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

文档序号:24661949发布日期:2021-04-13 22:13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

1.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


背景技术:

2.中国约有2/3的城市陷入垃圾围城的困境。我国仅“城市垃圾”的年产量就近1.5亿吨,这些城市垃圾绝大部分是露天堆放。它不仅影响城市景观,同时污染了与我们生命至关重要的大气、水和土壤,对城镇居民的健康构成威胁。
3.随着经济的繁荣,消费的激增,事物的更替速度变快,垃圾的产量越来越大,垃圾的处理方式和垃圾桶的功能关系着城市居民的健康生活和城市的发展。在地铁,公交车站,居民小区和旅游景点等等地方市民经常可以见到垃圾桶,居民的生活离不开垃圾桶,随着时代的发展,目前的垃圾桶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作用,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4.各高校,由于学生的活动特点,在教学楼附近的垃圾多为饮料瓶盖及纸屑等干垃圾,采用传统的干湿分层垃圾箱,则湿分层部分必然会占用部分垃圾存放空间,减少垃圾的存储量,同时还需要对可回收垃圾进行再次分类。另外干湿分层垃圾箱由于结构复杂,价格也较为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5.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校校园使用的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包括凹形箱体、顶盖、第一垃圾分类桶和第二垃圾分类桶;所述凹形箱体由横卧箱体、左直立箱体和右直立箱体组成;所述左直立箱体安装在所述横卧箱体的左端,所述左直立箱体的底部与所述横卧箱体连通;所述右直立箱体安装在所述横卧箱体的右端,并且所述右直立箱体的底部与所述横卧箱体连通;所述左直立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左顶盖立柱,所述右直立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右顶盖立柱,所述顶盖的左端与所述左顶盖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盖的右端与所述右顶盖立柱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直立箱体的正面上部箱壁上开设有左饮料瓶投放口,所述右直立箱体的正面上部箱壁上开设有右饮料瓶投放口;所述横卧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饮料瓶回收口,并且在所述饮料瓶回收口出安装有盖板;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并列放置在所述横卧箱体、所述左直立箱体和所述右直立箱体三者形成空间内;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垃圾投放口,并且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的顶部、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的顶部、所述左直立箱体的顶部和所述右直立箱体的顶部平齐。
8.上述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所述横卧箱体的箱体底壁为v形结构。
9.上述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所述左直立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横卧箱体的左外侧壁构成左滑落斜面,所述右直立箱体的外侧壁与所述横卧箱体的右外侧壁构成右滑落
斜面;所述左滑落斜面和所述右滑落斜面构成倒八字形结构。
10.上述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所述顶盖上安装有声控灯。
11.上述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所述凹形箱体的箱壁、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的桶壁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的桶壁均为单层板材。
1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针对高校校园学生投放垃圾种类的特点,设计独立分离的可回收瓶罐的凹形箱体,以及可回收纸屑的第一垃圾分类桶和第二垃圾分类桶。
14.可回收瓶罐的凹形箱体的底壁为v形结构,且左滑落斜面和右滑落斜面构成倒八字形结构,均有利于饮料瓶罐快速滑入凹形箱体,减少再次分类的劳动,解决以往垃圾箱容量利用率小的问题,以达到垃圾箱容量的最大化。第一垃圾分类桶和第二垃圾分类桶具有独立的单层外壁,可以单独处理对第一垃圾分类桶和第二垃圾分类桶内的垃圾进行倾倒回收处理。
15.箱壁和桶壁的板材均为单层板材设计,即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
16.在顶盖上安装有声控灯,采用led声光控投影路标的功能,既可以有很好的视觉美化效果,又可以在夜晚指引不熟悉当下环境路线的人。
附图说明
17.图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

凹形箱体;1
‑1‑
横卧箱体;1
‑2‑
左直立箱体;1
‑3‑
右直立箱体;2

顶盖;3

第一垃圾分类桶;4

第二垃圾分类桶;5

左顶盖立柱;6

右顶盖立柱;7

左饮料瓶投放口;8

右饮料瓶投放口;9

饮料瓶回收口;10

盖板;11

垃圾投放口;12

左滑落斜面;13

右滑落斜面;14

声控灯。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环保高校校园垃圾桶,包括凹形箱体1、顶盖2、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第二垃圾分类桶4;所述凹形箱体1由横卧箱体1

