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储藏装置及其加湿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5015发布日期:2021-01-23 10:43阅读:73来源:国知局
养护储藏装置及其加湿机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藏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护储藏装置及其加湿机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吸食烟草制品的人群数量越来越多。烟草制品例如为雪茄与香烟等等,本文以雪茄为例进行说明。一般而言,雪茄生产后需要在适宜温度(16℃~20℃)及适宜相对湿度(60%~70%)环境下养护、熟化一段时间后,雪茄的味道才能更加醇厚、适于人们抽吸。因此对储藏雪茄的设备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雪茄养护储藏装置包括养护箱及设置于养护箱内的加湿机构。加湿机构能对养护箱内环境的相对湿度进行调整。然而,传统的雪茄养护储藏装置,无法实现养护箱内各个部位环境的相对湿度调整得较为均衡,雪茄的储藏养护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基于此,有必要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养护储藏装置及其加湿机构,它能够实现养护箱内各个部位环境的相对湿度较为均衡,能提高养护效果。
[0004]
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所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包括:雾化加湿组件,所述雾化加湿组件设有加湿气流输出端;蒸发组件,所述蒸发组件包括蒸发壳体及设置于所述蒸发壳体内的水分子附着体,所述蒸发壳体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其中一个所述第一进风口与所述加湿气流输出端相连通;及加湿风扇,所述加湿风扇的排风口与另一个所述第一出风口对接设置,所述加湿风扇用于将蒸发壳体内的蒸发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出风口排放到养护箱中。
[0005]
上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当判断到养护箱内的相对湿度较低(具体例如低于60%)需要进行加湿处理时,开启雾化加湿组件,雾化加湿组件将加湿的雾化水分子气流通过加湿气流输出端送入到蒸发壳体中,将雾化水分子附着于水分子附着体上,水分子附着体作用在于吸收雾化水分子,阻挡雾化水分子直接进入养护箱的内腔。在雾化加湿组件停止工作后,再启动加湿风扇,利用加湿风扇产生的气流对水分子附着体上吸附的水分子进行二次蒸发,并随加湿风扇产生的风流送入箱内,提高箱内湿度。此外,提高养护箱内气流空气湿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气流空气中分子团直径,养护箱内的空气中水分子直径较小,易于均匀扩散至养护箱内,使养护箱内湿度调节更加均衡,能提高养护效果。
[000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加湿组件包括水盒、加湿器与喷头;所述加湿器包括加湿机壳,所述加湿机壳设置于所述水盒上并与所述水盒相连通,所述加湿机壳与所述喷头相连;所述喷头与所述第一进风口相连通。
[0007]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分子附着体为银离子物或纳米材质体。
[0008]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分子附着体为银离子颗粒或纳米颗粒。
[0009]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壳体为银离子盒或纳米材质盒。
[001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还包括加湿系统罩,所述雾化加湿组件、蒸发组件与加湿风扇均罩设于所述加湿系统罩的内部,所述加湿系统罩设有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进风口,所述加湿风扇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出风口对应设置。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还包括第一传感器与警报器;所述第一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第一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第二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所述警报器用于在所述第一传感器获取到的相对湿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动作。
[0012]
