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以及介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62351发布日期:2021-04-30 09:29阅读:75来源:国知局
针以及介质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介质输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针以及介质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同心同轴特性的双层或多层组合针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制备具有壳核或皮芯结构的多层微颗粒和纤维。这些颗粒或者纤维可以用于包裹靶向药物或者响应性材料,避免药物或材料的失活。

相关技术中,具有同心同轴特性的双层或多层组合针往往根据输送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流速不同,需要调节外针或内针的尺寸,以及外针和内针的轴向相对位置。具体地,外针或内针的尺寸可以直接影响壳核结构的微颗粒或纤维的外部形貌、外直径大小、内核直径大小和壳体疏松致密程度。而外针和内针的轴向相对位置直接影响外输送介质和内输送介质的接触时间、接触长度和混合程度,还可以解决介质和针之间浸润性问题。

但是,现有已知的同心同轴双层或多层组合针,均无法快速、有效和便捷地调节外针或内针的尺寸以及外针和内针的轴向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针,该针使用效果更好,也可以降低更换成本、方便制作和更好地配合。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提出一种介质输送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针,包括:外针,所述外针包括:外针座和外针头,所述外针头设置于所述外针座的一端;内针,所述内针包括:内针座和内针头,所述内针座设置于所述外针座,所述内针头设置于所述内针座的一端且位于所述外针头内,所述外针头和所述内针头的轴线共线;介质输送件,所述介质输送件设置于所述外针座的外侧且与所述外针座相连通;套管,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外针或内针的端部且相对所述外针或内针可轴向伸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针,通过设置有套管,套管可以相对所述外针或内针轴向伸缩,从而可以调整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的接触时间、接触长度和混合程度,使针的使用效果更好。并且,选择不同长度、外直径、壁厚的套管,可以快速、便捷和有效地调节外针或内针的尺寸以及外针和内针的轴向相对位置,从而可以使更换成本降低、制作方便和配合性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套管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套管的第一部分连接在外针的端部内,所述套管的第一部分设置有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套管的构造为扩口结构,以形成所述限位结构;或所述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凸起,以形成所述限位结构;或所述套管的外侧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凸环,以形成所述限位结构;或所述套管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经过粗糙处理的粗糙部,以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介质输送件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所述介质输送件为多个时,多个所述介质输送件分布于所述外针座的不同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介质输送件为针头、针座或由针头和针座连接组成的组合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针座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为圆形、三角形、矩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所述介质输送件的端部设置在所述连接孔且与所述连接孔形状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针为多个,多个所述内针的内针头从外向内依次套设。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外针头包括锥形管段或直管段;所述内针头包括锥形管段或直管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内针头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外限位部,所述外限位部支撑在所述外针头的内侧;和/或所述外针头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内限位部,所述内限位部支撑在所述内针头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介质输送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针;外介质输送器,所述外介质输送器与所述介质输送件相连通,以向所述外针头送料;内介质输送器,所述内介质输送器与所述内针座或所述内针头相连通,以向所述内针头送料。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针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介质输送件的数量为4个的俯视图;

图6是介质输送件为针头和针座连接组成的组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多个内针的内针头从外向内依次套设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部分的放大图;

图9是所述内针头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外限位部或内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内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针1;

外针10;外针座11;外针头12;内限位部120;

内针20;内针座21;内针头22;外限位部220;

内侧内针头23;内侧内针座24;

介质输送件30;针座31;针头32;

套管40;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42;限位结构43;

锥形管段50;直管段6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1。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针1,包括外针10、内针20、介质输送件30和套管40。外针10包括外针座11和外针头12,外针头12设置于外针座11的一端,内针20包括内针座21和内针头22,内针座21设置于外针座11,内针头22设置于内针座21的一端,而且内针头22位于外针头12内,外针头12和内针头22的轴线共线。如此设置的外针头12和内针头22可以保证介质从针头出液时接触均匀,形状对称,从而可以形成尺寸均一、壳核结构对称、具有单分散性的双层或多层颗粒和纤维。

介质输送件30设置于外针座11的外侧,而且介质输送件30与外针座11相连通,在输入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时,内输送介质通过内针座21进入内针头22或直接进入内针头22,外输送介质通过介质输送件30输入,因介质输送件30设置于外针座11的外侧,外输送介质输入进外针座11,从而进入到外针头12,这样,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可以分别通过内针头22和外针头12输送出来。

如图1-图4所示,套管40设置在外针10或内针20的端部,而且套管40相对外针10或内针20可以轴向伸缩。也就是说,在外针10或内针20的端部设置有套管40,套管40可以完全缩入外针头12的内部,从而不改变外针头12的长度,只改变外针头12的出口内径。也可以伸出外针头12,但并不完全包裹内针头22,这样形成内针头22突出一些的阶梯型结构,有利于在一些应用中,如静电纺丝或喷雾技术中形成稳定介质锥形,也可以伸出外针头12并与内针头22出口齐平,保证了内外输送介质在任何情况下都会接触(如果内针头22突出,针1在水平方向放置时,内外介质就会因为重力原因导致相互不接触),也可以伸出外针头12并超出内针头22轴向长度,这样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在套管40内就可以提前相互接触,解决介质和针1之间浸润性问题,通过调节套管40超出内针头22轴向长度的尺寸,可以调整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的接触时间、接触长度和混合程度,还可以解决介质和针1之间浸润性问题。

由此,通过设置有套管40,套管40可以相对外针10或内针20轴向伸缩,如此可以调节套管40与内针头22的包裹程度,从而可以调整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的接触时间、接触长度和混合程度,还可以解决介质和针1之间浸润性问题,使针1的使用效果更好。并且,可以根据实验和生产需要,选择不同长度、外直径、壁厚的套管40,可以快速、便捷和有效地调节外针10或内针20的尺寸以及外针10和内针20的轴向相对位置,从而可以使更换成本降低、制作方便和配合性更好。

