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62411发布日期:2021-03-30 19:54阅读:84来源:国知局
圆管带式输送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领域,尤其是圆管带式输送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厂房中的粉尘收集,都是先将一个厂房中的粉尘进行集中,然后将粉尘打包后运往处理厂房进行处理。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这些粉尘可能会泄露,又再造出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描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

本技术:
通过将输送机构置于过滤管内,然后将过滤管连通两个厂房,从而使得粉尘从集中到处理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运输而泄露。并通过大旋风喷台而形成的旋风,帮助提高粉尘的运输效率,还可以落于输送机构下方的粉尘重新带回输送机构之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大旋风喷台和过滤管,所述输送机构、大旋风喷台、过滤管均固定在机架上,输送机构位于过滤管内,大旋风喷台的出风口朝向过滤管。

具体地,所述输送机构为皮带输送机。

具体地,所述过滤管由过滤布制成,过滤管通过卡箍固定在机架上。

具体地,所述过滤布的网眼孔径为0.001μ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本申请通过将输送机构置于过滤管内,然后将过滤管连通两个厂房,从而使得粉尘从集中到处理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运输而泄露。并通过大旋风喷台而形成的旋风,帮助提高粉尘的运输效率,还可以落于输送机构下方的粉尘重新带回输送机构之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输送机构,3.大旋风喷台,4.过滤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大旋风喷台3和过滤管4,所述输送机构2、大旋风喷台3、过滤管4均固定在机架1上,输送机构2位于过滤管4内,大旋风喷台3的出风口朝向过滤管4。输送机构2为皮带输送机。过滤管4由过滤布制成,过滤管4通过卡箍固定在机架1上。过滤布的网眼孔径为0.001μm。

如附图1所示,过滤管4一端与粉尘收集厂房的排尘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处理粉尘的厂房相连通。收集的粉尘会落到过滤管4内的输送机构2的皮带上。由输送机构2将粉尘从收集粉尘的厂房送入处理粉尘的厂房内。由于整个输送过程都在过滤管4内进行,而过滤管4是由网眼孔径为0.001μm的过滤布制成,因此绝大部分粉尘不会有外泄的情况。

在输送机构2输送粉尘的过程中,大旋风喷台3朝着过滤管4搅起旋风,利用旋风能够加快粉尘传输的速度。并且当运输过程中,有粉尘掉落到输送机构2下方之后,经过旋风的搅拌会重新被带回到输送机构2上。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输送机构(2)、大旋风喷台(3)和过滤管(4),所述输送机构(2)、大旋风喷台(3)、过滤管(4)均固定在机架(1)上,输送机构(2)位于过滤管(4)内,大旋风喷台(3)的出风口朝向过滤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为皮带输送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4)由过滤布制成,过滤管(4)通过卡箍固定在机架(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管带式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布的网眼孔径为0.001μ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机领域,尤其是圆管带式输送机。该输送机包括机架、输送机构、大旋风喷台和过滤管,所述输送机构、大旋风喷台、过滤管均固定在机架上,输送机构位于过滤管内,大旋风喷台的出风口朝向过滤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输送机构置于过滤管内,然后将过滤管连通两个厂房,从而使得粉尘从集中到处理的过程中不会因为运输而泄露。并通过大旋风喷台而形成的旋风,帮助提高粉尘的运输效率,还可以落于输送机构下方的粉尘重新带回输送机构之上。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伟
技术研发日:2020.08.05
技术公布日:2021.03.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