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07907发布日期:2021-05-11 15:00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垂直提升和水平搬运重物的多动作起重机械。又称天车,航吊,吊车。

轮胎起重机的主要特点是:其行驶驾驶室与起重操纵室合二为一、是由履带起重机(履带吊)演变而成,将行走机构的履带和行走支架部分变成有轮胎的底盘,克服了履带起重机(履带吊)履带板对路面造成破坏的缺点,属于物料搬运机械。

目前市面上已有的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旋转时配重的重力块都是和吊臂的旋转盘固定在一起的,这样就使得吊臂的旋转盘在小角度旋转工作时,也需要带动整个配重块同步旋转稳定吊臂的平衡性。这样的配重方式使得电机在驱动吊臂旋转时始终处于大功负重旋转状态,长期使用会影响吊臂转轴以及电机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包括固定板,固定板为矩形板,固定板的上端后侧固定安装有主重力块,主重力块为矩形金属块,固定板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竖轴,竖轴为圆柱形长杆,竖轴的外圆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柱,旋转柱为圆形柱,旋转柱的前端平行固定安装有顶板,顶板为矩形板,顶板的下端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伸缩杆,竖轴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一转盘,第一转盘为圆形盘,第一转盘的前端顶面开设有延伸孔,延伸孔为圆形孔且伸缩杆插接在延伸孔的内部,第一转盘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转盘,第二转盘是与第一转盘直径相同的圆形盘,第二转盘下端设置有第三转盘,第三转盘是与第一转盘直径相同的圆形盘,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的后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配重块,辅助配重块为圆弧形金属块,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中间孔。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孔为圆形孔,竖轴贯穿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中间位置的中间孔延伸至第三转盘的下端,第二转盘的上端面偏离中间线三十度的位置开设有插接孔。

作为优选,所述插接孔为圆形通孔,插接孔的圆直径与延伸孔的圆直径相同,第三转盘的上端偏离中间线六十度的位置同样开设有插接孔,固定板的下端对应竖轴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与竖轴固定连接,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中间位置中间孔的内部均套接轴承。

作为优选,两组所述轴承均套接在竖轴的外圆处,旋转柱的内部安装有角度旋转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与伸缩杆的驱动装置通过电性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当整个起重机吊臂没有大幅度旋转时,通过主重力块对整个起重机的后侧进行配重,使得起重机前后的重量均衡,当起重机吊臂需要大角度旋转进行工作时,竖轴会带动旋转柱旋转,旋转柱通过顶板带动伸缩杆旋转,等伸缩杆旋转至三十度角度时,延伸孔会与第二转盘上端面开设的插接孔重合,此时通过旋转柱旋转角度触发旋转柱内部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驱动伸缩杆向下伸长,此时伸缩杆插接在第二转盘上端插接孔的内部,第一转盘带动第二转盘旋转使得辅助配重块与吊臂保持为反方向旋转,辅助配重块对吊臂整体进行配重,当旋转柱旋转至六十度角度时,通过旋转柱旋转角度触发旋转柱内部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驱动伸缩杆向下伸长,此时伸缩杆插接在第三转盘上端插接孔的内部,第一转盘带动第三转盘旋转使得辅助配重块与吊臂保持为反方向旋转,辅助配重块对吊臂整体进行配重,通过添加第二转盘、第三转盘以及插接孔使得吊臂在旋转不同角度时,第二转盘和第三转盘能对应吊臂的旋转角度自动实现配重增加增加起重机吊臂的前后平衡性以及整体稳定性。

(2)、该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在起重机吊臂轻微旋转时,主重力块给予整个吊臂的配重,此时两组辅助配重块不会跟随竖轴同步旋转,从而减少了起重机的旋转配重,此时竖轴在旋转时受到的旋转阻力小,减小驱动电机左右旋转驱动的负载,从而增加驱动电机的动力性能,保证驱动电机不需要通过较大的驱动力即可驱动吊臂旋转,减少了不必要配重对电机旋转带来的阻力,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且大大提高了吊臂转轴以及驱动电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转盘的具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剖视图。

图例说明:

