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框架式浮盘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55000发布日期:2020-12-18 18:50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框架式浮盘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浮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框架式浮盘。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储罐作为油库的核心储油设备,大型化甚至超大型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浮顶罐是储罐的一种,在油库中应用十分普遍,浮顶是一种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漂浮在储液面上并随储液面升降的盘状结构,又称浮盘。目前,在储存汽煤柴油等高挥发性液体的储罐内均设有浮盘来减少挥发,避免因气体挥发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申请号为cn202010262168.5的中国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全接液焊接不锈钢浮盘,据其记载,浮盘的安装梁之间、安装梁与浮力单元之间、浮力单元之间及边缘板与安装梁和浮力单元之间均在底部连接缝通过螺栓连接。

申请号为cn201911127270.8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浮盘系统,据其记载,边翼护套套在两个长侧板上部,后用螺栓将边翼护套及两长侧板上部固定连接,实现两个蜂窝箱机构的连接。

申请号为cn201811349987.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内浮盘,据其记载,浮盘模块的某一侧连接边部向上凸出于上盖板的表面;在所述边部的凸出部分设有螺栓孔;主梁的上部与所述边部的凸出部分相平;在主梁的上部设有螺栓孔;主梁的上部和所述边部的凸出部分共同安装有槽型压条;在槽型压条上设有螺栓孔;主梁的上部、所述边部的凸出部分以及槽型压条通过穿过各螺栓孔的螺栓进行紧固。

现有浮盘结构的安装原理均是通过在浮力单元的顶部、或者底部设置向上或者向下延伸的固定板,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上的固定板相对,然后通过螺栓副将两个固定板连接于一起,以此构成相邻两个浮力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由于需要安装大量的螺栓,使得现有浮盘的安装通常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框架式浮盘,以能够方便安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框架式浮盘,包括:

外圈板;

骨架,包括固设于所述外圈板内的若干横梁和若干纵梁,各所述横梁和各所述纵梁围成若干框架,各所述框架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固设有托板;

浮力单元,各所述框架内分别并列设有多个所述浮力单元,各所述浮力单元的两端分别承托于所述托板上,且所述框架的各侧壁上分别可拆卸固连的设有压紧部,用于将各所述浮力单元压紧在所述托板上;

连接组件,设于各所述框架内相邻的两个所述浮力单元之间,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夹板以及调节单元;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夹板分设于所述浮力单元的两侧,所述调节单元设于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夹板之间,所述调节单元用于调节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夹板间的距离,使所述连接件和所述夹板夹紧相邻的两个所述浮力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外圈板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若干外圈段,各所述外圈段的两端上分别固设有向所述外圈板的内部延伸的安装板,且各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间分别夹置有所述横梁或所述纵梁,贯通相邻的两个所述安装板及其之间的所述横梁或所述纵梁开设有贯通孔,连接件可穿过所述贯通孔并与紧固件连接,用于构成相邻两个所述外圈段之间的固连。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固连的固定板和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夹板分置于所述浮力单元的两相对侧,所述连接板由相邻两个所述浮力单元间穿过并与所述夹板连接,所述调节单元设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夹板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夹板和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使所述夹板和所述固定板夹紧相邻的两个所述浮力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包括与所述固定板固连的连接段,以及与所述连接段固连并延伸至穿过所述夹板的穿过段,所述调节单元包括支撑在所述穿过段和所述夹板之间的支撑部,且所述支撑部的支撑长度被设置为可调。

进一步的,贯穿所述穿过段开设有方形的贯穿孔,所述支撑部包括穿过所述贯穿孔、并支撑在所述贯穿孔侧壁上的调节板,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夹板之间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为设于所述连接板两侧的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支撑件之一的长度被设置为可调。

进一步的,两所述支撑件之一包括由所述调节板折弯形成的支撑板,两所述支撑件另一包括贯穿所述调节板设置的螺杆,以及与所述螺杆螺接的螺母,所述螺母位于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夹板之间,用于支撑所述调节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两个所述托板抵接,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固定板等长设置,所述穿过段为固设于所述连接段上的若干个,且各所述穿过段沿所述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和各所述浮力单元之间分别夹置有密封单元,所述密封单元包括硬质层和设于所述硬质层两相对侧的软质垫层,由所述夹板向所述固定板的方向,所述软质垫层的厚度渐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浮盘包括若干支撑单元,各所述支撑单元用于将连接于一起的所述浮力单元支撑在油罐的罐底上,且各所述支撑单元对所述浮力单元的支撑高度被设置为分别可调。

