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6098发布日期:2021-03-09 17:1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压提升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提升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液压提升机。


背景技术:

2.提升机(wellelevatingconveyor/elevator)是通过改变势能进行运输的大型机械设备,如矿井提升机、过坝提升机等。广义地说,电梯、天车、卷扬、稳车、吊车、启闭机等均可称为提升机。提升机一般指功率较大、提升能力较强的大型机械设备。通过动力机械拖动柔性件钢丝绳及所运输的货物上下运动完成运输过程。
3.在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0101258879)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提升机,采用钢丝绳传动式动力牵引机构,液压缸的柱塞的顶端装有横轴,其两端对称式分别装有一个滑轮,另有一个与滑轮配套的平衡轮通过附架装在座板上,钢丝绳经过平衡轮后,其两头再各经过一个滑轮,其两个活动端上各装有一套提升组件,还有用于稳定提升的导向定位装置,以及提升高度测量器;有益之处,单台机中有双吊点,并且双吊点能自动平衡,因此,在相同台数提升机下能增加一倍吊点,被提升物体提升中很容易自动找正,提升稳妥可靠,多机组合应用中,单台机受力状况好,尤其适合于大型钢制贮罐倒装焊接施工中应用。现有的在利用该提升机将火锅油投入到锅中进行熬制时,不能使得火锅油缓慢的倾出并进入到锅中,火锅油进入到锅中速度过快,使得锅中原有的液体溅出,容易对操作者造成烫伤,使得该技术方案受到限制。
4.鉴于此,本发明通过设置提升单元,利用一号气缸、一号丝杠、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承载箱沿支撑座进行转动,并能控制承载箱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火锅油从承载箱内倾出的速度,防止锅内的液体溅出,避免对操作者造成烫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火锅油熬制效率低和火锅油倾出速度快导致烫伤操作者的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液压提升机。
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本体、支撑平台、承载箱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提升机的工作;所述支撑平台安装在提升机本体上,支撑平台上对称开设有凹槽,且支撑平台上对称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设有通孔;所述承载箱一端通过一号轴安装在两支撑座的通孔上,且承载箱的下表面设有提升单元,提升单元分别在每个凹槽内,提升单元包括正反转电机、一号丝杠、一号滑块、一号气缸和二号滑块;所述正反转电机固连在凹槽内壁上,正反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一号丝杠连接,且一号丝杠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凹槽内壁上;所述一号滑块通过丝杠螺母块套设在一号丝杠的外圈上;所述一号气缸一端铰接在一号滑块上,另一端与二号滑块铰接,二号滑块在承载箱下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滑动,通过正反转电机、一号丝杠、一号滑块、一号气缸和二号滑块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承载箱沿两支撑座转动,实现承载箱内的火锅油的倾出;现有的在将火锅油投入到锅中进行熬制时,由于熬制的锅的高度不同,利用人工搬抬火锅
油的方式,严重影响火锅油的熬制效率,同时,不能使得火锅油缓慢的倾出并进入到锅中,火锅油进入到锅中速度过快,使得锅中原有的液体溅出,容易对操作者造成烫伤;本发明通过设置提升单元,并将承载箱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熬制的锅,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利用一号气缸、一号丝杠、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承载箱沿支撑座进行转动,并能控制承载箱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火锅油从承载箱内倾出的速度,使得火锅油缓慢的进入到锅里进行熬制,防止锅内的液体溅出,避免对操作者造成烫伤,从而提高了火锅油熬制的效率;工作时,首先,将火锅油倒入到承载箱内,然后,通过提成机本体将承载箱运送到与熬制的锅的高度相适应的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