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20035发布日期:2021-01-05 17:45阅读:60来源:国知局
改进的轨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改进的轨道结构。



背景技术:

轨道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中,主要用于导向输送,目前轨道体主要为sus材质,而与轨道体滑动配合的运载器也为sus材质,并且轨道体配对的爪件为铝材质,在工作运转的过程中,运载器均会与轨道体和爪件发生摩擦,从而会导致异物颗粒的产生,这里异物颗粒中含有ni成分,会悬浮在空气中,之后会落在设备的传感器上方,从而产生dpc不良,并且因为有ni成分,后续会引起后工程进行时的作业不良。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轨道结构,其可能有效遏制因摩擦引起的异物产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轨道结构,包括有爪件、轨道体、盖板以及气缸;该爪件纵向延伸,爪件具有一侧向开口的容置槽,容置槽的上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上垫片,容置槽的下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下垫片,该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均为橡胶材质,第一下垫片与第一上垫片之间形成有供运载器穿过的空间;该轨道体纵向延伸并与爪件横向间隔排布,轨道体的侧缘下凹形成有凹槽,凹槽的侧面开口朝向容置槽,凹槽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下垫片;该盖板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轨道体上并位于凹槽的正上方,盖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上垫片,该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均为peek材质;该气缸固定在轨道体上并带动盖板上下活动。

优选的,所述爪件为铝材质。

优选的,所述轨道体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腔,该气缸固定在容置腔中,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轨道体并通过螺栓与盖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下垫片与运载器之间为间隙配合,其间隙为0.2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配合设置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并且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均为橡胶材质,以减少爪件与运载器之间的干涉,以及通过配合设置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且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均为peek材质,以消除运载器与轨道体之间的摩擦,从而有效减少了异物颗粒产生,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爪件11、容置槽

12、空间20、轨道体

21、凹槽22、容置腔

30、盖板40、气缸

41、活塞杆51、第一上垫片

52、第一下垫片53、第二下垫片

54、第二上垫片55、螺栓

60、运载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爪件10、轨道体20、盖板30以及气缸40。

该爪件10纵向延伸,爪件10具有一侧向开口的容置槽11,容置槽11的上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上垫片51,容置槽11的下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下垫片52,该第一下垫片52和第一上垫片51均为橡胶材质,第一下垫片52与第一上垫片51之间形成有供运载器60穿过的空间1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爪件10为铝材质。

该轨道体20纵向延伸并与爪件10横向间隔排布,轨道体20的侧缘下凹形成有凹槽21,凹槽21的侧面开口朝向容置槽11,凹槽21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下垫片53。

该盖板30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轨道体20上并位于凹槽21的正上方,盖板30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上垫片54,该第二上垫片54和第二下垫片53均为peek材质。

该气缸40固定在轨道体20上并带动盖板30上下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体20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腔22,该气缸40固定在容置腔22中,气缸40的活塞杆41向上伸出轨道体20并通过螺栓55与盖板30固定连接;以及,所述第二下垫片53与运载器60之间为间隙配合,其间隙为0.25mm。

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时,运载器60的一侧嵌入空间12中由爪件10夹住,另一侧位于凹槽21中,在爪件10的带动下沿凹槽21活动,当活动到位后,该气缸40带动盖板30下压将运载器60固定,以对运载器60上的产品进行加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是:通过配合设置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并且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均为橡胶材质,以减少爪件与运载器之间的干涉,以及通过配合设置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且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均为peek材质,以消除运载器与轨道体之间的摩擦,从而有效减少了异物颗粒产生,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爪件、轨道体、盖板以及气缸;该爪件纵向延伸,爪件具有一侧向开口的容置槽,容置槽的上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上垫片,容置槽的下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下垫片,该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均为橡胶材质,第一下垫片与第一上垫片之间形成有供运载器穿过的空间;该轨道体纵向延伸并与爪件横向间隔排布,轨道体的侧缘下凹形成有凹槽,凹槽的侧面开口朝向容置槽,凹槽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下垫片;该盖板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轨道体上并位于凹槽的正上方,盖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上垫片,该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均为peek材质;该气缸固定在轨道体上并带动盖板上下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爪件为铝材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体具有一开口朝下的容置腔,该气缸固定在容置腔中,气缸的活塞杆向上伸出轨道体并通过螺栓与盖板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垫片与运载器之间为间隙配合,其间隙为0.25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的轨道结构,包括有爪件、轨道体、盖板以及气缸;该爪件纵向延伸,爪件具有一侧向开口的容置槽,容置槽的上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上垫片,容置槽的下侧内壁贴合固定有第一下垫片;轨道体的侧缘下凹形成有凹槽,凹槽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下垫片;该盖板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轨道体上并位于凹槽的正上方,盖板的底面固定有第二上垫片。通过配合设置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并且第一下垫片和第一上垫片均为橡胶材质,以减少爪件与运载器之间的干涉,以及通过配合设置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且第二上垫片和第二下垫片均为PEEK材质,以消除运载器与轨道体之间的摩擦,从而有效减少了异物颗粒产生,为生产作业带来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徐鉉承;严洪奎;李光翊;陈团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高伟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5.28
技术公布日:2021.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