一种养护储藏装置,包括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还包括养护箱、控制器及第二传感器;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第二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养护箱上;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雾化加湿组件、所述加湿风扇及所述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加湿风扇用于将所述蒸发壳体内的蒸发气流抽送排放到所述养护箱中;所述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所述养护箱内环境的相对湿度。
[0013]
上述的养护储藏装置,若第二传感器获取到养护箱内环境的相对湿度较低(具体例如低于60%)需要进行加湿处理时,控制器开启雾化加湿组件,雾化加湿组件将加湿的雾化水分子气流通过加湿气流输出端送入到蒸发壳体中,将雾化水分子附着于水分子附着体上,水分子附着体作用在于吸收雾化水分子,阻挡雾化水分子通过出风口直接进入养护箱的内腔。在雾化加湿组件停止工作后,控制器再启动加湿风扇,利用加湿风扇产生的气流对水分子附着体上吸附的水分子进行二次蒸发,并随加湿风扇产生的风流送入箱内,提高箱内湿度。此外,提高养护箱内气流空气湿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气流空气中分子团直径,养护箱内的空气中水分子直径较小,易于均匀扩散至养护箱内,使养护箱内湿度调节更加均衡,能提高养护效果。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湿机构还包括除湿机构,所述除湿机构包括除湿盒与除湿风扇;所述除湿盒的内部装设有除湿物,所述除湿盒设有第三进风口与第三出风口,所述除湿风扇的出风口与所述第三进风口对接设置,所述除湿风扇用于将所述养护箱内的气流抽入到所述除湿盒内;所述除湿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护储藏装置还包括除湿系统罩与第三传感器,所述除湿系统罩与所述养护箱的内壁相连,所述除湿盒与除湿风扇均设置于所述除湿系统罩内,所述除湿系统罩上设有第四进风口与第四出风口,所述第三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第四出风口处用于获取所述第四出风口处的相对湿度,所述第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养护储藏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扇,所述循环风扇设置于所述养护箱内,所述循环风扇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
附图说明
[0017]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
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盖体打开后的一视角结构图;
[0020]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1]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除湿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0023]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除湿机构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除湿机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
10、加湿机构;11、雾化加湿组件;111、水盒;112、加湿机壳;113、喷头;114、封堵件;12、蒸发组件;121、蒸发壳体;122、第一进风口;13、加湿风扇;14、加湿系统罩;141、第二出风口;142、第二进风口;15、第一传感器;20、养护箱;21、箱体;22、盖体;40、除湿机构;41、除湿盒;411、第三进风口;412、第三出风口;42、除湿风扇;43、除湿系统罩;431、第四进风口;432、第四出风口;433、第五进风口;434、第五出风口;435、隔风板;46、第三传感器;50、循环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7]
由于养护箱内的相对湿度在调节过程中,雾化水分子团直径越小,实现养护箱内各个部位环境的相对湿度调整得越均衡,湿度均匀分布的养护箱内腔环境对雪茄储存、养护过程越有利。
[0028]
基于此,参阅图1与图2,图1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养护储藏装置的盖体22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包括雾化加湿组件11、蒸发组件12及加湿风扇13。雾化加湿组件11设有加湿气流输出端。蒸发组件12包括蒸发壳体121及设置于蒸发壳体121内的水分子附着体。蒸发壳体121设有两个第一进风口122与第一出风口。其中一个第一进风口122与加湿气流输出端相连通。加湿风扇13的排风口与另一个第一进风口122对接设置,加湿风扇13用于将蒸发壳体121内的蒸发气流通过第一出风口排放到养护箱20中。