正反转电机转动,当正反转电机正向转动时,使得一号丝杠正向转动,从而使得一号滑块向远离正反转电机的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气缸连接在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上,且二号滑块在承载箱下表面的滑槽内滑动,使得承载箱被顶起并沿着支撑座转动,当一号滑块运动与正反转电机相隔的最远端时,若承载箱内的火锅油仍不能完全倒入到锅中,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工作,使得承载箱继续沿着支撑座进行转动,使得承载箱内的火锅油均倒入到锅中,从而实现火锅油的熬制,防止由于起先设定的火锅油的量由于未倒入到锅中熬制,导致最终熬制的产品的品质变差,从而提高了火锅油熬制的品质;当承载箱中的火锅油均倒入到锅中后,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和正反转电机反向工作,使得承载箱沿支撑座反向转动,最终使得承载箱与支撑平台相平行,并通过提升机本体使其复位,重复上述操作,实现对火锅油的批量生产。
7.优选的,每个所述通孔处均匀设置一组防损单元;所述防损单元包括弧形板、一号杆、活动板、框体和一号弹簧;所述框体安装在通孔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位于框体内,活动板一端通过一号弹簧固连在框体内壁上,另一端与一号杆连接;所述一号杆端部贯穿框体并与弧形板连接,弧形板与一号轴接触,在一号轴发生转动时,通过弧形板、一号杆、活动板、框体和一号弹簧间的相互配合,减缓了一号轴的损耗;由于承载箱沿着两支撑座转动中,一号轴受到很大的转动摩擦力,在一号轴的持续转动中,会导致一号轴的损耗,使得一号轴断裂,降低了一号轴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损单元,且防损单元为弧形板、一号杆、活动板、框体和一号弹簧,通过弧形板、一号杆、活动板、框体和一号弹簧间的相互配合,在一号轴转动并对弧形板挤压中,弧形板向远离一号轴的一侧运动,使得一号轴短舜间失去与弧形板的接触,减缓了与一号轴间形成的转动摩擦力,降低了一号轴的损耗,避免一号轴的断裂,从而提高了一号轴的使用寿命;当一号轴转动中,与一号轴接触的弧形板受到一号轴的挤压,使得弧形板向远离一号轴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板向远离一号轴的一侧运动,一号弹簧受到挤压,并对所受的挤压力进行缓解,减缓了一号轴的损耗,从而提高了一号轴的使用寿命。
8.优选的,每个所述框体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处转动安装有转动板,转动处套设有扭簧;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设有弹性杆,弹性杆一端与转动板接触,另一端与活动板接触,且弹性杆通过框体上的槽道;位于转动板一侧的通孔内设有储存囊,储存囊内装有猪油,通过活动板、弹性杆和转动板间的相互配合,挤压储存囊,使得储存囊内的猪油挤出,进一步减缓一号轴的损耗;当活动板向远离一号轴的一侧运动中,推动弹性杆,使得与转动板接触的弹性板向靠近一号轴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位于框体内的转动板向靠近一号轴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位于框体外的转动板向靠近储存囊的一侧运动,并对储存囊进行挤压,使得储存囊内的猪油挤出,通过猪油对一号轴的转动进行润滑,且由于猪油很粘稠,
进一步减缓了承载箱的转动速度,避免火锅油过快的倒入到锅中,防止对操作者造成烫伤。
9.优选的,相邻所述弧形板受压后两端部形成的弧长小于一号轴与两弧形板接触处的弧长;通过将相邻弧形板受压后两端部形成的弧长设置成小于一号轴与两弧形板接触处的弧长,避免一号轴在对弧形板进行挤压中,一号轴越过弧形板而进入到弧形板与通孔内壁所形成的区域内,使得一号轴发生卡死现象,导致承载箱不能继续沿支撑座转动,从而影响承载箱中的火锅油倒入到锅中,影响火锅油的熬制效率,进而提高了火锅油的熬制效率。
10.优选的,每个所述弧形板上对称开设有斜孔,通过斜孔加快挤出的猪油作用于一号轴的外圈上,进一步加快减缓一号轴的损耗;通过对称设置斜孔,使得从储存囊中挤出的猪油尽快的作用于一号轴的外圈上,进一步减缓了一号轴在转动中受到的转动摩擦力,从而减缓了一号轴的损耗,防止一号轴的断裂,从而提高了一号轴的使用寿命。
11.优选的,每个所述斜孔的内壁上间断设有弧形弹片,弧形弹片的一侧面通过弹簧固连在斜孔的内壁上,且相邻弧形弹片中,每个弧形弹片均处于另一个弧形弹片的下侧;当猪油从斜孔进入到一号轴的外圈时,猪油先对远离一号轴最远的弧形弹片进行挤压,使得斜孔的直径变小,猪油在变小后的斜孔处进行蓄压,同时,猪油从变小后的斜孔处进入到下一个弧形弹片上,使得下一个弧形弹片向靠近斜孔内壁的一侧弯曲,弹簧给予受挤压的下一个弧形弹片最大的支撑,待达到下一个弧形弹片的复位极点时,下一个弧形弹片将猪油推向远离一号轴最远的弧形弹片上,使得远离一号轴最远的弧形弹片向靠近斜孔内壁一侧运动,使得斜孔的直径从小变大,猪油蓄压后进入到后面的弧形弹片,周而复始,使得猪油最终作用于一号轴,且作用于一号轴的范围更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一号轴的使用寿命。
