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段两面贴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65555发布日期:2020-10-31 10:22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段两面贴胶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段两面贴胶机。



背景技术:

在线缆薄膜生产线上,需要将线缆薄膜两面进行双面胶贴胶,通常是由现场工作人员手工贴胶,会使得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工厂的工作效率低下和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段两面贴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段两面贴胶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工作台,所述工作台沿z轴方向竖立设置有支架;

放卷机构,所述放卷机构装设于工作台上并相对于工作台沿z轴方向对线缆薄膜作牵引传送处理;

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所述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位于线缆薄膜的上方且装设于放卷机构出料端侧以对贴附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一隔离膜作剥离收集处理并使第一双面胶叠置于第一隔离膜上方;

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所述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位于线缆薄膜的上方且装设于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出料端侧以将叠置于第一隔离膜上方的第一双面胶贴合于线缆薄膜的上表面上;

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所述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位于线缆薄膜的下方且装设于放卷机构出料端侧以对贴附于线缆薄膜下方的第二隔离膜作剥离收集处理并使第二双面胶叠置于第二隔离膜上方;

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所述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位于线缆薄膜的下方且装设于放卷机构出料端侧以将叠置于第二隔离膜下方的第二双面胶贴合于线缆薄膜的上表面上;

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装设于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出料端侧以对线缆薄膜作成品收卷处理。

优选地,所述放卷机构包括装设于工作台的前端的延伸杆、进料辊筒、进料电机和进料转盘,所述进料辊筒与延伸杆固定连接,所述进料辊筒装设于延伸杆上,所述进料电机驱动进料辊筒,所述进料电机装设在进料辊筒的一侧,所述进料转盘装设于延伸杆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包括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第一双面胶放料转盘、第一张紧机构、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和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所述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第一双面胶放料转盘、第一张紧机构、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和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第一张紧机构位于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的下方,所述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位于第一张紧机构下方,所述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位于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的后方;所述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包括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第二双面胶放料转盘、第二张紧机构、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和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所述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第二双面胶放料转盘、第二张紧机构、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和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均装设于支架上,所述第二张紧机构位于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的上方,所述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位于第二张紧机构上方,所述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位于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的后方。

优选地,所述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包括贴合支架、第一贴合辊筒和第一贴合气缸,所述贴合支架装设于工作台上位于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的出料端,所述第一贴合气缸架设于贴合支架上,所述第一贴合气缸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贴合辊筒,所述第一贴合辊筒位于线缆薄膜上方,所述第一贴合气缸驱动第一贴合辊筒朝向线缆薄膜进行贴合处理;所述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包括第二贴合辊筒和第二贴合气缸,所述第二贴合气缸架设于贴合支架上,所述第二贴合气缸位于第一贴合气缸下方,所述第二贴合气缸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二贴合辊筒,所述第二贴合辊筒位于线缆薄膜下方,所述第二贴合气缸驱动第二贴合辊筒朝向线缆薄膜进行贴合处理。

优选地,所述第一张紧机构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第一张紧支架、沿y轴方向作升降动作的第一移动辊筒、驱动第一移动辊筒移动的第一张紧气缸和位于第一移动辊筒下方的第一固定辊筒,所述第一张紧气缸位于第一移动辊筒上方;所述第二张紧机构包括装设于支架上的第二张紧支架、沿y轴方向作升降动作的第二移动辊筒、驱动第二移动辊筒移动的第二张紧气缸和位于第二移动辊筒下方的第二固定辊筒,所述第二张紧气缸位于第二移动辊筒下方。

优选地,它还包括切割支架、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支架装设于支架外侧,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位于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和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之间,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均相对于工作台沿x轴方向进给切割线缆薄膜。

优选地,所述第一切割机构包括装设于切割支架上并沿内侧方向延伸且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一悬吊架、装设于第一悬吊架上并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一滑轨、装设于滑轨上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块、从上至下贯穿移动块的第一切割刀和装设于第一移动块上驱动第一切割刀沿z轴移动的第一切割气缸;所述第二切割机构包括装设于切割支架上并沿内侧方向延伸且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二悬吊架、装设于第二悬吊架上并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二滑轨、装设于滑轨上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块、从上至下贯穿移动块的第二切割刀和装设于第二移动块上驱动第二切割刀沿z轴移动的第二切割气缸。