[0029]
上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当判断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较低(具体例如低于60%)需要进行加湿处理时,开启雾化加湿组件11,雾化加湿组件11将加湿的雾化水分子气流通过加湿气流输出端送入到蒸发壳体121中,将雾化水分子附着于水分子附着体上,水分子附着体作用在于吸收雾化水分子,阻挡雾化水分子直接进入养护箱20的内腔。在雾化加湿组件11停止工作后,再启动加湿风扇13,利用加湿风扇13产生的气流对水分子附着体上吸附的水分子进行二次蒸发,并随加湿风扇13产生的风流送入箱内,提高箱内湿
度。此外,提高养护箱20内气流空气湿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气流空气中分子团直径,养护箱20内的空气中水分子直径较小,易于均匀扩散至养护箱20内,使养护箱20内湿度调节更加均衡,能提高养护效果。
[0030]
请参阅图2及图3,图3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地,雾化加湿组件11包括水盒111、加湿器与喷头113。加湿器包括加湿机壳112。加湿机壳112设置于水盒111上并与水盒111相连通,加湿机壳112与喷头113相连。喷头113与第一进风口122相连通。具体而言,加湿器为超声波加湿器,超声波加湿器还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例如集成设置于控制器中,当然也可以单独设置。利用超声波发生器使得雾化片产生高频震荡,雾化片高频震动过程中将水盒111导入到雾化片上的水抛离水面产生飘逸的水雾,水雾经过喷头113喷入到蒸发壳体121内。
[0031]
蒸发壳体
[0032]
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分子附着体为银离子物或纳米材质体。银离子物与纳米材质体均具有较好的吸附雾化水分子,实现二次蒸发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水分子附着体选用银离子物,不仅可有效吸附雾化水分子,还具有杀菌的作用。
[0033]
请参阅图2及图3,进一步地,水分子附着体为银离子颗粒或纳米颗粒。如此,银离子颗粒或纳米颗粒装设于蒸发壳体121内时,颗粒与颗粒之间形成气流间隙,在加湿的雾化水分子气流进入到蒸发壳体121中后,一方面,能有利于实现雾化水分子接触颗粒的外表面并被颗粒的外表面所吸附;另一方面,蒸发壳体121内装设的水分子附着体对雾化水分子气流具有一定的阻挡作用,但在加湿风扇13的排风加压作用下能通过蒸发壳体121的第一出风口向外排放到养护箱20的内腔中。
[0034]
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蒸发壳体121为银离子盒或纳米材质盒。如此,雾化水分子进入到蒸发壳体121内后,不仅能被水分子附着体吸附,还能被蒸发壳体121的内壁所吸附。本实施例中,蒸发壳体121选用银离子盒。
[0035]
请参阅图2及图3,在一个实施例中,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还包括加湿系统罩14。雾化加湿组件11、蒸发组件12与加湿风扇13均罩设于加湿系统罩14的内部,加湿系统罩14设有第二出风口141与第二进风口142。具体而言,第二出风口141的数量与第一出风口的数量相一致,位置也一致。此外,加湿风扇13的进风口与所述第二进风口142对应设置。
[0036]
请参阅图2及图3,此外,具体而言,蒸发组件12的银离子盒可拆卸地装设于加湿系统罩14的内部,这样能便于取出银离子盒进行更换银离子颗粒。当然,银离子盒也可以与加湿系统罩14集成为一体,也可以是独立设计并放置于加湿系统罩14的内部,在此不进行限定。
[0037]
请参阅图2及图3,另外,水盒111可以独立设计,例如采用卡扣方式固定于加湿系统罩14上,或者直接与加湿系统罩14集成为一体。本实施例中,水盒111可以独立设计,方便拆卸、移动与注水。水盒111上部设置有注水口,用于给水盒111加水,注水口上有封堵件114,如胶塞,用于注水完成后水盒111的密封,满足加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在便携移动过程中水密封要求。为了提高水雾化效果及延长雾化片使用寿命,水盒111内的水优选纯净水或蒸馏水。
[0038]
请参阅图2及图3,进一步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还包括第一传感器15与警报器。第一传感器15设置于第二出风口141处,第一传感器15用于获取第二出风口141处
的相对湿度,警报器用于在第一传感器15获取到的相对湿度的差值小于预设值时进行报警动作。具体而言,第一传感器15与警报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控制器接收第一传感器15感应到第二出风口141处的相对湿度,若判断预设时间间隔(例如60s)的相对湿度改变值小于预设值(例如为10%),则提示水盒111缺水或者雾化加湿组件11故障,此时便控制雾化加湿组件11停止工作,进行补充水源或维护雾化加湿组件11,如此能及时地提醒工作人员。若判断预设时间间隔(例如60s)的相对湿度改变值大于预设值,则开启加湿风扇13,通过加湿风扇13将加湿气流循环到整个养护箱20内,以降低整个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