12.优选的,所述弧形弹片由65mn制成;所述弧形弹片的厚度为二厘米;所述弧形弹片初始状态下与斜孔内壁上有弹簧一侧间的角度为75
°
;两所述弧形弹片的弧形长度正好为斜孔的孔径;通过将弧形弹片612选择为65mn,使得热处理及冷拔软化后,强度比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可塑性,恢复性能更强。
13.优选的,所述一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n/m;通过选择劲度系数为200n/m的一号弹簧,能够保证满足该装置所能适应的最高强度,防止一号弹簧由于承载过大,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5.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提升机,通过设置提升单元,并将承载箱放置在支撑平台上,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熬制的锅,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利用一号气缸、一号丝杠、一号滑块和二号滑块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承载箱沿支撑座进行转动,并能控制承载箱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火锅油从承载箱内倾出的速度,使得火锅油缓慢的进入到锅里进行熬制,防止锅内的液体溅出,避免对操作者造成烫伤,从而提高了火锅油熬制的效率。
16.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提升机,通过设置防损单元,通过弧形板、一号杆、活动板、框体和一号弹簧间的相互配合,在一号轴转动并对弧形板挤压中,弧形板向远离一号轴的一侧运动,使得一号轴短舜间失去与弧形板的接触,减缓了与一号轴间形成的转动摩擦力,降低了一号轴的损耗,避免一号轴的断裂,从而提高了一号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18.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19.图2是本发明中支撑平台和承载箱的剖视图;
20.图3是本发明中支撑座的剖视图;
21.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2.图5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23.图中:提升机本体1、支撑平台2、凹槽21、承载箱3、一号轴31、支撑座4、通孔41、提升单元5、正反转电机51、一号丝杠52、一号滑块53、一号气缸54、二号滑块55、防损单元6、弧形板61、斜孔611、弧形弹片612、一号杆62、活动板63、框体64、通槽641、转动板642、弹性杆643、储存囊644、一号弹簧65。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25.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提升机,包括提升机本体1、支撑平台2、承载箱3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提升机的工作;所述支撑平台2安装在提升机本体1上,支撑平台2上对称开设有凹槽21,且支撑平台2上对称设有支撑座4,支撑座4上设有通孔41;所述承载箱3一端通过一号轴31安装在两支撑座4的通孔41上,且承载箱3的下表面设有提升单元5,提升单元5分别在每个凹槽21内,提升单元5包括正反转电机51、一号丝杠52、一号滑块53、一号气缸54和二号滑块55;所述正反转电机51固连在凹槽21内壁上,正反转电机51的输出轴与一号丝杠52连接,且一号丝杠52的端部转动安装在凹槽21内壁上;所述一号滑块53通过丝杠螺母块套设在一号丝杠52的外圈上;所述一号气缸54一端铰接在一号滑块53上,另一端与二号滑块55铰接,二号滑块55在承载箱3下表面开设的滑槽内滑动,通过正反转电机51、一号丝杠52、一号滑块53、一号气缸54和二号滑块55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承载箱3沿两支撑座4转动,实现承载箱3内的火锅油的倾出;现有的在将火锅油投入到锅中进行熬制时,由于熬制的锅的高度不同,利用人工搬抬火锅油的方式,严重影响火锅油的熬制效率,同时,不能使得火锅油缓慢的倾出并进入到锅中,火锅油进入到锅中速度过快,使得锅中原有的液体溅出,容易对操作者造成烫伤;本发明通过设置提升单元5,并将承载箱3放置在支撑平台2上,可以适应不同高度的熬制的锅,解放了劳动力,同时,利用一号气缸54、一号丝杠52、一号滑块53和二号滑块55间的相互配合,使得承载箱3沿支撑座4进行转动,并能控制承载箱3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火锅油从承载箱3内倾出的速度,使得火锅油缓慢的进入到锅里进行熬制,防止锅内的液体溅出,避免对操作者造成烫伤,从而提高了火锅油熬制的效率