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57044发布日期:2021-05-07 19:55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属于自动化上料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空调为主的制冷器已经走进千家万户。由于铜和铝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两者形成连接件可以降低成本,减轻机械构件的质量以及发挥各自的优点。现有采用的铜头为一侧管径大、一侧管径小的大小头,如图1所示,在实际生产中需要人工整理铜头的方向并排列整齐,同时还需要避免铜头出现套管现象,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能够保证在上料过程中铜头方向一致性,全自动化生产方式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柜以及安装在机柜操作平台上的上料系统和调整系统,

所述上料系统包括料仓以及设置在料仓一侧的轨道,所述轨道上设有传送带,靠近轨道的料仓内侧设置有上料的升降板,靠近所述升降板的料仓侧壁上设置有驱动铜头前进的直震;

所述调整系统包括设置在轨道表面的到位传感器以及设置在轨道一侧的下料用z形支架和气爪。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板由气缸一控制,所述升降板上平面宽度不小于一个铜头的直径,不大于并列摆放两个铜头的直径。

进一步的,在靠近所述直震的料仓外侧还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一侧设置有辅助下料的气缸二。

进一步的,所述气爪连接在气缸三下端,气缸三和z形支架的上横板相连,所述z形支架上横板上还设置有驱动气缸三的电机一,所述z形支架下横板下方还设置有驱动z形支架旋转的电机二。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送带为分别向调整机构运行的第一传送带和远离调整机构运动的第二传送带,两个传送带运动反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的传送带由均向调整机构运动的第三传送带和第四传送带组成,所述第三传送带运行速度高于第四传送带的运行速度。

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一设置在机柜操作平台下底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轨道连接上料系统和调整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直震配置有相应的轨道,所述轨道设置在挡板和直震之间。

借由上述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升降板上平面用于负载铜头,铜头可随意存储在料仓中,节省装料时间,升降板负载铜头后在气缸作用下顶升上料,当升至与直震齐平后,在气缸二作用下辅助下料并落入轨道,并通过设置的挡板控制,以防铜头滑落轨道,铜头直震推进至调整系统,在两个电机配合下,一个改变方向,保证产品同一方向下料,一个旋转整体角度,能够保证在上料过程中铜头方向一致性,全自动化生产方式节约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设置合理的升降板上平面的宽度,既避免了铜头在上平面上滑落,又保证了一排负载不超过一个铜头;设置到位传感器可以有效判断铜管在轨道上的方向和位置,有效判断铜头的方向以及需要旋转的方向,进一步提高铜头的上料效率;保障自动上料装置工作的稳定性。设置两个向相反方向运行的传送带或两个具有向同一方向运动但具有速度差的传送带,可以避免铜头由于大小头发生套在一起的情况,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个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铜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实施例2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实施例3传送带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机柜,2为料仓,3为升降板,4为直震,5为挡板,6为气缸二,7为轨道,8为到位传感器,9为气爪,10为气缸三,11为电机一,12为z形支架,13为电机二,→为运动方向,71为第一传送带,72为第二传送带,73为第三传送带,74为第四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2,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具有机柜1以及设置在机柜1操作平台上的上料系统和调整系统,所述上料系统包括用于存储铜头的料仓2,所述的直震4设置在料仓2的侧板上;所述靠近直震4的料仓2内侧还包括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由气缸一控制,所述气缸一设置在机柜1操作平台下底板上,所述升降板3上平面宽度不小于一个铜头的直径,不大于并列摆放两个铜头的直径;靠近直震4的料仓2外侧还连接有挡板5,所述挡板5一侧设置有气缸二6;所述直震4配置有相应的轨道7,所述轨道7设置在挡板5和直震4之间;所述轨道7上设置有传送带;轨道7连接上料系统和调整系统,所述调整系统下方的轨道7上设置有到位传感器8;所述调整系统包括气爪9、电机一11和电机二13,所述气爪9连接在气缸三10上,气缸三10上设置有z形支架12,所述z形支架12上横板设置有电机一11,下横板下方设置有电机二13。

该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工作过程如下:

制冷器铜头为大小头,铜头设置在料仓2中,气缸一推动升降板3上下运动,升降板3上平面在运动过程中负载1-3个铜头,气缸一顶升时上料,在升降板3与直震4上表面齐平时,气缸二6辅助下料,铜头落至轨道7上,并由挡板5挡住以防铜头滑落轨道7,所述铜头在直震4作用下,沿着轨道7向前运动,当铜头进入调整系统,到位传感器8检测铜头位置并判断铜头大小头方向,若铜头方向为所需角度,气缸三10控制气爪9抓取铜头,抓取后电机二13控制z形支架12旋转下料;若铜头方向与所需方向不一致,气爪9抓取铜头后,电机一11旋转,调整铜头方向,方向调整后电机二13控制z形支架12旋转下料。

实施例2:

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制冷器铜头自动上料装置,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了以下改进,在上述所述轨道7上设置的传送带为两个传送带,具体为分别向调整机构运行的第一传送带71和远离调整机构运动的第二传送带72,两个传送带运动反向相反;本实施例的自动上料装置运行过程中,当铜头落入两个传送带上交界处,若有铜头因为大小头叠套在一起,两根向相反方向运行的传送带将叠套在一起的铜头错开,单独排放的一个个铜头在直震4和传送带作用下直震前进,摄像机监测铜头的方向以及结合到位传感器8判断铜头的位置,若铜头方向为所需方向,气缸三10控制气爪9抓取铜头,抓取后电机二13控制z形支架12旋转下料;若铜头方向与所需方向不一致,气爪9抓取铜头后,电机一11旋转,调整铜头方向,方向调整后电机二13控制z形支架12旋转下料,保证了保障自动上料装置工作时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实施例3:

参照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出了以下改进,所述的传送带由均向调整机构运动的第三传送带73和第四传送带74组成,所述第三传送带73运行速度高于第四传送带74的运行速度。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中铜头不需要落在两个传送带的交界处,铜头落在第四传送带74上即可实现将叠套在一起的铜头错开,铜头落入位置灵活;明显的,该结构防叠套效果优于实施例2中的设计。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做如下改进,如在z形支架12上还设置有摄像机;所述升降板3为多级升降等。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实用新型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