1、左直立箱体1

2和右直立箱体1

3组成;所述左直立箱体1

2安装在所述横卧箱体1

1的左端,所述左直立箱体1

2的底部与所述横卧箱体1

1连通;所述右直立箱体1

3安装在所述横卧箱体1

1的右端,并且所述右直立箱体1

3的底部与所述横卧箱体1

1连通;所述左直立箱体1

2的底部安装有左顶盖立柱5,所述右直立箱体1

3的底部安装有右顶盖立柱6,所述顶盖2的左端与所述左顶盖立柱5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顶盖2的右端与所述右顶盖立柱6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左直立箱体1

2的正面上部箱壁上开设有左饮料瓶投放口7,所述右直立箱体1

3的正面上部箱壁上开设有右饮料瓶投放口8;所述横卧箱体1

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开设有饮料瓶回收口9,并且在所述饮料瓶回收口9出安装有盖板10;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并列放置在所述横卧箱体1

1、所述左直立箱体1

2和所述右直立箱体1

3三者形成空间内;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的顶部分别开设有垃圾投放口11,并且
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的顶部、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的顶部、所述左直立箱体1

2的顶部和所述右直立箱体1

3的顶部平齐。
21.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用于回收纸屑垃圾;第一垃圾分类桶和第二垃圾分类桶具有独立的单层外壁,可以单独处理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第二垃圾分类桶4内的垃圾进行倾倒回收处理;通过左饮料瓶投放口7和右饮料瓶投放口8向左直立箱体1

2和右直立箱体1

3投入饮料瓶罐,用于回收瓶罐类的垃圾;减少再次分类的劳动,解决以往垃圾箱容量利用率小的问题,以达到垃圾箱容量的最大化。
22.为了可以更大限度的利用凹形箱体1内的空间,所述横卧箱体1

1的箱体底壁为v形结构。所述左直立箱体1

2的外侧壁与所述横卧箱体1

1的左外侧壁构成左滑落斜面12,所述右直立箱体1

3的外侧壁与所述横卧箱体1

1的右外侧壁构成右滑落斜面13;所述左滑落斜面12和所述右滑落斜面13构成倒八字形结构。饮料瓶罐可自倒八字形结构的左滑落斜面12和所述右滑落斜面13快速的流入左直立箱体1

2和右直立箱体1

3的底部,再通过v形结构的横卧箱体1

1的箱体底壁进入横卧箱体1

1内,可以最大量的存储瓶装罐类垃圾。
23.所述凹形箱体1的箱壁、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的桶壁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的桶壁均为单层板材。针对校园垃圾多为饮料瓶盖及纸屑等干垃圾的特点,箱壁和桶壁的板材均为单层板材设计,即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又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垃圾桶的空间利用率。
24.所述顶盖2上安装有声控灯14。采用led声光控投影路标的功能,既可以有很好的视觉美化效果,又可以在夜晚指引不熟悉当下环境路线的人。
25.具体使用和回收方法:
26.饮料瓶罐类垃圾:可通过左饮料瓶投放口7和右饮料瓶投放口8,投入左直立箱体1

2和右直立箱体1

3,投入的饮料瓶罐类垃圾自倒八字形结构的左滑落斜面12和所述右滑落斜面13快速的流入左直立箱体1

2和右直立箱体1

3的底部,再通过v形结构的横卧箱体1

1的箱体底壁进入横卧箱体1

1内,可以最大量的存储瓶装罐类垃圾,待左直立箱体1

2和右直立箱体1

3满后,可打开盖板10,自饮料瓶回收口9取出饮料瓶罐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27.纸屑类垃圾: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的顶部分的垃圾投放口11投入,待纸屑类垃圾满后,可以将所述第一垃圾分类桶3和所述第二垃圾分类桶4取下来倾倒,进行分类回收利用。
28.顶盖2上安装有声控灯14。采用led声光控投影路标的功能,既可以有很好的视觉美化效果,又可以在夜晚指引不熟悉当下环境路线的人。
2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