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68684发布日期:2021-03-16 22:31阅读:80来源:国知局
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输送系统,特别是涉及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



背景技术:

滚筒式移载线是传统的产品输送装置。这种装置可将产品进行直线输送。滚筒式移载线一般包括一个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多个滚筒,相连两个滚筒之间可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机架上还可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电机、减速箱和转轴。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转轴转动,转轴与端部的滚筒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这样就可驱动各个滚筒转动。滚转动的滚筒可将产品进行直线输送。传统的这种滚筒式移载线存在的不足在于:比较难以变换方向进行分流输送。如需进行输送方向的变换,则需要的整体结构比较复杂,且占地面积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提供一种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方便将产品按照不同输送方向进行输送。

一种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滚筒移载线、第二滚筒移载线以及第三滚筒移载线,所述第一滚筒移载线与第二滚筒移载线之间设置有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所述第二滚筒移载线与第三滚筒移载线之间设置有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所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滚筒移载线以及第五滚筒移载线,所述第四滚筒移载线的外侧设置有第六滚筒移载线,所述第五滚筒移载线的外侧设置有第七滚筒移载线,所述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八滚筒移载线以及第九滚筒移载线,所述第八滚筒移载线的外侧设置有第十滚筒移载线,所述第九滚筒移载线的外侧设置有第十一滚筒移载线,所述第一滚筒移载线、第二滚筒移载线、第三滚筒移载线、第四滚筒移载线、第五滚筒移载线、第八滚筒移载线以及第九滚筒移载线沿纵向输送产品,所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第六滚筒移载线、第七滚筒移载线、第十滚筒移载线以及第十一滚筒移载线沿横向输送产品,所述纵向与横向相互垂直。

上述系统通过设置多个滚筒移载线和两个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可实现多个方向输送产品。当产品需要沿纵向输送时,可将两个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下降,当产品需要沿横向输送时,可通过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来将产品分流,使产品沿横向输送。且,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整个系统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顶升气缸、第一导向组件以及滚筒式移载组件,所述第一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顶升气缸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底座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面的4个支脚,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4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的导向套以及设置在每个导向套内的导向杆,所述第一顶升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顶升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并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包括第二底座、第二顶升气缸、第二导向组件以及滚筒式移载组件,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顶升气缸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的底面的4个支脚,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4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顶面的导向套以及设置在每个导向套内的导向杆,所述第二顶升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并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滚筒移载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架以及沿第二滚筒移载线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限位架内的多个滚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的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的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的立体图。

其中:

10、机架

111、第一滚筒移载线112、第二滚筒移载线113、第三滚筒移载线

114、第四滚筒移载线115、第五滚筒移载线116、第六滚筒移载线

117、第七滚筒移载线118、第八滚筒移载线119、第九滚筒移载线

120、第十滚筒移载线121、第十一滚筒移载线

200、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

201、支撑板202、支脚203、第一顶升气缸

204、导向杆205、导向套206、驱动电机

207、滚筒208、输出轴209、移载架

210、第三驱动链轮211、第四驱动链轮212、第五驱动链轮

213、链轮300、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400、限位机构

401、限位架402、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滚筒式移载分流系统。其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间隔设置有第一滚筒移载线111、第二滚筒移载线112以及第三滚筒移载线113,所述第一滚筒移载线111与第二滚筒移载线112之间设置有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所述第二滚筒移载线112与第三滚筒移载线113之间设置有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所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四滚筒移载线114以及第五滚筒移载线115,所述第四滚筒移载线114的外侧设置有第六滚筒移载线116,所述第五滚筒移载线115的外侧设置有第七滚筒移载线117,所述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八滚筒移载线118以及第九滚筒移载线119,所述第八滚筒移载线118的外侧设置有第十滚筒移载线120,所述第九滚筒移载线119的外侧设置有第十一滚筒移载线121,所述第一滚筒移载线111、第二滚筒移载线112、第三滚筒移载线113、第四滚筒移载线114、第五滚筒移载线115、第八滚筒移载线118以及第九滚筒移载线119沿纵向输送产品,所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第六滚筒移载线116、第七滚筒移载线117、第十滚筒移载线120以及第十一滚筒移载线121沿横向输送产品,所述纵向与横向相互垂直。

上述系统通过设置多个滚筒移载线和两个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可实现多个方向输送产品。当产品需要沿纵向输送时,可将两个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下降,当产品需要沿横向输送时,可通过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来将产品分流,使产品沿横向输送。且,上述设置方式使得整个系统占地面积相对较小。

使用时,将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以及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下降。开启第一滚筒移载线111、第二滚筒移载线112、第三滚筒移载线113、第四滚筒移载线114、第五滚筒移载线115、第八滚筒移载线118和第九滚筒移载线119,产品可沿纵向移动。