1固定板、2主重力块、3竖轴、4旋转柱、5顶板、6伸缩杆、7第一转盘、8延伸孔、9第二转盘、10第三转盘、11辅助配重块、12中间孔、13插接孔、14驱动电机、1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种履带式起重机吊臂转向装置,如图1-图3所示,包括固定板1,固定板1为矩形板,固定板1的上端后侧固定安装有主重力块2,主重力块2为矩形金属块,固定板1的中间位置竖直设置有竖轴3,竖轴3为圆柱形长杆,竖轴3的外圆处固定安装有旋转柱4,旋转柱4为圆形柱,旋转柱4的前端平行固定安装有顶板5,顶板5为矩形板,顶板5的下端竖直向下固定安装有伸缩杆6,竖轴3的中间位置套接有第一转盘7,第一转盘7为圆形盘,第一转盘7的前端顶面开设有延伸孔8,延伸孔8为圆形孔且伸缩杆6插接在延伸孔8的内部,第一转盘7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转盘9,第二转盘9是与第一转盘7直径相同的圆形盘,第二转盘9下端设置有第三转盘10,第三转盘10是与第一转盘7直径相同的圆形盘,第二转盘9和第三转盘10的后侧均固定安装有辅助配重块11,辅助配重块11为圆弧形金属块,第二转盘9和第三转盘10中间位置均开设有中间孔12,中间孔12为圆形孔,竖轴3贯穿第二转盘9和第三转盘10中间位置的中间孔12延伸至第三转盘10的下端,第二转盘9的上端面偏离中间线三十度的位置开设有插接孔13,插接孔13为圆形通孔,插接孔13的圆直径与延伸孔8的圆直径相同,第三转盘10的上端偏离中间线六十度的位置同样开设有插接孔13,固定板1的下端对应竖轴3的位置,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轴贯穿固定板1与竖轴3固定连接,第二转盘9和第三转盘10中间位置中间孔12的内部均套接轴承15,两组轴承15均套接在竖轴3的外圆处,旋转柱4的内部安装有角度旋转触发元件,该触发元件与伸缩杆6的驱动装置通过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时,当整个起重机吊臂没有大幅度旋转时,通过主重力块2对整个起重机的后侧进行配重,使得起重机前后的重量均衡,当起重机吊臂需要大角度旋转进行工作时,竖轴3会带动旋转柱4旋转,旋转柱4通过顶板5带动伸缩杆6旋转,等伸缩杆6旋转至三十度角度时,延伸孔8会与第二转盘9上端面开设的插接孔13重合,此时通过旋转柱4旋转角度触发旋转柱4内部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驱动伸缩杆6向下伸长,此时伸缩杆6插接在第二转盘9上端插接孔13的内部,第一转盘7带动第二转盘9旋转使得辅助配重块11与吊臂保持为反方向旋转,辅助配重块11对吊臂整体进行配重,当旋转柱4旋转至六十度角度时,通过旋转柱4旋转角度触发旋转柱4内部的控制元件,控制元件驱动伸缩杆6向下伸长,此时伸缩杆6插接在第三转盘10上端插接孔13的内部,第一转盘7带动第三转盘10旋转使得辅助配重块11与吊臂保持为反方向旋转,辅助配重块11对吊臂整体进行配重,通过添加第二转盘9、第三转盘10以及插接孔13使得吊臂在旋转不同角度时,第二转盘9和第三转盘10能对应吊臂的旋转角度自动实现配重增加增加起重机吊臂的前后平衡性以及整体稳定性。

在起重机吊臂轻微旋转时,主重力块2给予整个吊臂的配重,此时两组辅助配重块11不会跟随竖轴3同步旋转,从而减少了起重机的旋转配重,此时竖轴3在旋转时受到的旋转阻力小,减小驱动电机14左右旋转驱动的负载,从而增加驱动电机14的动力性能,保证驱动电机14不需要通过较大的驱动力即可驱动吊臂旋转,减少了不必要配重对电机旋转带来的阻力,达到了节能的效果,且大大提高了吊臂转轴以及驱动电机14的使用寿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