有第二滑块704,第二滑块704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滑槽705,且第二滑槽705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弹簧706,第二滑块704的外部滑动连接有第三接杆707,其中通过两组第一接杆701与第三接杆707之间弹性连接,从而使得晃动时,能够有效的减少。

进一步的,第二接杆703通过第二滑块704、第二滑槽705与第三接杆707构成滑动结构,且第二滑块704通过弹簧706与第三接杆707构成弹性结构,其中第二接杆703与第一接杆701、第二滑块704为一体,使得第一接杆701能够有效的通过第二滑槽705与第三接杆707之间移动。

工作原理: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装置进行调整高度时,则可以将电动伸缩杆208的外接电源接通,则使得电动伸缩杆208开始工作,从而工作人员调整电动伸缩杆208的长度使得相接第二支撑杆204的开始改变,从而使得外框架1的高度发生改变,这样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车间的高度来调节该支架的高度,避免了以往单独定制高度的问题,加快工作效率,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支架与地面进行调节水平时,则需要将第一螺母303、第二螺母304拧至远离第一支撑杆201处,然后将螺纹杆302进行转动,使得底盘301的位置改变,然后将两只底盘301进行调节,使得该支架整体与地面保持水平,防止该支架在工作时倾倒的现象,保证了该支架的稳定性,当工作人员需要将该装置的内框架603与外框架1进行连接固定时,则可以将内框架603对准外框架1相接的c型块601内部进行卡位,然后将内框架603内部的螺纹槽与c型块601内部开设的螺纹槽对齐,然后将第二螺栓602对准槽口拧入拧紧,则使得内框架603与c型块601之间固定,通过设置多组c型块601与内框架603之间进行连接,从而保证了内框架603的连接稳定性,防止内框架603的脱落,该悬挂支架在使用时,可以通过挂钩5将链条进行传动,从而可以将链条进行快速换位,需要换位时,则可以将电机401的外接电源接通,使得电机401开始转动,从而使得第一转轮405开始转动,使得内框架603内部传动链条410通过第一转轮405、传动轮409开始转动,则使得传动链条410相接的固定块411移动,从而使得挂钩5位置移动,这样使得挂在挂钩5上的链条进行有效的移动,从而通过该支架方便人员对链条的运输,当挂钩5在移动时,难免会产生晃动,当产生晃动时,则使得第一接杆701通过第二接杆703向第三接杆707内部移动,在第三接杆707内部安装有弹簧706,当弹簧706受到挤压时,则会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得第二滑块704位置复原,使得第二接杆703、第一接杆701复位,则能够有效的减小晃动,防止挂钩5上的链条脱落,保证了该支架传动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