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棉机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0969发布日期:2021-01-29 23:47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充棉机收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棉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充棉机收料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充棉机又名充填机,是将pp棉等填充物充入到毛绒玩具、沙发靠垫、抱枕或枕芯皮壳的机器设备。一般适用于毛绒玩具、家纺、家具和服装等行业。充棉机一般采用冷板做机壳,表面作喷塑或喷漆处理,内部有搅拌装置,下面配有小型储气罐,前面有脚踏开关装置。先用吸棉机或其它设备将pp棉、珍珠棉、塑料粒子、泡沫料子或其它填充物吸入到充棉机,填充物会在充棉机内充分搅拌起来,踩动脚踏开关,利用气体的冲力将填充物充入到所需填充的产品皮壳内而完成填充工序。
[0003]
在枕芯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枕芯柔软度及人体舒适度,需要在枕芯套内填充枕芯材料,在当前生产中由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制成的芯类产品,在弹性回复力,保暖性,蓬松度,舒适感,耐洗性及使用寿命等方面都有上佳表现。填充之前需要先将原棉经开棉机开松,再经充棉机装填入枕芯套内。
[0004]
现有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625583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于2017年6月16日公开了一种充棉机,包括机体,机体上设有出棉口,出棉口上设有喷头,机架内设置有搅小型储气管,机架上设置有脚踏开关,脚踏开关和小型储气管连接。
[0005]
填充枕芯套时,先拿起一个枕芯套,将枕芯套开口对准喷头,将喷头一端滑入枕芯套内,踩动脚踏开关,小型储气管将机体内的填充棉喷入枕芯套内,转动枕芯套使填充棉填充在枕芯套内的各个位置,将填充完的枕芯放置在一边更换下一个空枕芯套。
[0006]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装填枕芯套的时候,为了使填充棉填充在枕芯套的各个位置,工作人员要一直调整姿势,使枕芯套跟着转动,劳动强度高,长时间工作后对工人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0007]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棉机收料装置。代替工人转动枕芯从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08]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9]
一种充棉机收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上端面卡接有夹持机构,所述支撑座背离充棉机一侧设置有驱动支撑架转动的往复机构,所述支撑座与出料方向平行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架,所述支撑座远离承载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架,所述往复机构包括驱动支撑架转动的驱动组件和驱动支撑架复位的复位组件。
[001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枕芯套夹在夹持机构上,将带有枕芯套预先放置于承载架内,需要向枕芯套内填充填充棉时,将带有枕芯套的夹持机构卡接于支撑座上端面,喷头进入枕芯套内,往复机构启动驱动支撑架以喷头和枕芯套相交处为转动中心转动,代替
工人转动枕芯从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1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支撑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于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轴线与出棉口轴线处于同一竖直面。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架以支撑杆轴线为转动轴心转动,从而使带有枕芯套的夹持机构以支撑杆轴线为转动轴心转动,方便填充棉进入枕芯套内。
[001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复位组件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朝向支撑架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件,两个所述弹性件分别位于支撑杆两侧,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架朝向第一支撑板一侧,所述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朝向支撑架一侧。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架转动时,一根弹簧被拉伸,一根弹簧被压缩,弹簧为恢复原状带动支撑架转动,从而使支撑架复位。
[001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靠近支撑座一侧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竖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上端面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所述第一凸轮以圆心为轴心转动180
°
得到第二凸轮, 所述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方向相反, 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同时转动。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从而驱动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同时转动,因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转动方向相反且第二凸轮相对第一凸轮转过180
°
