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笼连接结构以及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23618发布日期:2021-02-20 21:04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吊笼连接结构以及升降机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吊笼连接结构以及升降机。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升降机的驱动部件与吊笼的联接处一般是刚性连接,驱动部件通过销轴将动力和振动传递给吊笼,而由于吊笼是内空的薄壁结构,导致振动在吊笼上会被扩散和放大,而当吊笼产生振动时,又会通过销轴反馈传递给驱动系统,加剧整体的振动强度。使得乘员感觉不舒适,缺乏安全感,且长期振动还会带来安全隐患,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升降机的吊笼与驱动部件连接部位振动过大问题,提供一种吊笼连接结构以及施工升降机。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吊笼连接结构,所述吊笼连接结构包括吊笼、驱动机构、吊笼连接组件、驱动机构连接组件、缓冲垫和缓冲组件,所述吊笼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吊笼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底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件和弹性件,所述吊笼连接组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横板,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横板,所述缓冲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横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之间,所述缓冲杆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横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设置,且所述缓冲杆件的两端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横板下方的第一凸缘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横板上方的第二凸缘,所述弹性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一连接横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之间。
[000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缓冲垫设置在第一连接横板和第二连接横板之间,弹性件位于第一凸缘和第一连接横板之间以及第二凸缘和第二连接横板之间,在升降机启动的瞬间,吊笼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向下,驱动机构受到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上,缓冲垫和第一连接横板、第二连接横板会暂时性地发生分离,第一连接横板向下挤压位于第一连接横板和第一凸缘之间的弹性件,同时第二连接横板向上挤压位于第二连接横板和第二凸缘之间的弹性件,弹性件能够吸收两个方向的冲击载荷,从而有效减少在升降机启动的瞬间的振动。
[0006]
而在升降机停止的瞬间,吊笼由于惯性会有向上的加速度,驱动系统由于刹车停止会有向下的加速度,使得第一连接横板向上挤压缓冲垫,而第二连接横板向下挤压缓冲垫,缓冲垫能够吸收第一连接横板和第二连接横板对其的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减少升降机停止的瞬间的振动。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吊笼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升降机的振动,减少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员的舒适度和升降机的安全性能。
[0007]
可选地,所述缓冲杆件包括螺栓、螺母以及卡扣,所述螺母设置在所述螺栓的螺杆上,所述螺母和所述螺栓的头部中的一者构成所述第一凸缘,另一者构成所述第二凸缘,所述卡扣能够将螺母定位在所述螺栓的螺杆上。
[0008]
可选地,所述螺栓的末端形成有凸缘,所述卡扣包括两个设置在所述凸缘和所述
螺母之间的卡箍,两个所述卡箍套接在所述螺栓的螺杆上。
[0009]
可选地,所述吊笼连接组件包括吊笼耳板、第一销轴、第一连接竖板和所述第一连接横板,所述吊笼耳板连接所述吊笼,所述第一连接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横板,所述第一销轴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竖板和所述吊笼耳板。
[0010]
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组件包括驱动机构耳板、第二销轴、第二连接竖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所述驱动机构耳板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第二连接竖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横板,所述第二销轴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竖板和所述驱动机构耳板。
[0011]
可选地,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彼此垂直设置。
[0012]
可选地,所述吊笼连接结构包括两个所述缓冲组件,两个所述缓冲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横板的两端的位置。
[0013]
可选地,所述缓冲垫为橡胶垫。
[0014]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碟簧。
[0015]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升降机,所述升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吊笼连接结构。
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的吊笼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0017]
图2进一步示出了图1的吊笼连接结构的驱动机构的齿轮传动的结构;
[0018]
图3是图1的吊笼连接结构的螺杆、螺栓与卡扣连接的示意图;
[0019]
图4是图3的卡扣的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
[0021]
10-吊笼 20-驱动机构 30-缓冲垫 41-弹性件 42-螺栓 43-螺母 44-卡扣
[0022]
11-第一连接横板 12-吊笼耳板 13-第一销轴 14-第一连接竖板
[0023]
21-第二连接横板 22-驱动机构耳板 23-第二销轴 24-第二连接竖板
[0024]
51-驱动齿轮 52-背轮 53-齿条 54-侧滚轮
[0025]
