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进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57962发布日期:2020-10-20 11:3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进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片扫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进片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将胶片上的信息进行电子存档,需要对胶片进行扫描。而当前是通过人工将每一张胶片放进数字化图像识别装置扫描胶片,即一张胶片扫描完成之后,再进行下一张胶片的扫描。通过人工放置大大增加了扫描的时间,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自动进片装置,包括:胶片托槽、胶辊、风机、第一伺服电机、齿轮机构、第一胶片挡板、第二伺服电机、联轴器、控制器和壳体;所述胶辊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胶片托槽、所述胶辊、所述风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所述齿轮机构、所述第一胶片挡板、所述第二伺服电机、所述联轴器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胶辊位于所述胶片托槽的槽口上方;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胶辊的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所述齿轮机构与所述胶辊连接;所述第一胶片挡板位于所述胶辊的下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一胶片挡板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机进行吸气,将所述胶片托槽中的胶片吸附在所述胶辊上,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带动所述胶辊转动将胶片传输至所述第一胶片挡板,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胶片挡板转动,将所述胶片传送至数字化图像识别装置。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光电传感和第二光电传感器;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胶片托槽上,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胶片托槽上的胶片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胶片挡板上,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胶片挡板上的胶片第二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胶片第一信号控制所述风机进行吸气,并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转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胶片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转动。

可选的,所述风机为横流风机。

可选的,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

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轴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胶辊的轴端。

可选的,还包括:第二胶片挡板;

所述第二胶片挡板设置所述胶辊的上方,所述第二胶片挡板用于将所述胶辊传送的胶片进行校正。

可选的,所述第二胶片挡板的结构为坡面结构。

可选的,还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相对应的开设有长圆孔、圆孔和圆弧孔;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分别通过所述长圆孔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所述胶片托槽的一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圆孔内;

所述胶片托槽的另一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的圆弧孔内。

可选的,还包括:滑面;所述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胶片挡板和所述数字化图像识别装置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胶片第一信号控制风机吸气和胶辊转动,胶片托槽中的胶片在风机吸力的作用下吸附在转动的胶辊上,并通过转动的胶辊将胶片传输至第一胶片挡板;控制器通过接收到的胶片第二信号控制第一胶片挡板转动,并将所述胶片传输至数字化图像识别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人工放片,减少了扫描时间,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二胶片挡板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的结构图。

符号说明:

1-胶片托槽,2-胶辊,3-风机,4-第一伺服电机,5-齿轮机构,6-第一胶片挡板,7-第二伺服电机,8-联轴器,9-壳体,10-第一光电传感,11-第二光电传感器,12-第二胶片挡板,13-第一支架和14-第二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包括:胶片托槽1、胶辊2、风机3、第一伺服电机4、齿轮机构5、第一胶片挡板6、第二伺服电机7、联轴器8、控制器和壳体9。所述胶辊2有多个通气孔。

所述胶片托槽1、所述胶辊2、所述风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所述齿轮机构5、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所述联轴器8和所述控制器均固定在所述壳体9上。

所述胶辊2位于所述胶片托槽1的槽口上方;所述风机3位于所述胶辊2的上方;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通过所述齿轮机构5与所述胶辊2连接;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位于所述胶辊2的下方;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通过所述联轴器8与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风机3、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和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风机3进行吸气,将所述胶片托槽1中的胶片吸附在所述胶辊2上,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转动,带动所述胶辊2转动将胶片传输至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转动,带动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转动,将所述胶片传送至数字化图像识别装置。

所述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还包括:第一光电传感10和第二光电传感器11。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10器设置在所述胶片托槽1上,所述第一光电传感10器用于采集所述胶片托槽1上的胶片第一信号。

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1设置在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上,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1用于采集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上的胶片第二信号。

所述控制器还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电传感10器和所述第二光电传感器11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胶片第一信号控制所述风机3进行吸气,并控制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转动。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根据所述胶片第二信号控制所述第二伺服电机7转动。

所述风机3为横流风机。横流风机进行吸气,使胶片贴附在胶辊2表面,利用横流风机进气沿宽度方向均匀分布,使胶辊2进气孔进气均匀,吸力均匀分布在胶片表面,进而是胶片在被胶辊2带动时,不会出现倾斜的现象。

所述齿轮机构5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一伺服电机4、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和胶辊2的中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横流风机3设置在其平面的的正上方,使得整体体积小,结构紧凑。

所述第一齿轮设置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4的轴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三齿轮同轴设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设置,所述第四齿轮设置在所述胶辊2的轴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还包括:第二胶片挡板12。所述第二胶片挡板12的结构为坡面结构,并如图3所示。

所述第二胶片挡板12设置所述胶辊2的上方,所述第二胶片挡板12用于将所述胶辊2传送的胶片进行校正。

所述第二胶片挡板12的结构为坡面结构使胶片向上运动时无卡顿现象,坡面上部设计成水平挡板,用于胶片在向上时进行校正,以保证胶片向上运动时无倾斜现象。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能够应用于多种尺寸的胶片,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的结构相同,具体的结构如图4所示。

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上分别相对应的开设有长圆孔、圆孔和圆弧孔。

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分别通过所述长圆孔采用螺栓固定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壳体9上。

所述胶片托槽1的一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的圆孔内。

所述胶片托槽1的另一个轴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13和所述第二支架14的圆弧孔内。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自动进片装置还包括:滑面。所述滑面设置在所述第一胶片挡板6和所述数字化图像识别装置之间。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