[0039]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间隔(例如60s)的相对湿度改变值为第一传感器15在例如第0s时获取到第二出风口141处的相对湿度以及在例如第60s时获取到第二出风口141处的相对湿度的差值。
[0040]
请参阅图2及图3,具体而言,第一传感器15为温湿度探头,第一传感器15不仅能获取到第二出风口141处的相对湿度,还能用于获取到第二出风口141处的环境温度。
[0041]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图4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除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养护储藏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还包括养护箱20、控制器(未示意出)及第二传感器(未示意出)。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机构10、控制器与第二传感器均设置于养护箱20上。控制器分别与雾化加湿组件11、加湿风扇13及第二传感器电性连接。加湿风扇13用于将蒸发壳体121内的蒸发气流抽送排放到养护箱20中。第二传感器用于获取养护箱20内环境的相对湿度。
[0042]
上述的养护储藏装置,若第二传感器获取到养护箱20内环境的相对湿度较低(具体例如低于60%)需要进行加湿处理时,控制器开启雾化加湿组件11,雾化加湿组件11将加湿的雾化水分子气流通过加湿气流输出端送入到蒸发壳体121中,将雾化水分子附着于水分子附着体上,水分子附着体作用在于吸收雾化水分子,阻挡雾化水分子通过出风口直接进入养护箱20的内腔。在雾化加湿组件11停止工作后,控制器再启动加湿风扇13,利用加湿风扇13产生的气流对水分子附着体上吸附的水分子进行二次蒸发,并随加湿风扇13产生的风流送入箱内,提高箱内湿度。此外,提高养护箱20内气流空气湿度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气流空气中分子团直径,养护箱20内的空气中水分子直径较小,易于均匀扩散至养护箱20内,使养护箱20内湿度调节更加均衡,能提高养护效果。
[0043]
具体而言,第二传感器为温湿度探头,第二传感器不仅能获取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还能用于获取到养护箱20内的环境温度。
[0044]
请参阅图4至图6,图5及图6分别示意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除湿结构的不同视角的结构图。进一步地,养护储藏装置还包括除湿机构40。除湿机构40包括除湿盒41与除湿风扇42。除湿盒41的内部装设有除湿物,除湿盒41设有第三进风口411与第三出风口412。除湿风扇42的出风口与第三进风口411对接设置,除湿风扇42用于将养护箱20内的气流抽入到除湿盒41内。除湿风扇42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如此,在控制器判断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偏高(例如相对湿度大于80%)时,则相应控制除湿风扇42工作,除湿风扇42将养护箱20内的湿度较大的空气抽入到除湿盒41中,由除湿盒41进行除湿处理后排放到养护箱20中,以降低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具体而言,除湿物为干燥颗粒、干燥粉等等,还可以是亲水颗粒,例如活性氧化铝球或分子筛等等。
[0045]
请参阅图1、图4及图5,进一步地,养护箱20包括箱体21及与可转动打开地设置于
箱体21上的盖体22。加湿机构10与除湿机构40分别设置于箱体21的两个相对内侧壁上。如此,加湿机构10与除湿机构40布设位置合理,能减小养护储藏装置的体积尺寸。
[0046]
请参阅图1、图4及图6,在一个实施例中,除湿机构40还包括除湿系统罩43与第三传感器46。除湿系统罩43与养护箱20的内壁相连,除湿盒41与除湿风扇42均设置于除湿系统罩43内,除湿系统罩43上设有第四进风口431与第四出风口432。第三传感器46设置于第四出风口432处用于获取第四出风口432处的相对湿度,第三传感器46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如此,第三传感器46能感应经过除湿盒41处理后空气的湿度,主要用于判断除湿盒41内的除湿物的吸附能力是否失效。一种具体判断方法为:判断预设时间间隔(例如60s)两次湿度感应值变化即两次湿度值差值,当小于某个值(如10%,该值取决于湿度传感器的精度),则认为除湿盒41内的除湿物吸水特性失效,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动作,报警更换除湿盒41中的除湿物。可选地,为便于更换除湿盒41内的除湿物,除湿盒41采用例如卡扣结构可拆卸地固定设于除湿系统罩43上。当养护箱20内腔空间较大时,为了保证整个养护箱20内部温度及湿度分布均匀性,强化气流在各个内壁及空间的流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养护储藏装置还包括循环风扇50,循环风扇50设置于养护箱20内,循环风扇50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如此,控制器控制循环风扇50进行工作,使得养护箱20内的气流循环流动充满整个养护箱20,有利于实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较为均衡。