其中,如图2-图4所示,套管40具有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套管40的第一部分41连接在外针10的端部内,套管40的第一部分41设置有限位结构43,套管40在可以调节伸缩尺寸的同时,也需要将套管40与外针头12之间进行限位,避免套管40调节次数过多出现松动从而容易从针1的主体上脱落。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套管40的构造为扩口结构,以形成限位结构43,或套管40的外侧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凸起,以形成限位结构43,或套管40的外侧设置有朝向外侧凸出的凸环,以形成限位结构43,或套管40的外侧表面设置有经过粗糙处理的粗糙部,以形成限位结构43。通过不同方式的限位,或本身结构就可以形成为限位结构43,或外侧设置形成有限位结构43,或通过增大摩擦力形成限位结构43,其主要目的也是为了避免套管40调节次数过多出现松动从而容易从针1的主体上脱落,如此设置的限位结构43可以有效保证套管40在内针头22和外针头12之间的调节稳定性。

可选地,如图1、图2和图5所示,介质输送件3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当介质输送件30为多个时,多个介质输送件30分布于外针座11的不同位置。当介质输送件30的数量为一个时,其可以保证外输送介质的正常输入,而当介质输送件30为多个,并且多个介质输送件30分布于外针座11的不同位置时,多个介质输送件30将外输送介质在不同位置以近似等量的方式输送进外针头12,从而使外输送介质进入套管40与内输送介质接触后分布会更加均匀。例如,外针座11可以具有四个平面,介质输送件30可以为2-4个,而且2-4个介质输送件30分别位于不同的平面内,这样可以方便介质输送件30的布置,也可以使得内外输送介质更好地接触,生产出的颗粒或者纤维里的核物质不会偏心或密度不均。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介质输送件30为针头32、针座31或由针头32和针座31连接组成的组合体。将介质输送件30设置有各种形式,可以搭配各种输入外输送介质的方式,从而使外输送介质的输入方式更加灵活和方便,也使针1可以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的场合,可以方便介质输送器与其对接。

当然,外针座1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为圆形、三角形、矩形和椭圆形中的一种,介质输送件30的端部设置在连接孔,而且介质输送件30与连接孔形状相同。连接孔为不同形状中的一种,具有选择性,并且介质输送件30的端部形状应小于连接孔的形状,这样,介质输送件30的端部可以设置在连接孔,连接孔可以先卡紧介质输送件30的端部的一部分,然后可以将连接孔与介质输送件30的端部之间的空隙密封,从而可以避免外输送介质时出现外漏现象。而且,三角形、矩形和椭圆形具有一定的周向限位作用,可以避免介质输送件30在连接处转动,可以保证介质输送件30的安装可靠性,而且至少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升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如图7和图8所示,内针20为多个,多个内针20的内针头22从外向内依次套设。当内针20为多个时,多个内针头22从外向内依次套设,形成多层同心针,例如:两个内针头22,内侧内针头23设置在内针头22内侧,形成两层同心针,内侧内针头23还设置有内侧内针座24。这样可以减少多个内针头22占用其他的空间,并且在节约空间的同时,可以避免多个内针头22内的内输送介质相互干涉,从而可以形成具有多种内输送介质的包裹型产品,或形成多层保护壳型产品。

可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外针头12包括锥形管段50或直管段60,内针头22包括锥形管段50或直管段60。外针头12和内针头22均包括锥形管段50或直管段60,可以分为四种情况:外针头12和内针头22均包括锥形管段50;外针头12和内针头22均包括直管段60;外针头12包括锥形管段50,内针头22包括直管段60;外针头12包括直管段60,内针头22包括锥形管段50。内针头22可以配合外针头12设置,使针1的主体在保证结构稳定的情况下,具有结构多样性,从而使针1可以更好地适应于不同的场合。

如图9所示,内针头22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外限位部220,外限位部220支撑在外针头12的内侧,和/或外针头12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内限位部120,内限位部120支撑在内针头22的外侧。也就是说,在内针头22和外针头12之间设置外限位部220和/或内限位部120可以具体有三种情况:内针头22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外限位部220,外限位部220支撑在外针头12的内侧;外针头12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内限位部120,内限位部120支撑在内针头22的外侧;内针头22的外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外限位部220,外限位部220支撑在外针头12的内侧,同时外针头12的内侧设置有轴向延伸的内限位部120,内限位部120支撑在内针头22的外侧。其主要使内针头22和外针头12相对固定,可以进一步地保证内针头22和外针头12的同轴度,从而在输送内输送介质和外输送介质时更加稳定,输出效果也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外针头12靠近外针座11的一端设置有外或内螺纹,外针座11靠近外针头12的一端设置有内或外螺纹,外针头12设置在外针座11的一端内,外针头12与外针座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外针头12可以为可拆卸结构,在需要拆卸更换外针头12时会更加简单方便,从而可以降低更换成本。内针头22靠近内针座21的一端设置有外或内螺纹,外针座11靠近外针头12的一端设置有内或外螺纹,外针头12设置在外针座11的一端内,外针头12与外针座1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这样,内针头22可以为可拆卸结构,在需要拆卸更换内针头22时会更加简单方便,从而可以降低更换成本。内针头22也可以为可拆卸的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介质输送装置,包括以上所述的针1、外介质输送器和内介质输送器。外介质输送器与介质输送件30相连通,以向外针头12输送外输送介质,内介质输送器与内针座21或内针头22相连通,以向内针头22输送内输送介质。该介质输送装置可以应用在医学注射器和3d打印设备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