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卸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7879发布日期:2020-10-20 11:34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卸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卸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卸灰装置。



背景技术:

钢厂除尘器灰仓的卸灰过程通常是在除尘器灰仓的卸灰口处直接采用汽车卸灰或装袋卸灰,这样的卸灰过程很容易在卸灰的同时造成二次扬尘,污染环境。在国家大力提倡环境保护,达标排放的背景下,原有的卸灰形式已无法满足环保要求。而且,除了环保方面,现有的除灰方式费时费力,卸灰成本较高,占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增大工作量,且卸灰过程不易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卸灰装置,该卸灰装置在卸灰时可以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利于环保,且自动化程度高,减少工作量,降低除灰成本。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卸灰装置,包括手动闸阀、卸料器、过渡接料斗和输送管道,所述手动闸阀的进料口与一除灰仓连接,所述卸料器的进料口与所述手动闸阀的出料口连接,卸料器的出料口与所述过渡接料斗连接,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一与输送管道呈一体结构的直角弯头,该过渡接料斗的出料口通过该直角弯头与所述输送管道连接,该输送管道的出料口通过对接软管与一卸灰车连接,输送管道的背离出料口的一端与一补气管道连接,补气管道上安装有蝶阀,补气管道内通入压缩空气;所述手动闸阀为常开状态;所述蝶阀为常闭状态,当输送管道堵料时,蝶阀打开,补气管道内补入的压缩空气,以对输送管道进行疏通。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器为星型锁气式卸料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渡接料斗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道上设有截止阀,以用于打开或关闭输送管道。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角弯头为dn150型大曲率半径弯头,有利于灰料的输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气管道伸入所述输送管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补气管道在接近输送管道的端部位置处设有止回阀,以防止输送管道内的灰料溢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管道通过一软管接头与所述对接软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卸灰车中设有负压抽吸机,以吸入输送管道内的灰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卸灰装置与除灰仓连接,灰料经由手动闸阀进入卸料器,卸料器将灰料经过过渡接料斗和直角弯头输送至输送管道内,在负压吸力作用下,灰料被吸附进入卸灰车内。整个卸灰过程不会产生扬尘污染,有利于环保;而且,卸灰过程为自动化过程,无需大量人力和物力,降低工作量,从而降低卸灰成本;

此外,在卸料器出现故障时,该装置中设计的手动闸阀可以关闭,防止除灰仓内的灰料落下,如此,便于对卸料器进行检修和维护。

再有,输送管道还连接有补气管道,如果输送管道内出现灰料堵塞,补气管道内通入的压缩空气可以疏通堵塞的灰料,以保证卸灰过程正常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卸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动闸阀;2-卸料器;3-过渡接料斗;4-输送管道;5-直角弯头;6-补气管道;7-蝶阀;8-截止阀;9-止回阀;10-对接软管;11-软管接头;12-卸灰车;13-除灰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所示的一种自动卸灰装置的较佳实施例,该自动卸灰装置包括手动闸阀1、卸料器2、过渡接料斗3和输送管道4,所述手动闸阀1的进料口与一除灰仓13连接,所述卸料器2的进料口与所述手动闸阀1的出料口连接,卸料器2的出料口与所述过渡接料斗3连接,所述输送管道4上设有一个与输送管道4呈一体结构的直角弯头5,该过渡接料斗3的出料口通过该直角弯头5与所述输送管道4连接,该输送管道4的出料口通过一软管接头11与对接软管10连接,对接软管10又与一卸灰车12连接,输送管道4的背离出料口的一端(进气端)与一补气管道6连接,补气管道6上安装有蝶阀7,补气管道6内通入压缩空气;所述手动闸阀1为常开状态;所述蝶阀7为常闭状态,当输送管道4堵料时,蝶阀7打开,补气管道6内补入的压缩空气,对输送管道4进行疏通。

上述卸料器2采用星型锁气式卸料器,并通过电动控制;正常卸灰过程中,卸料器2开启。卸料器采用锁气式,可以增强装置的密封性。

进一步说,所述过渡接料斗3为上宽下窄的锥形结构。此锥形结构的设计,可以使卸料器2输出的灰料通过该过渡接料斗3逐步进行汇集,且又可对灰料进行一定的缓冲,避免产生堵塞。而且,直角弯头5采用dn150型大曲率半径弯头,该弯头的曲率半径较大,比较有利于灰料的顺利传输,避免在与输送管道的对接处产生灰料堵塞。

再有,输送管道4上设有截止阀8,以用于打开或关闭输送管道。在不进行卸灰时,或者卸灰车已满时,可以关闭该截止阀。

对于补气管道与输送管道的连接结构而言,本实施例采用法兰将输送管道4的进气端与补气管道6连接,且补气管道6伸入输送管道4内。如此连接结构的设计,可以保证压缩空气不易泄露,保证密封性。

更进一步说,补气管道6在接近输送管道4的进气端的位置处设有止回阀9,可以防止输送管道4内的灰料倒流溢出。

为使输送管道4内的灰料更快速自动地进入卸灰车12,所述卸灰车12中设有负压抽吸机(图中未示出),以通过负压吸力的作用将灰料吸入。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手动闸阀、星型锁气式卸料器以及负压抽吸机均为公知技术,其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此外,输送管道采用钢制管道,其具有一定的耐磨性,使用时间长。补气管道为镀锌管道,防腐、防锈、防氧化效果好,

该自动卸灰装置的具体卸灰过程为:

上级卸灰装置将除尘系统的灰料均收集于除灰仓13中,该除灰仓容量大,储灰能力大,可以有效减少卸灰次数,也便于定时定点卸灰。当卸灰车12到达卸灰点时,通过对接软管10将卸灰车12与输送管道4连通。然后,启动卸料器2以及卸灰车12的负压抽吸机。除灰仓13内的灰料从除灰仓13经过手动闸阀1落入卸料器2,卸料器2将灰料输送至过渡接料斗3,在卸灰车12的负压吸力作用下,灰料经过渡接料斗3的缓冲和汇集后,再经直角弯头5进入输送管道4内,最终经对接软管10进入卸灰车12的车厢中。当卸灰车12装满时,可关闭卸料器2、输送管道4上的截止阀8、卸灰车12的负压抽吸机。

当卸料器2出现故障,无法运行时,可关闭手动闸阀1,防止除灰仓12内的灰料落下,便于对卸料器2进行检修和维护。

如果输送管道内出现灰料堵塞,工作人员可以将蝶阀7打开,通过补气管道6补入压缩空气,通过压缩空气对输送管道4进行疏通,保证卸灰过程正常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