[0047]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传感器46还可以设置于其它位置,例如图5中示意出的位于循环风扇50的邻侧,循环风扇50将除湿后的气体吸入到除湿系统罩43后,通过第三传感器46感应经过除湿盒41处理后空气的湿度,用于判断除湿盒41内的除湿物的吸附能力是否失效。
[0048]
请参阅图1、图4及图6,进一步地,循环风扇50有独立的进风口与出风口。循环风扇50可以设置在除湿系统罩43的前端或者后端,在此不进行限制。循环风扇50不受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参数的控制,始终保持恒压工作常态,其作用就是强化气流在养护箱20内腔的流动。在非除湿模式,由于除湿风扇42不工作,养护箱20内气流不经过除湿盒41的除湿物,养护箱20内的气流湿度不发生改变;当启动除湿模式时,除湿风扇42工作,气流将经过除湿盒41,从而降低气流的相对湿度,达到改变湿度的目的。进一步地,加湿系统罩14与除湿系统罩43为塑料罩,均具体使用自攻螺钉或卡扣结构固定在箱体21内壁上,加湿系统罩14与除湿系统罩43也可以采用其它材质,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固定设置于养护箱20的内壁上。
[0049]
请参阅图1、图4及图6,进一步地,除湿系统罩43内设有隔风板435,隔风板435将除湿系统罩43分成两个空间,除湿盒41与除湿风扇42设置在其中一个空间中,除湿系统罩43上的第四进风口431与第四出风口432与该空间连通。循环风扇50设置于另一个空间中,除湿系统罩43上还设置有与另一个空间相连通的第五进风口433与第五出风口434,循环风扇50工作时,养护箱20内的气流经过第五进风口433进入,并从第五出风口434排放,能实现驱动养护箱20内的气流循环流动。
[0050]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上述任一实施例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51]
s10、获取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
[0052]
s20、当判断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开启雾化加湿组件11使
得加湿雾化水分子进入到蒸发壳体121中;
[0053]
s30、关闭加湿组件,开启加湿风扇13将水分子附着体上吸附的水分子进行二次蒸发并排放到养护箱20内。其中,第一预设值具体例如为60%。
[0054]
上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方法,需要进行加湿处理时,开启雾化加湿组件11,雾化加湿组件11将加湿的雾化水分子气流通过加湿气流输出端送入到蒸发壳体121中,将雾化水分子附着于水分子附着体上,水分子附着体作用在于吸收雾化水分子,阻挡雾化水分子直接进入养护箱20的内腔。在雾化加湿组件11停止工作后,再启动加湿风扇13,利用加湿风扇13产生的气流对水分子附着体上吸附的水分子进行二次蒸发,并随加湿风扇13产生的风流送入箱内,提高箱内湿度,使得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0055]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进一步地,在开启雾化加湿组件11之前包括步骤s12:获取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记为第一检测值;
[0056]
在开启雾化加湿组件11之后,以及在关闭加湿组件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0057]
s22、雾化加湿组件11开启第一预设工作时间时,获取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记为第二检测值,判断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第二检测值)是否高于第一内设值;
[0058]
第一预设工作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与雾化加湿组件11的加湿能力有关,不进行限定。第一内设值例如为80%,也不进行限定。
[0059]
若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高于第一内设值,则进入到步骤s30中;若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低于第一内设值,则进入到步骤s24中。
[0060]
