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膜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75026发布日期:2020-10-20 13:12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膜片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片包装上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膜片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膜片,如面膜,市面上已有一些专门的包装机器对其进行包装。在膜片进行包装前,通过上料装置将其分拣放置到传送带中,然后将通过传送带将其输送到包装区域,以此进行包装。

但目前的膜片上料装置,一般是一个上料部件对应一个抓取部件,因此,在其中一个部件损坏的情况,上料装置便不能再继续工作,所以,现有的膜片上料装置,其工作稳定性不高,且还存在上料慢、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智能膜片上料装置,以达到提高上料速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膜片上料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输送带,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至少一可移动的上料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放置膜片且位于输送带侧边;在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抬升机构,所述抬升机构用于将上料机构上的膜片往上提升;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一可移动的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将所述抬升机构抬升后的膜片夹持到输送带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至少一可移动的上料机构;在所述机架上且位于所述输送带的上方设置有至少二个可移动的夹持机构;其中,两个夹持机构分别与输送带两侧的上料机构相对应,并分别夹持上料机构上的膜片。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横移导轨、滑动安装在所述横移导轨上的移动板、及安装在机架上用于推动所述移动板的上料气缸;所述移动板上至少设有两个用于放置膜片的上料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移动板上的导杆、及滑动安装在导杆上用于放置膜片的上料板。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机构数量与上料组件数量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抬升机构包括至少一个抬升导轨、安装在抬升导轨上的抬升滑块、及安装在机架上用于监测膜片高度的传感器,所述抬升导轨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抬升滑块上设有抬升气缸。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移动安装在机架上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啮合连接的安装板、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的夹持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及安装在固定板上且穿过固定板的螺杆;所述螺杆上端设有电机,所述螺杆下端与安装板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板两侧设有第一滑块、以滑动安装到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至少设有一个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夹持气缸、及安装在夹持气缸输出杆上的移动块,所述安装板上围绕移动块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吸取膜片的吸盘、及若干个用于夹持膜片的夹持件。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件包括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夹持导轨、安装在所述夹持导轨上的夹持滑块、安装在所述夹持滑块一端并可与移动块接触的滚轮、安装在夹持滑块另一端的第一夹持手、及安装在安装板上的第二夹持手,所述第一夹持手及第二夹持手上均设有夹持块;所述夹持件外部套设有弹簧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至少设有一个上料机构、及至少一个夹持机构,且夹持机构与上料机构相对应,以此进行一个或多个工位的上料,从而保证上料的稳定性,且可提高上料速率,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安装在输送导轨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夹持组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夹持件与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上料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抬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机架,2、抬升机构,3、输送带,4、夹持机构,5、上料机构,6、限位块,7、输送导轨,8、横移导轨,21、抬升导轨,22、抬升滑块,23、抬升气缸,41、螺杆,42、固定板,43、第一滑块,44、安装板,45、夹持组件,451、夹持气缸,452、移动块,453、夹持件,454、吸盘,455、夹持滑块,456、滚轮,457、夹持导轨,4531、第一夹持手,4532、第二夹持手,4533、夹持块,51、移动板,52、上料板,53、导杆,54、上料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膜片上料装置,包括机架1、及设置在机架1上的输送带3,所述输送带3用于将膜片输送至包装区域,并进行包装。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1上对称设有两个可移动的上料机构5、且两个上料机构5分别位于输送带3侧边;所述上料机构5侧边的机架1上设有抬升机构2,抬升机构2可与上料机构5接触;所述输送带3上方的机架1中设有两个可移动夹持机构4,且夹持机构4与上料机构5相对应;其中,将膜片放置在上料机构5中,然后通过抬升机构2将上料机构5中的膜片往上提升,在达到一定高度后,通过夹持机构5将膜片夹取放置到输送带3上面,然后通过输送带3输送至包装区域并进行包装。

如图2所示,所述机架1上对称设有两根输送导轨7,所述夹持机构4安装在所述两根输送导轨7之间,以此进行夹持机构4的移动,且两个输送导轨7设置在夹持机构4两侧,能使其在移动过程中更加平稳,且可提高移动速度,并以此提高夹持效率。

如图7、图8所示,所述上料机构5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横移导轨8、滑动安装在所述横移导轨8上的移动板51、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上料气缸54;所述移动板51上至少设有两个用于放置膜片的上料组件;在本实施例中,上料组件设为四个,且两个为一组,以此与夹持机构4上的夹持组件45相对应,通过上料气缸54推动移动板51,从而使这两组上料组件可以在机架1中切换位置,并以此进行膜片物料的更换。

其中,还可通过传动带替代横移导轨8,以此让移动板51在机架1上移动。

其中,所述上料组件包括安装在移动板51上的导杆53、及滑动安装在导杆53上的上料板52,所述上料板52用于放置膜片,然后通过抬升机构2在导杆53上往上移动,从而将膜片提升到夹持机构4的夹持位置。