优选地,所述收卷机构包括装设在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出料端侧的引取支架、装设在引取支架一侧的引取电机、引取电机驱动且装设在引取支架上的引取辊筒、装设在引取支架后侧的收卷支架、装设在收卷支架一侧的收卷电机和收卷电机驱动的收卷转盘。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发明利用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实现线缆薄膜上的隔离膜剥离,通过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实现线缆薄膜正反面的贴合双面胶,在放卷机构和收卷机构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能够实现线缆薄膜的正反面都能够贴合双面胶,降低人工成本,避免了传统贴胶机不能正反两面进行剥离和贴合、资源利用率低、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放卷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放卷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隔离膜收卷机构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切割机构和第二切割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结构示意图(三);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工作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段两面贴胶机,它包括

工作台100,工作台100沿z轴方向竖立设置有支撑支架110;

放卷机构200,放卷机构200装设于工作台100上并相对于工作台100沿z轴方向对线缆薄膜作牵引传送处理;

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位于线缆薄膜的上方且装设于放卷机构200出料端侧以对贴附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一隔离膜900作剥离收集处理并使第一双面胶910叠置于第一隔离膜900上方;

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位于线缆薄膜的上方且装设于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出料端侧以将叠置于第一隔离膜900上方的第一双面胶910贴合于线缆薄膜的上表面上;

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位于线缆薄膜的下方且装设于放卷机构200出料端侧以对贴附于线缆薄膜下方的第二隔离膜920作剥离收集处理并使第二双面胶930叠置于第二隔离膜920上方;

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位于线缆薄膜的下方且装设于放卷机构200出料端侧以将叠置于第二隔离膜920下方的第二双面胶930贴合于线缆薄膜的上表面上;

收卷机构800,收卷机构800装设于工作台100上并位于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出料端侧以对线缆薄膜作成品收卷处理;

支撑支架110沿z轴方向装设于工作台100上,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装设于支撑支架110上;放卷机构200装设于工作台100的前端用以牵引线缆薄膜,将线缆薄膜牵引到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的下方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的上方,最开始人工将线缆薄膜上方与下方的隔离膜剥离开,分别将第一隔离膜900和第二隔离膜920送入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待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启动便能将线缆薄膜上的隔离膜剥离,并牵引第一双面胶910置于线缆薄膜上方待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贴合,牵引第二双面胶930置于线缆薄膜下方待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贴合,线缆薄膜被牵引到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的下方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的上方,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朝向线缆薄膜贴合,将叠置于线缆薄膜上的第一双面胶910和第二双面贴合,由于收卷机构800拉扯牵引线缆薄膜沿z轴运动,使得贴合有第一双面胶910和第二双面的线缆薄膜由收卷机构800收卷;

基于此,本发明利用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和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实现线缆薄膜上的隔离膜剥离,通过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和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实现线缆薄膜正反面的贴合双面胶,在放卷机构200和收卷机构800的配合下能够有效的提升生产效率,能够实现线缆薄膜的正反面都能够贴合双面胶,降低人工成本,避免了传统贴胶机不能正反两面进行剥离和贴合、资源利用率低、人工成本过高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市场推广价值。

为优化放卷机构200,放卷机构200包括装设于工作台100的前端的延伸杆210、进料辊筒211、进料电机212和进料转盘213,进料辊筒211与延伸杆210固定连接,进料辊筒211装设于延伸杆210上,进料电机212驱动进料辊筒211,进料电机212装设在进料辊筒211的一侧,进料转盘213装设于延伸杆210的前端;延伸杆210固定于工作台100的前端,进料转盘213固定于延伸杆210的前端,进料辊筒211装设于进料转盘213后方,进料电机212装设于进料辊筒211的一侧,线缆薄膜缠绕在进料转盘213中,牵引至进料辊筒211。

为将隔离膜剥离,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包括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310、第一双面胶放料转盘320、第一张紧机构340、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311、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321和第一导向片330,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310、第一双面胶放料转盘320、第一张紧机构340、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311、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321和第一导向片330均装设于支撑支架110上,第一张紧机构340位于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310的下方,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311位于第一张紧机构340下方,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321位于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311的后方,第一导向片330位于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321下方;第二隔离膜收卷机构400包括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410、第二双面胶放料转盘420、第二张紧机构440、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411、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421和第二导向片430,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410、第二双面胶放料转盘420、第二张紧机构440、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411、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421和第二导向片430均装设于支撑支架110上,第二张紧机构440位于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410的上方,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411位于第二张紧机构440上方,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421位于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411的后方,第二导向片430位于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421上方;线缆薄膜的上方的第一隔离膜900,经过第一隔离膜导向辊筒311和第一张紧机构340,缠绕于第一隔离膜收料转盘310上,线缆薄膜的下方的第二隔离膜920,经过第二隔离膜导向辊筒411和第二张紧机构440,缠绕于第二隔离膜收料转盘410上,缠绕于第一双面胶放料转盘320的第一双面胶910,牵引经过第一双面胶导向辊筒321和第一导向片330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缠绕于第二双面胶放料转盘420的第二双面胶930,牵引经过第二双面胶导向辊筒421第二导向片430位于线缆薄膜下方。