进一步地,上述的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方法还包括:
[0061]
步骤s24、雾化加湿组件11继续延时工作第二预设工作时间,并再次获取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记为第三检测值;
[0062]
其中,第二预设工作时间例如为2s~4s,具体例如3s。
[0063]
步骤s25、根据第三检测值与第一检测值得到加湿系统罩14内的相对湿度改变值;
[0064]
步骤s26、根据相对湿度改变值判断水盒111是否缺水或者雾化加湿组件11故障。
[0065]
具体而言,若判断预设时间间隔(例如60s)的相对湿度改变值小于预设值(例如为10%),则提示水盒111缺水或者雾化加湿组件11故障,此时便控制雾化加湿组件11停止工作,进行补充水源或维护雾化加湿组件11,如此能及时地提醒工作人员。若判断预设时间间隔(例如60s)的相对湿度改变值大于预设值,则开启加湿风扇13,通过加湿风扇13将加湿气流循环到整个养护箱20内,以降低整个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并进入到步骤s12。
[0066]
进一步地,在步骤s3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加湿风扇13开启第三预设工作时间后关闭,返回到步骤s10中。第三预设工作时间例如为25s~35s,具体例如30s。
[0067]
进一步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当判断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高于第二预设值时,开启除湿风扇42提高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第二预设值例如为75%,即当判断到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高于75%时,进行除湿动作,以实现将养护箱20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
[0068]
随着养护箱20内腔体积增大及加湿系统罩14的第二出风口141、除湿系统罩43的第四出风口432与第二传感器存在位置差距,当启动加湿或除湿模式工作时,随着养护箱20内腔气流的变化,养护箱20内湿度会呈现动态分布不均匀性,直至停止加湿或除湿工作模式一定时间后,养护箱20内的湿度才能逐渐趋于均匀静态平衡分布,即启动加湿或除湿后
到最终湿度静态平衡分布均存在一个延时平衡过程。而最终需要达到的湿度是养护箱20内最终静态平衡的湿度,因此,必须准确识别养护箱20中的湿度感应值是静态平衡值还是动态变化值,从而正确运用加湿、除湿模式。基于此,进一步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69]
当养护箱20内腔湿度与设定值相差较大时,采取连续加湿或除湿模式;
[0070]
当养护箱20内湿度值与设定值接近(例如2%以内)时,采取断续加湿或断续除湿,以及延时平衡模式。
[0071]
具体而言,如加湿或除湿工作5s,平衡30s,再加湿或除湿工作,不断重复,使养护箱20内湿度逐渐达到设定值。
[0072]
为了避免接近设定湿度值时出现湿度调节过冲,导致除湿和加湿交替工作,即刚加湿完成,湿度超过设定值,则湿度调节系统又切换为除湿模式,除湿湿度过冲又进入加湿,造成加湿、除湿在箱体21内腔中形成恶性循环,最终使加湿水盒111中的水耗尽、除湿吸附物质失效。基于此,进一步地,养护储藏装置的加湿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0073]
加大加湿、除湿上下限差值,即假设设定湿度值为rhset,则加湿限值为rhset-δrh(从低湿度加湿到该值终止,同时设定为启动加湿的上限值,小于该值启动加湿),除湿限值为rhset+δrh(从高湿度除湿到该值终止,同时设定为启动除湿的下限值,大于该值启动除湿),增大δrh(该值与要求湿度控制精度有关),拉大加湿、除湿两种不同模式切换值,减小形成除湿-加湿恶性循环的风险。
[0074]
进一步地,在除湿、加湿两种模式切换时增加了延时,即加湿或除湿切换至另一种模式,首先停止该模式工作一段时间(如5min),再根据箱内湿度参数确定是否切换,充分确保养护箱20内湿度处于稳定状态,从而有效解决了除湿、加湿恶性循环问题。
[0075]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76]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0077]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78]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79]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
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80]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81]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