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25720发布日期:2021-05-04 10:43阅读:6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吊具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抗风圈位于大型储罐的上部,以用于抵抗风力,加强大型储罐的抗风性能。传统的抗风圈吊装使用钩子勾住抗风圈两端临时焊接的吊耳进行吊装,容易对抗风圈产生焊接灼伤。或者使用钢丝绳捆绑吊装,但是该种方式存在安全系数低,容易出事故的问题。

针对传统吊装技术存在问题,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抗风圈专用吊具,该专用吊具通过一固定件以及铰接于固定件上的一活动件组成的卡槽安全地卡住抗风圈,本申请实施例的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该种专用吊具在吊装到位后需要人工抬起活动件。而由于抗风圈的重量较重,在起吊后活动件和抗风圈会卡得比较紧,导致人工转动活动件比较困难。常常需要使用锤子等工具才能转动活动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固定件上设置有一长圆孔,活动件通过转动轴安装于该长圆孔内,从而通过活动件在长圆孔的位移以便于工人人工抬起活动件,以将抗风圈从该起吊装置中取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包括:

活动件,所述活动件包括夹持端与起吊端;

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于所述活动件的侧壁,且所述转动轴位于所述夹持端与所述起吊端之间;以及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具有一长圆孔,所述转动轴设于所述长圆孔内并可于所述长圆孔内沿所述抗风圈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固定件移动;

其中,所述夹持端与所述固定件共同限定出抗风圈固定槽。

可选的,所述长圆孔沿水平方向设置。

可选的,长圆孔的靠近所述夹持端的一端向下倾斜。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具有一在竖直方向上开设的活动件安装槽,所述活动件设于所述活动件安装槽内。

可选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活动件安装槽上,且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件分别位于所述活动件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

左固定件,所述左固定件包括左长圆孔;

右固定件,所述右固定件包括右长圆孔,所述左长圆孔与所述右长圆孔对称设置以形成所述长圆孔;以及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左固定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右固定件连接;

其中,所述左固定件和右固定件之间限定出所述活动件安装槽。

可选的,所述固定件的靠近所述夹持端的一端具有抗风圈卡槽,且所述抗风圈卡槽水平设置。

可选的,所述抗风圈卡槽包括槽顶部与槽底部,沿所述抗风圈的宽度方向,所述槽顶部的端面凸出于所述槽底部的端面。

可选的,所述起吊端上设置有吊耳装置,所述吊耳装置包括吊耳主体与连接件,所述吊耳主体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于所述起吊端。

可选的,所述转动轴与所述活动件为一体成型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在固定件上设置有一长圆孔,活动件通过转动轴安装于该长圆孔内。从而在吊运至预定位置后,工人可以直接推动活动件或者活动件在抗风圈的弹力作用下左移,使得活动件的夹持端,即卡勾与抗风圈相脱离,从而便于工人人工抬起活动件,以将抗风圈从该起吊装置中取下。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式,指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方式中使用,与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方式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起吊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起吊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起吊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吊耳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传统的抗风圈吊装使用钩子勾住抗风圈两端临时焊接的吊耳进行吊装,容易对抗风圈产生焊接灼伤。或者使用钢丝绳捆绑吊装,但是该种方式存在安全系数低,容易出事故的问题。因此,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抗风圈专用的吊具,现有的专用吊具一般包括固定件以及铰接于固定件上的活动件,该活动件的一端与吊车的吊钩相配合。且活动件的另一端一般均具有一卡勾,该卡勾与固定件配合一起将抗风圈卡住,在吊运至预定位置后,起重机放下吊钩,然后人工转动活动件将活动件抬起,活动件的卡勾与抗风圈分离。但是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实践中发现,由于抗风圈的质量较重,且起吊高度较高,在吊运至预定位置时,活动件的卡勾与抗风圈的连接面在摩擦力作用下连接比较紧,此时,人工转动活动件比较困难。甚至于需要工人使用锤子等工具敲打活动件与抗风圈的连接面,或者敲打起吊端,使得两者分离后才能转动抬起活动件。即现有相关技术仍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该起吊装置在固定件上设置有一长圆孔,活动件通过转动轴安装于该长圆孔内。从而在吊运至预定位置后,工人可以直接推动活动件或者活动件在抗风圈弹力作用下自动产生一小段位移,使得活动件的夹持端,即卡勾与抗风圈相脱离,从而使得工人便于抬起活动件,以将抗风圈从该起吊装置中取下。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申请的发明构思。

参阅图1,一种大型储罐抗风圈用起吊装置,包括活动件11、转动轴22以及固定件33。

其中,活动件1包括夹持端11与起吊端12。活动件1可以是一块杆件,或者也可是一块板件,其可以构成一以转动轴2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转动的杠杆即可,对于其具体的形状本公开对此并不限制。该活动件1的一端为起吊端12,用于与起重机的吊钩相配合,以将该起吊装置的整体吊起。该活动件1的另一端为夹持端11,该夹持端11可以构造为一卡勾,用于与抗风圈10的竖直面相紧贴。

转动轴2固定连接于活动件1的侧壁,且转动轴2位于夹持端11与起吊端12之间。转动轴2的轴线即为活动件1的转动中心。

固定件3具有一长圆孔31,转动轴2设于长圆孔31内并可于长圆孔31内沿抗风圈的宽度方向相对固定件3移动。其中,夹持端11与固定件3共同限定出抗风圈固定槽。在使用时,抗风圈10直接固定在抗风圈固定槽内。