如图1、图9所示,所述抬升机构2数量与上料组件数量相对应,所述抬升机构2包括至少一个抬升导轨21、安装在抬升导轨21上的抬升滑块22、及安装在机架1上的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所述抬升导轨21安装在机架上,所述抬升滑块22上设有抬升气缸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抬升导轨21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上料板52两侧,以此在提升上料板52时可以更加平稳,其中,通过传感器监测上料板52上的膜片高度,并将信号反馈到控制器那里,然后通过控制器控制提升气缸23的动作,从而使其将上料板52往上提升或降低,以此保证上料板52上的膜片高度一直处于某个平面,从而保证夹持机构4可以一直夹持到膜片,以此保证上料正常。

其中,通过抬升滑块22在抬升导轨21上的移动,从而在上料机构5移动过程中将抬升气缸23往回收缩,以此移开位置,防止上料机构5与抬升机构2产生碰撞,从而影响工工作;而在上料机构5预备上料时,再通过控制器将抬升气缸23移动至上料板52下方,接着再进行膜片的提升。在次选实施例中,抬升气缸23还可通过转动的方式避开位置,即可通过转盘转动,将抬升气缸23移动到合适位置,以此防止上料机构5与抬升机构2产生碰撞。

如图2-5所示,所述夹持机构4包括移动安装在机架1上的驱动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啮合连接的安装板44、及安装在所述安装板44上的夹持组件45;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板42、及安装在固定板42上且穿过固定板42的螺杆41;所述螺杆41上端设有电机,所述螺杆41下端与安装板44啮合连接,通过电机驱动螺杆41转动,从而使安装板44可以在螺杆41上上下移动,以此让夹持机构4进行膜片的抓取与放置;所述固定板42两侧设有第一滑块43、第一滑块43安装在夹持导轨7上,以此进行夹持机构4在机架1上的移动。

所述安装板44上至少设有一个夹持组件45,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安装板44上设有两个夹持组件45,安装板44上的夹持组件45数量与每组上料组件数量相对应,以此一个夹持组件45对应一个上料组件,从而进行多工位的上料,且各工位组件独立工作,在其中一个组件受损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还能通过其它部件进行上料,从而可持续上料,保证上料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夹持组件45包括安装在安装板44上的夹持气缸451、及安装在夹持气缸451输出杆上的移动块452,所述安装板44上围绕移动块452均匀设有若干个用于吸取膜片的吸盘454、及若干个用于夹持膜片的夹持件453;其中,通过夹持气缸451使移动块452上下移动,从而使夹持件453可以对上料板52上的膜片进行夹持、并放置到输送带3上;此外,通过吸盘454也可进行膜片的吸取及放置;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两种膜片夹取方式,可单独或结合使用,以此起到双重工作效果,并保证上料的稳定性。

如图5、图6所示,所述夹持件453包括安装在安装板44上的夹持导轨4577、安装在所述夹持导轨4577上的夹持滑块455、安装在所述夹持滑块455一端并可与移动块452接触的滚轮456、安装在夹持滑块455另一端的第一夹持手4531、及安装在安装板44上的第二夹持手4532,所述第一夹持手4531及第二夹持手4532上均设有夹持块4533;所述夹持件453外部套设有弹簧圈(图中未示出),弹簧圈绕在所有夹持件453的外部;其中,在移动块452向下移动时,移动块452会与滚轮456接触,从而推动夹持滑块455,以此让第一夹持手4531及第二夹持手4532之间的间隙增大,并拉伸弹簧圈,以此准备夹料;在夹持件453移动到上料板52上的膜片上端面时,夹持气缸451输出杆往上收缩,以此让移动块51离开滚轮456,从而使第二夹持手4532在弹簧圈的作用下,往回移动,从而使第一夹持手4531及第二夹持手4532上的夹持块4533对膜片进行夹取,并在夹持件453移动到输送带3上方时,再次通过移动块51将膜片松开,从而将膜片放置到输送带3上面。

所述机架1下方还设有限位块6,以此固定机架1位置,防止其移动而影响工作,所述机架上还设有控制面板,以此智能控制各部件的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上1两侧对称设有两个上料机构5,上料机构5内包括四个上料组件,且两个上料组件为一组,通过上料气缸54使移动板51左右横移,从而切换每组上料组件的工作位置,并可对移动到机架1外部的上料组件补充膜片物料;所述夹持机构4设有两个,且分别对应一个上料机构5,所述上料机构5内包括两个夹持组件45,一个夹持组件45对应一个上料组件,其中,夹持机构4之间独立工作,并单独上料,相互之间工作不受影响,以此在其中一个部件损坏的情况下,其它部件还能正常进行上料,可达到不停机上料,从而保证上料的连续性及稳定性;且本市实施例中,上料机构4设有两个,每个上料机构4内设有四个上料组件,以此从机架1两侧进行上料,并提供多个上料工位,从而提高上料速率,并提高生产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