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04201发布日期:2021-02-27 01:0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材打包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管材打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管材打包大多是通过人工手拿着包装袋再套装在管材上进行打包,采用这种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包装袋是软的,没套装的包装袋会垂下去,管材不易套装,而且在套装时包装袋容易被管材刺破。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效率高的管材打包装置。
[0004]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管材打包装置,它包括有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一端地面上的制袋机,机架另一端延伸至输送带输出端上方,制袋机一端的机架顶部固定有第一端板,机架另一端顶部固定有第二端板,第一端板与第二端板顶部之间固定有横梁,横梁底部中心处固定有中间板,横梁下方的第一端板与中间板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螺杆,第一端板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第一旋转电机的传动轴穿过第一端板与第一旋转螺杆连接,第一旋转螺杆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座,第一滑座底部竖直固定有第一升降气缸,第一升降气缸底部呈水平固定有双向气缸,双向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撑板,横梁下方的第二端板与中间板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二旋转螺杆,第二端板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第二旋转电机的传动轴穿过第二端板与第二旋转螺杆连接,第二旋转螺杆上活动啮合有第二滑座,第二滑座底部竖直固定有第二升降气缸,第二升降气缸底部固定有推板,推板位于输送带上方。
[0005]
所述的输送带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旋转螺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0006]
所述的双向气缸的中心线与第一旋转螺杆的中心线呈“十”字形。
[0007]
所述的推板中部安装有吹气头,吹气头上连接有进气管,进气管与外部气泵连接,安装后的吹气头的吹气口正对制袋机。
[0008]
所述的双向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安装板,撑板顶部固定在相应的安装板底部,撑板呈c形,两块撑板的内弧面相对,撑板内弧面边缘处向制袋机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有撑臂。
[0009]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包装袋通过撑臂撑开,撑开后的包装袋通过撑臂带动向输送带一端移动,管材先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撑板与推板之间,再通过推板推送并插入包装袋内进行打包,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10]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撑板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和附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管材打包装置包括有机架1以及位于机架1一端地面上的制袋机18,机架1另一端延伸至输送带19输出端上方,制袋机18一端的机架1顶部固定有第一端板2,机架1另一端顶部固定有第二端板3,第一端板2与第二端板3顶部之间固定有横梁4,横梁4底部中心处固定有中间板5,横梁4下方的第一端板2与中间板5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一旋转螺杆6,第一端板2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一旋转电机7,第一旋转电机7的传动轴穿过第一端板2与第一旋转螺杆6连接,第一旋转螺杆6上活动安装有第一滑座8,第一滑座8底部竖直固定有第一升降气缸9,第一升降气缸9底部呈水平固定有双向气缸10,双向气缸10的中心线与第一旋转螺杆6的中心线呈“十”字形,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上安装有撑板11,双向气缸10的活塞杆端部固定有安装板21,撑板11顶部固定在相应的安装板21底部,撑板11呈c形,两块撑板11的内弧面相对,撑板11内弧面边缘处向制袋机18一端水平延伸形成有撑臂22。横梁4下方的第二端板3与中间板5之间活动安装有第二旋转螺杆12,第二端板3外侧壁上安装有第二旋转电机13,第二旋转电机13的传动轴穿过第二端板3与第二旋转螺杆12连接,第二旋转螺杆12上活动啮合有第二滑座14,第二滑座14底部竖直固定有第二升降气缸15,第二升降气缸15底部固定有推板16,推板16位于输送带19上方,输送带19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旋转螺杆12的长度方向一致,推板16中部安装有吹气头17,吹气头17上连接有进气管20,进气管20与外部气泵连接,安装后的吹气头17的吹气口正对制袋机18。
[0013]
制袋机为市面购买,并按常规结构进行安装,初始状态双向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两块撑臂在双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下相对运行至接触,撑臂的高度通过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进行调节,使撑臂正对包装袋袋口,再通过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螺杆旋转,第一滑座在第一旋转螺杆的旋转带动下向制袋机一端移动,第一滑座带动双向气缸同步运行,撑臂在双向气缸的带动下插装在包装袋内,插装后双向气缸的活塞杆伸出,两块撑臂在双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下向反方向运行与包装袋内腔壁抵触,包装袋袋口通过两块撑臂撑开定位,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螺杆反向旋转,第一滑座在第一旋转螺杆的旋转带动下向输送带一端移动,第一滑座带动双向气缸同步运行,撑臂再带动包装袋同步移动,初始状态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收缩推板位于管材上方,管材先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撑板与推板之间,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带动推板下降,吹气头在推板的带动下同步下降,当吹气头正对管材中心处时,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停止伸出,第二旋转电机带动第二旋转螺杆旋转,第二滑座在第二旋转螺杆的旋转带动下向撑板一端移动,推板在第二滑座的带动下推动管材同步运行,并插入包装袋内,同时吹气头对管材内吹气,管材内的空气通过管材进入包装袋内,包装袋通过空气撑起,使管材更容易插入包装袋内,当管材完全进入包装袋内后,双向气缸的活塞杆收缩,两块撑臂在双向气缸的活塞杆带动下相对运行,使撑臂与包装袋分开,第一旋转电机带动第一旋转螺杆继续反向旋转,第一滑座在第一旋转螺杆的旋转带动下向输送带一端移动,撑臂在第一滑座的带动下从包装袋内抽出,即管材打包完成。
[0014]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