;工作时,首先,将火锅油倒入到承载箱3内,然后,通过提成机本体将承载箱3运送到与熬制的锅的高度相适应的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正反转电机51转动,当正反转电机51正向转动时,使得一号丝杠52正向转动,从而使得一号滑块53向远离正反转电机51的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气缸54连接在一号滑块53和二号滑块55上,且二号滑块55在承载箱3下表面的滑槽内滑动,使得承载箱3被顶起并沿着支撑座4转动,当一号滑块53运动与正反转电机51相隔的最远端时,若承载箱3内的火锅油仍不能完全倒入到锅中,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54工作,使得承载箱3继续沿着支撑座4进行转动,使得承载箱3内的火锅油均倒入到锅中,从而实现火锅油的熬制,防止由于起先设定的火锅油的量由于未倒入到锅中熬制,导致
最终熬制的产品的品质变差,从而提高了火锅油熬制的品质;当承载箱3中的火锅油均倒入到锅中后,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54和正反转电机51反向工作,使得承载箱3沿支撑座4反向转动,最终使得承载箱3与支撑平台2相平行,并通过提升机本体1使其复位,重复上述操作,实现对火锅油的批量生产。
2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通孔41处均匀设置一组防损单元6;所述防损单元6包括弧形板61、一号杆62、活动板63、框体64和一号弹簧65;所述框体64安装在通孔41的内壁上;所述活动板63位于框体64内,活动板63一端通过一号弹簧65固连在框体64内壁上,另一端与一号杆62连接;所述一号杆62端部贯穿框体64并与弧形板61连接,弧形板61与一号轴31接触,在一号轴31发生转动时,通过弧形板61、一号杆62、活动板63、框体64和一号弹簧65间的相互配合,减缓了一号轴31的损耗;由于承载箱3沿着两支撑座4转动中,一号轴31受到很大的转动摩擦力,在一号轴31的持续转动中,会导致一号轴31的损耗,使得一号轴31断裂,降低了一号轴31的使用寿命;因此,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损单元6,且防损单元6为弧形板61、一号杆62、活动板63、框体64和一号弹簧65,通过弧形板61、一号杆62、活动板63、框体64和一号弹簧65间的相互配合,在一号轴31转动并对弧形板61挤压中,弧形板61向远离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使得一号轴31短舜间失去与弧形板61的接触,减缓了与一号轴31间形成的转动摩擦力,降低了一号轴31的损耗,避免一号轴31的断裂,从而提高了一号轴31的使用寿命;当一号轴31转动中,与一号轴31接触的弧形板61受到一号轴31的挤压,使得弧形板61向远离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活动板63向远离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一号弹簧65受到挤压,并对所受的挤压力进行缓解,减缓了一号轴31的损耗,从而提高了一号轴31的使用寿命。
27.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框体64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通槽641;所述通槽641处转动安装有转动板642,转动处套设有扭簧;所述活动板63的下表面设有弹性杆643,弹性杆643一端与转动板642接触,另一端与活动板63接触,且弹性杆643通过框体64上的槽道;位于转动板642一侧的通孔41内设有储存囊644,储存囊644内装有猪油,通过活动板63、弹性杆643和转动板642间的相互配合,挤压储存囊644,使得储存囊644内的猪油挤出,进一步减缓一号轴31的损耗;当活动板63向远离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中,推动弹性杆643,使得与转动板642接触的弹性板向靠近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位于框体64内的转动板642向靠近一号轴31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位于框体64外的转动板642向靠近储存囊644的一侧运动,并对储存囊644进行挤压,使得储存囊644内的猪油挤出,通过猪油对一号轴31的转动进行润滑,且由于猪油很粘稠,进一步减缓了承载箱3的转动速度,避免火锅油过快的倒入到锅中,防止对操作者造成烫伤。
2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相邻所述弧形板61受压后两端部形成的弧长小于一号轴31与两弧形板61接触处的弧长;通过将相邻弧形板61受压后两端部形成的弧长设置成小于一号轴31与两弧形板61接触处的弧长,避免一号轴31在对弧形板61进行挤压中,一号轴31越过弧形板61而进入到弧形板61与通孔41内壁所形成的区域内,使得一号轴31发生卡死现象,导致承载箱3不能继续沿支撑座4转动,从而影响承载箱3中的火锅油倒入到锅中,影响火锅油的熬制效率,进而提高了火锅油的熬制效率。
