阀口包装机出粉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7242发布日期:2021-04-21 00:41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阀口包装机出粉管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阀口包装机部件结构,具体为一种阀口包装机出粉管。


背景技术:

2.粉体通常在阀口包装机上装袋包装。
3.装袋包装时,将包装袋的进料袋口套装在阀口包装机的出粉管上,阀口包装机的灌装称量机构在完成灌装称量后即可取下包装袋,由于出粉管的管口上部粘结有粉体,在取下包装袋时,存留的粉体会自由坠落,不仅造成浪费还污染了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了一种防止从阀口包装机出的出粉管管口掉粉的阀口包装机出粉管。
5.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阀口包装机出粉管,其技术方案包括下料内管和套袋外管以及吹气管,所述套袋外管为前端口小而后封闭端大的锥形管,套袋外管通过后封闭端安装于包装机的称重机构上,所述下料内管为从后封闭端向前置于套袋外管内的水平直管,下料内管的前端出料口处于套袋外管的前端口,下料内管的后端进料口连通包装机的出粉机构,所述吹气管设于下料内管与套袋外管之间的夹腔内,吹气管的出气前端于前端出料口位置通进下料内管内,吹气管的进气后端通出套袋外管并通过接头连接气源管路。
6.进一步的优化方案为:所述吹气管设于下料内管和套袋外管底部的夹腔内,吹气管的出气前端于下料内管的前端出料口底部斜向前上方通入管内。
7.为水平持袋包装,所述套袋外管的顶部平直且处于水平面上,套袋外管的锥部形成在管体的左、右部及下部。
8.为控制吹气管的吹气,所述气源管路上设有二位三通单电控电磁阀。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0.本实用新型阀口包装机出粉管的结构中设置有吹气管,当包装机完成送粉时,通过吹气管可将出料内管的出料口上方的粉体吹落进入包装袋,防止取下包装袋后粉体的自由坠落,避免污染环境,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12.图2为图1的俯视图。
13.图3为图1中的a向视图。
14.图号标识:1、下料内管;2、套袋外管;2

1、导料罩;3、吹气管;4、接头;5、封板。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6.本实用新型阀口包装机出粉管,包括下料内管1、套袋外管2和吹气管3。
17.所述套袋外管2为前端小而后端大的锥形,套袋外管2的顶部平直且处于水平面上,套袋外管2的锥部形成在管体的左、右部及下部,套袋外管2的前端口上部向前延伸形成弧形向下的导料罩2

1,套袋外管2的后端由封板5封闭,套袋外管2通过封板5安装于包装机的称重机构上,如图1、图2、图3所示。
18.所述下料内管1为水平的直管,下料内管1通过封板5上的开孔伸入套袋外管2内,下料内管1的前端出料口(斜向前上方)处于套袋外管2的前端口,下料内管1的前端出料口底部支撑于套袋外管2前端口底部的管壁上,如图1、图2、图3所示。
19.所述吹气管3置于下料内管1与套袋外管2底部之间形成的锥形夹腔内,吹气管3的出气前端于前端出料口位置斜向上方通入进下料内管1内,吹气管3的出气前端的吹气方向朝向下料内管1的前端出料口上方,吹气管3的出气后端于封板5前方斜向后下方通出套袋外管2并通过接头4连接气源管路,所述气源管路上设有控制吹气管3吹气的二位三通单电控电磁阀,如图1、图3所示。
20.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在于:
21.阀口包装机完成送粉后,在二位三通单电控电磁阀的控制下,吹气管3向下料内管1的前端出料口吹气(利用气流从下往上对准粉体粘附的部位吹气),因而能够在取下包装袋前将下料内管1的前端出料口上方的粉体吹落入袋,防止取袋时粉体掉落袋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