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98961发布日期:2021-06-22 17:1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铺设用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是一种由多股导线纠缠固定在一起的电力电信传输导体,其常被用在市政建设中的基础服务构建中,现有技术中的电缆,其外表通常包裹有橡胶外管,通过橡胶外管的包裹防护,保障电力电信连通的稳定性;

在现有的市政施工中,考虑到城市电力的输送稳定性,通常将电缆铺设在地表以下固定的线管中,为保障电缆穿插铺设的便捷性,且为了便于后期对于电缆的维护检修,通常会在等量距离之间建设有电力井,通过电力井上方的开口与地表连通,从而方便对电缆进行铺设穿插,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电缆铺设方式为:电缆从地下线管的一头穿插到线管的另一头,通常为工作人员下井作业,将外接引线装置的一端预先穿插在线管内部,随后将其与待铺设电缆之间进行固定连接,通过从另一端对引线的收拉,使得电缆穿插在线管内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缺乏对线管的引入定位,线管在穿插过程中不断与周围异物之间进行摩擦,容易出现表皮破裂的情况,影响电缆铺设后的用电稳定安全性;

另外,现有的电力井与线管之间多为垂直状态,且电缆线卷多是通过支撑装置放置在地面上,在实际电缆铺设过程中,电缆需要进行最少两次角度转换,电缆的角度变换过程过于僵硬,缺乏柔和的引导,导致实际穿线铺设时不够顺畅,且加大了电缆与周围环境之间出现摩擦损坏的概率,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市政施工中电缆在进行铺设时,其进入端缺乏较为柔和的引导定位装置,使得电缆穿插过程中,其表皮容易与外界环境刮擦损坏,且穿线铺设时不够顺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底盘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且支撑机构包括有支撑底架,所述支撑底架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支撑底架之间通过插销并排连接,其中一组所述支撑底架固定焊接在底盘的外侧,每组所述支撑底架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竖梁,且所述竖梁的内部前后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每组所述第一螺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螺纹套,且第一螺纹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每组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外侧均固定焊接有连接座,且前后两组对应的所述连接座之间转动连接有插接座,所述插接座的中间位置贯穿插设有托架杆,且托架杆的外壁上均匀等距开设有插口,其中一组所述插口的内部插设有定位销,所述底盘的内部插设有定位机构,且定位机构包括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放置在底盘的内部,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上均匀转动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套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引导架,且引导架的内部一侧转动连击有第一引导轮,所述引导架的另一侧外壁上贯穿插设有插杆,且插杆与引导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插杆贴近于第一引导轮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座,所述插杆的外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引导架的内壁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支撑座的外壁上,所述支撑座通过弹簧与引导架之间弹性连接,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引导轮,所述支撑套外壁上贴近于引导架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撑展组件,且撑展组件包括有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固定焊接在支撑套的外壁上,所述第一套杆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套杆,所述第一套杆贴近于第二套杆的一端外壁上均匀焊接固定有第一紧固片,且第一紧固片的外壁套设有第一旋转环,所述第一旋转环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紧固片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紧固片的一端厚度大于其另一端厚度,所述第二套杆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且第二螺纹套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纹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左侧一组所述支撑底架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内部尺寸与托架杆的外侧尺寸相适配,所述固定筒位于左侧一组插接座的正下方。

优选的,右侧一组所述支撑底架的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右侧一组所述支撑底架顶部开设的螺纹孔相适配,所述第二螺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腿共设置有三组,三组所述支撑腿等距均匀分布在支撑套的一端外壁上,且支撑腿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斜板。

优选的,所述支撑套的内部安装有给油机构,且给油机构包括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转动连接在支撑套的一端,所述转动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涂油海绵,所述支撑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联动组件,所述支撑套的外壁上焊接连通有给油口,且给油口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固定连通有供油机,所述供油机固定焊接在底盘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有齿环,且齿环环绕装配在转动套的外壁上,所述引导架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引导轮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传动机构,所述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引导轮之间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套的外侧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传动杆,且传动杆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与第一锥齿轮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传动齿轮,且传动齿轮外壁上装配的齿牙与齿环外壁上装配的齿牙相适配。