进一步的,各所述支撑单元包括贯穿所述浮力单元并与所述浮力单元固连的外套管,以及穿设在所述外套管内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用于支撑在所述罐底上;沿所述外套管的径向贯通所述外套管开设有贯通孔,沿所述支撑杆的径向贯穿所述支撑杆开设有贯穿孔,且所述贯穿孔为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间隔设置的若干个,所述贯通孔用于与各所述贯穿孔之一相对并固连,以调整所述支撑单元对所述浮力单元的支撑高度。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势:

本发明所述的框架式浮盘较为方便安装,原理在于:首先,通过在框架上固定设置托板,以及可拆卸固定的设置在框架上的各压紧部,各压紧部可将框架内各浮力单元压紧在托板上,以此构成浮力单元和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其次,通过设置连接件、夹板以及调节单元,可同时构成对相邻两个浮力单元的夹紧,以此构成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之间的固定连接;本发明的框架式浮盘通过在框架上设置压紧部压紧各浮力单元,以此构成浮力单元和框架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夹紧相邻两个浮力单元的方式构成浮力单元之间的连接,可大量减少螺栓的安装工作量,便于组装;此外,本发明的框架式浮盘,由于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无需在浮力单元上设置外延的连接板,还简化了浮力单元的结构。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浮盘结构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外圈板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横梁和纵梁的连接爆炸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框架结构的爆炸图;

图5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浮力单元间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的浮力单元间的连接结构的左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浮力单元间的连接结构爆炸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的浮力单元和密封单元间的连接爆炸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所述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所述的支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外圈板,11-外圈段,111-安装板,2-骨架,21-横梁,22-纵梁,23-托板,24-压紧部,241-第一连接板,242-压板,25-中间件,201-第一卡槽,202-第二卡槽,3-浮力单元,4-连接组件,41-连接件,411-固定板,412-第二连接板,42-夹板,43-调节单元,431-调节板,432-支撑板,433-螺杆,434-螺母,401-贯穿孔,5-密封单元,51-硬质层,52-软质垫层,6-支撑单元,61-外套管,62-支撑杆,621-上套筒,622-下支撑件,6221-支撑腿,622-中间件,623-弹性件,63-上管段,64-下支撑段,65-调节件,601-贯通孔,602-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个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框架式浮盘,参考图1至图7所示,其包括外圈板1、骨架2、浮力单元3以及连接组件4;其中,骨架2包括固设于外圈板1内的若干横梁21和若干纵梁22,各横梁21和各纵梁22围成若干框架,各框架的、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分别固设有托板23;各框架内分别并列设有多个浮力单元3,各浮力单元3的两端分别承托于托板23上,且框架的各侧壁上分别可拆卸固连的设有压紧部24,用于将各浮力单元3压紧在托板23上。

上述的连接组件4设于各框架内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3之间,各连接组件4包括连接件41、夹板42以及调节单元43;连接件41和夹板42分设于浮力单元3的两侧,调节单元43设于连接件41和夹板42之间,调节单元43用于调节连接件41和夹板42间的距离,使连接件41和夹板42夹紧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3。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外圈板1呈圆环状,且外圈板1包括首尾依次连接的若干外圈段11,各外圈段11的两端上分别固设有向该外圈板1的内部延伸的安装板111,各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11间分别夹置有横梁21或纵梁22,贯通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11及其之间的横梁21或纵梁22开设有贯通孔402,连接件可穿过贯通孔并与紧固件连接,以此构成相邻两个外圈段11之间的固连。

本实施例中,仍参考图1和图2所示,各安装板111按照下述方式布置:上述的横梁21为两个,且两个横梁21平行、间隔设置;上述的纵梁22为两个,且两个纵梁22平行、间隔设置,且两个横梁21及两个纵梁22呈“井”字型排布;上述各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11可分别构成对各横梁21、各纵梁22两端的夹置;也即是说,上述的外圈段11为八段,八段外圈段11的安装板111构成了八组安装板111,八组安装板111可分别夹置两横梁21的四个端部,以及两纵梁22的四个端部。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2所示,上述的贯通孔具体贯穿各相邻的两个安装板111及其之间的横梁21或纵梁22设置,也即是说,在各安装板111上分别开设有通孔,在横梁21和纵梁22的端部上开设有通孔,相邻两个安装板111及其之间的横梁21或纵梁22上的通孔相对;上述的连接件例如为螺栓,紧固件例如为螺母,由螺栓穿过贯通孔并与螺母螺接,以此构成横梁21和纵梁22在外圈板1上的固定,由于不影响理解,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未示出螺栓与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的外圈板结构,首先,将外圈板1设置为由若干外圈段11串接组成,各外圈段11可在加工场地加工完成后,再运输至使用场地进行组合安装,显然,各外圈段11的运输难度远小于外圈板1的运输难度;其次,通过在各外圈板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安装板111,并由相邻的安装板111夹置横梁21和纵梁22的方式固定横梁21和纵梁22,可构成横梁21和纵梁22在外圈板1上定位,以及横梁21和纵梁22在外圈板1上的固定;第三,通过设置各安装板111,可方便的构成相邻两个外圈段11之间的定位固定,便于后续进行各外圈段11之间的连接,例如焊接连接。