得到,所以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推动支撑架一端喷棉机方向转动后,支撑架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此时第二凸轮转动推动支撑架另一端向喷棉机方向转动,实现支撑架的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和枕芯套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0017]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转动杆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所述第二转动杆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一蜗轮啮合,所述第二蜗杆和第二蜗轮啮合,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同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螺旋线方向相反,所述驱动电机与第一蜗杆同轴固定连接。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启动从而驱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转动,此时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分别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驱动下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因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螺旋线相反且第二凸轮相对第一凸轮转过180
°
得到,所以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推动支撑架一端喷棉机方向转动后,支撑架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此时第二凸轮转动推动支撑架另一端向喷棉机方向转动,实现支撑架的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和枕芯套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0019]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卡接于支撑架内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端面设置有两组夹持枕芯套的夹持组件。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杆卡接于支撑架上可以增加枕芯套在支撑架上的连接稳定性。
[0021]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上端面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扭簧,所述第二连接杆
上铰接有两块连接板,所述扭簧两端点分别抵触于两块连接板,所述扭簧抵触于连接板朝向另一连接板一侧且扭簧两端点位于第二连接杆同一侧。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连接板一端使连接板另一端旋转,从而将枕芯套夹持在夹持组件上,方便拆卸安装枕芯套。
[0023]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载架位于支撑架靠近工人一侧,所述承载架上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 所述第一滑槽两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一连接杆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
[002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内,第一连接杆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从而方便将安装有枕芯套的夹持机构码放在承载架内。
[0025]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导料架上端面水平开设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方向与出料方向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内。
[002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滑槽对第一连接杆滑移起导向作用,从而方便将家持有填充完毕枕芯套的夹持机构从一侧滑出,方便工人同一收集处理。
[0027]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8]
1.将枕芯套夹在夹持机构上,将带有枕芯套预先放置于承载架内,需要向枕芯套内填充填充棉时,将带有枕芯套的夹持机构卡接于支撑座上端面,喷头进入枕芯套内,往复机构启动驱动支撑架以喷头和枕芯套相交处为转动中心转动,代替工人转动枕芯从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0029]
2.当支撑架转动时,一根弹簧被拉伸,一根弹簧被压缩,弹簧为恢复原状带动支撑架转动,从而使支撑架复位;
[0030]
3.驱动电机启动从而驱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转动,此时第一蜗轮和第二蜗轮分别在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驱动下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转动,因第一蜗杆和第二蜗杆螺旋线相反且第二凸轮相对第一凸轮转过180
°
得到,所以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推动支撑架一端喷棉机方向转动后,支撑架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此时第二凸轮转动推动支撑架另一端向喷棉机方向转动,实现支撑架的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和枕芯套转动,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0032]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
图3是本实施例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展示驱动组件。
[0034]
附图标记:100、支撑座;110、支撑杆;200、支撑架;210、凹槽;300、夹持机构;310、第一连接杆;320、夹持组件;321、第二连接杆;322、扭簧;323、连接板;400、往复机构;410、驱动组件;411、第二支撑板;412、第一转动杆;413、第二转动杆;414、第一蜗轮;415、第二蜗轮;416、第一蜗杆;417、第二蜗杆;418、驱动电机;419、第一凸轮;4110、第二凸轮;420、复位组件;421、第一支撑板;422、弹性件;430、第三支撑板;500、承载架;510、第一滑槽;520、第二滑槽;600、导料架;610、第三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6]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充棉机收料装置,包括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支撑座100,支撑座100上端面转动连接有支撑架200,支撑上端面卡接有夹持机构300,支撑座100背离充棉机一侧设置有驱动支撑架200转动的往复机构400,支撑座100与出料方向平行一侧固定连接有承载架500,支撑座100远离承载架500一侧固定连接有导料架600。