45-凸缘 46-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2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笼连接结构,所述吊笼连接结构包括吊笼10、驱动机构20、吊笼连接组件、驱动机构连接组件、缓冲垫30和缓冲组件,所述吊笼连接组件连接所述吊笼10的顶部,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的底部,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杆件和弹性件41,所述吊笼连接组件包括位于顶部的第一连接横板11,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组件包括位于底部的第二连接横板21,所述缓冲垫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横板11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21之间,所述缓冲杆件贯穿所述第一连接横板11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21设置,且所述缓冲杆件的两端设置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横板11下方的第一凸缘和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横板21上方的第二凸缘,所述弹性件41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凸缘和所述第一连接横板11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凸缘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21之间。
[0028]
由于缓冲垫设置在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之间,弹性件41 位于第一凸缘和第一连接横板11之间以及第二凸缘和第二连接横板21之间,在升降机启动的瞬间,吊笼10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向下,驱动机构20受到的加速度的方向向上,缓冲垫30和第一连接横板11、第二连接横板21 会暂时性地发生分离,第一连接横板11向下挤压位于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一凸缘之间的弹性件41,同时第二连接横板21向上挤压位于第二连接横板 21和第二凸缘之间的弹性件41,弹性件41能够吸收两个方向的冲击载荷,从而有效减少在升降机启动的瞬间的振动。
[0029]
在升降机停止的瞬间,吊笼10由于惯性会有向上的加速度,驱动机构 20由于刹车停止会有向下的加速度,使得第一连接横板11向上挤压缓冲垫30,而第二连接横板21向下挤压缓冲垫30,缓冲垫30能够吸收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对其的冲击能量,从而有效减少升降机停止的瞬间的振动。因此,本申请提供的吊笼连接结构能够有效减少升降机的振动,减少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员的舒适度和升降机的安全性能。
[0030]
缓冲垫的面积应当不小于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之间发生接触。
[0031]
缓冲杆件可以选用适当的结构,缓冲杆件包括螺栓42、螺母43以及卡扣44,所述螺母43设置在所述螺栓42的螺杆上,所述螺母43和所述螺栓 42的头部中的一者构成所述第一凸缘,另一者构成所述第二凸缘,所述卡扣 44能够将螺母43定位在所述螺栓42的螺杆上。在图1的实施方式中,螺栓 42从下方向上贯穿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螺母构成了第二凸缘,螺栓42的头部构成了第一凸缘。
[0032]
吊笼10和驱动机构20在升降机的工作过程中,会发生横向的位移从而产生对连接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的缓冲组件的横向剪切力,由于螺栓为一体成型件且结构可靠性高,能够承受产生的横向剪切力,保证升降机的安全性。
[0033]
螺栓的头部与第一连接横板11能够稳定地将弹性件41限制在其间;另一方面,在螺母43的上方设置的卡扣44能够稳定地将螺母限制在弹性件41 和卡扣44之间,防止螺母43脱出螺栓42的螺杆。如图3和图4所示,螺栓42的末端形成有凸缘45,卡扣44包括两个卡箍46,两个卡箍46套接在螺杆上,从而将螺母43定位在螺杆上,两个卡箍46形成的中间通孔的直径小于凸缘45的直径,使得卡箍46无法从螺杆脱出。其中,两个卡箍46之可以通过螺栓连接,并在两个卡箍之间设置垫圈以加强卡箍连接的稳定性。
[0034]
其中,弹性件41可以选用弹簧,更优选为碟簧,碟簧的负荷大且行程短、所需空间小,能够稳定地吸收吊笼以及驱动机构的冲击,同时也不需要过多的压缩长度,尤其是升降机在静止状态下,位于螺栓42的头部和第一连接横板11的弹性件41会一直被压缩,具有负荷大特点的碟簧能够满足这种要求。
[0035]
缓冲垫30可以为橡胶垫,橡胶垫能够起到彻底隔绝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直接接触的作用,防止在缓冲垫30被压缩时,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发生刚性的接触。
[0036]
吊笼连接组件包括吊笼耳板12、第一销轴13、第一连接竖板14和所述第一连接横板11,所述吊笼耳板12连接所述吊笼10,所述第一连接竖板14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横板11,所述第一销轴13贯穿所述第一连接竖板14 和所述吊笼耳板12,其中,第一连接竖板14焊接连接第一连接横板11,吊笼耳板12焊接设置在吊笼10上。其中,第一销轴13为传感销
轴,能够反馈吊笼10的载荷大小给电控系统,用以判断载荷是否发生超载的情况,保障乘载人员的安全。
[0037]
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组件包括驱动机构耳板22、第二销轴23、第二连接竖板24和所述第二连接横板21,所述驱动机构耳板22连接所述驱动机构 20,所述第二连接竖板2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横板21,所述第二销轴23 贯穿所述第二连接竖板24和所述驱动机构耳板22,其中,第二连接竖板24 焊接连接第二连接横板21,驱动机构耳板22焊接连接驱动机构20。
[0038]
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的受力均衡,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竖板14和第二连接竖板24均在横板的中间位置焊接连接横板,因此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横板11的两侧均设置有一组缓冲组件,且关于第一连接横板11的中间对称,保证第一连接横板11和第二连接横板21的受力均匀性,同时对振动的吸收能力也更强。同时,当一组缓冲组件出现故障时,另一组缓冲组件还能够保证吊笼连接组件和驱动机构连接组件的连接,提高升降机的安全性能。
[0039]
当然,本申请并不限定于设置两组缓冲组件的结构,根据升降机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在第一连接横板11的四个角各设置一个缓冲组件,或者设置更多的缓冲组件均是可以选用的实施方式。
[0040]
另外,吊笼连接组件的第一销轴13和驱动机构连接组件的第二销轴23 在空间上呈垂直设置,如图1所示,第一销轴13和第二销轴23均水平设置,但是两者在空间上形成90度的夹角,从而使得吊笼和驱动机构在空间上具有前后左右四个方向的自由度,便于升降机的出厂调试或者检修中的调试。同时,如果运行过程中吊笼或者驱动机构其中某一个处于不垂直状态,也能够通过第一销轴13和第二销轴23的转动调节使得部件能够及时回归正确的运动状态,避免发生卡死的情况。
[0041]
参考图2所示的结构,驱动机构包括齿轮传动结构以控制吊笼的升降,其中齿轮传动结构包括驱动齿轮51、背轮52、齿条53和侧滚轮54,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竖板14的轴线位于驱动齿轮51与齿条53 的啮合线与背轮52中心线之间,力臂更短,从而使得偏载力矩较目前常用的双吊点连接的施工升降机中偏载力矩更小,使得驱动齿轮51、背轮52、以及侧滚轮54的水平受力变小,从而使得驱动机构的齿轮传动结构具有更好的可靠性。
[0042]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升降机,该升降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吊笼连接结构,该升降机可以为施工升降机。
[0043]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包括各个具体技术特征以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但这些简单变型和组合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