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各横梁21的下侧开设有可供纵梁22卡入的第一卡槽201,在各纵梁22的上侧开设有供横梁21卡入的第二卡槽202,横梁21卡入第一卡槽202,纵梁22卡入第二卡槽时201,横梁21和纵梁22上下平齐且正交设置;在各横梁21及与其相连的横梁21之间设有中间件25,用于构成横梁21和纵梁22间的固连。参考1至图3所示,上述的中间件25包括相固连并分别与纵梁22和横梁21贴合的中间板,中间板和纵梁22或横梁21间通过螺栓副固定连接。

基于上述的横梁21和纵梁22结构,参考图1所示,各横梁21和各纵梁22将外圈板1围成有九个框架,各框架有三个或四个由横梁21、纵梁22或外圈板1构成的侧边板,本实施例将以中间框架为例对浮力单元3的安装进行介绍,其它框架内的浮力单元3具有相同的安装原理,对于一端与外圈板1相接的浮力单元3,将其外端设置为与外圈板1相匹配的形状即可,本实施例将不再赘述。

参考图1、图4至图5所示,上述的托板23分别设置在框架相对的两个侧边板上;具体的来说,托板23与各侧边板的底部一侧固连,并位于框架的内部,且各托板23与侧边板等长设置;需要说明的是,托板23在四个侧板板上均有设置也是可行的。上述的浮力单元3呈长方体状,在各框架内并列的安装有多个浮力单元3;各浮力单元3的长度与框架匹配,以使浮力单元3的两端分别承托在相对的两个托板23上;各浮力单元3的高度小于侧边板的高度,以便于下述的压紧部24对浮力单元3的压紧,需要说明的是,浮力单元3的具体结构可参考现有成熟技术,在此不再详述。

参考图1、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各压紧部24具体包括与侧边板可拆卸固连的连接板,以及与连接板固连并向框架的内部弯折的压板242,优选的,该连接板与压板242正交设置,该连接板与压板242例如一体成型;其中,为了与其它连接板区分,本实施例称该连接板为第一连接板241;该第一连接板241可与框架的侧边板贴合,并通过螺栓副与侧边板固定连接,以此构成压紧部24与侧边板的可拆卸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41和侧边板固连后,压板242可将各浮力单元3压紧在托板23上,以此构成各浮力单元3和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件41包括相固连的固定板411和连接板,其中,具体是固定板411和夹板42分置于浮力单元3的两相对侧,连接板由相邻两个浮力单元3间穿过并与夹板42连接,调节单元43设于连接板和夹板42之间,用于调节夹板42和固定板411间的距离,使夹板42和固定板411夹紧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3。

上述连接组件4的连接板,下述时将称其为第二连接板412,该第二连接板412包括与固定板411固连的连接段,以及与连接段固连并延伸至穿过夹板42的穿过段,调节单元43包括支撑在穿过段和夹板42之间的支撑部,且支撑部的支撑长度被设置为可调。

具体结构上,参考图6和图7所示,与第二连接板412的底部一端固连设有分别向该第二连接板412的两相对侧延伸的固定板411,优选的,第二连接板412的底板一端沿其宽度方向分为两段,两段分别向该第二连接板412的两相对侧弯折,并构成上述的固定板411,也即是说第二连接板412与两个固定板411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板412两侧的固定板411分别与相邻两个浮力单元3的底面贴合。