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包括贴合支架511、第一贴合辊筒512和第一贴合气缸513,贴合支架511装设于工作台100上位于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的出料端,第一贴合气缸513架设于贴合支架511上,第一贴合气缸513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一贴合辊筒512,第一贴合辊筒512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第一贴合气缸513驱动第一贴合辊筒512朝向线缆薄膜进行贴合处理;第二双面胶贴合机构610包括第二贴合辊筒612和第二贴合气缸613,第二贴合气缸613架设于贴合支架511上,第二贴合气缸613位于第一贴合气缸513下方,第二贴合气缸613的输出端装设有第二贴合辊筒612,第二贴合辊筒612位于线缆薄膜下方,第二贴合气缸613驱动第二贴合辊筒612朝向线缆薄膜进行贴合处理;第一贴合气缸513启动,驱动第一贴合辊筒512朝向线缆薄膜移动,贴合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一双面胶910,第二贴合气缸613启动,驱动第二贴合辊筒612朝向线缆薄膜移动,贴合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二双面胶930。

为调节张紧程度,第一张紧机构340包括装设于支撑支架110上的第一张紧支架341、沿y轴方向作升降动作的第一移动辊筒342、驱动第一移动辊筒342移动的第一张紧气缸343和位于第一移动辊筒342下方的第一固定辊筒344,第一张紧气缸343位于第一移动辊筒342上方;第二张紧机构440包括装设于支撑支架110上的第二张紧支架441、沿y轴方向作升降动作的第二移动辊筒442、驱动第二移动辊筒442移动的第二张紧气缸443和位于第二移动辊筒442下方的第二固定辊筒444,第二张紧气缸443位于第二移动辊筒442下方;第一张紧气缸343驱动第一移动辊筒342移动,以调节第一固定辊筒344与第一移动辊筒342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隔离膜900的张紧程度,第一张紧气缸343驱动第一移动辊筒342移动,以调节第一固定辊筒344与第一移动辊筒342之间的距离,控制第一隔离膜900的张紧程度,第二张紧机构440同理运作。

还包括切割支架700、第一切割机构710和第二切割机构720,切割支架700装设于支架外侧,第一切割机构710和第二切割机构720位于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和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之间,第一切割机构710和第二切割机构720均相对于工作台100沿x轴方向进给切割线缆薄膜;切割支架700装设于支架背面外侧,第一隔离膜收卷机构300和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之间设置有第一切割机构710和第二切割机构720,第一切割机构710和第二切割机构720装设于切割支架700上。

为优化切割机构结构,第一切割机构710包括装设于切割支架700上并沿内侧方向延伸且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一悬吊架711、装设于第一悬吊架711上并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一滑轨712、装设于滑轨上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块713、驱动第一移动块713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一移动气缸714、从上至下贯穿移动块的第一切割刀715和装设于第一移动块713上驱动第一切割刀715沿y轴移动的第一切割气缸716;第二切割机构720包括装设于切割支架700上并沿内侧方向延伸且位于线缆薄膜上方的第二悬吊架721、装设于第二悬吊架721上并沿x轴方向分布的第二滑轨722、装设于滑轨上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块723、驱动第二移动块723沿x轴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气缸724、从上至下贯穿移动块的第二切割刀725和装设于第二移动块723上驱动第二切割刀725沿y轴移动的第二切割气缸726;第一切割气缸716驱动第一切割刀715沿y轴方向移动,第二切割气缸726驱动第二切割刀725沿y轴方向移动,第一移动气缸714驱动第一移动块713沿x轴方向移动,第二移动气缸724驱动第二移动块723沿x轴方向移动。

为收卷成品,收卷机构800包括装设在工作台100上并位于第一双面胶贴合机构510出料端侧的引取支架810、装设在引取支架810一侧的引取电机811、引取电机811驱动且装设在引取支架810上的引取辊筒812、装设在引取支架810后侧的收卷支架813、装设在收卷支架813一侧的收卷电机814和收卷电机814驱动的收卷转盘;贴合双面胶的线缆薄膜经过引取辊筒812收卷在收卷转盘上81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