优选的,左侧一组所述支撑底架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且加固机构包括有导轨,所述导轨焊接固定在左侧一组所述支撑底架的顶部,所述导轨的内部镶嵌有连接块,且连接块与导轨之间滑动转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爬梯,且爬梯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方杆,每组所述方杆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套,且每组所述第三螺纹套的内部均贯穿插设有第四螺杆,所述第四螺杆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纹套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与导轨之间的转动反向以及连接块与爬梯之间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爬梯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支撑销,且支撑销与连接块位于爬梯的同一侧外壁上。

优选的,两组所述方杆之间固定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预导机构,所述预导机构包括有管体,且管体固定安装在两组所述方杆中间的连接杆上,所述管体的前后两端轴心对称状固定有u形架,且每组所述u形架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预引导轮,两组所述预引导轮分别位于管体的上下两侧,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清洁海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支撑腿和撑展组件的支撑,将支撑套稳定支撑在线管进入端外侧,同时,通过第二引导轮和第一引导轮之间的夹持滚动,对进入的电缆进行柔和引导限制,有效的保障了电缆在进入线管时的稳定性,避免电缆在穿插时表皮与外接环境之间发生刮擦损坏;

2.通过设置支撑机构安装在底盘的外侧,且设置托架杆与插接座之间滑动连接,使得支撑机构可以通过调节展开,便于对该装置的移动使用,同时,设置第二螺杆与右侧一组支撑底架内部开设的螺纹孔螺纹旋转连接,且在第二螺杆的底部固定有万向轮,通过转动第二螺杆可以使得万向轮向下移动与地面接触,通过万向轮和滚轮之间的配合,便于对铺设过程中的电缆线卷进行转运,有利于提升电缆铺设时的工作效率;

3.通过设置加固机构安装在左侧一组支撑底架顶部,且设置连接块与导轨之间滑动转动连接,爬梯与连接块之间转动连接,便于对爬梯进行收放,通过设置第三螺纹套与第四螺杆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通过第四螺杆和第三螺纹套之间的调节支撑,便于将爬梯固定在电力井内部,从而对支撑机构进行限位,有效的防止电缆铺设时,支撑机构移动导致电缆铺设偏移,便于保障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4.通过设置预导机构安装在爬梯的上方位置,通过预导机构内部两组轴心对称的预引导轮的引导,可以有效的对电缆铺设进行预引导定位,避免电缆在进入电力井时与周围摩擦损坏,同时,在支撑套的内部安装有给油机构,通过涂油海绵对支撑套内部经过的电缆进行涂油操作,有效的降低各个电缆之间的摩擦阻力,便于保障电缆穿插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展开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定位机构收起状态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定位机构收起状态下的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导轨和连接块之间的连接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方杆、第三螺纹套和第四螺杆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方杆、第三螺纹套和第四螺杆的结构立体剖解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预导机构的结构立体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定位机构展开后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收缩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中:110、底盘;120、滚轮;200、支撑机构;210、支撑底架;220、竖梁;230、第一螺杆;240、第一螺纹套;250、连接座;260、插接座;270、托架杆;280、插口;290、定位销;310、固定筒;320、第二螺杆;330、万向轮;400、定位机构;410、支撑套;420、支撑腿;430、引导架;440、第一引导轮;450、插杆;460、支撑座;470、弹簧;480、第二引导轮;490、撑展组件;491、第一套杆;492、第二套杆;493、第一紧固片;494、第一旋转环;495、第二螺纹套;496、第三螺杆;500、给油机构;510、转动套;520、涂油海绵;530、联动组件;531、齿环;532、第一锥齿轮;533、皮带轮传动机构;534、传动杆;535、第二锥齿轮;536、传动齿轮;540、给油口;550、供油机;600、加固机构;610、导轨;620、连接块;630、爬梯;640、方杆;650、第三螺纹套;660、第四螺杆;670、支撑销;700、预导机构;710、管体;720、u形架;730、预引导轮;740、清洁海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市政工程施工中电缆布设用辅助定位组件,包括底盘110,底盘110的底部转动连接有滚轮120,底盘1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机构200,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底盘110上设置的滚轮120与地面接触,使得该装置可以通过推动移动,便于该装置进行运输使用,有利于使得该装置搬运过程中便捷省力;