参考图5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夹板42位于浮力单元3的上方,其两端与相对的两压板242抵接,也即是说,两压板242及其之间的夹板42覆盖浮力单元3的长度方向,以使下述的密封隔垫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在该夹板42上开设有若干贯通槽,且各贯通槽沿夹板42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图6所示,上述连接件41的数量与贯通槽的数量一一对应,且各连接件41的第二连接板412的顶端可穿过相应的贯通槽,上述的穿过段具体为该第二连接板412穿过贯通槽的部分。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6和图7所示,贯穿上述的穿过段开设有方形的贯穿孔401,支撑部具体包括穿过贯穿孔401并支撑在贯穿孔401侧壁上的调节板431,在调节板431和夹板42之间设有支撑件,且支撑件为位于第二连接板412两侧的两个,且至少两个支撑件之一的高度被设置为可调。

参考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调节板431的一端设有向下弯折并可支撑在夹板42上的支撑板432,也即是说,该支撑板432与调节板431一体成型设置,该支撑板432构成了上述的两个支撑件之一;在第二连接件41另一侧的调节板431上开设有通孔,两个支撑件另一包括穿设在通孔内的螺杆433,以及螺接在螺杆433上的螺母434,该螺母434位于调节板431和夹板42之间,用于支撑调节板431。

本实施例中,构成相邻两个浮力单元3间固定连接的具体步骤为:将各连接件41的第二连接板412由两个浮力单元3之间穿过并插入夹板42上的贯通槽内,使各连接件41的固定板411分别与相邻两个浮力单元3的底面贴合;将调节板431的一端穿过贯穿孔401,调节板431另一端上的支撑板432支撑在夹板42上,将螺杆433穿设在调节板431上的通孔内,并在螺杆433的下端上旋入一个螺母434,然后向上旋转螺母434,螺母434带动调节板431上移,由于杠杆作用,支撑板432对夹板42施加向下的作用下,调节板431对螺母434、也即螺杆43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从而使得夹板42可与固定板411同时夹紧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3,以此构成相邻两个浮力单元3之间的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在各夹板42和浮力单元3之间夹紧设有密封隔垫,基于上述连接组件4的结构,因为夹板42和浮力单元3之间可较好的夹紧密封隔垫,也就可使密封隔垫能够提供较好的密封效果,可避免油气经浮力单元3之间的间隙泄露,可降低损耗,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框架式浮盘通过在框架上固定设置托板23,以及可拆卸固定的设置在框架上的各压紧部24,各压紧部24可将框架内各浮力单元3压紧在托板23上,以此构成浮力单元3和框架之间的固定连接;而通过设置连接件41、夹板42以及调节单元43,可同时构成对相邻两个浮力单元3的夹紧,以此构成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3之间的固定连接;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可大量减少螺栓的安装需求,从而方便安装;此外,本实施例的框架式浮盘,由于采用上述的连接结构,无需在各浮力单元3上设置外延的连接板,还简化了浮力单元3的结构。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框架式浮盘,其与实施例一的框架式浮盘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的地方在于:本实施例中,参考图8和图9所示,固定板411的两端分别与相对的两个托板23抵接,第二连接板412包括与固定板411固连并等长设置的连接段,穿过段为沿连接段的长度方向间隔的设于该连接段上的多个。

本实施例中,在连接段和各浮力单元3之间分别夹置有密封单元5;且参考图8和图9所示,该密封单元5包括硬质层51,以及固设在硬质层51两相对侧的软质垫层52,两侧的软质层分别用于与连接段和浮力单元3抵接,且由夹板42至固定板411的方向,两个软质垫层52的厚度均渐小设置。或者说,各软质垫层52垂直于其自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为直角梯形,该直角梯形的直线腰边与硬质层贴合,其斜线腰边朝向浮力单元3或第二连接板412,其长底边朝向夹板42设置,短底边朝向固定板411设置。

该密封单元5的安装方式为:将相邻的两个浮力单元3并列承托在托板23上,连接件41放置到位后,将两个密封单元5的下端,也即总厚度较小的一端夹在第二连接板412和浮力单元3之间,然后将夹板42压在密封单元5上,然后通过旋转螺杆433上的螺母434,带动夹板42下移,由夹板42将该密封单元5压紧在第二连接板412和浮力单元3之间,以此可提供较好的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方案,相比于实施例一的方案,具有更好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框架式浮盘,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框架式浮盘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1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框架式浮盘还包括若干支撑单元6,各支撑单元6用于将连接于一起的各浮力单元3支撑在油罐的罐底上,且各支撑单元6对浮力单元3的支撑高度被设置为可调。

