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语音电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41287发布日期:2021-01-26 14:2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语音电梯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语音电梯。


背景技术:

[0002]
电梯是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目前电梯多应用于高层建筑,医院住院楼以及医技楼也大量使用电梯,传统的电梯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0003]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214491u的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医用电梯,包括轿厢,轿厢的一侧内壁下方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设有与轿厢底部平行的第一轴柱,第一轴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凹槽相对的两侧垂直连接,第一轴柱上活动地套设有第一套柱,第一套柱的外部一侧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坐板;凹槽与轿厢底部相对的内壁上设有挡块,挡块靠近凹槽的槽口,坐板的底部设有磁块;轿厢的内壁上还设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设于第一凹槽的正下方且与第一凹槽等距,两个连接柱的另一端之间连接有与第一轴柱平行的第二轴柱,第二轴柱上活动地套设有第二套柱,第二套柱的一侧设有与其垂直连接的支撑板,其坐板与支撑板为分体结构,坐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使支撑板与坐板连接,不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操作费时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语音电梯。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语音电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坐板与支撑板为分体结构,坐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使支撑板与坐板连接,不便于使用人员进行使用,操作费时费力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语音电梯,包括轿厢本体以及位于轿厢本体前侧的轿厢门,所述轿厢本体内一侧设置辅助座椅机构,所述轿厢本体内后侧设置语音录入机构,所述辅助座椅机构包括支撑座以及坐板,所述支撑座安装在轿厢本体内一侧表面下部,所述支撑座一侧表面设置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转动设置坐板,所述坐板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以及第二转轴与收纳槽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套接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一端与收纳槽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上套接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一端与收纳槽内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坐板一侧设置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内通过绞轴转动连接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另一端通过绞轴与第二连接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座固定连接收纳槽下侧的支撑座上。
[0006]
优选的,所述轿厢本体的内壁中部均设置扶梯,所述扶梯上设置防滑胶套。
[0007]
优选的,所述坐板的长度尺寸大于收纳槽的深度尺寸。
[0008]
优选的,所述坐板一侧表面设置弹性缓冲垫,所述弹性缓冲垫固定连接在坐板上。
[0009]
优选的,所述语音录入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轿厢本体内后侧面上,
所述安装座前侧面上设置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一侧的安装座上设置语音采集器,所述控制开关通过连接线与语音采集器电性连接。
[0010]
优选的,所述语音采集器通过数据线与语音识别器相连接,所述语音识别器设置在安装座内,且语音识别器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面板控制器相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电梯控制面板相连接。
[0011]
优选的,所述安装座上侧面上设置连接耳,所述连接耳上设置螺栓安装孔。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
(1)通过坐板、第一扭簧、第二扭簧、支撑杆、滑块、导向槽、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的设置,当坐板展开后,滑块在导向槽内移动,同时支撑杆移动,并围绕第一连接座以及第二连接座转动,当坐板展平后,滑块与导向槽抵接,支撑杆进而对坐板进行支撑,支撑杆能够随着坐板展开以及折叠收纳,其简化了使用人员的操作步骤,能够自动收起以及展开支撑杆,操作便捷,使用稳定性佳。
[0014]
(2)通过控制开关、语音录入器、语音识别器以及中央处理器的设置,能够通过语音录入器录入到达楼层,便于轿厢本体内后部人员进行楼层输入,同时能够满足无法进行控制面板操作的病患,录入达到楼层信息,使用灵活度高。
附图说明
[0015]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座椅机构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座椅机构折叠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辅助座椅机构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语音录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语音录入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1]
图中:1、辅助座椅机构;2、轿厢门;3、轿厢本体;4、语音录入机构;11、支撑座;12、第一转轴;13、第一扭簧;14、坐板;15、弹性缓冲垫;16、第二扭簧;17、第二转轴;18、收纳槽;41、语音采集器;42、控制开关;43、安装座;44、连接耳;141、导向槽;142、第一连接座;143、支撑杆;144、第二连接座;145、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智能语音电梯,包括轿厢本体3以及位于轿厢本体3前侧的轿厢门2,轿厢本体3内一侧设置辅助座椅机构1,轿厢本体3内后侧设置语音录入机构4,辅助座椅机构1包括支撑座11以及坐板14,支撑座11安装在轿厢本体3内一侧表面下部,支撑座11一侧表面设置收纳槽18,收纳槽18内转动设置坐板14,坐板14两侧对称设置第一转轴12以及第二转轴17,第一转轴12以及第二转轴17与收纳槽18转动连接,第一转轴12上套接第一扭簧13,第一扭簧13一端与收纳槽18一侧固定连接,第二
转轴17上套接第二扭簧16,第二扭簧16一端与收纳槽18内另一侧固定连接,坐板14一侧设置导向槽141,导向槽141内滑动连接滑块145,滑块145一端设置第一连接座142,第一连接座142内通过绞轴转动连接支撑杆143,支撑杆143另一端通过绞轴与第二连接座144铰接,第二连接座144固定连接收纳槽18下侧的支撑座11上,支撑杆143能够随着坐板14展开以及折叠收纳,其简化了使用人员的操作步骤,能够自动收起以及展开支撑杆143,操作便捷。
[0024]
为了便于使用人员进行搀扶,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轿厢本体3的内壁中部均设置扶梯,扶梯上设置防滑胶套。
[0025]
为了能够使坐板14折叠时,坐板14延伸出收纳槽18,便于使用人员推动坐板14,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坐板14的长度尺寸大于收纳槽18的深度尺寸。
[0026]
为了提高使用人员使用时的舒适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坐板14一侧表面设置弹性缓冲垫15,弹性缓冲垫15固定连接在坐板14上。
[0027]
请参阅图5-图6,为了能够通过语音录入器录入到达楼层,便于轿厢本体3内后部人员进行楼层输入,同时能够满足无法进行控制面板操作的病患,录入达到楼层信息,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语音录入机构4包括安装座43,安装座43设置在轿厢本体3内后侧面上,安装座43前侧面上设置控制开关42,控制开关42一侧的安装座43上设置语音采集器41,控制开关42通过连接线与语音采集器41电性连接,语音采集器41通过数据线与语音识别器相连接,语音识别器设置在安装座43内,且语音识别器通过数据线与中央处理器相连接,中央处理器通过数据线与控制面板控制器相连接,控制面板控制器通过数据线与电梯控制面板相连接。
[0028]
为了便于将安装座43固定在轿厢本体3内,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安装座43上侧面上设置连接耳44,连接耳44上设置螺栓安装孔。
[0029]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当使用人员进入轿厢本体3后,如其不易站立,然后推动坐板14,坐板14通过第一转轴12以及第二转轴17转动,第一转轴12以及第二转轴17转动,带动第一扭簧13以及第二扭簧16转动,坐板14转动带动滑块145在导向槽141内移动,同时滑块145移动带动第一连接座142移动,第一连接座142移动带动连接杆移动,同时连接杆在第一连接座142内转动,连接杆另一端围绕第二连接座144转动,当坐板14展平后,滑块145与导向槽141抵接,然后使用人员坐在坐板14上,支撑杆143对坐板14进行支撑,当使用人员站起后,第一扭簧13以及第二扭簧16带动第一转轴12以及第二转轴17回转,并将坐板14折叠收起,当使用人员不易按动电梯控制面板时,使用人员按动控制开关42,并通过语音采集器41录入达到楼层,然后语音采集器41将语音信息输送至语音识别器,语音识别器将语音进行识别以及转换,并将识别的信息输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并通过控制面板控制器对电梯控制面板进行操作,进而点亮电梯控制面板上的到达楼层按钮。
[0030]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