支撑机构200包括有支撑底架210,支撑底架210共设置有两组,两组支撑底架210之间通过插销并排连接,其中一组支撑底架210固定焊接在底盘110的外侧,每组支撑底架210的顶部均固定焊接有竖梁220,且竖梁220的内部前后两侧对称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230,每组第一螺杆230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一螺纹套240,且第一螺纹套24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螺杆23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每组第一螺纹套240的外侧均固定焊接有连接座250,且前后两组对应的连接座250之间转动连接有插接座260,插接座260的中间位置贯穿插设有托架杆270,且托架杆270的外壁上均匀等距开设有插口280,其中一组插口280的内部插设有定位销290,该装置在使用时,由于两组支撑底架210之间通过插销并排连接,使得其可以通过移动将两组支撑底架210左右放置在地面上,随后通过转动左侧的插接座260,使得托架杆270处于水平状态,将电缆线卷穿插在托架杆270的外侧,并将托架杆270的一端插设在右侧的插接座260内部,通过定位销290插设在对应的插口280内部,对托架杆270与插接座260之间进行限位固定,使得该装置对电缆线卷可以有效的进行支撑,便于电缆铺设时的方便便捷,且由于该装置可以通过转动调节缩小整体占用空间,有效的保障了该装置的转运便捷性,通过设置第一螺杆230与第一螺纹套240之间螺纹旋转连接,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杆230带动第一螺纹套240上下移动,从而对插接座260内部插设的托架杆270高度进行调节,便于将电缆线卷举升离地,有效地提升了电缆线卷定位支撑时的便捷性;

底盘110的内部插设有定位机构400,且定位机构400包括有支撑套410,支撑套410放置在底盘110的内部,支撑套410的外壁上均匀转动连接有支撑腿420,支撑套410的一端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引导架430,且引导架430的内部一侧转动连击有第一引导轮440,引导架430的另一侧外壁上贯穿插设有插杆450,且插杆450与引导架430之间滑动连接,插杆450贴近于第一引导轮440的一端固定焊接有支撑座460,插杆450的外侧套设有弹簧470,且弹簧470的一端固定焊接在引导架430的内壁上,弹簧470的另一端固定焊接在支撑座460的外壁上,支撑座460通过弹簧470与引导架430之间弹性连接,支撑座460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二引导轮480,支撑套410外壁上贴近于引导架430的一侧固定焊接有撑展组件490,且撑展组件490包括有第一套杆491,第一套杆491固定焊接在支撑套410的外壁上,第一套杆491的内部插设有第二套杆492,第一套杆491贴近于第二套杆492的一端外壁上均匀焊接固定有第一紧固片493,且第一紧固片493的外壁套设有第一旋转环494,第一旋转环494内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一紧固片493外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第一紧固片493的一端厚度大于其另一端厚度,第二套杆492的外侧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套495,且第二螺纹套495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三螺杆496,第三螺杆496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二螺纹套495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设置支撑腿420可以翻转张开,且设置撑展组件490固定在支撑套410的外壁另一端,通过对撑展组件490的伸缩调节,使得撑展组件490展开,借助于支撑腿420和撑展组件490支撑在电力井的内壁上,从而对支撑套410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该装置使用时,可以将支撑套410稳定固定在地下线管的入口端正前方,通过第二引导轮480和第一引导轮440的夹持引导,对进入的线缆进行引导定位,从而有效的避免电缆表皮与周围环境之间摩擦损坏,有效的保障了电缆铺设过程中的稳定性,且在第二引导轮480和第一引导轮440的转动引导下,使得电缆角度改变时更加顺畅,便于保障电缆穿插时的顺畅稳定;

