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6688发布日期:2021-04-21 00:33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领域,具体是一种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


背景技术:

2.矿用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可以在含有甲烷爆炸性混合物及煤尘的易燃环境下使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带式输送机设备的拖动。解决了现有普通防爆滚筒存在的传动效率不高,消耗电能等问题。采用了ic3w7方式散热,防护等级为ip55,绝缘等级为h.s1工作制,电动滚筒的极对数为12、16、20。三相1140v供电。一般的电动滚筒是利用异步电动机驱动齿轮减速机带动滚筒的筒体来实现物料的输送。传输是额定运行实时要求的转矩很大,而运行速度要求很低。另外,所用的异步电动机的额定转速高,转矩较小.占用井下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克服以上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满足带式输送系统的需要,实现低转速、高扭矩的传动要求。
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包括轴,所述轴上套设定子,所述定子外侧设有转子,所述转子外侧包覆滚筒包覆层,所述轴左端穿设前端盖,右端穿设后端盖,所述轴与前端盖连接处套设前轴承,所述轴与后端盖连接处套设后轴承,所述轴两端均套设滚筒支架,所述轴左端滚筒支架连接滚筒支架盖,所述滚筒支架盖左侧连接接线盒。
5.作为改进,所述接线盒上设有吊环螺钉。
6.作为改进,所述轴与滚筒支架通过c型键连接。
7.作为改进,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转子两端。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该系统的启动时间缩短,具有较高的系统综合效率、精良的控制特性和调节特性。较少的系统部件,意味着较少的维护量和停机时间,安装快捷,系统可靠性提高,使用寿命延长,整体驱动机构重量小于原来的电机、减速箱的重量。灵活的启动模式设定,满足不同启动条件和运行条件的要求。缩短了电动滚筒在井下的轴向长度,适合井下狭小的空间。永磁同步电机与同步转速的异步电机相比较,减少了转子励磁的滑环和调节器,也没有励磁损耗。在25%

100%负载范围内,相对于同规格异步电动滚筒均具有更高的效率,经济运行范围宽,具有显著地节能效果。电动滚筒温升低,在额定负载下,电动滚筒的温升在50

60k,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效果,与一般电动滚筒比较,因其采用了永磁磁块组成的复合磁系,具有磁场强度高,不需外界的能量即可维持其磁场。结构简单,体积较小、重量轻。由转子磁钢产生气隙磁密,功率因数较高。调速范围宽。转动惯量小,允许脉冲转矩大,可获得较高的加速度,动态性能好。噪音小,过载能力大。因是一种直驱滚筒,驱动负载设备不需另接减速装置。具有低速,大转矩,外转子,无齿轮设计,外
形紧凑,非常适合井下胶带输送机的电力拖动。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10.如图所示:1、接线盒,2、吊环螺钉,3、c型键,4、滚筒支架盖,5、前轴承,6、前端盖,7、滚筒包覆层,8、转子,9、定子,10、轴,11、后端盖,12、后轴承,13、滚筒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12.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4.如图1所示,一种隔爆型三相永磁同步电动滚筒,包括轴10,所述轴10上套设定子9,所述定子9有轴承、定子铁芯及定子线圈组成,所述定子9外侧设有转子8,所述转子8由滚筒、转子铁芯及磁钢组成,所述转子8外侧包覆滚筒包覆层7,所述轴10左端穿设前端盖6,右端穿设后端盖11,所述轴10与前端盖6连接处套设前轴承5,所述轴10与后端盖11连接处套设后轴承12,所述轴10与前轴承5和后轴承12均采用旋变装配,所述轴10两端均套设滚筒支架13,所述轴10左端滚筒支架13连接滚筒支架盖4,所述滚筒支架盖4左侧连接接线盒1。
15.所述接线盒1上设有吊环螺钉2,所述轴10与滚筒支架13通过c型键3连接,所述前端盖6和后端盖11分别通过螺钉连接在转子8两端。
16.根据皮带机的特殊需求和永磁同步电机的独特性能,将原来的普通的异步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的模式改成外转子低速永磁同步电机进行连接驱动,改进后的驱动方式与原系统相比较,取消了机械传动装置,同时将异步电机更换为隔爆三相永磁同步电机可以直接满足带式输送系统的需要,实现低转速、高扭矩的传动要求。
17.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