29.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弧形板61上对称开设有斜孔611,通过斜孔611加快挤出的猪油作用于一号轴31的外圈上,进一步加快减缓一号轴31的损耗;通过对称
设置斜孔611,使得从储存囊644中挤出的猪油尽快的作用于一号轴31的外圈上,进一步减缓了一号轴31在转动中受到的转动摩擦力,从而减缓了一号轴31的损耗,防止一号轴31的断裂,从而提高了一号轴31的使用寿命。
3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斜孔611的内壁上间断设有弧形弹片612,弧形弹片612的一侧面通过弹簧固连在斜孔611的内壁上,且相邻弧形弹片612中,每个弧形弹片612均处于另一个弧形弹片612的下侧;当猪油从斜孔611进入到一号轴31的外圈时,猪油先对远离一号轴31最远的弧形弹片612进行挤压,使得斜孔611的直径变小,猪油在变小后的斜孔611处进行蓄压,同时,猪油从变小后的斜孔611处进入到下一个弧形弹片612上,使得下一个弧形弹片612向靠近斜孔611内壁的一侧弯曲,弹簧给予受挤压的下一个弧形弹片612最大的支撑,待达到下一个弧形弹片612的复位极点时,下一个弧形弹片612将猪油推向远离一号轴31最远的弧形弹片612上,使得远离一号轴31最远的弧形弹片612向靠近斜孔611内壁一侧运动,使得斜孔611的直径从小变大,猪油蓄压后进入到后面的弧形弹片612,周而复始,使得猪油最终作用于一号轴31,且作用于一号轴31的范围更广,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一号轴31的使用寿命。
31.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弧形弹片612由65mn制成;所述弧形弹片612的厚度为二厘米;所述弧形弹片612初始状态下与斜孔611内壁上有弹簧一侧间的角度为75
°
;所述弧形弹片612的弧形长度正好为斜孔611的孔径;通过将弧形弹片612选择为65mn,使得热处理及冷拔软化后,强度比较高,且具有一定的柔韧性和可塑性,恢复性能更强。
32.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弹簧65的劲度系数为200n/m;通过选择劲度系数为200n/m的一号弹簧65,能够保证满足该装置所能适应的最高强度,防止一号弹簧65由于承载过大,而发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33.工作时,首先,将火锅油倒入到承载箱3内,然后,通过提成机本体将承载箱3运送到与熬制的锅的高度相适应的位置,然后,控制器控制正反转电机51转动,当正反转电机51正向转动时,使得一号丝杠52正向转动,从而使得一号滑块53向远离正反转电机51的一侧运动,由于一号气缸54连接在一号滑块53和二号滑块55上,且二号滑块55在承载箱3下表面的滑槽内滑动,使得承载箱3被顶起并沿着支撑座4转动,当一号滑块53运动与正反转电机51相隔的最远端时,若承载箱3内的火锅油仍不能完全倒入到锅中,此时,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54工作,使得承载箱3继续沿着支撑座4进行转动,使得承载箱3内的火锅油均倒入到锅中,从而实现火锅油的熬制,防止由于起先设定的火锅油的量由于未倒入到锅中熬制,导致最终熬制的产品的品质变差,从而提高了火锅油熬制的品质;当一号轴31挤压弧形板61,使得活动板63向远离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中,推动弹性杆643,使得与转动板642接触的弹性板向靠近一号轴31的一侧运动,从而使得位于框体64内的转动板642向靠近一号轴31的一侧转动,进而使得位于框体64外的转动板642向靠近储存囊644的一侧运动,并对储存囊644进行挤压,使得储存囊644内的猪油挤出,当猪油从斜孔611进入到一号轴31的外圈时,猪油先对远离一号轴31最远的弧形弹片612进行挤压,使得斜孔611的直径变小,猪油在变小后的斜孔611处进行蓄压,同时,猪油从变小后的斜孔611处进入到下一个弧形弹片612上,使得下一个弧形弹片612向靠近斜孔611内壁的一侧弯曲,弹簧给予受挤压的下一个弧形弹片612最大的支撑,待达到下一个弧形弹片612的复位极点时,下一个弧形弹片612将猪油推向远离一号轴31最远的弧形弹片612上,使得远离一号轴31最远的弧形弹片612向靠近斜孔
611内壁一侧运动,使得斜孔611的直径从小变大,猪油蓄压后进入到后面的弧形弹片612,周而复始,使得猪油最终作用于一号轴31,通过猪油对一号轴31的转动进行润滑,当承载箱3中的火锅油均倒入到锅中后,控制器控制一号气缸54和正反转电机51反向工作,使得承载箱3沿支撑座4反向转动,最终使得承载箱3与支撑平台2相平行,并通过提升机本体1使其复位,重复上述操作,实现对火锅油的批量生产。
34.上述前、后、左、右、上、下均以说明书附图中的图1为基准,按照人物观察视角为标准,装置面对观察者的一面定义为前,观察者左侧定义为左,依次类推。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36.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