进一步的,左侧一组支撑底架210的顶部中间位置固定焊接有固定筒310,且固定筒310的内部尺寸与托架杆270的外侧尺寸相适配,固定筒310位于左侧一组插接座260的正下方,通过设置固定筒310固定在左侧一组支撑底架210顶部中间位置,使得该装置在收缩状态下时,托架杆270竖直向下可以插设在固定筒310的内部,对托架杆270的位置进行固定,有效的避免该装置在转运移动时托架杆270晃动,便于保障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的,右侧一组支撑底架210的顶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的内部贯穿插设有第二螺杆320,第二螺杆32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右侧一组支撑底架210顶部开设的螺纹孔相适配,第二螺杆32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万向轮330,通过设置第二螺杆320与右侧一组支撑底架210内部开设的螺纹孔螺纹旋转连接,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转动第二螺杆320,可以使得第二螺杆320相对于支撑底架210上下移动,从而调节万向轮330的位置,使得万向轮330与地面接触进行支撑,通过万向轮330和底盘110的配合,使得托架杆270上安装有电缆线卷时也可以便于转运,便于提高电缆铺设时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支撑腿420共设置有三组,三组支撑腿420等距均匀分布在支撑套410的一端外壁上,且支撑腿420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斜板,通过设置支撑腿420转动后,呈三个方向支撑在电力井的内壁上,有效的保障了了支撑腿420对支撑套410的支撑稳定性,同时,通过在支撑腿420的底部焊接固定有倾斜状的斜板,使得其与电力井内壁接触紧密,有效的保障了支撑腿420对支撑套410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的,支撑套410的内部安装有给油机构500,且给油机构500包括有转动套510,转动套510转动连接在支撑套410的一端,转动套5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涂油海绵520,支撑套410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联动组件530,支撑套410的外壁上焊接连通有给油口540,且给油口540的另一端通过油管固定连通有供油机550,供油机550固定焊接在底盘110的内部,通过设置转动套510与支撑套410之间转动连接,使得转动套510转动时可以带动涂油海绵520在支撑套410内部转动,并设置供油机550通过给油口540对涂油海绵520进行供油,从而对电缆外表进行涂油操作,通过涂油,有效的降低电缆外表皮之间的摩擦阻力,有利于提升了电缆铺设时的顺畅性;

进一步的,联动组件530包括有齿环531,且齿环531环绕装配在转动套510的外壁上,引导架430的一端外侧转动连接有第一锥齿轮532,且第一锥齿轮532与第一引导轮440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传动机构533,第一锥齿轮532与第一引导轮440之间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533传动连接,支撑套410的外侧通过支架转动连接有传动杆534,且传动杆534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第二锥齿轮535,第二锥齿轮535外侧装配的齿牙与第一锥齿轮532外侧装配的齿牙相适配,传动杆534的另一端固定焊接有传动齿轮536,且传动齿轮536外壁上装配的齿牙与齿环531外壁上装配的齿牙相适配,通过设置第一引导轮440与第一锥齿轮532之间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533传动连接,使得电缆在移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锥齿轮532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535与第一锥齿轮532之间的啮合传动,以及传动齿轮536与齿环531之间的啮合传动,为转动套510的转动提供驱动支持,便于保障电缆铺设输送过程中进行同步旋转涂油;