参考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单元6包括与骨架2固定连接的若干外套管61,以及穿设在外套管61内的支撑杆62,且具体是该支撑杆62支撑在油罐的罐底上;沿外套管61的径向贯穿该外套管61设有贯通孔601;沿支撑杆62的径向贯穿该支撑杆62开设有贯穿孔602,且沿支撑杆62的轴向间隔的开设有多个上述的贯穿孔602,且两端的贯穿孔602的距离优选在500mm以上;贯通孔601可与各贯穿孔602之一相对并固连,贯通孔601与不同的贯穿孔602相对并固连时,对浮力单元3具有不同的支撑高度,或者说,在支撑单元6支撑在罐底上时,浮力单元3与罐底具有不同的距离。其中,贯通孔601与贯穿孔602固连的一种方式例如为:由螺栓穿过贯通孔601以及与该贯通孔601相对的贯穿孔602并与螺母螺接。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支撑单元6,可对浮盘的高度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而通过对浮盘高度的调整,可在油罐存储不同油液时均具有合理的预留高度;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需要更换支撑单元对浮盘的高度进行调整,本实施例方案对浮盘高度的调整较为方便。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框架式浮盘,其与实施例三所述的框架式浮盘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支撑杆62包括穿设于外套管61内的上套筒621,可滑动的穿设于上套筒621内的下支撑件622,以及设于上套筒621和下支撑件622间的弹性件623;其中,具体是下支撑件622支撑在罐底上,弹性件623用于对所述上套筒621和所述下支撑件622间的相对移动进行缓冲。

参考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下支撑件622具体包括支撑在罐底上的支撑腿6221,以及可转动的设于支撑腿6221上的中间件6222,该中间件6222可穿设于上述的上套筒621内,且弹性件623具体设置在该中间件6222和上套筒621之间;并在该中间件6222和上套筒621之间设有导向单元;通过该导向单元导向,中间件6222在上套筒621内沿上套管的轴向移动时,该中间件6222具有绕自身轴线的转动。

本实施例的导向单元具体包括构造在上套筒621内壁上的螺旋槽,以及设于中间件6222外周上的、可与螺旋槽内导向滑动的滚珠;需要说明的是,该导向单元也可包括构造在上套筒621内壁上的、无自锁功能的t形内螺纹,以及构造在中间件6222外周上的、与该t形内螺纹的t形外螺纹,由于不影响理解,本实施例的附图中未示出该导向单元的具体结构。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1所示,在上套筒621的内壁上固设有挡板,上述的弹性件623具体为设置在中间件6222的上端面和挡板之间的弹簧。

本实施例的浮盘的工作原理为:当浮盘漂浮于油面上时,下支撑件622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上套筒621的距离较长;当油面急速下降,浮盘下降至支撑腿6221与罐底接触时,上套筒621随浮盘继续下移,驱使中间件6222转动并压缩弹簧,由弹簧为浮盘提供缓冲。

通过在上套筒621和下支撑件622之间设置弹性件623,可在油罐内液面迅速降低时,由弹性件623提供缓冲,避免浮盘与罐底硬接触而受到冲击,避免导致浮盘损坏,而通过将中间件6222设置为可转动,上套筒621相对于中间件622下移时,在由弹簧对上套筒621提供支撑力的同时,还可由中间件6222为上套筒621提供部分支撑力,以此可进一步提高缓冲效果,并使支撑单元6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浮盘,其与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浮盘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不同的地方在于:参考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浮盘还包括若干支撑单元6,各支撑单元6用于将连接于一起的各浮力单元3支撑在油罐的罐底上,且各支撑单元6对浮力单元3的支撑高度被设置为可调。

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2所示,上述的支撑单元6包括上管段63和下支撑段64,下支撑段64可插入上管段63内,且上管段63的外周上构造有第一外螺纹,下支撑段64的外周上构造有第二外螺纹;上管段63和下支撑段64间设有调节件65,调节件65上开设有与第一外螺纹螺接的第一螺纹孔,以及与第二外螺纹螺接的第二螺纹孔,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同心并连通设置。

通过设置上述结构的支撑单元6,通过转动调节件65,可方便的对各支撑单元6的高度进行微调,也即可方便的对浮盘进行调平;相比于仅在上管段63和下支撑段64两者之一上设置外螺纹,将另一设置为与调节件65可转动连接,本实施例的方案具有较高的调节效率,也即是说,本实施例的方案中,调节件65转动一圈所造成的浮盘高度的变化两倍于仅在两者之一上设置外螺纹的方案。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的浮盘,其各支撑单元6的高度可更方便的进行微调,从而方便的对浮盘进行调平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