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举升机纵向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8949发布日期:2021-02-18 21:52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举升机纵向梁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举升机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举升机纵向梁。


背景技术:

[0002]
现阶段,各类举升机在汽车维修行业领域应用广泛,但目前举升机纵梁在对汽车底盘进行支撑举升后普遍存在支撑位置不合理的现象,造成汽车重心偏离举升机升降机构中心,导致汽车存在向前或向后滑动的趋势,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举升机纵向梁。
[0004]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举升机纵向梁,包括升降块、导向托架、纵向梁、齿条、齿轮、齿轮轴、减速器、电机、托臂转轴、托臂、伸缩臂、支撑块、安装槽、压力传感器、球头安装座、支撑滚球,所述导向托架刚性一体式安装于升降块,所述纵向梁配合安装于导向托架,所述齿条刚性安装于纵向梁上端面,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齿轮刚性安装于齿轮轴末端,所述齿轮轴首端刚性安装于减速器动力输出端,所述减速器通过减速器支架固定于电机电机壳体,所述减速器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于电机动力输出轴,所述电机通过电机座刚性安装于升降块上端面,所述托臂分2组前后对称通过托臂转轴铰接于纵向梁两端部,所述伸缩臂首端嵌套式配合安装于托臂内部中空处,所述支撑块刚性安装于伸缩臂末端上端面,所述安装槽分2组前后对称设置于导向托架内部设置的滑槽底面,所述压力传感器刚性安装于安装槽底面,所述球头安装座刚性安装于压力传感器上端面,所述支撑滚球配合安装于球头安装座上端。
[0005]
上述的一种举升机纵向梁,所述升降块配合安装于举升机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块上端面安装防滑胶垫,所述纵向梁由前后对称安装的2组支撑滚球支撑托起,所述纵向梁下端面与导向托架内部设置的滑槽底面微间隙配合。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方案通过内部压力传感器以及可前后移动调整式纵向梁的设计使举升机托臂对汽车底盘托起后分别由前后对称安装的压力传感器监测前后压力信号并通过压力差计算纵向梁需要移动的距离,通过纵向梁的移动调整实现汽车重心位置与举升机升降机构中心位于同一纵向平面,进而去除汽车举升后向前或向后移动的趋势,保证汽车不滑落,确保车底操作人员的安全。
附图说明
[000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0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000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001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导向托架内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力传感器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2]
图中1.升降块,2.导向托架,3.纵向梁,4.齿条,5.齿轮,6.齿轮轴,7.减速器,8.电机,9.托臂转轴,10.托臂,11.伸缩臂,12.支撑块,13.安装槽,14.压力传感器,15.球头安装座,16.支撑滚球。
具体实施方式
[001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根据此附图和实施例获得其他的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14]
一种举升机纵向梁,包括升降块1、导向托架2、纵向梁3、齿条4、齿轮5、齿轮轴6、减速器7、电机8、托臂转轴9、托臂10、伸缩臂11、支撑块12、安装槽13、压力传感器14、球头安装座15、支撑滚球16,所述导向托架2刚性一体式安装于升降块1,所述纵向梁3配合安装于导向托架2,所述齿条4刚性安装于纵向梁3上端面,所述齿轮5与齿条4啮合,所述齿轮5刚性安装于齿轮轴6末端,所述齿轮轴6首端刚性安装于减速器7动力输出端,所述减速器7通过减速器支架固定于电机8电机壳体,所述减速器7动力输入端刚性连接于电机8动力输出轴,所述电机8通过电机座刚性安装于升降块1上端面,所述托臂10分2组前后对称通过托臂转轴9铰接于纵向梁3两端部,所述伸缩臂11首端嵌套式配合安装于托臂10内部中空处,所述支撑块12刚性安装于伸缩臂11末端上端面,所述安装槽13分2组前后对称设置于导向托架2内部设置的滑槽底面,所述压力传感器14刚性安装于安装槽13底面,所述球头安装座15刚性安装于压力传感器14上端面,所述支撑滚球16配合安装于球头安装座15上端。
[0015]
详细的,所述升降块1配合安装于举升机升降驱动机构,所述支撑块12上端面安装防滑胶垫,所述纵向梁3由前后对称安装的2组支撑滚球16支撑托起,所述纵向梁3下端面与导向托架2内部设置的滑槽底面微间隙配合。
[0016]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