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1590发布日期:2021-02-20 19:17阅读:1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包食品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


背景技术:

[0002]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和工厂每年都会有大量的工作人员进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工作中,大量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工作使得人们均会感觉到饥肠辘辘,所以很多的工作人员都会在休息的时候购买食物,同时人们为了放便调整休息时间,他们在购买食物的时候就需要包装盒来将食物打包带到公司或者工厂进行食用。
[0003]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打包盒,但是很多打包盒都是单面结构,在人们用这种打包盒来包装食物后,食物的热度立刻就传递到整个打包盒,这样的打包盒在人们使用的时候会非常的烫手,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包括包装外壳,所述包装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中空管垫,所述包装外壳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中空管垫,所述二号中空管垫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盒盖,所述二号中空管垫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相对分布的弹性硅胶棒,所述弹性硅胶棒的夹角出固定连接有挤压块,且挤压块穿过并延伸置二号中空管垫的一侧,所述包装外壳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缝合片,所述缝合片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硅胶棒,且固定硅胶棒的两端均穿过并延伸至缝合片的外侧,所述固定硅胶棒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包装外壳内部的底面,所述包装外壳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打包内胆,所述打包内胆的内部开设有六处槽口,且打包内胆内腔中部槽口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闭合片,所述闭合片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
[0006]
可选的,所述包装外壳的外部一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所述打包内胆的外部一侧开设有槽口,且包装外壳的槽口和打包内胆的槽口相互对称且适配。
[0007]
可选的,所述一号中空管垫和二号中空管垫均为中空设置,且二号中空管垫的内部有两对相对分布的弹性硅胶棒,两对所述弹性硅胶棒的长度依次减小,所述二号中空管垫的顶部沿着包装外壳的边缘固定连接。
[0008]
可选的,所述弹性硅胶棒的交错位置固定连接着两组挤压块,所述固定硅胶棒的顶端穿过并延伸至缝合片的顶部,且固定硅胶棒顶端的高度和包装外壳的上侧齐平。
[0009]
可选的,所述打包内胆的外部和包装外壳的内部之间开设有中空隔层,所述打包内胆内部中心位置的开设的槽口专门设置放置纸巾。
[0010]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1]
1、该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通过在包装外壳的底部设置一号中空管垫,同时在打包盒盖子边缘设置二号中空管垫,利用圆形中空的设置来阻止热量的传到,有效的降低
了打包盒在盛放食物的时候烫手的问题,同时再通过将包装外壳和打包内胆之间设置中空隔层,此处的设置进一步的将热量给阻隔住,利用中空的隔层和中空管垫的设置不仅有效的解决了打包盒烫手的问题还保证了打包盒内的食物温度不会降低。
[0012]
2、该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通过在二号中空管垫的内部设置弹性硅胶棒,同时在包装外壳和打包内胆之间设置固定硅胶棒的结构,可以保证了在打包好食物后,打包盒不会再外力的作用下挤压变形,导致打包盒内的食物洒落,通过增设具有抗压、软变形的硅胶棒来将打包盒的主体固定,达到了保持打包盒整体框架的稳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3]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打包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打包盒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
图中:1、包装外壳;2、一号中空管垫;3、二号中空管垫;4、盒盖;5、挤压块;6、弹性硅胶棒;7、缝合片;8、固定硅胶棒;9、打包内胆;10、闭合片;11、凸起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包括包装外壳1,包装外壳1的外部一侧开设有向内凹陷的槽口,打包内胆9的外部一侧开设有槽口,且包装外壳1的槽口和打包内胆9的槽口相互对称且适配,通过再包装外壳1的底部设置一号中空管垫2可以保证了在人们打包食物过程中拿着打包盒不会被烫伤,利用中空隔层将热量给阻隔开,降低了人手被烫伤的风险,从而有效的实现打包盒底部防止烫伤的问题,包装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号中空管垫2,通过在盒盖4的外侧固定安装二号中空管垫3来防止人们在拿着打包盒过程中没有受力点,从而导致人手不小心触碰到盒盖4的表面导致人手被烫伤的问题,通过人手按压二号中空管垫3来借力拿住打包盒从而解决了触碰盒盖4易烫伤的问题,包装外壳1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二号中空管垫3,二号中空管垫3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盒盖4,二号中空管垫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相对分布的弹性硅胶棒6,通过设置弹性硅胶棒6,将二号中空管垫3的软、脆的问题降低,利用弹性硅胶棒6的回弹和可塑性,确保了打包盒不会被轻易压破,弹性硅胶棒6的搭配使用有效的增加了打包盒的整体牢固性能,弹性硅胶棒6的夹角出固定连接有挤压块5,通过在弹性硅胶棒6的几处夹角位置增设挤压块5来保证了二号中空管垫3不被挤压婆的问题,同时也明确的规定了打包盒盒盖的翻转程度,为打包盒盒盖4增加了限定,有效的稳定打包盒的框架结构,且挤压块5穿过并延伸置二号中空管垫3的一侧,一号中空管垫2和二号中空管垫3均为中空设置,且二号中空管垫3的内部有两对相对分布的弹性硅胶棒6,两对弹性硅胶棒6的长度依次减小,通过增加相对适配的弹性硅胶棒6来匹配盒盖外部二号中空管垫3,确保了盒盖4的完整,二号中空管垫3的顶部沿着包装外壳1的边缘固定连接,弹性硅胶棒6的交错位置固定连接着两组挤压块5,固定硅胶高度和包装外壳1的上侧齐平,包装外壳1顶部的内侧固定连接有缝合片7,缝合片
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硅胶棒8,通过利用缝合片7将包装外壳1和打包内胆9之间的中空间隔给包裹住,防止了在打包食物过程中,食物会掉落进中空隔层里面,继而影响了打包盒的正常使用,同时缝合片7也将包装外壳1和打包内胆9连接起来,利用缝合片7将包装外壳1和打包内胆9之间闭合成封闭空间,使得打包盒的整体更加稳固,且固定硅胶棒8的两端均穿过并延伸至缝合片7的外侧,固定硅胶棒8的底端固定连接在包装外壳1内部的底面,包装外壳1的内部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打包内胆9,打包内胆9的外部和包装外壳1的内部之间开设有中空隔层,打包内胆9内部中心位置的开设的槽口专门设置放置纸巾,打包内胆9的内部开设有六处槽口,且打包内胆9内腔中部槽口的上侧固定连接有闭合片10,闭合片10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凸起块11,通过增设一处放置纸巾的槽口,可以将纸巾放入其中,在人们食用完食物之后就可以将闭合片10打开,然后抽出纸巾将事物的一些油渍给擦除,有效的帮助人们解决食物油渍的去除的问题。
[0019]
综上所述,该具有防烫功能的打包盒,使用时,先将包装盒的盒盖4打开检查包装盒是否有问题,可以将一些水倒入打包内胆9里面,观察打包内胆9是否有漏水现象,在确定打包盒时完好的之后就可以将打包盒的盒盖4打开,然后将一些需要打包的食材放入打包内胆9内部的几处凹槽里面,然后使用者可以手掌四指托着打包盒底部,拇指扣住打包盒背部的槽口,接着就可以拿着打包盒进行包装,等到食材弄好之后,将盒盖4顺着打包盒一侧翻盖住打包内胆9,如此即可。
[00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