[0037]
将枕芯套夹在夹持机构300上,将带有枕芯套预先放置于承载架500内,需要向枕芯套内填充填充棉时,将带有枕芯套的夹持机构300卡接于支撑座100上端面,喷头进入枕芯套内,往复机构400启动驱动支撑架200以喷头和枕芯套相交处为转动中心转动,填充完毕后,将夹持机构300从支撑架200上滑至导料架600上,方便工人收集进入下一工序。
[0038]
参照图1,支撑座100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0,支撑座100转动连接于支撑杆110上,支撑杆110轴线与出棉口轴线处于同一竖直面。
[0039]
参照图1,夹持机构300包括卡接于支撑架200内的第一连接杆310,第一连接杆310上端面设置有两组夹持枕芯套的夹持组件320。
[0040]
参照图1和图2,夹持组件32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杆310上端面的第二连接杆321,第二连接杆321上同轴转动连接有扭簧322,第二连接杆321上铰接有两块连接板323,扭簧322两端点分别抵触于两块连接板323,扭簧322抵触于连接板323朝向另一连接板323一侧且扭簧322两端点位于第二连接杆321同一侧。
[0041]
参照图1,支撑架200上端面开设有凹槽210,第一连接杆310卡接于凹槽210内。转动连接板323一端使连接板323另一端旋转,从而将枕芯套夹持在夹持组件320上。
[0042]
参照图1,承载架500位于支撑架200靠近工人一侧,承载架500上竖直开设有第一滑槽510,第一连接杆310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510内。第一滑槽510两侧壁开设有第二滑槽520,第一连接杆310两端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520内。
[0043]
参照图1,导料架600上端面水平开设有第三滑槽610,第三滑槽610方向与出料方向垂直,第一连接杆310滑动连接于第三滑槽610内。
[0044]
参照图1,往复机构400包括驱动支撑架200转动的驱动组件410和驱动支撑架200复位的复位组件420。
[0045]
参照图1,复位组件420包括竖直固定连接于地面上的第一支撑板421,第一支撑板421朝向支撑架200一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弹性件422,两个弹性件422分别位于支撑杆110两侧,弹性件422为弹簧,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架200朝向第一支撑板421一侧,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421朝向支撑架200一侧。
[0046]
当支撑架200转动时,一根弹簧被拉伸,一根弹簧被压缩,弹簧为恢复原状带动支撑架200转动,从而使支撑架200复位。
[0047]
参照图1和图3,驱动组件410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撑板421靠近支撑座100一侧的第二支撑板411,第二支撑板411上端面竖直转动连接有第一转动杆412和第二转动杆413,第一转动杆412和第二转动杆413上端面分别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凸轮419和第二凸轮4110,第一凸轮419以圆心为轴心转动180
°
得到第二凸轮4110。
[0048]
参照图3,第一转动杆412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蜗轮414,第二转动杆413下端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蜗轮415,第二支撑板411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
417,第一蜗杆416与第一蜗轮414啮合,第二蜗杆417和第二蜗轮415啮合,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同轴固定连接,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螺旋线方向相反,第二支撑板4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418,驱动电机418与第一蜗杆416同轴固定连接。
[0049]
驱动电机418启动从而驱动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转动,此时第一蜗轮414和第二蜗轮415分别在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驱动下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12和第二转动杆413转动,因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螺旋线相反且第二凸轮4110相对第一凸轮419转过180
°
得到,所以第二凸轮4110与第一凸轮419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419推动支撑架200一端喷棉机方向转动后,支撑架200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此时第二凸轮4110转动推动支撑架200另一端向喷棉机方向转动,实现支撑架200的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300和枕芯套转动。
[0050]
参照图3,第二支撑板41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支撑板430,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转动连接于第三支撑板430内。
[0051]
本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为:将枕芯套宽度一边通过夹持组件320夹持在第一连接杆310上,第一连接杆310带动枕芯套放置于承载架500内,当需要填充时,将夹持有枕芯套的第一连接杆310从承载架500内取出,第一连接杆310带动枕芯套在支撑架200上端面向喷棉机方向滑移,喷头滑入枕芯套内,第一连接杆310继续滑移,当到达凹槽210处时,第一连接杆310卡接于凹槽210内。
[0052]
驱动电机418启动从而驱动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转动,此时第一蜗轮414和第二蜗轮415分别在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驱动下转动,带动第一转动杆412和第二转动杆413转动,因第一蜗杆416和第二蜗杆417螺旋线相反且第二凸轮相对第一凸轮转过180
°
得到,所以第二凸轮与第一凸轮转动方向相反;当第一凸轮推动支撑架200一端喷棉机方向转动后,支撑架200在弹簧作用下复位,此时第二凸轮转动推动支撑架200另一端向喷棉机方向转动,实现支撑架200的转动,从而带动夹持机构300和枕芯套转动。
[0053]
填充完成后将第一连接杆310从凹槽210内取出,并滑移至导料架600上端面。更换新的枕芯套重复上述操作。
[0054]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