开启第一滚筒移载线111、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以及第四滚筒移载线114,产品可经第一滚筒移载线111进入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后,沿第四滚筒移载线114输出。

同理,开启第一滚筒移载线111、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以及第五滚筒移载线115,产品可经第一滚筒移载线111进入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后,沿第五滚筒移载线115输出。

开启第三滚筒移载线113、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以及第八滚筒移载线118,产品可经第三滚筒移载线113进入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后,沿第八滚筒移载线118输出。

同理,开启第三滚筒移载线113、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以及第九滚筒移载线119,产品可经第三滚筒移载线113进入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后,沿第九滚筒移载线119输出。

此外,还可以开启第一滚筒移载线111、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以及第四滚筒移载线114,并开启第三滚筒移载线113、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以及第九滚筒移载线119。这样可从系统的两端分别输入产品,一端的产品经第四滚筒移载线114输出,另一端的产品从第九滚筒移载线119输出。

可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系统还有多种使用方式,可参考上述使用方式结合具体需求进行使用。可实现多个方向输送产品。且占地面积较小。

具体的,上述第一至第十一滚筒移载线121可参考现有技术的滚筒式移载线设置。也就是上述滚筒移载线可包括多个间隔排布的滚筒,每个滚筒的端部可设置两个滚筒链轮。相邻两个滚筒之间通过滚筒链轮以及链条进行传动。滚筒移载线还包括电机、减速箱以及转轴。电机通过减速箱驱动转轴转动。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驱动链轮。位于端部的滚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驱动链轮。第一驱动链轮与第二驱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这样通过电机可带动各个滚筒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四滚筒移载线114、第五滚筒移载线115以及第八滚筒移载线118和第九滚筒移载线119的滚筒的长度可以设置较小。这样一方面可实现对产品的输送。另一方面也便于产品沿横向输送,也就是横向上,使得各个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与对应的滚筒移载线之间的距离较近,便于产品经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进入下游侧的滚筒移载线。

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包括第一底座、第一顶升气缸203、第一导向组件以及滚筒式移载组件,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03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上,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与所述第一导向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03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通过第一顶升气缸203可将滚筒式移载组件整体升起,升起过程中,由于设置有第一导向组件,使得滚筒式移载组件移动过程中比较平稳。滚筒式移载组件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就可以承载其它滚筒移载线输送过来的产品,并将该产品沿横向继续输送。可以理解,通过第一顶升气缸203也可以将滚筒式移载组件下降。下降后,产品不再由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输送,进而可继续沿纵向输送。

具体的,所述第一底座包括支撑板201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01的底面的4个支脚202,所述第一导向组件包括4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01的顶面的导向套205以及设置在每个导向套205内的导向杆204,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03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01的下方,所述第一顶升气缸203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201并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具体的,上述滚筒式移载组件可包括移载架209,上述移载架209上设置有多个滚筒207。每个滚筒的端部设置有两个链轮213,相邻两个滚筒207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移载架209内还设置有驱动电机206以及输出轴208,驱动电机206上设置有第三驱动链轮210,输出轴208上设置有第四驱动链轮211以及第五驱动链轮212,第三驱动链轮210通过链条与第四驱动链轮211相连,第五驱动链轮212通过链条与相邻的滚筒上的链轮213相连。这样就可通过驱动电机206带动各个滚筒207转动。

同理,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300可参考上述第一顶升式滚筒移载装置200进行设置。具体包括第二底座、第二顶升气缸、第二导向组件以及滚筒式移载组件,所述第二顶升气缸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与所述第二导向组件相连,所述第二顶升气缸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具体的,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支撑板201以及设置在支撑板201的底面的4个支脚202,所述第二导向组件包括4个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01的顶面的导向套205以及设置在每个导向套205内的导向杆204,所述第二顶升气缸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01的下方,所述第二顶升气缸的活塞杆穿过支撑板201并与所述滚筒式移载组件相连。

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二滚筒移载线1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机构400,所述限位机构400包括限位架401以及沿第二滚筒移载线11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在所述限位架401内的多个滚轮402。

使用时,产品经过第二滚筒移载线112时,由于两侧都设置有限位机构400,使得产品如果有一些倾斜,产品的边缘会触碰滚轮402,通过各个滚轮402来调整产品的位置,使产品位置归正。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滚筒式、自身承载能力强,能适用于重载物的输送转向功能。

2、分流进行过程中,可根据产品自身惯性,合理调节滚筒转速,使产品移动启停自如,不需要额外挡停,从而避免产品二次刮伤磕碰。

3、每根滚筒之间通过链条串联,无打滑现象的发生,保障驱动效率稳定。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