进一步的,左侧一组支撑底架210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机构600,且加固机构600包括有导轨610,导轨610焊接固定在左侧一组支撑底架210的顶部,导轨610的内部镶嵌有连接块620,且连接块620与导轨610之间滑动转动连接,连接块620的外侧转动连接有爬梯630,且爬梯630的顶部左右两侧均转动连接有方杆640,每组方杆640的另一端均转动连接有第三螺纹套650,且每组第三螺纹套650的内部均贯穿插设有第四螺杆660,第四螺杆660外壁上装配的螺纹与第三螺纹套650内壁上装配的螺纹相适配,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滑动翻转,可以使得爬梯630放置在电力井内部,通过转动使得方杆640处于水平状态,并且通过旋转第三螺纹套650,在螺纹的啮合作用下,使得第四螺杆660移动支撑在电力井的内壁上,便于工作人员上下电力井方便,且通过第四螺杆660的支撑,使得加固机构600位置固定牢固,并且对支撑机构200进行限制,有效的避免电缆线卷在铺设时晃动偏移,便于保障电缆铺设时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连接块620与导轨610之间的转动反向以及连接块620与爬梯630之间的转动方向相互垂直,爬梯630的外侧固定焊接有支撑销670,且支撑销670与连接块620位于爬梯630的同一侧外壁上,使得该装置使用时,通过连接块620的连接,可以将爬梯630收放在左侧一组支撑底架210上方,便于该装置转运便捷,同时,通过设置支撑销670固定在爬梯630的外侧,爬梯630调节放置在支撑底架210上方时,支撑销670插设支撑在导轨610的内部,有利于保障爬梯630收起时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的,两组方杆640之间固定焊接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预导机构700,预导机构700包括有管体710,且管体710固定安装在两组方杆640中间的连接杆上,管体710的前后两端轴心对称状固定有u形架720,且每组u形架720的内部均转动连接有预引导轮730,两组预引导轮730分别位于管体710的上下两侧,管体710的内部固定镶嵌有清洁海绵740,通过设置预导机构700安装在爬梯630的上方位置,使得该装置在使用时,通过预导机构700内部两组轴心对称设置的预引导轮730的引导,有效的对电缆进行预定位限制,避免电缆在进入电力井时发生刮擦,且通过在管体710的内部设置有清洁海绵740,对移动的电缆表皮进行擦拭,有效的避免电缆表皮附着物污染涂油海绵520,便于保障该装置的工作稳定性;

工作原理:该装置使用时,通过推动该装置,使得该装置倾斜,且滚轮120与地面接触,有效的对该装置进行移动转运;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该装置移动到电缆铺设位置上,通过拉动使得两组支撑底架210之间展开,根据预铺设电缆线卷的尺寸,调解两组支撑底架210之间的间距,随后,转动第一螺杆230,在螺纹的啮合作用下,使得插接座260上下移动,将插接座260移动到电缆线卷的中心高度,通过旋转插接座260,使得插接座260内部插设的托架杆270处于水平状态,并将托架杆270移动穿插在电缆线卷的中心位置,使得托架杆270插设在右侧一组插接座260的内部,并通过定位销290插设在对应的插口280内部,工作人员通过转动第一螺杆230,使得插接座260向上移动,将电缆线卷抬起离地;

工作时,工作人员滑动爬梯630,使得连接块620移动到导轨610内部的正面一端,并通过转动使得爬梯630竖立在电力井内部,工作人员转动方杆640,使得方杆640处于水平状态,并通过旋转第三螺纹套650,使得第四螺杆660移动支撑在电力井的内壁上,将爬梯630的位置进行固定,并且使得支撑机构200的位置固定牢固;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电缆穿插在预导机构700的内部,通过轴心对称的两组预引导轮730的引导,使得电缆柔性引导进入电力井内部,电缆在移动时,清洁海绵740与电缆表皮之间摩擦,通过清洁海绵740将电缆表面清理干净;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定位机构400从底盘110上取出,并通过转动使得支撑腿420展开,将支撑套410对准放置在地下线管的进入端外侧,拉伸第二套杆492,使得第二套杆492快速伸长,并通过旋转第一旋转环494,使得第一旋转环494在第一紧固片493上移动,将第一紧固片493收紧,对第二套杆492的位置进行固定,随后,工作人员转动第二螺纹套495,通过第二螺纹套495与第三螺杆496之间的螺纹旋转连接,使得第三螺杆496移动伸展支撑在电力井内壁上,便于将支撑套410快速支撑固定;

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电缆穿插在第一引导轮440与第二引导轮480之间,通过第一引导轮440和第二引导轮480的夹持引导,对进入线管的电缆进行引导限制,有效的避免电缆在铺设时与外界异物之间出现摩擦刮伤现象;

工作时,电缆移动带动第一引导轮440转动,通过皮带轮传动机构533的传动,使得第一锥齿轮532转动,通过第二锥齿轮535与第一锥齿轮532之间的齿牙啮合传动,以及传动齿轮536与齿环531之间的齿牙啮合传动,带动转动套510转动,同时,供油机550通过给油口540持续为涂油海绵520进行供油,转动套510转动时带动涂油海绵520旋转,对通过的电缆进行涂油操作,便于保障电缆穿线顺畅,以上为本发明的全部工作原理。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