相较于现有的活动件1直接铰接于固定件3上,吊运完成人工抬起活动件1较为费力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在使用时,将抗风圈10固定于抗风圈固定槽内后,转动轴2位于长圆孔31的中部,或者长圆孔31的远离夹持端11的一端。然后通过起重机或者吊车连接起吊端12,将抗风圈10起吊。在起吊过程中,在重力作用下,转动轴2会向长圆孔31的靠近起吊端12的一端移动一小段位移,使得起吊端12略微高于夹持端11,夹持端11会在重力作用下存在向抗风圈10运动贴紧的趋势,从而锁紧抗风圈10,进而可以安全稳定地将抗风圈10紧固在抗风圈固定槽内,提高吊运的安全系数。抗风圈10被吊到指定位置后,起重机或者吊车将起吊端12下放,然后夹持端11在抗风圈10的弹力作用下自然沿抗风圈10的宽度方向移动,从而使得夹持端11与抗风圈10解脱较为方便。其中,在吊运过程中,抗风圈10的宽度方向大致上为水平方向。

其中,长圆孔31的具体角度以使得转动轴2设于长圆孔内并可于长圆孔内沿抗风圈10的宽度方向相对固定件3移动即可。例如,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长圆孔31沿水平方向设置。

或者,参阅图2,又例如,在一实施例中,长圆孔31的靠近夹持端11的一端向下倾斜。即长圆孔31可倾斜设置。在起吊时,转动轴2在起吊端12的作用下自然移动到长圆孔31的顶部,此时,夹持端11的卡勾与抗风圈10的竖直面紧贴,而活动件1的中间部分与抗风圈10的顶面之间可存在间隙。在起吊完成后,吊车或者起重机将起吊端12下放,此时,活动件1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以及抗风圈10的竖直面的弹力作用下,向夹持端11所在一侧滑动,从而自然将夹持端11与抗风圈10的竖直面解脱。相较于水平设置的长圆孔31,进一步提高了便捷性。此时,转动轴2沿抗风圈10的宽度方向的移动为其实际位移的一个分位移。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3具有一在竖直方向上开设的活动件安装槽,活动件1设于活动件安装槽内。此时,活动件1位于固定件3内,从而使得固定件3与活动件1构成的起吊装置的整体受力更加平稳。

且在一实施例中,为了使得该活动件安装槽的结构更加可靠,以及限制活动件1的转动角度,还包括限位件4,限位件4设置于活动件安装槽上,且限位件4与固定件3分别位于活动件1的两侧。即限位件4和固定件3从活动件1的两侧限定活动件1的活动范围。

具体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3包括:左固定件32,右固定件33以及连接部34。

其中,左固定件32包括左长圆孔,右固定件33包括右长圆孔,左长圆孔与右长圆孔对称设置,共同形成长圆孔31。连接部34的一端与左固定件32连接,另一端与右固定件33连接。其中,左固定件32和右固定件33之间存在间隙,该间隙形成活动件安装槽。

例如,参阅图3,左固定件32、右固定件33均可以是一块板,两块板平行且相对,两者之间的间隙即为前述的活动件安装槽,两者均可构造为l形构件,其水平段即为承载面,用于从抗风圈10的水平面的底部承载抗风圈。

左固定件3和右固定件3通过连接部34连接,连接部34可以是位于两者底部的一块板。例如,连接部34的两端可以通过焊接、卡接或者其他等同方式将左固定件3和右固定件3连接。

或者,又例如,参阅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4可以是螺栓或者螺柱或者其他等同技术。

或者,再例如,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左固定件32、右固定件33以及连接部34可以一体成型。三者构成一凵型构件,中间的槽即为活动件安装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起吊过程开始前更好地稳定固定件3,固定件3的靠近夹持端11的一端具有抗风圈卡槽35,且抗风圈卡槽35水平设置。即固定件3的左投影或者右投影可以为一近似于u形的图形。

相较于l形的左固定件32或者右固定件33的实施例中,活动件1从抗风圈10的上方和侧方将抗风圈10压紧在固定件3上,本实施例提供的起吊装置中,抗风圈卡槽35从抗风圈10的水平面的上下两侧将抗风圈10的水平面夹紧。此时,活动件1的夹持端11仅需从抗风圈10的侧方将抗风圈推入该抗风圈卡槽35内,从而在起吊前,抗风圈10更加不易移动。

可选的,参阅图4和图5,为了更好的卡紧抗风圈10以及适应不同型号的抗风圈10,抗风圈卡槽35包括槽顶部与槽底部,沿抗风圈10的宽度方向,槽顶部的端面凸出于槽底部的端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阅图6,为了防止起吊端12直接与吊车相连而磨损,起吊端12上设置有吊耳装置6,吊耳装置6包括吊耳主体61与连接件,吊耳主体61通过连接件连接于起吊端12。吊耳主体61用于供钢丝绳穿过。吊耳主体61可以通过连接件可转动地连接于起吊端12上,即起吊端12上可以开设一通孔,连接件可以是安装于该通孔内的螺栓以及安装于螺栓上的螺母。

在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轴2与活动件1为一体成型件。

或者,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转动轴2可以是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活动件1上的通孔内的螺柱,该螺柱的两端安置于左长圆孔或者右长圆孔内。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